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闪闪
雪域高原的边防很苦,内地的蔬菜送上去的时候,经常蔫了。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中印边境克朗节哨所的边防战士,居然捡到印度的“豪华空投”,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美食,未来两个月都有肉吃。正当大伙准备改善一下伙食,却接到上级的指示,要求将这些捡到的空投品还给对面的印军,而且要特别注意外交礼节。
可想而知,这让很多战士不理解,原因也不复杂:
第一,在当时,对面的印军不断挑衅、蚕食,甚至向我军边防战士开枪,制造了多起流血事件。
第二,在中国的领土,我们捡到了印军的空投品,为何要还给对方?
第三,哨所海拔5000多米,自然环境恶劣,后勤供给困难,哨所的干部战士经常吃干粮、腌菜,战士们肚子里缺油水,既然捡到了肉和菜,为何不让大家打一打牙祭?
基层官兵不理解是正常的,上级之所以要归还这些空投品,是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应最大努力地避免中印开战,不刺激印方。
此事发生在1960年4月,地点位于中印边界东段的克节朗山谷、塞雄拉河北岸。
此时已入春,但高原依然寒冷,中印两军的杀气,更是让人打哆嗦。
我军的哨所,紧盯着对岸的哨所。印军蠢蠢欲动,随时可能发动袭击。
这一天天刚亮,天空中突然响起了飞机引擎的轰鸣,惊醒了155团边防2连6班班长阳廷安。
展开全文
【1962年对印反击战著名英模群体“阳廷安班”】
通过清晨的雾气,能模糊地看到在半空中,有一架印军的运输机飞了过来,远远看去犹如肥胖的鲸鱼。
当时,印军为了推行“蚕食”政策,不断修筑据点,频频派飞机空投补给,而南岸的我军边防官兵,早就接到了上级命令,时刻保持警惕,应对印军挑衅。
阳班长突然听到不远处一声熟悉的闷响,他忍不住骂了一句,不用看都知道,肯定是印军的空投箱落地了。
不过,这一次的声音听起来很近。阳廷安一看,前方40多米的位置,落下一个大大的绿箱子,上面还挂着降落伞。
他过去查看,伸手摸到滑溜溜的降落伞面料,心想这个拆下来可以剪几件防雪衣,分给全班的战士。
他打开箱子一看,发现里面居然是满满一大箱的食品,上面的一层是罐头、烤鹅、饼干。
阳廷安班长的心情立即阴转晴,他跑回哨所,喊起几个熟睡的战士。为了让大家赶紧起床,他强行拉开了大家的被褥。
这时还没到起床的时间,有的老兵抱怨:班长,干嘛这么早就起来啊?
(阳廷安喊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道出了人民军队的胜战密码)
阳廷安脸色一沉,大声说:“有情况!”
战士们一听,个个爬了起来,迅速穿上军装,拿起枪杆就问:“班长,什么情况?”
班长立即带着大家,来到那个大绿箱子的旁边,因为盖子早已经打开,大家看到满满一箱的美食,个个兴高采烈,哈哈大笑。
众人抬着箱子,就往哨所里面走,心情美滋滋:这下未来两个月都有肉吃了!
阳廷安立即打电话,向上级报告了情况,不料上级明确,要将空投品还给印军,林林总总讲了几条原因。阳延安听了领导的指示,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了。
他挂断电话,战士们迫不及待地问:上面怎么说?
阳廷安有些沮丧,他传达了上级的指示,很多战士不满。有人骂骂咧咧,甚至想直接点一把火,将空投箱里的食物烧个精光。也有人提议,搞点泻药磨成粉,放入食物中还给印军。
阳廷安召集大家,给大家强调了要坚决服从上级的指示命令,还商量了归还的方式。按照计划,由他担任“大使”,再选出陪同的“二使”和“三使”,将空投品送给印军。徐德清会一些英语,担任这次“边防外交”的翻译。
事前,他们跟印军约定,于下午5点在河湾点燃篝火作为信号,让对岸来5个人来搬空投品,双方谁也不能带武器。
这次边防“外交事件”损失最大的是战士徐瑞清,他的父亲是四川一名干部,曾经托人将一瓶五粮液和几包食物送到哨所。
徐瑞清藏着那瓶酒,没舍得喝一滴,被阳廷安发现之后,被拿来服务于这次“边防外交”了。
说起来,边防发生的这件事虽然小,但原因很复杂。
一是当时印度想实现南亚霸权,居然将我国的领土纳入了他们的霸权版图,特别是1959年之后在边境地区连续制造多起边防流血事件。
二是中国的战略重心在东亚、在台海、在美苏,并不在南亚,希望中印关系能够保持和平稳定。
三是发生空投事件的时候,周公和陈毅正在印度访问,中方代表团已经抵达了新德里,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中印边境争端。
遗憾的是,印度很霸道,坚持非法诉求,还鼓动一群记者围攻周公。
陈毅在记者会上猛然拿起话筒,怒骂:“不要狡辩了!我只说一句,是中国遭受了损失,主席说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谓予不信,皇天可鉴!”
