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 咋样 空间站 天宫 扬言

印度部署空间站计划,扬言规模超越我国天宫,实际航天水平咋样?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05 23:51:02 浏览4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要在3年内,建成规模超过天宫的空间站!”

印度总理莫迪这样扬言道。

随着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发射成功,我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顺利实完成。

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人,按照预定计划进入天和核心舱。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这是历史上的一大壮举。

一时间,山河同庆,举国欢腾!世界范围内,同样掀起了一阵热议。

然而,我们的邻国印度在得知这一消息以后,又一次语出惊人。

印度既然敢喊出这个口号,自身的航天水平肯定不会太差,否则岂不是成了自己打自己的脸。

那么,印度航天的真实水平究竟如何?

印度航天事业起步阶段

我们就从印度航天事业的起步阶段、发展过程以及当前现状为着眼点,逐一分析印度航天曾取得的成就,他们自身的优劣势,看看印度航天的真实水平究竟如何。

苏联在1957年,成功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苏联的这一壮举,让同时期的其他国家纷纷意识到:人类探索宇宙已经逐渐化为现实。

在这一年,印度一位名叫维克拉姆的物理学博士欣喜若狂。

他提议尼赫鲁成立本国的太空研究部门,争取让印度走在探索宇宙的前列。

然而,这一时期的印度不仅经济状况堪忧,而且还面临局部争端的困扰,大量经费都用在了向他国购买武器上。

因此,维克拉姆的这一提议没有受到上级部门的重视。

在世界各国技术都尚未成熟的时期,印度就已经有人提出探索太空的口号。

但却未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政府的允许,对于印度而言实在是可惜。

展开全文

(印度航天之父维克拉姆)

苏联在1961年,成功实现载人航天,人类进入宇宙终于不再是一个幻想。

同时,美国提出了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中国也已经开始研制人造卫星。

这些国家的举动又一次刺激到了维克拉姆,他继续向政府提议成立太空研究部门,并最终获得了总理的同意。

翌年,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正式成立,其独立于国防研究部门,直接向国家总理负责,不受军方的干扰。

与此同时,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科学实验靶场正式建成,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成功发射了本国第一枚探空火箭。

除了进行自主研究以外,印度还派遣了5名科学家前往NASA学习先进航天领域技术。

其中的卡拉姆在日后成为了印度导弹之父,甚至还担任了第11任印度总理。

另外几个人则分别成为顿巴航天中心的总工程师以及印度卫星之父,同样为印度的航天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印度导弹之父卡拉姆)

印度航天的中期阶段

印度第一颗国产卫星搭载苏联的运载火箭在1975年,升入太空。

虽然这一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发生了故障,仅仅工作了4天便完全与地面失联。

但总的来说,“阿耶波多”号的发射,保住了印度的颜面,让他们终于可以沉下心来开展国产运载火箭的研究。

4年后,耗时近十年的首枚印度国产运载火箭SLV-3型顺利研制完成,并计划于斯里赫里戈达发射基地完成它的首秀。

然而,这场对印度而言有着重要意义的首秀表演,却没能获得一个完美的结局。

(SLV-3型运载火箭)

运载火箭一般分为2-4级,专门负责将人造卫星、载人飞船以及太空站等太空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

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三级运载火箭是当时的主流。

然而,印度的SLV-3型运载火箭却采用了当时非常罕见的四级燃料助推模式。

难道是印度的技术非常先进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印度自研运载火箭的发动机推力不足,多加一级是科研工作者的无奈之举。

运输东方红一号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采用的便是三级燃料助推模式,各级的推力分别为:第一级1020KN、第二级320KN、第三级118KN。

5年后的印度自研SLV-3型运载火箭,各级推力分别为:

第一级502KN、第二级267KN、第三级90KN、第四级26KN。

不仅从数据上就能够看出两者的差距,后面发生的事情更是印证了印度第一枚运载火箭并不合格的事实。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

印度SLV-3型运载火箭在1979年8月10日,出现在斯里赫里戈达基地的发射台上。

足足达到22米高的运载火箭树立在这片荒漠绿洲上,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印度已经有能力独立向太空发射卫星。

