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国企新声第一辑: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编者按
2023年全国两会,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重要时刻召开的盛会。两会期间,国资国企代表委员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立足“国之大者”建言献策,共商国是。
《国资报告》联合国资小新持续推出“两会国企新声”栏目,为您汇总和整理国资国企代表委员们的提案和建议,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深入探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科技自立自强、乡村振兴、绿色低碳转型、民生保障等热点话题。
今天,我们为您分享“两会国企新声”第一辑—— 《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文 · 本刊记者 原诗萌
关键词一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今年两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会的国企央企代表委员纷纷围绕上述话题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哈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志安:
加大装备制造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力度
展开全文
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体系完备,且不断向中高端发展,正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竞争力持续提升,但产业链仍然存在“卡脖子”短板问题,加快增强装备制造业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曹志安认为,虽然我国拥有最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问题仍然突出,产业基础依然薄弱,装备制造业产业链还存在“卡脖子”短板。同时,部分基础材料、关键部件等面临着国产化推广受阻的困境,国内部分企业在采购装备时,指定或者信赖国外产品的情况还较多,在招标文件、合同及技术协议中明确指定采用进口产品,导致国产化应用推广进程受阻。
为此,曹志安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加大装备制造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力度。建议国家有关部委系统梳理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卡点堵点问题,将装备制造长期依赖进口的核心技术零部件和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原材料等列入“卡脖子”清单,按照“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组织实施、压茬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指导行业内相关单位开展攻关或者联合攻关,并给予政策和研发资金支持,提升装备制造业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
二是优化关键设备、重要原材料国产化应用环境。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出台政策,对新审批项目的特定设备规定较高比例的国产化率,并以示范项目、首台套项目、政策补贴等多种方式促进项目投资方积极使用优秀的国内产品,从而扩大国内的产业应用规模,加快形成国家集群式产业优势,打造关键设备、重要原材料国产化良好产业生态和应用环境。
三是加强装备制造业国际产业链合作。建议多措并举稳定外贸,引导企业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对于我国有优势的领域,比如高铁、新能源电力装备、动力电池等领域,鼓励企业“走出去”,抢占全球向绿色低碳和数字化转型机遇。同时要鼓励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发挥我国市场大、产业化进展快的优势,提升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
全国人大代表,通用技术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于旭波:
加快建设高端数控机床全国重点实验室,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强大合力
高端数控机床是国之重器,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枢纽和制高点,其发展水平事关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伟业。“推动高端数控机床自主可控,我们责无旁贷!”于旭波如是说。
作为唯一以高端数控机床为主责主业的中央企业,通用技术集团坚决扛起振兴我国机床产业大旗,战略性推进机床产业布局。目前,通用技术集团拥有1家机床研发单位和7家机床生产制造单位,成为国内机床行业中产品种类最多、服务领域最广、综合技术能力最强,为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提供高端核心装备最多的龙头企业。
于旭波在履职过程中一直非常关注装备制造、工业母机等议题并持续提出相关建议。他表示,今年的上会建议中有2条与机床有关。 一是针对我国原有机床创新体系功能弱化、“产学研”中“研”的缺位问题,建议优选机床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及相关高校,加快建设高端数控机床全国重点实验室,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强大合力。 二是针对国产高端数控机床在关键领域没有得到充足应用、无法对国产机床的产品设计、制造工艺、可靠性和精度保持性进行大量试验验证的问题,建议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动关键领域用户和机床骨干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实现同步研发、共同验证和利益共享,推动国产高端数控机床从“可用”向“好用”和“用好”转变,从而有效推动我国高端数控机床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
