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1988年的两伊战争,是苏美冷战时代重要的局部战争。这场战争,从某种意义上具有特殊性。作为参战方的伊朗,在战前的1979年爆发推翻君主制的革命。革命后的伊朗,一度局势不稳、外交恶化,大批有经验的军官和军事技术人员又遭受清洗。而参战另一方的伊拉克,却获得了包括美国、欧洲、阿拉伯世界在内的大量援助,其麾下军队急剧扩充,并大肆向伊朗攻来。伊朗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
但出人意料的是,伊朗于1982年抵御了伊拉克的攻势,并顺势将战线推进至伊拉克境内。此后几年,前线基本都在伊拉克境内,直到战争临近结束的1988年才又出变数。而到战争结束时,伊朗不仅巩固了政权,还建立起了强大的军队,并拥有了初步的军工生产能力。那么,伊朗是如何在陷入困境的情况下,顽抗8年并最终巩固政权的呢?其实,除却伊朗自身顽强以外,还离不开一个大国的帮助。
这个大国就是苏联。原来,两伊战争并非那种阵营鲜明的战争。战争期间,两伊和苏美的关系,也都相当复杂而微妙。以苏联为例,苏联虽然支持伊拉克,但是同时也大力支持伊朗。因为伊朗在1979年革命后同西方交恶,苏联便欲极力拉拢这个南方邻国。尽管两国在意识形态上严重对立,伊朗在反美的同时也并不亲苏,但是两国在共同对抗西方阵营的问题上,还有着比较共同的利益。
具体而言,苏联需要安抚伊朗,以拱卫南部安全,保住其在中东的利益;而伊朗为打击美国这个“主要敌人”,就必须团结苏联这个“次要敌人”。苏联和伊朗各有所需,自然走到了一起,这能从以下三个方面看。
展开全文
第一,苏联派遣大量顾问,帮助伊朗建立重工业
巴列维王朝时期,伊朗建立起不少工业,但生产规模还比较小。两伊战争爆发后,由于伊拉克军队的突然袭击,伊朗一度陷入被动。在此情况下,苏联出于战略利益考量,便开始有选择地帮助伊朗。1981年6月,苏联同伊朗签署协议,派遣3000名军事顾问协助伊朗,并在伊朗境内建立起华约国家外最大的军事监听站。此时两国尽管矛盾颇多,但在利益为先的原则下,还是保持合作。
与此同时,苏联还援建伊朗100多个项目,而这些项目又以军工和重工业为主。例如伊斯法罕省的钢铁厂、中央省阿拉克市的机械厂、洛雷斯坦省的坦克生产线,等等。在苏联的培养和帮助下,伊朗不仅初步掌握了苏式武器的维护能力,还逐渐具备了火炮、坦克、装甲车、无人机等武器散件的制造能力。在此情况下,伊朗工业能力得到显著的增强,遂可以将战争进行下去。
第二,苏联提供大量装备,武装伊朗革命卫队
1979年革命后,伊朗部队不仅缺乏兵源,还非常缺乏武器。1979~1981年,伊朗不得不建立革命卫队、总动员军(巴斯基)等武装力量,以应对战争。在此情况下,苏联便向伊朗提供大量的武器装备。据统计,仅1981~1982年,苏联就援助伊朗数以万计的突击步枪和火箭筒。除亲自输送外,苏联还允许罗马尼亚、叙利亚、南也门、朝鲜等友好盟国援助伊朗。在此基础上,伊朗的军力大大增强。
截止到1985年,苏联对伊朗的军援价值折合25亿美元。伊拉克将领曾表示:“我们所缴获的伊朗武器中,有80%来自苏联”,由此可见数量巨大。1985年以后,苏联向伊朗提供越来越多的重武器,例如T-72坦克、BMP装甲车、飞毛腿-B导弹、苏霍伊战机等。在此基础上,伊朗军队的火力进一步增强,得以在1986~1987年发动多次军事攻势,并对伊拉克的“袭船战”、“袭城战”进行有效反击。
第三,苏联和伊朗签订合作协议,客观上增强伊朗国力
除军事领域外,苏联和伊朗也在经贸领域展开大量合作。1978年,伊朗进口额中有3.7%来自苏联东欧,次年该数字就上升至8.8%,并在随后几年内突破20%。整个80年代,伊朗和苏联在科教文卫等领域进行一系列交流,诸如考古、妇女事业、卫生事业、波斯文化交流,等等。与此同时,大量的苏联高官也相继出访伊朗。伊朗借助同苏联频繁来往的这些便利,拓展了自身的影响力。
波斯历1368年4月(公元1989年6月),伊朗高官拉夫桑贾尼访问苏联,苏伊两国遂签署有效期至2000年的经济、科技、文化全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苏联不仅要帮助伊朗进一步强化军工生产能力,还要援助伊朗进行铁路、管道、核电工业等民生项目的建设。尽管由于苏联在1991年解体,这些合作没能满额完成,但伊朗仍借助苏联解体的有利时机,吸收了一部分苏联遗产,由此极大增强了自身的综合实力。
总体而言,苏联和伊朗虽然矛盾分歧较多,双边关系也经常因突然事件而趋向紧张,但整体上还是呈现“曲折中向好”的状态。两伊战争时期,伊朗也正是在获得大量苏联支持的前提下,才进一步巩固了政权。其实,当时的伊朗并非完全孤立,除苏联外,中国也向其提供了很多帮助。
参考资料:《伊朗战争史1500-1988》、《伊朗史纲》、《伊斯兰革命后苏联与伊朗的关系》、《苏联中东关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