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即将过去的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国人民解放军走过建军95周年的峥嵘岁月……我们在拼搏中奋进,在探索中前行。惟其艰难,更显勇毅;惟其坚定,更彰初心。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又将迎来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学雷锋活动开展60周年等重要时节;同时,也是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考评之年。我们将进一步凝聚力量,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培育社会双拥情怀,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军训结下深情 共谱时代华章
□陆军工程大学野战工程学院七大队 吴忌
2022年9月,我和部分同学来到南京理工大学,担任军训教官。这是我最后一次在南京带大学生军训了,因为明年夏天我将毕业,离开求学四年的第二故乡。
军训期间,烈日似火,大学生们感受着军人一样的自豪,站立不倒、喊声震天,嗓子哑了,人晒黑了,但身板儿结实了,体质健壮了。我们还推出战术、匕首操、格斗术等表演,让大学生们懂得“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军人本色。他们顶着骄阳,跃进、匍匐……军训汇演那天,他们迈着坚实的步伐,凭着自信的军姿赢得雷鸣般的掌声。
军训是大学生们的入学第一课,也让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更让我们对南京这座城市多了一份特殊的情愫。时间倏忽而过,尽管我还没来得及一睹金陵古城的美景,她已成为我终身不能忘怀的第二故乡。2023年,我将从这里起步,奔向军营战位,为新时代强军事业书写时代华章。
用心记录美好 讲好强军故事
□秦淮区人武部 于海洋
2000年转业后,我有幸成为国防动员系统的一员,选择了新闻报道员这个岗位。因为热爱,所以坚持,从初来乍到到渐渐入门。这期间,苦中有乐,收获累累,一路上的点点滴滴至今记忆犹新:刚当新闻报道员时,我写出的稿件,常常被编辑退回,一度缺乏自信心,幸运的是央视、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民兵、南京日报、金陵晚报等媒体,特别是《双拥周刊》编辑老师的耐心帮带,使得我进步飞快,让我信心满满,在学习中不断进步,热爱上了这一行。
用真情抒写工作和生活之美,用相机定格军事训练、兵员征集、双拥共建、国防教育等感人瞬间,传播正能量。我想对即将到来的2023年说:“作为国动人,我将坚守初心,再接再厉,用心记录美好瞬间,用行动讲好强军故事。”
奔跑在“绿色”的跑道上
□栖霞区双拥办 蔡超平
2022年8月1日,在省第十二届双拥模范城命名表彰大会上,栖霞区第十次荣获“省双拥模范区”殊荣,作为区双拥联络员,我百感交集,兴奋不已。
2002年12月,我从江西九江入伍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后来我考上军校,毕业后分到一线作战部队。从军十余载,我四次荣立三等功。2018年,我脱下心爱的军装,转业地方工作,当起了栖霞区双拥联络员。
展开全文
从子弟兵到拥军人,角色变了,但是军民心连心的情怀始终未变。四年来,我在区双拥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指导帮助下,积极为驻区部队、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等服务对象做好服务保障。我协调区双拥成员单位、相关部门为驻区部队、军人军属解决实际问题21项,组织慰问驻区部队46 次,积极开展情暖栖霞——关爱兵妈妈、关爱兵娃娃等活动,打造栖霞区双拥示范基地、双拥码头、拥军一条街,带领栖霞区拥军志愿服务队,用心用情贡献拥军力量。
2023年,我将继续在“绿色”跑道上奔跑,为南京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尽绵薄之力。
热情服务是我不变的追求
□雨花台区司法局铁心桥司法所 欧阳兆堂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抗疫过程中,我充分发扬军转干部在部队养成的优良作风,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闯一线。