全国人大代表,国药集团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于清明:
加快高端医疗器械、核心零部件攻关进程
“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率仍然较低,产业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进口依赖度较高。”于清明建议,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快高端医疗器械、核心零部件攻关进程,促进医疗器械国产替代,以高端医疗器械科技创新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满足人们对健康生活的新期待。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规模超万亿,但医疗器械产业链完整性、稳定性和竞争力不强。”于清明介绍,一方面,高性能医疗器械的国产化率仍然不高;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创新要素储备有限,从事关键零部件、重要原材料自主研发的企业较少。比如在ECMO(体外膜肺氧合机)用中空纤维膜、血液净化设备用透析膜、CT球管用真空高温轴承、防护产品用高效过滤材料、植入性器械用可吸收降解材料等原材料产业存在短板和空白。
于清明建议, 一是组织跨领域联合攻关,以科技创新夯实高端器械工业基础。高端医疗器械属于高新技术集成领域,创新要素、技术体系十分复杂。要推进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核工业、船舶、通用机械、新材料等行业与医疗器械行业跨领域合作、跨行业融合创新。依托大型央企建立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联合体和制造基地,推动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产业链上游原材料及关键零部件供应商、龙头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第三方技术检测机构和知名医疗机构等建立联合创新平台,加强整机、原材料、零部件全产业链跨领域协同攻关。聚集创新发展要素、产业链优质资源,建立高端医疗器械制造基地,打造各细分领域的特色产业聚集带。
二是增加高端医疗器械制造业财政资金投入,设立高端医疗器械产业专项基金。大力支持发展前景较好的创新型企业,加大对关键技术、重要原材料、核心零部件创新研发企业的财政支持,集中力量破解制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三是提高产业集中度,强化质量品牌建设。我国医疗器械企业的头部效应还未形成。要积极引导企业提升质量体系、加强品牌建设、完善售后服务,提高国产高端医疗器械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支持具有技术储备和资金优势的企业强强联合、做大做强,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大力支持国产高端医疗器械推广应用。优先考虑将国产创新医疗器械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在DRG/DIP应用和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许可证办理方面给予适当倾斜,鼓励国产替代和临床使用。加强政产学研医各领域紧密合作,持续开展迭代创新,保证产业链平衡发展,满足市场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党委书记、董事长辛锋:
我们要做到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
从2022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等作出重要部署,充分体现党中央对以“华龙一号”为代表的核电技术的创新突破和高质量建成的认可和肯定,对核电行业的信任与期待。
过去几十年来,核燃料产业为中国核电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稳定可靠的保障供应。但随着核电发展的提速,特别是在2022年国家已批复10台核电机组的背景下,核燃料产业也面临更高要求。
辛锋指出,核电的快速发展对核燃料产业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核燃料作为核电粮仓,有责任有义务在我国核电发展的历程中,提供稳定、可靠、安全、高质量的产品供应,从而保证整个核工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
“我们已经开始在各个方面谋篇布局,做了全方位的梳理。我相信背靠国家强大的工业体系和工业能力,再加上我们自身的努力,完全有能力、有信心保障核电的快速发展。”面对挑战,辛锋充满信心地说道。
针对下一步工作,辛锋表示,从产业链安全角度来看, 一是要尤为关注供需平衡的问题,要加强核燃料产能项目的建设来确保未来核电发展的需要。 二是要持续大力推行自主化工作,这不代表我们要排斥其他的合作方,但我们要做到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只有这样,如果在未来遇到极限打压的情况,我们才能保持自主、稳定、可靠、安全的核燃料供应,这也是我们燃料系统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交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俞志宏:
进一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工程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极其重要的任务。围绕服务重大战略,浙江交通集团依托交通基础设施业务优势,打造出一条集勘察设计、工程施工、投资运营、地产开发、商业服务、资源开发、智慧信息、金融服务、装备制造等为一体的综合交通产业链,形成以交通基础设施业务为“主体”、交通关联业务和产业金融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业务布局。
