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两栖舰是为近身肉搏而准备的
——除过11艘航母,美10艘可搭载F-35的两栖攻击舰被轻视了
邵旭峰
美两栖舰,主要属于海军部下属海军陆战队所有;航母群,主要属于海军(狭义)所有。
美国正在搞把近海主要交给海军陆战队和两栖群,把远海交给海军和航母群,同时强化二者的整合——各自强化、同时高度整合。
一、美国两栖攻击舰和其他两栖舰大概
美国在二战的时候,就搞两栖舰,但一直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才搞搭载固定翼战机的两栖攻击舰——硫磺岛级,可搭载多架直升机和AV-8垂直起降战机。
之后又升级搞8艘黄蜂级两栖攻击舰(满排4.2万吨),再就是最新的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满排4.8万吨),美利坚级准备搞4艘,现在已经有两艘服役——美利坚号和的黎波里号,第三艘“布干维尔”号可能2023年下水,第四艘费卢杰号正在建造。
美国在黄蜂级第8艘马金岛号开始, 取消了船坞仓,以搭载更多战机直升机和相关弹药 (一般某级舰最后一艘都承担转型功能,比如尼米兹航母第十艘乔治·布什号,承担从尼米兹级向福特级转型的任务功能),美利坚级前两艘也延续和升级马金岛号没有船坞仓、最大化战机搭载的传统,但从“布干维尔”号开始,似乎又开始加装船坞仓,应该是要其更多承担两栖船坞的角色。
船坞仓,就是船上自带的,能注水和海面持平或略高,提供两栖坦克、装甲车、登陆艇等从船里面直接入水,然后登陆的设备。
展开全文
——上图是马金岛号,下图是的美利坚号——
由于取消了船坞仓,所以美利坚号和黎波里号可最多搭载0架左右F-35B可垂直起降战机,如果“布干维尔”号确定加增了船坞仓,其搭载F-35B的能力会下降10架左右。
也就是黄蜂级前7艘舰,一方面要承担攻击作战任务,一方面还有两栖运输和两栖船坞登陆的任务,但从第8艘马金岛号开始,到美利坚级的美利坚号和的黎波里号,开始主要注重攻击,减掉两栖船坞登陆,也削弱了两栖运输功能,但从“布干维尔”号又开始增加了两栖船坞登陆和运输功能。
请注意,美国搭载战机和直升机能力最强的,是马金岛号、尤其美利坚号和的黎波里号。
这些两栖攻击舰,也都有一定武器系统,比如密集阵和机枪,还搭载有海拉姆中近程防空/反舰导弹(类似于AIM-120空对空的舰载版)、以及海麻雀防空导弹(类似于AIM-9响尾蛇空对空导弹的舰载版)。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现代两栖舰,绝不限于两栖攻击舰,还至少有两栖船坞运输舰,两栖船坞登陆舰主要用于坦克装甲车等两栖登陆,两栖船坞运输舰主要用于物资运输,以及濒海战斗机舰等。
现代船坞登陆和船坞运输越来越二合一了,下图是美国圣安东尼奥级船坞运输舰(也可船坞登陆),满排2.5万吨,有12艘。
这些船坞舰,也可搭载多架直升机、乃至于可搭载垂直起降战机,并且拥有一定武器系统和中短程防空系统,比如机炮、机枪,乃至于有MK-41导弹发射器,一般每个发射管内填装多枚海拉姆和海麻雀舰空导弹,理论上也可填装标准系列反导导弹和战斧导弹。
至于濒海战斗舰,美国现役主要是自由级(10艘)和独立级(12艘在役,准备建造13艘),前者满排3100吨,后者满排2800吨。
上图是自由级,下图是独立级——是一艘三体船——
这两款濒海战斗舰都可起降4架左右武装直升机,上面搭载有舰炮、密集阵、机枪,还有海拉姆和海麻雀舰空导弹,除过舰炮,其他武器和两栖战斗舰与两栖登陆船坞舰差不多。
濒海战斗舰的最大区别,一个是高速,比如自由级的速度可达45节、而独立级可达50节,就是要在近海高速支援和作战、主要是对岸和对空作战;第二点是近岸排雷(也可布雷),以及反潜,其装配有非常先进的海底监视和成像系统,整合有先进声呐,结合搭载的反潜直升机工作。
最后就是两栖指挥舰,其中蓝岭号,是美国第七舰队旗舰,满排1.8万吨以上。
其搭载的武器系统和濒海战斗舰差不多,有舰炮和密集阵,还有机枪,再就是海拉姆和海麻雀舰空导弹,其最大区别是有大量球形雷达天线,以及强于其他所有舰艇的信息处理和指挥系统。
两栖攻击舰不仅可指挥两栖群作战,也可指挥航母群作战,还可两者兼有。
二、美国为何发展诸多先进两栖舰?