明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我将继续帮助抗美援朝烈士后代追寻前辈的足迹,为更多的烈士后代找寻父辈、祖辈的遗物和故事,让先烈的战斗事迹、革命故事激励年轻一代奋发前进;明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60周年,我将立足司法所本职工作岗位,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进行法律援助、提供法律咨询。明年还是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我将组织更多战友和拥军人,走进军营送法律、送文化,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助力强军事业发展。
变动的是岗位 不变的是承诺
□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园博园派出所教导员
郁强
离开部队后,我从军人变成“人民警察”。15年来,我践行对已故战友的承诺,从未间断照顾远在汤山脚下的“战友父母”;坚守社区民警岗位,我深入群众之中,倾听群众意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需,社区年年被评为“模范社区”;担任特巡警大队副大队长,我转换角色,全力维护一方安宁;自2021年担任派出所教导员以来,我积极协助带领队伍扎实开展巡逻防控、安全监管、安全宣传等各项工作,扎扎实实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助力园区平安、稳定、发展。
2023年即将到来,我的目标是在“所队主防”的主导下,进一步将园区工作走深、走实,迈上新的台阶。
愿更多的战友担当红色基因传承人
□驻宁某部 刘洋
今年9月30日是第九个烈士纪念日,又有50对新婚夫妇来到雨花台向革命烈士献花。南京市开展这项活动八年来,先后有576对新人参加。
8年前,我与妻子刘芮报名参加了第一届“9·30烈士纪念日到雨花台向革命烈士献花”活动,并有幸成为第一对向烈士献花的新婚夫妇。3年前,当时的“南京双拥”公众号在参与征集参加向革命烈士献花的新人时,配上了一幅我们首次参加活动的经典照片,被眼尖的战友发现,此时女儿出生不久,于是《双拥周刊》刊出《首对上台献花的军人夫妻喜得“千金”》,记录了我们家庭从组建到女儿诞生的珍贵“过往”,让我们引以为豪。
今年,女儿姝彤3周岁,恰逢《双拥周刊》创刊十周年版面展开展,我带着妻女来到玄武湖公园,在那张报纸展板前拍下一张珍贵的全家福,也成为彤彤成长的美好见证。今后,我们还会带着孩子去雨花台烈士陵园,让孩子在心灵深处厚植向英烈学习的“种子”;也希望更多的战友报名参加这项活动,让雨花英烈见证军人爱情,增添宝贵的人生经历,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人。
为军逐梦暖兵心 军人驿站保障忙
□南京军供站 吴风萱
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为了从小向往的“军”字,2000年我只身来到南京,入职南京军供站。作为新四军老战士、志愿军老战士的孙女,我对这个神秘的单位充满想象,直到站长一席话,把我带回了现实:“咱们就是给官兵做饭的厨子,给前线送粮的老乡。”
自此,我开始了在“特殊的军人驿站”锤炼业务的漫漫之路。与印象中不同,我面对的军供厨房更像是一个现代化操作间,兼有传统的手工制作和现代的自动化烹饪。我听见资深“大厨”在营养和口味间反复权衡改进,我也看到新来的“程序员”为餐品制送研究信息化系统。为满足官兵需求,大家对军供一条龙保障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不断探索。
回想即将过去的2022年,大批官兵经过我站,我们曾经深夜接引他们在站里的“军人之家”住下,送上刚出锅的热菜热饭。与家人聚少离多的无数个长夜,我们成就了圆满完成保障任务的又一个春夏秋冬,我也逐渐理解了军供的意义和拥军的担当。
2023年,我愿始终满怀爱党、爱国、爱军之情,尽职尽责、全心全意投入到为军服务的工作中,让青春在拥军军供岗位上闪光。
青春无边,奋斗以成
□南京大学生(军娃) 李君航
2022年是我心怀热爱与梦想之年!作为高考生,在数不清多少个埋头苦读的清晨和深夜,因为有父母、小妹的接送和陪伴,让我觉得高考一点都不可怕!它就是每一个平凡而奋进的日子里的一个站点。终于,我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
这些年,我跟着妈妈随着爸爸辗转了多个地方。作为军娃的我,有不一样的坚强,不怕苦、不服输,在奋斗拼搏中,变得越来越上进、越来越自信。在即将到来的2023年,我立下3个目标:一是多读书,作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要在储备和拓展中,写出精彩的时代画卷;二是参加社团活动,提升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三是加入志愿者行列,尽己所能帮助他人,关键时刻挺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