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月,一支由31名精锐朝鲜特种兵组成的小分队秘密穿越朝韩边境,潜入韩国境内,而他们的任务则是刺杀时任韩国总统的朴正熙。
这支特种小分队凭借高超的战术训练水平抵达了韩国汉城青瓦台,距离朴正熙几乎近在咫尺,然而由于计划暴露,他们最终还是被韩国总统卫队发现,并爆发交火。
这次被后世称为“青瓦台袭击事件”的行动结局十分惨烈,朝军特种小分队几乎全军覆没。
但令人注意的是,这支朝军分队使用的冲锋枪却在战斗中压制了韩军总统卫队使用的卡宾枪。为什么在冲锋枪面前,精度、威力都更强的卡宾枪成了“烧火棍”?
潜入韩国
在朝鲜战争停火后,虽然朝韩双方不再爆发大规模战事,但双方势同水火的状况没有丝毫改变。
伴随着美苏冷战的大气候,朝韩两国的矛盾在60年代达到了顶峰,双方均派出大量间谍、特种兵潜入对方国土,进行情报收集与破坏活动。
终于,在1968年,忍无可忍的朝鲜当局决心组建一支精锐的特种分队,执行对韩国总统朴正熙的“斩首行动”。
展开全文
这支朝鲜特种分队的成员合计有31人,他们在行动前接受了射击、柔道、跆拳道、刺杀、格斗、军事地形学、战术配合队形等多个科目的严格培训,并在元山港建立的模拟青瓦台建筑中熟悉了青瓦台重要官员的位置、警备部署等信息。
而在出发前,朝鲜军方为他们每人配备了1支PPS-43冲锋枪、1支托卡列夫手枪、320发子弹、16枚手榴弹以及1把战术匕首,这是朝鲜部队里等级最高的武器配置。
1月17日,朝鲜特种分队于边境城市开城出发,并在傍晚抵达朝韩边境。在夜幕降临后,朝鲜特种兵用老虎钳剪断了铁丝网,并凭借野战隐蔽技巧躲过了美韩边防士兵的巡逻,成功进入韩国境内。
在前往汉城途中,朝鲜特种分队意外被韩国农民发现,但由于小分队队长认为这些农民生活穷苦,心里动了恻隐之心,最终只是“口头教育”后便将这些农民放走。
然而这些韩国农民很快就将朝鲜特种分队潜入的情报报告给了韩国军警,韩国军方当即有了防备,在朝韩边境大加搜捕。
双方交火
不过,韩军情报人员大大低估了这支朝鲜特种分队的行军能力,他们认为朝鲜特种兵的行军速度在每小时5公里左右,然而事实上朝鲜特种分队已经以每小时12公里的急行军速度直接奔赴汉城。
1月19日夜晚,朝鲜特种分队抵达汉城,并顺利接近青瓦台,距离朴正熙的总统府仅一步之遥。
或许是天不绝朴正熙,就在朝鲜特种分队凭借早已准备好的韩军制服以及“陆军情报部”的假身份进入青瓦台时,一名韩军卫兵注意到这些自称“陆军情报部”的人员竟然都穿着简朴的黑胶鞋,而非韩国军警的制式军靴。
此时小分队的身份已然暴露,朝鲜特种兵见到事态有变,当即果断抽出托卡列夫手枪,对着青瓦台的警卫队长崔圭植连开4枪,将此人击毙。
托卡列夫手枪是前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研发的武器,发射7.62×25mm托卡列夫弹,在50米距离内射击时具有极高精度与杀伤力。而朝鲜之所以为特种分队准备这款手枪,主要是由于它的弹药与PPS-43冲锋枪通用,可以节约携带子弹的负重。
伴随着托卡列夫手枪的枪声,朝鲜精锐特种兵与韩国总统卫队之间悍然爆发了激烈交火。一时间整个汉城上空都笼罩着刺耳的枪声、爆炸声。
表现出色的PPS-43冲锋枪
值得一提的是,这支31人的朝鲜小分队,其中负责执行青瓦台“斩首任务”的实际只有6人,但就是这区区6人的兵力,却能将对面数百人的韩国军警压得抬不起头。
问题就出在双方使用的轻武器上。韩国军警手中的M-1卡宾枪,是美国陆军于20世纪40年代大量配发的武器。这款枪械使用0.30英寸卡宾枪弹,由于弹头为圆弧状,因此子弹动能有限,只能在200米距离内具备杀伤力。
更尴尬的是,M1卡宾枪是一款半自动武器,不具备连射能力,因此韩国军警的轻火力水平实际上被朝鲜特种分队所碾压了。
而朝鲜特种分队使用的PPS-43冲锋枪,则是前苏联于1943年大量生产的轻武器。
它使用与托卡列夫手枪通用的7.62毫米手枪弹,采用35发弹匣设计。作为二战苏德战场上的进展利器,PPS-43冲锋枪以卓越的射速性能而闻名,理论射速高达每分钟650发,实际战斗射速也在每分钟100发以上。
而PPS-43冲锋枪的射程同样在150米以上,与M1卡宾枪相差不大,因此韩国军警以半自动武器对抗朝鲜特种兵的自动武器,顿时在火力上显得捉襟见肘,被对方的弹雨压制得抬不起头。
不过,由于朴正熙为人极为谨慎,他甚至在总统府内部署了2辆坦克以及6辆装甲车。这一情况超出了朝鲜特种分队的预料,在坦克与装甲车面前,朝鲜特种兵的火力无法对其构成破坏,最终这6名执行“斩首行动”的朝鲜特种兵全部战死。
而外围地区负责吸引韩军注意力的其他朝鲜特种兵当即一边撤离汉城,一边与韩国军警交火,最终仅有1人生还,成功突围回到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