有些人为了突出两栖舰的功能,就说美国约束了航母群的建设,而大力发展两栖舰,这显然过了——事实上是美国确实更重视航母群建设,但也还是重视两栖舰的建设,这是其国力、需要、技术综合使然。
就两栖攻击舰而言,有几个转折点, 在二战结束后,从硫磺岛级两栖战斗舰搭载AV-8固定翼战机开始,两栖舰的攻击范围和能力相对于之前有了质的提升,之后到黄蜂级更加如此,再就是开始搭载F-35B隐形战机后,尤其到了美利坚级以后。
毋庸置疑, 在冷战结束后,美国比以前更重视两栖攻击舰和舰载机及其他两栖舰的建设, 原因很简单,其认为之后基本没有国家能在深海甩开膀子和美国纯海战了, 航母群的主要功能是保证美国有海上战机起降平台,对敌方近海和空中、岸上目标的攻击,同时利用驱逐舰和潜艇发射巡航导弹对陆地和海上目标进行攻击,还有就是 利用宙斯盾和标准系列导弹,对敌方从陆地、海上、还有空中发射的导弹予以拦截—— 美国认为在航母群打击攻防之后,更多需要迫近对方领土,近岸和两栖作战、再就是两栖登陆和运输, 所以美国发展了诸多两栖战舰。
三、两栖舰作战模式
毋庸置疑,和航母群一样,两栖舰也是以群的形式出现的,但这个群,不一定非得所有军舰都是两栖舰,比如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可以搭配阿利伯克驱逐舰,也可搭配各种攻击核潜艇;也不一定非得近岸和两栖作战,也可以在深海大洋海战——其搭载的多架F-35B足以应对各国海军航母舰载机。
两栖舰的作战模式可以如下:
1. 在航母群战斗之后,由纯粹两栖舰近岸作战,由两栖攻击舰搭载F-35B战机,还有濒海战斗舰,以及两栖登陆船坞舰上的直升机起飞,提供近岸保护,多艘两栖登陆船坞搭载大量坦克装甲车、火炮和火箭炮两栖登陆,迅速建立滩头阵地,并向纵深推进。
这时候,航母群还可提供更远距离和更大范围的保护,比如防空反导。
2. 直接顶替航母群作战,如果航母群调集来不及,两栖攻击舰可以充当中型航母的角色,在宙斯盾驱逐舰、还有攻击核潜艇的护航下,赶赴战斗阵位,直接起飞战机对空或对舰、对地作战。
3. 和航母群混搭作战,可以多艘航母和多艘两栖攻击舰,组成强大的海上起降平台,对空或对地、对海作战。
· 在如上之外,补充一下美国的弗吉尼亚攻击核潜艇,这是美国在冷战后1998年开始建造的联合多功能攻击潜艇,和冷战后强力发展两栖舰一样,美国觉得世界再无海军可以和其在深海对决——潜艇也是,所以弗吉尼亚级攻击潜艇,在 继承海浪级潜艇深海作战功能和静音功能等的同时, 也新增了近岸浅海和对陆作战功能 ,比如 搭载目前世界最先进的海底探测系统 ——兼容最先进的声呐系统,再就是 地形匹配和调整系统 ,能适应近海极其复杂的海况、规避水雷和探测系统等,即时调整航行——就和B-1B轰炸机超低空突防所依赖的地形匹配能力类似;其还具备强大的排/布雷功能;再就是强大的对地攻击能力, 弗吉尼亚级攻击潜艇可携带40枚战斧导弹 ,可对陆地纵深目标进行强力和精准打击,也可远距反舰;最后是弗吉尼亚级的对陆投送能力,可通过潜航器投送一定数量的特种部队,两栖登陆作战。
下图是弗吉尼亚级攻击潜艇发射战斧巡航导弹,显然这种发射更加隐蔽和出其不意——
很明显,弗吉尼亚攻击潜艇,既可配合航母在深海远岸作战,也可配合两栖舰在近岸浅海作战——排雷、反潜、反舰、对陆攻击、投送兵力等等,还可独立在近岸浅海执行排雷、对陆攻击和秘密投送特种部队等任务。
未来前瞻:
通过相关信息可管窥美国海军未来的相关考量,一个是在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3号舰“布干维尔”号开始重新增设两栖登陆和运输船坞;一个是其 在继续升级建造弗吉尼亚攻击潜艇的同时——继续强化浅海和深海兼具能力,之前几年已经重开海浪生产线,研发建造 海浪-2——重新塑造和升级潜艇的深海作战能力。
很明显,美帝是要让两栖攻击舰在保持一定攻击力的同时也拥有一定运输和登陆能力——如果运输需求不大,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布干维尔”号和费卢杰号就不需要另外的两栖运输舰,可独立在近岸作战的同时运输登陆;或者战火太激烈,也可在驱逐舰和潜艇的护卫下,在近岸作战和运输——减少作战能力弱的两栖运输舰的伤亡。
再就是在继续强化兼具深海和近岸作战潜艇的同时,重新打造和升级纯深海作战潜艇。
再扩大来看,美在强化更强的两栖近岸作战能力,以及纯深海作战能力——比如其福特级航母和F-35C战机以及新一代舰载机,比如新一代海狼攻击潜艇、比如新一代战略潜艇哥伦比亚级,还有继续建造的阿利伯克3驱逐舰、朱姆沃尔特驱逐舰以及下一代主力战舰。
在各自强化的同时,也越来越深度整合、无缝对接,搞成从远海到近海的整体体系。
请仔细思考美国这种理念的转变,还有未来的战力情况。
最后
美有8艘黄蜂级两栖攻击舰服役,有两艘美利坚级服役、第三艘即将下水;有10艘尼米兹航母服役,一艘福特级首舰福特号也已经开始实战部署,一艘肯尼迪号正在密集海试,第三艘在两三年内下水,第四艘在建。
就舰载机而言,美海军采购舰载的F-35C数量反而不如海军陆战队采购F-35B,这个缺额,美帝应该留给六代机——其六代机正在密集试验——可能陆地和舰载合一、或者分型号。
就未来作战而言,美航母群肯定还是作战主力,但在航母攻击之后,两栖群将近身肉搏和运输登陆作战,航母群也继续承担中远距防卫拦截任务。
公号:邵旭峰纵横
备:邵旭峰军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