印度政府的高级官员以及航天部的研究人员不约而同地来到现场,希望能够在接下来的时刻见证火箭升空这一壮观的场景。

随后,在指挥人员的倒计时下,SLV-3型运载火箭在火焰与烟雾中腾空而起。

这一壮丽的景象,使在场的众人骄傲地鼓起掌来。

可是,众人脸上骄傲喜悦的神情却没能持续太久。

火箭起飞后不到3分钟,第一级火箭内的增压阀门便出现了故障,象征着印度迈入太空大国的SLV-3型运载火箭。

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下,从万米高空掉落至孟加拉湾的大海中。

(火箭失事示意图)

在场的领导本想见证印度航天事业历史性的一刻,没想到最后却等来了这样的收场。

一时间,印度航天部受到了各大媒体围追堵截式的采访。

时任航天部部长的萨迪什面对记者的百般刁难,在全国人民的面前立下了军令状:下一次我们一定会获得成功。

接下来的整整一年时间里,印度航天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在对SLV-3型运载火箭作排查与验证工作,希望能够洗刷一年前的耻辱。

次年7月18日,SLV-3型运载火箭再一次被竖立在斯里赫里戈达基地的发射场,并顺利的将卫星运载至预定轨道,印度自此成为世界上第七个具备独立发射运载火箭能力的国家。

(印度火箭升空)

随着时间进入80年代,SLV型号火箭虽然能够运载人造卫星,但其推力较低,整体来看局限性还是比较大的。

想要与其他航天大国缩小差距,研发新型号的运载火箭是十分必要的。

于是,在经过了7年的研究后,ASLV型运载火箭正式面世,可这个足足有五级结构以及全部使用固体燃料的奇怪火箭,在接下来的一次次实验中被证实是一个失败的产物。

但是,它的出现无疑增添了印度航天工作者的经验,催生了后面两个新SLV型系列火箭的诞生。

在经过ASLV型运载火箭的失败以后,印度航天工作者结合以往失败的经验教训,成功研发出了效率更高的PSLV型运载火箭。

与此同时,印度还在俄罗斯的帮助下研制出载重能力更强的GSLV型运载火箭,印度的火箭研发能力已经来到了世界前列。

(GSLV-3型运载火箭)

由此可见,印度的运载火箭以及人造卫星,相较于我国以及美俄两国略有差距,但总体而言还是可以位于第二梯队的。

印度航天的后期发展阶段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深空探测逐渐受到了各个国家的重视,继美国以及俄罗斯以后,中国、日本、欧洲以及印度等国家及地区,都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放在深空探测领域。

印度计划在2007年9年,发射本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器,但由于技术尚未成熟等原因,这一计划被迫延迟到了2008年10月。

也正是因为这一延迟,使得印度晚于中国以及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具备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

(月船一号)

月船一号搭载PSLV-C11运载火箭在2008年10月发射升空,并成功获得了月球地质图、月球矿物图以及月球地形图。

可惜的是,在次年8月份,月船一号突然与地面失联,印度的第一个探月计划未能收获完美的结局。

众所周知,一年半以前天问一号探测器搭载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顺利升空,标志着我国自此具备探索火星的能力。

但是,我国却并不是第一个获得这一殊荣的亚洲国家。

可能有人会好奇,第一个发射火星探测器的亚洲国家难道是日本吗?其实,拥有这份荣誉的亚洲国家是我们的邻国印度。

(天问一号)

印度自研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号”搭载极轨卫星运载火箭在2013年11月5日,发射升空。

印度火星车在2014年9月24日,成功进入火星轨道。

印度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成功进行火星探测的国家或组织。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卫报》在当时评价称:

印度的目的并非探测火星上的生命迹象,也不仅仅是展示技术,更重要的是同他们的邻国中国进行星际竞赛,并力争取得领先。

熟悉印度航天发展史就知道,印度在航天领域的举动与尝试,绝大多数都是跟在中国的脚步后面。

比如说人造卫星的发射、载人航天项目的提出、以及探测月球任务,那为何在探测火星领域印度却能够拔得头筹呢?

