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袁哲生。
袁哲生这个名字知道很久了,读过一遍他的《秀才的手表》,然而没有太多感觉,纯粹后现代的荒诞叙事,一种无厘头的对抗。还知道他是自杀的,和黄国峻、邱妙津一样,台湾1960年代出生的厌世者。直到读了《罗汉池》。
小说分三段,月娘,罗汉池,贵妃观音,以从从容容、静水流深的平淡冷静,讲述罗汉埔的矮厝巷人的生生死死,讲述了一个近乎凄婉而又充满宗教庄严感的爱情悲剧故事。喜春楼红牌酒女月娘和她的女儿小月娘,雕刻师傅国彰和他的孤儿土地建兴仔,老和尚净业法师和他的徒弟克昌仔。青梅竹马长大的三个年轻人各怀心思。建兴仔一心一意想要娶小月娘为妻,琢磨要为她雕刻精美的化妆台,还有一架八角红眠床。然而这一切先是随着一帮罗汉脚的策划受到第一次沉重打击。罗汉脚们瞅着郎才女貌的好景致,一心要将小月娘提亲给俊美英挺、相貌堂堂的小和尚克昌仔。这也来自小月娘的默许。建兴仔心里的八角眠床被拆碎了,连一个蚊帐钩也没留下。然而在老和尚三天三夜不吃不喝的逼迫下,克昌仔最终剃度为如因法师。最沉重的打击是同时落到两个年轻人的心灵上的。那就是小月娘终于也成了喜春楼的头牌红酒女,走了她母亲的旧路。先是被当地的富商之子包养,而后娶为偏室。从小月娘成为酒女的那一天,建兴仔就从一个要强好学、苦干勤奋、看起来前途无量的雕刻师傅一步步走向沉沦,变成了“吃饭配菜脯,存钱开查某”的败家子放荡形象,成为当地人教育子女的负面典型。来自寺庙那激越难平的木鱼声,与雕像铺里雕刻刀彻夜不眠的铿铿锵锵,终于混成了一片哀怨无奈的嘈杂。
宗教的隐喻性是贯穿小说始终的线索。从老和尚富于腔调和特征的晨诵开始,宗教的神圣、神秘与被膜拜就潜流于小说血脉之中。林大柿受托梦,建罗汉池,修十八罗汉,建兴仔的放浪堕落与一尊罗汉的损坏,因着小月娘死后托梦,那红衣红裤的小月娘梦中款款而来,建兴仔终于雕刻出了法相庄严的贵妃观音,不再是一直类似小月娘面容的世俗艳异……
结尾引用了一段关于雕像的传说。所谓传说,乃是口口相传于民间的经典历史。或奇特、或感人、或诡异,才能一直不被忘怀。小月娘与和尚克昌仔、建兴仔的故事里没有大起大落,没有哭号眼泪,一切都那么自自然然地,如静水流深般向前推进,民俗心理、生死存续、爱情得失,透过充满“土气”的方言被精辟总结。来自民间代代相传的文化力量,最为朴素诚挚,也最能源远流长。他们的名字,在人们心里。
与此同时,脑子里一直盘旋着另一个故事。清凌凌的碧荷塘水里,一艘划入藕花深处的小船上,是英子和小和尚明海,我嫁给你,你要不要?“要!”一对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在秀山丽水中表白了最纯真而摄人心魂的热烈。汪曾祺如此宽容和蔼然,给他们以无穷宽广自由的人生空间。同样是自然的,冷静的,从容的,小月娘、英子、还有永远的翠翠,她们都生着一双明亮纯洁的眼睛,汪曾祺给了英子活泼与快乐,沈从文给了翠翠忧伤的抒情,而袁哲生这里,除了拂之不去的哀伤之外,还有隐隐约约的人生荒诞的喟叹。
不愧为“冷面笑匠”。袁哲生力图克制叙述者情感的冷调叙事,既有沈从文疏离的笔调,也有着后现代人对虚无的接纳。
一切历史,不过是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