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55年只是大校,1988年授上将,如今已经百岁高龄,依然健在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将星行列中,有一位生于河南光山的传奇人物。他1933年参加革命,最高军衔是上将,不少资料记载他是1955年的开国将军。每每谈到这件事,他总是一本正经地纠正说,“我1955年未被授予少将军衔,只是大校,1988才授予的上将”。
将军事实就是的态度令人敬佩,而他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的贡献更是让人难以忘怀:
13岁从一个放牛娃加入红军,参加了鄂豫皖苏区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以后转战大江南北,参加著名的围攻泰州城,奇袭靖江城等打击日伪军清乡、扫荡的艰苦战斗,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在解放战争中,他几乎参加了华东战场的每一个重大战役,以后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他就是万海峰将军。
战争岁月里,万海峰至少有两次战绩是应该被铭记史册的,一次是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喋血孟良崮”。
万海峰时任6纵18师54团副团长,任务是取捷径北上鲁中,从敌人后被进攻垛庄,断其退路,配合大部队围歼已进至孟良崮的敌军整74师。
长达40小时的长途行军,战士们体力都到达了极限,还是顺利完成了分割、合围。
在业家沟540高地,万海峰亲临战场,指挥若定,先后打退敌人5次冲锋。
敌人在我炮火的压制下,东奔西逃、乱成一团。经过反复冲杀,54团和其他部队将国民党整74师彻底歼灭。
整个孟良崮战役,消灭了号称“五大主力”之一的“国军劲旅”,给敌以沉重打击,使其进攻山东解放军的计划破产。
展开全文
还有一次是在抗美援朝期间。
1952年,万海峰随24军入朝参战,军长皮定均极力推荐他担任炮兵主任。
在24军的历史上,从没有出现过统一指挥的炮兵机构,而万海峰又是步兵出身,一切都要从头学起,而且要在短时间内拿出成绩,压力可想而知。好在他进步神速,很快就能指挥得游刃有余。
他提出“游动炮群”的作战思路,利用突然、猛烈的袭击,打击敌炮兵,收取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效果,弥补了我军高炮炮型老、射击高度不足的问题。
在一次攻击无名高地的作战中,他指挥炮兵对高地实施15分钟奇袭,压制敌军火力。次日,敌军以30辆车满载集结路队时,再次给予3分钟火力奇袭,战后数据显示,歼灭美军1800人,成就斐然。
新中国成立后,万海峰历任师长、副军长、军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政委等职,又做出一突出贡献。
1976年,唐山发生大地震,时任北京军区副政委的万海峰主动请缨,后被任命为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副总指挥。
抗震救灾的首要任务是勘察灾情,接着又指挥部队迅速抢救被掩埋的群众,维护社会治安。那段时间,他把嗓子都喊哑了。
不仅如此,在万海峰的建议和多方协调下,成立了专业防疫卫生指挥部,调运大量防疫药品,抽调防疫人员,先后出动飞机、防化车等各类消毒汽车,对市区反复消毒,同时为灾区人民注射了预防针。这场空前规模的防疫战,使唐山大灾之后避免出现大疫,创造了人间奇迹。
在那里,将军奔波了100多个日日夜夜,与那场自然灾害短兵相接的战斗中,将军对唐山的感情历久弥新,“当救灾完,当解放军准备撤离的时候,灾区群众依依不舍。送别战士时,老百姓都是拿着鸡蛋和桃子往车上扔,这个场景我永远也忘不了”,“所以说,人民军队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党能赢得民心”。
将军离休后,在北京一所优雅的四合院颐养天年,虽然是百岁的高龄,但耳不聋,眼不花,精神矍铄,享受一家四世同堂的快乐。他说,现在自己最大的任务就是教育家里的孩子们,让他们永世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不忘为保家卫国而舍生忘死的革命先烈。
另外,经万海峰夫妇自2007年呼吁“红军小学”建设工程以来,至今全国共建成300多所“红军小学”,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红色摇篮。正如老将军所说:“我是老红军,培养下一代,我有责任!”
向老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