总台记者看世界!大家好,我是总台亚欧总站记者王德禄。
不久前,我曾到距莫斯科不足1000公里的伏尔加格勒出差,报道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80周年庆典。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在那里的见闻。
每年的2月1日和2日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纪念日,这两天在当地是法定休息日。无论是官方还是民众,在这期间更愿意用“斯大林格勒”称呼这座英雄城市。
俄罗斯举行盛大阅兵式,纪念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80周年(记者王德禄 摄)
1月31日,我们一行三人来到伏尔加格勒。主要入城公路旁的路标由“伏尔加格勒”改成了“斯大林格勒”。入城后,在高层居民楼的临街一侧,张贴着斯大林、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等人的巨幅画像,将每个城市访客立刻带入了胜利的节日气氛。
阅兵式现场(记者王德禄 摄)
伏尔加格勒原名为察里津,1925至1961年被称为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开始于1942年夏季,持续至1943年2月初。经过200天艰苦卓绝的战斗,苏联红军赢得了保卫战的胜利。
展开全文
阅兵式现场(记者王德禄 摄)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80周年庆典包括阅兵、系列缅怀和纪念活动、灯光秀、舞台剧表演、体育赛事等。在整个过程中,让我触动最深的是三个场景。
阅兵式
第一个是对老战士的采访。随着岁月的流逝,卫国战争老战士们逐渐离开人世,他们的事迹从存在于人们中间彻底走进了历史,他们的形象和那些当年在战场上逝去的、无数的年轻面孔合为一体,继而从一个个具体的形象升华为民族和人民纪念与缅怀的先烈。
卫国战争老战士科洛图什金接受采访(记者王德禄 摄)
今年96岁的卫国战争老战士科洛图什金于1943年参军,曾参加过库尔斯克会战和攻克柏林的战役,1945年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胜利阅兵。战争结束后,科洛图什金在火箭军继续服役29年,退役后在伏尔加格勒定居,在那里工作了33年。他是目前生活在伏尔加格勒州唯一的一位卫国战争老战士。他对我们说,希望年轻一代人不要忘记自己祖辈和父辈走过的历史足迹,希望他们牢记战争教训,珍爱和平。
第二个场景是在伏尔加格勒州的罗索什卡公墓。一条笔直的公路将一望无际的伏尔加草原分成左右两部分。在罗索什卡,沿着出城方向,左边是苏联红军墓地,右边是当年在战场上阵亡的德国军人墓地。在这里,侵略与抵抗、和平与战争、爱与恨依然泾渭分明。
罗索什卡的苏联红军墓地(记者王德禄 摄)
2月1日,180名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阵亡的苏联红军烈士遗骸的安葬仪式在罗索什卡公墓举行。不止一名参加红军烈士遗骸搜寻的志愿者对我们说,只要没有收殓最后一名阵亡士兵的遗骨,战争就没有终结。
第三个场景来自一场话剧。2月2日晚,在火车站前的广场上,来自莫斯科等城市的演员为伏尔加格勒的市民们重现了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的生离死别与艰苦卓绝。
舞台上,在战争初期,对于一个期待美好未来的年轻姑娘来说,战争意味着不能再怀着期待的心情去剧院买芭蕾舞剧《天鹅湖》的票。对于一名已经经历了战火洗礼的护士来说,战争意味着人类最终极的暴力机器对普通生命的碾压。她说,自己的家人纷纷离开了人世。最初,她得到的消息是家人失踪和搜寻工作正在进行当中;慢慢的,消息的字数越来越少,到最后变成了只有两个字——“被杀”。她已经不再追问,家人是被什么所杀,是死于子弹、炮弹还是地雷。当入侵者的准星瞄准了每个生命时,只有奋起抵抗才能挽救国家和民族于危亡。
舞台剧表演(记者王德禄 摄)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出席庆祝活动时表示,斯大林格勒已永远成为坚不可摧的俄罗斯人民的象征,成为生命力量的象征。
伏尔加格勒马马耶夫高地的长明火(记者王德禄 摄)
从军事层面而言,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的意义在于,苏联红军以灵活机动的战术击败了同样以机动性著称的德军,进而消除了伏尔加河流域和高加索地区面临的威胁。
伏尔加格勒马马耶夫高地的“祖国母亲在召唤”雕像(记者王德禄 摄)
在政治角度而言,这次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德国法西斯不可战胜的神话,进而迎来了伟大卫国战争的转折点。
换岗仪式
对今天的俄罗斯来说,纪念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80周年,既有历史意义,也有现实意义。
以上是总台记者王德禄在莫斯科的观察。
本期《总台记者看世界》作者:总台驻莫斯科记者 王德禄
监制丨赵九骁
记者丨王德禄
编辑丨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