俞志宏表示,将进一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工程,推进以形成链主效应为引领的产业升级,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支配力和引领力的综合交通产业链链主企业,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 重点将实施“雄鹰计划”,打造行业龙头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加快智慧交通、轨道装备、金融科技、数字产业等新兴产业布局,并增强产融协同、融融协同,推进产业金融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二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十四五”时期,科技领域竞争将是大国博弈主战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和主力军,目前正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成为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的需求提出者、创新组织者、技术供给者、市场应用者,掌握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主动权。围绕上述话题,与会代表委员纷纷发表了看法。
全国政协委员,国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晓仑:
支持转制院所整合汇聚行业创新资源,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近年来,转制院所的科研及考核模式有了显著变化,回归公益属性,在我国产业基础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张晓仑表示,在当前我国制造业整体处于全球产业链中低端和低附加值环节的情况下,应进一步强化转制院所服务工业强基能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张晓仑建议, 支持转制院所整合汇聚行业创新资源,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议科技部支持转制院所牵头组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工信部支持转制院所牵头组建制造业创新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发改委支持转制院所牵头组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平台,统筹行业创新资源,打造战略科技力量,重塑创新体系,为工业基础提供更多原创技术。完善政策环境,引导支持转制院所牵头联合国内高校、上下游企业形成协同创新机制,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同时, 加大资金支持,支持转制院所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从国家战略、政策上支持转制院所承担更多的国家重大研发项目,面向近期、中期、长远等发展需要,引导其开展紧迫性、前沿性、基础性、颠覆性技术研究,为未来行业发展做好技术储备。
张晓仑还建议, 提供宽松的创新环境,为转制院所营造久久为功的创新生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完善试错、容错机制,消除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在激励机制等方面给予转制院所领导干部更多话语权。大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使命担当和创新创造精神的优秀企业家,战略科技人才,具有科学家素养的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等队伍。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
尽快培育形成成熟的新型储能一体化解决方案与集成技术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国内已投运的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865万千瓦,超过2021年同期规模的2倍。根据测算,为满足202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目标下风电和光伏发电的消纳,新型储能装机需求至少3000万千瓦。
宋海良认为,为推动规划目标高质量落地,当前迫切需要在健全新型储能政策体系、突破并形成核心技术体系、完善标准体系、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等环节加快集中攻关重大共性问题,尽快培育形成成熟的新型储能一体化解决方案与集成技术。
对此,宋海良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立足国家端,加快完善政策体系。当前,新型储能电价机制、盈利模式等还不明确,收益方式相对单一,影响了项目投资积极性。建议探索建立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和容量市场,合理体现储能设施的装机经济效益。推动现货市场逐步放开市场价格上限约束,允许储能等高成本灵活性资源通过短时高电价盈利,明确电储能辅助服务市场准入。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各种类型的新型储能价格机制,在条件成熟时先行先试,加快推动储能产业形成稳定合理的收益空间。
二是立足产业端,加快推动构建完整的产业链与创新链。着力完善标准体系。建议进一步创新标准管理机制,重点针对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飞轮储能等技术路线及时开展技术标准研制,加快形成贯穿设计、制造、检测、运维、应急、退役处置等环节的电化学储能安全标准,超前部署退役电池梯次利用相关标准的研究和基础性工作。积极推动新型储能标准国际化工作,加大与国际标准的对标力度,争取国际标准话语权。集中攻关关键技术。当前各类新型储能技术普遍处于实验示范或商业化初期,仍需加大技术攻关力度与技术集成。建议在政策上支持骨干国有企业通过产业联盟、产业链链长等形式开展先进技术、关键装备和核心材料研发攻关,加大产业化应用支持力度,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对接。加强产业链延伸培育。当前新型储能在原材料、非锂储能技术装备等个别关键环节还需要补强打通,供应链稳定性水平也有待提升。建议围绕新型储能全产业链不同环节,支持培育一批新型储能“专精特新”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高水平协同发展。
三是立足市场端,加快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当前新型储能在电力系统应用的稳定商业模式还未完全形成。建议加大力度支持企业探索新型储能在支撑新能源基地规模化外送、缓解电力供应压力、提升新能源就地消纳能力等应用场景中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深度挖掘新型储能融合协同价值。对企业探索共享储能商业模式给予适当政策倾斜。做好储能参与各类市场的统筹设计,实现有效衔接,引导独立储能运营商形成多元化的成本疏导和盈利途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型号总设计师唐长红:
