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的授衔中,有一些人的身份较为特殊,他们是解放战争中起义的国民党将领。虽然大家原本立场不同,但他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为国家的统一,革命的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建国后国家对这些起义将领给予了优待,很多人还继续担任要职。在授衔中,他们还有一些人被授予了很高的军衔,其中有三个人非常特别,他们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由于授衔的时候,要参考当时被授衔者的工作职位,因此在国民党内部起义的诸多将领里面,像傅作义,程潜这类的大佬没有参与授衔。
那么三位获得上将的人是谁呢?其实这三人在国民党里面都是极为出色的名将,他们的能力十分出色,对国家的贡献极大。因此,他们被授予上将军衔,也是实至名归的。
第一位便是陈明仁将军,陈明仁是国民党内部老资历的名将,他毕业于黄埔一期,早年便参加了诸多重要的革命战争。在讨伐陈炯明的战斗中,他抱病冲锋,开始崭露头角。然而陈明仁的性格倔强,刚正不阿,在国民党内部很不讨喜。因此,后来他的仕途并不顺利,经常受到各种打压。随着抗日战争的到来,他受命参战,只是蒋介石对他并不信任。
他还曾由于顶撞蒋介石,遭到了降职处分。即便如此,他还是在远征军的战争中,立下诸多功劳,尤其是率部拿下松山要塞,展现了自己名将的风范。
展开全文
陈明仁有着极为出色的军事能力,可惜由于性格问题,他这位黄埔的高材生一直没受蒋介石的重用。在解放战争中,陈明仁在四平给四野制造了巨大的麻烦,让林彪感到非常头疼。可随后他就被调离前线,失去了军权。经过长期的打击,陈明仁看透了蒋介石,最终他与程潜等人一起宣布起义。
他选择起义,让毛主席心里非常高兴,中央并没有因为四平的事情就怪罪陈明仁,反而让他相继担任湖南军区副司令等要职。在建国后,陈明仁率部南下广西等地剿匪,他利用自己多年的经验,选择正确的战术,成功稳住了中国西南的边疆。由于他为国家的功绩,以及建国后他担任的重要军职,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第二位便是董其武将军,他与陈明仁一样,都不是蒋介石的嫡系。可与陈明仁出自黄埔相比,董其武在国民党的资历要差了很多,他出自晋绥军,是傅作义的心腹将领。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毅然投入抗战前线,相继参加了长城抗战等重要的战役。当时,山西是抗日战场的重要战区之一,以晋绥军为主的国民党地方部队,在装备差,兵员不足的情况下与日军展开了艰难的战斗。董其武与自己的老长官傅作义一样,在艰难的环境里打出了极为精彩的表现。他曾率部孤军深入,利用包抄的打法重创日伪军。
后来,他又亲自带领两个团的兵力深入日军腹地,拿下了日军的重要据点。在抗日战场上,董其武屡立战功,他逐渐成为能独当一面的名将。抗战结束后,他担任绥远省政府主席,主持绥远的军政大局。当时,傅作义已经逐渐脱离了晋绥军体系,成为国内重要的割据势力,绥远是他的重要根据地。此时他把这么重要的地方交给董其武,可见他对董其武多么的信任。不过,随着解放战争的爆发,傅作义长期与解放军作战,后来形势越来越不利,最终他选择在北平起义。
随着傅作义的起义,董其武也面临着新的选择,他决定追随老上司,在绥远宣布起义。至此,中国东北的局势基本稳定,董其武的关键选择,对国家的统一有极大的作用。在建国后,他继续在绥远主持政局,还担任了23兵团的司令。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他率部抵达朝鲜支援前线的战士们。在抗战时期,他就立下了诸多功勋,后来为了国家的和平发展又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董其武自然受到中央的重用。
当然,董其武被授予上将军衔,某种程度上也是代替傅作义接受荣誉。毕竟傅作义在国民党里面算是一股清流,有着“七路半”的称号。因此对他们的任用,中央还是相当放心的,虽然傅作义无法参加授衔,但他这一系还是要有一个代表接受荣誉。董其武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毛主席就曾说:“董其武是有名的起义将领,是不可不授上将军衔的。”
第三位上将便是陶峙岳,在北伐战争中,年轻的陶峙岳开始崭露头角。不过,他没有成为蒋介石的嫡系,由于出身的缘故,他始终没有能在国民党中央有更好的发展。陶峙岳对蒋介石打内战一直都有不满,在抗战爆发后,他更是坚决反对内战,拥护中共提出的统一抗战。后来,他还率军相继参加了淞沪会战等重要战役,在战场上与日军血战到底,立下了诸多军功。随着抗战结束,陶峙岳迎来了一个新的使命,他被张治中推荐到新疆担任主席。
近代以来,新疆一直动荡不安,各方势力在这里博弈,给新疆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陶峙岳接过了一个比较棘手的差事,可他还是很好完成了这项任务。在他主政的时期,新疆的局势渐渐安定下来,随着解放战争的爆发,陶峙岳依旧坚持和平。他释放大量共产党员,与中共接触,试图让新疆以和平的方式解放。在蒋介石不断施压的情况下,他以各种方式拖延,避免新疆的部队入关作战。
最终,他成功带领新疆走向和平解放的道路,单单是这一项功劳,被授予上将军衔实至名归。此后,陶峙岳一直在新疆主持工作,带领新疆人民开发建设新疆,为国家西部的安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