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丁志帆
发表于 《经济学家》2020年第3期,原文11千字
长摘要
在保持近40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进入了艰难的转型期。一方面,以往依靠高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模式愈发不可持续,技术模仿便利逐渐消失,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进行产业转型;另一方面,我国产业基础相对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元器件、关键材料等大多依赖进口。伴随着要素成本的攀升,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技术封锁和贸易战争,沿袭既有的发展思路,我国传统产业发展尤其是制造业步履维艰。在此背景下,国家提出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充分释放内需潜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基于技术-经济范式理论和中国企业转型实践,探寻了信息消费驱动传统产业转型的机制与路径。研究认为:信息消费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不仅仅是技术性或技术层面的升级改造,更是“技术-经济”范式乃至经济体制的重塑。换句话说,信息消费促进传统产业转型不只意味着通过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实现结构优化与效率提升,其深层次内涵是通过组织再造、观念革新和制度优化实现产业再造。此外,信息消费不仅能够通过替代效应、关联效应与融合效应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而且能够通过渗透效应与协同效应促进产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结论的政策启示:第一,传统产业或企业不能寄希望于简单、被动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去加强数字化建设,更应当通过观念改变、组织革新与制度变革,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中主动进行转型升级。第二,在运用合理的产业政策引导和规划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政府部门更应当努力营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提供一个支持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营商环境。第三,要想在短时间内实现从技术追随者向技术领先者的转变,我国应该基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深化信息技术扩散与应用,努力探索向数字网络化制造乃至新一代智能制造迈进的“跨越式发展”道路。
本文主要贡献在于:第一,既有信息消费研究大都从扩大内需或经济福利视角考察信息消费的功效,本文则是从产业视角考察信息消费驱动传统产业转型的机制与路径。第二,区别于传统的信息化研究,立足数字经济背景下产业或企业部门转型实践,研究发现,信息消费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不只局限于企业生产设备和管理流程的数字化改造,更是“技术-经济”范式的重构。
资料来源
《产业经济学年鉴2022》
China Economist (中文刊名:《中国经济学人》)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的面向全球发行的中英文学术期刊。China Economist创刊于2006年3月,始终致力于向全球传递中国经济学与管理学最前沿研究进展,搭建中外学者相互交流的学术平台和研究阵地,向全世界宣传能够代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诉求的研究成果,促进国外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中国经济学人》先后被EconLit、EBSCO、ProQuest、SCOPUS等全球主流、权威数据库及索引系统收录,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是“代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英文刊最高水平”的期刊。
在线投稿系统: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