在打造大国重器的征程上,我们探索创新的步伐不会停歇
2022年C919大型客机圆满地完成了所有试飞任务,开启了航线验证飞行。在中国的蓝天上,结束了只有国外干线客机的历史,这凝结着国家的意志,人民的期望。在去年的珠海航展上,比翼齐飞的还有大型水陆两栖应急救援飞机AG600和运-20的加油机,大飞机的家族在不断壮大。
唐长红表示,大飞机的研制是国家综合能力的体现,运-20飞机5年首飞,8年交付使用。国外同行问:“这样的奇迹,你们是怎么做出来的?”唐长红说: “密码就在于自立自强、自主创新。”
唐长红表示,我们想争一口气,在运-20飞机的研制过程中,我们发扬大协同、大创新、大奉献的“大运精神”,先后攻破了很多技术难关。从数字化的设计、数字化的制造、仿真模拟到相关网络的协同管控,深层次地渗透着时代的技术进步和高质量发展。
“作为一名航空科技工作者,我深深意识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就是当祖国需要时,想干就能,想用就有。”唐长红说:“我们已经踏上高水平科技发展的万里征程。在打造大国重器的征程上,我们探索创新的步伐不会停歇,航空报国不负众望,我们必须也一定能为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国人大代表、中铁工程装备集团首席专家王杜娟:
坚持自主创新,积极抢占世界掘进机技术制高点
王杜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我们要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我们深知, 关键核心技术只有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这些年,中铁工程装备集团突破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完成了41套样品样件的施工现场搭载应用,基本实现了隧道掘进机关键核心基础部件国产化。中铁工程装备坚持自主创新,成功研制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机、世界最大直径硬岩掘进机、世界首台全断面硬岩竖井掘进机等一系列填补国内外空白的产品。中铁工程装备还开展了激光、水射流破岩技术和智能掘进技术研究,形成16项国际领先技术。
成果还在不断积累。王杜娟介绍说,中铁工程装备集团生产的盾构机已经超过1400台,产销量连续6年世界第一,出口到了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新加坡、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形势下,我们拿下了德国本土的订单,还接连中标意大利西西里岛3台大直径盾构机,凭的就是掌握了强大科技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
解决黎巴嫩160万居民用水难题的大贝鲁特引水项目,同样有中铁工程装备设备的身影。王杜娟介绍说,贯通时,居民拉着中国工程师的手说:“你们做的这些工作,让我们免受缺水之苦。中国来的设备,还有中国来的人,都非常了不起!”
像这样令人感动的时刻还有很多,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大兴机场、滇中引水、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民生工程都有中铁工程装备奋斗的身影。
王杜娟表示,未来,中铁工程装备会继续坚持自主创新,积极抢占世界掘进机技术制高点,打造更多凝聚中国创造、体现中国质量、代表中国品牌的大国重器,为推动中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贡献更大力量,为世界隧道建设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全国政协委员,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容易:
我国载人航天将登陆月球,走向深空
容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 我国正在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预计2027年前后完成首飞。
容易介绍说,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采用液氢、液氧和煤油推进剂,全长约92米,起飞质量约2187吨,起飞推力约2678吨,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27吨,用于月面着陆器和登月飞船送入地月转移轨道。
她告诉记者,该型火箭衍生出的无助推构型火箭,可执行空间站航天员及货物运输任务,一子级具备重复使用功能。无助推构型火箭全长约67米,起飞重量约740吨,起飞推力约892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14吨,该火箭是实现我国2030年前载人登陆月球和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支撑。
根据规划,我国将继续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巡天”空间望远镜以及“神舟”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打造国家太空实验室,开展航天员长期驻留、大规模空间科学实验、空间站平台维护等工作;还将深化载人登月方案论证,组织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研制新一代载人飞船,夯实载人探索开发地月空间基础。
“我国载人航天还将登陆月球,走向深空。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是根据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规划,为发射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而全新研制的高可靠、高安全的载人运载火箭。目前,火箭各项研制工作正在有序加快推进。”容易说。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航天三江党委书记、董事长冯杰鸿:
扛起商业航天发展大旗,打造商业航天领军企业
“2023年,快舟一号甲、快舟十一号两型火箭预计开展8~10次发射任务。”冯杰鸿透露, 今年“快舟”系列火箭将进入密集发射期。
