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子玉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这是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的著名论断,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六国之所以被灭,原因首先在于他们自身。
对,凡事都得先从自身找问题。比如,六国权贵内斗不止,贵族们骄奢淫逸、不务正业等。
包括秦国的灭亡也是自身的原因占了很大比重,比如修长城、修驰道等无限透支民力的大工程。还有重刑罚,内耗等种种因素。
抛开这些不谈,当然还有其它更为重要的原因。
比如韩国,韩国处于四战之地的中原,自身本来就没有天然防御的屏障,所以韩国只能在城市周围布设大量的兵力来保卫自身的安全。
加上申不害变法的时候也只是集中在“术”的狭隘层面,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军事问题。
更糟糕的是秦军只要出门,首先打的就是韩国。那些年,韩国的领土被无限蚕食,到了灭亡前甚至只剩下了一个郡的实力,根本就没法抵御虎狼之秦。
三晋中的赵国应该是最有实力和秦国一决雌雄的国家,但是赵国的综合实力其实也是外强中干。邯郸因为处于交通要冲成了当时重要的贸易交汇点,给赵国的GDP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就给赵国高层形成一种错觉,以为有钱就可以拥有一切,但到真正打仗的时候才发现,有钱也并不一定买来粮食,这也是导致长平之战惨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句话,赵国吃了不搞实业的亏。
还有,赵国当年的“胡服骑射”只是单纯地停留在军事层面上的改革,往更深层次透视,其实又何尝不是一种文明的倒退(赵武灵王想通过此举来统战境内的游牧民族)。
展开全文
等到长平之战的时候赵国的幻觉终于被秦军的铁骑给捅成透明,可惜已经晚了。
魏国虽然在战国初年一度领跑诸侯各国,魏武卒横行天下,但魏国最大的问题是人才流失严重。
商鞅、张仪、范雎等这些当世的精英都是由魏国流失到秦国的。而人才往往又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所以,缺乏精英的魏国自然会走上衰落的下坡路。
▲商鞅 电视剧《大秦帝国之裂变》/剧照
楚国的问题是国内世家大族盘踞,楚王根本不能集中所有资源去开疆拓土或者抵挡秦军的攻击。
加上没有巩固吴起变法的成果,在吴起死后楚国就又走上了老车道。根本没有再次强盛的可能。
一句话,楚国大而不强。
齐国是东方大国,有鱼盐之利,齐愍王曾经和秦昭王并称东西二帝,然而在五国攻齐之后就一蹶不振再也没有站起来。
这就和齐国当时的当家人齐愍王的综合素质有很大关系了,无序扩张,炫耀武力,最终导致了五国攻齐,使其彻底丧失了逐鹿的实力。
▲齐愍王 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剧照
燕国就更不用提了,本来就穷,还经常做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从地缘来看,赵国是燕国的天然屏障,只要赵国平安,燕国就歌舞升平,可燕国总是在秦军攻赵的档口趁人之危去攻打赵国。
重要的是它还打不赢,完了只能割地求和。
如此燕国你能指望它有什么出息?
而秦国又不存在各国本身存在的各种短板,完了还没有犯各国犯过的错误,最终统一大业的重任落到了它的身上。
所以,不必为六国唏嘘,也不必为强秦唱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