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为中国航天“开门红”助力
本报记者 尹江勇
1月26日,大年初五,在郑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电缆网生产装配现场,提前结束假期返岗复工的职工们已经开始认真工作,为完成载人航天用电缆网配套产品开足马力、投入新的“战斗”。
“我和老公是昨天下午2:30从老家上蔡赶回郑州的,平时2个小时的路程碰上高速拥堵,到晚上8:30才到家。”电缆网装配技师李玲玲告诉记者,但是为了早日开工,确保赶上生产任务进度,两人觉得受这点累不算什么。
“除夕夜,我们全家特意守在电视前看中国航天员向全国人民拜年。我儿子特别兴奋,他一直觉得我爸爸妈妈也是航天人。”李玲玲笑着说,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突飞猛进,自己作为航天军工的一分子倍感自豪,只想着全力以赴把工作做好。
“今年生产任务很重,但各部门的生产积极性高涨。在一些任务急的岗位,职工们纷纷主动提前2至4天结束假期。”电缆网事业部副部长刘振鹏介绍说,今天开工第一天,全员到岗率已经达到了三分之二。“厂里也想给大家多放几天假,但很多人说在家也待不住,心里头跟长个草似的,还是早点回来赶任务才踏实。”
展开全文
作为部门一线管理人员,刘振鹏切身感受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加速度”。“过去生产线上一个型号干几年,现在一年就能升级更新一个或几个型号。”刘振鹏说,2022年公司面对面对型号任务大考,全力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先后突破了电缆网相关设备生产工艺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开展关键工序信息化、自动化改造,生产效率提升60%以上。
“多年来,郑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为‘神舟’系列飞船提供了三分之二以上的电连接器,为‘长征’系列火箭成功发射提供了垂直度调整设备,为航天员出舱执行任务提供了舱外服脐带电缆等‘生命线’产品。”电缆网主任设计师何东庆自豪地说,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万无一失,研发设计人员在各个环节都严把质量关、精益求精。
1月18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举行发布会,宣布2023年全年计划实施近70次发射任务,有望再次刷新纪录。何东庆表示,面对中国航天活动继续维持高位运行的新特点,公司将履行强军首责,深入推进技术研发,以创新成效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2年,我们公司先后获得了省、市级企业研发费用财政补助,‘北斗+’企业和‘高成长’技术创新企业政策奖补资金等,春节前,省政府印发的‘黄金6条’更是为企业提供了真金白银的支持。”何东庆说,公司上下将牢记航天人的使命担当,坚守岗位,只争朝夕,为实现中国航天事业“开门红”贡献河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