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不愿意在南亚跟印度开战,可如果印度坚持动用武力,中国绝不会被动挨打。
周公拿过话筒解释,请大家理解陈毅的愤慨之言,因为陈毅是军人出身,在战场上打了几十年仗,刚才那番话并不是威胁恫吓。
那句“并不是威胁恫吓”传达了多层意思,至于究竟是什么,你们印度人自己体会吧。
视线拉回克朗节山谷,军令如山,归还空投。
在海拔五千多米的高原,下午5点多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阳廷安班长带着4名战士,在河湾点燃了3堆篝火。
印军哨所发射了照明弹,紧接着就看到一名大胡子军官,带着4名印军士兵,朝着河湾走来。
阳廷安班长望着对方的肩章,这名军官应该是个连长。
阳廷安早就想好了开场白,那是专门请“知识分子”写的几句话,他大大方方敬礼,严肃地说:
“今天我们缴获到贵军的空投物资,本来应予没收,考虑到贵军已断粮多日,根据人道主义的原则,决定予以送还。”
徐德清将这些话翻译给印军连长,印军连长没想到我军这么礼貌,显得慌里慌张,急忙立正敬礼。
其实,上级给阳廷安准备了很多外交辞令,奈何双方都没有按外交套路来,所以双方的对话很快就变得通俗简洁接地气了。
印军连长问:“既然你们也缺少食物,为何不把这个空投箱留下?”
阳廷安带的几个战士,都是挑过的,个个身体强壮,阳廷安立即回答说,我们的身体硬邦邦,哪里会缺少军粮呢?
班长随身带了一个布包,里面装着熏香肠和烤制金黄的羊肉,还有一瓶酒。这些食物是哨所用来打牙祭的,每样都很珍贵,如今用来做外交,内心是一万个舍不得啊。
印军闻到香味,双眼瞪得圆溜溜。
有名印度士兵迫不及待拿起那瓶酒,用嘴巴粗鲁地咬开了瓶盖,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仿佛要把酒水吸干一般。
对方品头论足,谈论着那瓶酒,他们居然知道中国的五粮液,也知道这种酒跟茅台齐名,曾经获得过国际大奖。
徐瑞清听懂了他们在说什么,嘴上虽然没有说,但内心很不满,因为那是他珍藏的美酒。
阳廷安请对方吃肉喝酒,那名印军连长喝了几口五粮液,感慨说:“这酒实在是太好了,如果能天天喝到这种酒,我想呆在这里一辈子。”
阳廷安听了徐德清的翻译,想起了外交辞令,说:“你们不能呆在这里,因为这里是中国领土。麦克马洪线是非法的……”
双方谈了一会,印军显得很粗鲁,按照他们的说法,他们也不想呆在这个鬼地方,但必须要执行上级命令。
(哨所老照片)
阳廷安说:“你们要停止战争挑衅,如果真要是开战了,你们有没有想过后果?”
印军连长似乎喝多了,说:“如果真的开战了,我们做了俘虏,记得要给我们喝这样的酒。他指着身边的那名年轻士兵说:“这是我十九岁的儿子,快快,喊哥哥。”
然而,他们接下来说的一番话,让我军战士很恼火:按照印军的计划,他们一直要往前修哨所,我军边防官兵一直后退就行了,等他们不再推进,双方就可以和平相处。
这惹怒了阳廷安,他立刻站了起来,严肃地说:“你回去之后,转告你们的领导,我军忍让是有限度的!”
双方最终不欢而散,印军抬着箱子往回走。
阳廷安完成了上级安排的任务,松了一口气,问徐瑞清:“你看,我有没有一点大使的样子?”
徐瑞清还在为他的酒懊恼,他拿起空瓶子摔到石头上,没好气地骂了几句。
过了一会,也不知是谁在寂静的夜里连续放枪,吓得5名印军急忙卧倒,许久才敢爬起来,抬着箱子急匆匆回到对岸的哨所。
【参考资料:孙晓、陈斌著《喜马拉雅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