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征三号乙 长征 运载火箭 保驾 护航

长征三号乙为嫦娥四号保驾护航!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了解一下?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06 23:29:02 浏览3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国家博物馆正门的壮美篇章勇攀科技高峰展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等深空探测模型巍然而立。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气势如虹,直逼人心。

长征九号——火箭中的“高富帅”

在“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展出的长征系列火箭模型中,有一款运载火箭与众不同,吸引了众多观众。它被喻为火箭中的“高富帅”,近年来“C位”横空出世,成为国产运载火箭中的“大哥大”,它就是长征九号CZ-9重型运载火箭。

“如果说长征五号的外号是‘胖五’,那么长征九号就是‘巨无霸’,它的箭体直径将达9.5米,总长近百米,起飞重量达3000吨,起飞推力接近4000吨,其运载能力是现有中国火箭最大运载能力的5倍多。”何巍说。

实际上,在世界航天历史上,只有美国的土星五号能被称为“成功的重型火箭”,目前已退役。我国的长征九号,在运载能力、规模、性能等方面与美国重型火箭能力相当。何巍介绍,美国也正在研制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这对中方来说是压力也是挑战。

“我们正在紧锣密鼓的研制中,长征九号的技术跨度非常大,之前火箭更新换代,直径也仅从3.35米扩展至5米,而现在长征九号的直径要达到9.5米,这对我们基础工业的能力要求很高。可喜的是,现在已经完成了9.5米整体锻环研制工作,在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何巍说。

展开全文

由航天大国进阶航天强国

我国火箭发展正可谓“火箭速度”: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一个100次发射用了37年,

第二个100次发射用了不到8年,

发射次数屡创新高,发射密度不断加快,这体现的是中国航天技术综合能力的提升。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来,我国火箭技术的发展跨越了三个“大坎”:

首先是90年代初期长征二号捆绑运载火箭首飞成功,第一次突破了捆绑技术。

第二是在90年代后期,长征三号第一次采用低温推进剂,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液氢、液氧低温推进技术的国家。

第三,2000年后,我国开始酝酿新一代运载火箭,以最具代表性的长征五号为例,火箭直径从3.35米扩展至5米,运载能力由10吨量级提升至20吨以上,其综合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长征系列火箭根据战略作用,从上世纪50年代,以战略导弹为背景研制,到70、80年代,开始显现运载火箭特色并逐步投入探测、实验、商业应用。

其中,最具特色的长征二号F火箭,主要用于发射神舟飞船和大型目标飞行器,于1999年成功发射神舟一号飞船,2003年首次进行载人发射,将中国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至此,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实质性应用阶段。

改革开放是火箭起飞的最大助推器

何巍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毕业后,来到航天科技集团,从事火箭研发工作。他感叹国产运载火箭发展如此之迅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国家几十年来对航天人才的大力培养,对航天事业资金和技术需求的支持,以及社会对航天研究高投入、高风险的包容和理解。

“整个火箭核心研究团队的平均年龄为35岁。我们这一代人赶上了好机遇,从学校一毕业,就把所学顺利应用于实际研发。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国家在各方面给予了重要保障,让科研人员有条件,有平台,有方向的去潜心实干,个人的经验、技术在不断积累,事业规划与国家战略高度融合。”何巍说。

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作为第二代运载火箭中的经典款,已完成94次发射任务,明年,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将迎来第100次发射。

美编/李凌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