2013年,航天三江开始发展商业航天。同年9月25日,航天三江研制的快舟一号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快舟一号卫星。这枚火箭是世界上首个星箭一体化设计,也是我国首个具有快速集成、快速入轨、栅格翼舵面等创新特点的小型固体运载火箭。
有了快舟一号固体运载火箭的技术积累,航天三江迅速推出升级版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并于2017年1月成功实施了中国商业航天的首次发射任务。截至目前,该型火箭成功实施了16次发射,将29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并一举创下了我国同一型运载火箭在同一发射场发射时间间隔最短的纪录。
“快舟火箭的最大特点就是制造快、发射快、入轨快,只需要一个篮球场大小的硬实地面,仅用一台笔记本实施发射控制,一人一车即可完成发射任务。”据冯杰鸿透露,快舟火箭的通用部组件实现了批量化规模化生产,定制化研制工作经过精细策划、统筹安排,可以实现多任务研制及发射保障并行实施。
2022年12月,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复飞成功。相比快舟一号甲火箭,快舟十一号火箭运载能力提升5倍左右,具备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1吨级航天运载能力,能够更好地满足卫星星座大规模、高密度、快速发射的需求。冯杰鸿表示, “今年该型火箭将全面推向市场,这将极大地提升我国低成本快速进入轨道空间的能力。”
按照不同火箭家族的发射次数统计,2022年“快舟”系列火箭进入了全球前十,“快舟”也成为我国加快建设航天强国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虽前路漫漫,但我们仍将一往无前,勇敢地扛起商业航天发展大旗,打造商业航天领军企业,为航天强国建设注入新动能。”谈起商业航天的未来发展,冯杰鸿信心满满。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
强化先进核能技术创新,推动核能与新能源协调发展
核能应用科技含量高、技术密集,是国家整个工业基础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集中代表,也是需要跨学科和跨行业合作的高科技产业之一,每个细分领域都有丰富的科学、技术和工程内涵,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和影响力。
我国研发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华龙一号”、“国和一号”,具有四代特征的高温气冷堆、快堆,以及多用途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等先进核能技术。在核能研发设计、设备制造、工程运营以及核燃料循环等各领域不断突破、持续进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具备每年生产8~10台/套大型压水堆主设备制造能力,同步建造30多台核电机组的工程施工能力。同时,我国核电“走出去”有序推进,与法国、英国、巴基斯坦、阿根廷等国家开展了务实合作。
当前,先进核能技术正在向着安全性更高、经济性更好、用途更广泛的方向发展。针对加快推进核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杨长利建议: 一是加大涉核科研平台建设力度,整合相关资源积极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开放共享型国家核能综合实验室,打造国家战略科研力量。 二是加大共性问题解决力度,强化跨行业、跨企业协作,建立科技资源和成果共享机制,避免重复投入。 三是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对具有基础性、前瞻性的核能研究课题长期稳定支持,将第四代先进核能技术纳入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
全国人大代表、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单增海: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奋力攀登全球工程机械产业珠峰之巅
单增海在两会代表通道接受采访时表示,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徐工时乘坐的全地面起重机,如今已经通过技术升级,其各项关键指标已经达到了全球领先, 整机的国产化率也已经由71%提高到100%,所有的关键零部件均实现了中国制造。徐工集团先后攻克了行业公认的七大项关键技术,完全形成了千吨级起重机的自主研发和制造能力。
工程机械是造福人类的产业,它的发展水平某种程度上衡量一个国家装备制造业水平的关键标志之一,其核心竞争力就是关键技术创新。
单增海表示,徐工将全地面起重机的最大起重能力从1200吨提高到全球最大的2600吨,其所安装的风电机组的高度,从最大100米提高到全球最大的160米,风电机组的安装功率从原来的2.5兆瓦提高到8.5兆瓦,在全球唯一实现了陆上风机安装的全工况覆盖。5年以来,徐工先后研发了全球最大的1.5万吨米塔机、440吨矿卡、700吨液压挖掘机等一系列国产首台套重大装备……
如今,“中国制造”出现在越来越多的重要场合。单增海列举说:在大家所熟知的卡塔尔世界杯场馆建设中,在丹格特全球最大的单体炼油厂施工现场以及其他一系列大型施工现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国产装备的身影;电影《流浪地球2》“宇宙级”的施工场景中,国产工程机械也成了电影中的“特殊演员”。“徐工从默默无闻发展到全球前三、起重机械世界第一,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道路。”
“我在这个行业已经投身了将近30年,我深刻地体会到科技创新就要摒弃幻想,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大国重器就是要勇于担当,顶天立地!”单增海最后说,今年也是我们徐工创建80周年,我们将继续传承好红色基因,持续为民族“起重”,为大国“举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奋力攀登全球工程机械产业珠峰之巅。
继“企航冬奥”(点击了解详情)、
2022年“两会国企新声”(点击了解详情)后
今天两会,国资委新闻中心
再次 与人民日报党媒平台合作
重磅推出2023“两会国企新声”
再次通过“信息流”这一媒体融合前沿技术
为大家 系统汇总、全景呈现、全面推广
国资国企两会代表委员的提案建议
(向下滑动,了解详情)
(更多良言良策,尽在2023“两会国企新声” )
跳转至 2023“两会国企新声”主页
end
左右滑动查看2023年第2期目录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