这是因为,在探测火星方面印度实际上也是跟在中国的后面,印度希望同中国进行太空竞赛的想法可谓是昭然若揭。

(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

早在2007年,中国就与俄罗斯签署了共同探测火星工程的协议。

两年后,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就完成了制作,并送往俄罗斯等待发射。

这是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将搭载俄罗斯的天顶号运载火箭升入火星轨道。

然而,由于在外包裹萤火一号的俄罗斯火星探测器“福布斯-土壤”号发生意外,连带着我们的萤火一号也未能成功进入火星轨道,我国第一次探索火星的尝试就这样以失败告终。

中国的失败无疑增强了印度的信心,4年后,印度终于在火星探测领域上拔得头筹。

(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

近几年的印度航天

印度一箭104星的新闻在2017年,可谓是非常轰动,打破了当时的世界航天记录。

提到火箭运载卫星,大多数人想到的可能都是美国、俄罗斯以及中国掌握的一箭2星乃至一箭3星等技术。

印度一个火箭搭载100多颗卫星,是他们的技术实现了飞跃式的进展吗?

实际上,印度一箭104星与中美俄的一箭3星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决定了两者间的技术难度不是一个量级。

那就是运载卫星的入轨轨道。

印度发射的这100多枚卫星,大多都是来自世界各国的纳米卫星。

印度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卫星放到一个统一的轨道上。

这次发射实际上就是在完成一个来自各国的商业订单。

将大量卫星放到同一个轨道上面,入轨难度不高。

总体而言还是比较容易的,除了印度以外其他航空大国都可以做到。

(1箭104星)

我国以及其他国家的一箭2星乃至一箭3星技术,是要将不同的卫星送入不同的轨道,技术难度上要高出许多。

因此,印度虽然在2017年实现一箭104星,但技术难度并不算很高。

只不过由于沃尔夫法案的限制,我国已经很难接到这样的商业订单。

人造卫星技术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各式各样的卫星被运载火箭升入太空以后,被应用于战争该怎么办呢?

实际上,早在上个世纪冷战阶段,在苏联以及美国都成功发射了人造卫星以后,这两个国家便开始研究如何击落远在太空中的卫星。

这也就是两国已经进行了数十年的反卫星试验。

(反卫星实验产生的卫星碎片)

印度在2019年3月27日,首次进行了反卫星实验,成为继美、俄、中以外第四个进行反卫星实验的国家。

虽然印度击中的这颗卫星仅位于距离地面300公里的近地轨道上,但重要的是这意味着印度已经拥有了较为成熟的航天发展能力。

同年7月份,继完成了反卫星实验以后,印度发射了月船二号探测器,希望能够在月球探测领域有所突破。

然而,在探月领域,印度又继承了上一次的失败,未能收获一个圆满的结局。

第二次探月,印度计划实现探测器软着陆,以便于获得月壤来进行更深层次的科学研究。

可惜的是,由于着陆器下降速度过快,在下落过程中便失去了与地面的联系,意味着印度的第二次探月又一次宣告失败。

(月船二号)

载人航天技术,始终是印度心中的一个梦想。

自2003年印度提出载人航天计划以后,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便不留余力的开展项目的实施。

然而,在计划提出后的这十余年时间里,印度却始终未能成功实现载人航天,甚至整个计划饱受预算与政治因素的困扰,多次面临夭折的危机。

我国建造并成功发射空间站以后,印度再一次宣布重启载人航天计划,并对外宣称将会在未来10年的时间里相继完成探索金星、载人航天以及登上月球等太空项目。

但在疫情的干扰下,印度是否能够按照计划中设想的那样完成他们的任务,现在看来仍然是未知的。

(印度载人飞船设想图)

结语

总体来看,印度航天事业的起步要晚于其他航天大国。

但得益于印度复杂的国家民族成分以及独特的民主背景,印度航天事业一直都在接受来自苏联、美国以及法国等航天大国的科学技术支持,可以自由的与其他航天科技大国进行合作。

这是印度航天为何后期发展迅速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印度过于依赖其他航天大国的技术支持,同样给他们留下了一个隐患。

接连不断的事故意外就足以说明这一问题。

在印度航天发展史上,无论是GSLV型火箭发射的失败率,还是两次探月项目出现的失联状况,都体现出印度缺乏航天事业中的核心技术,没有办法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体系。

(莫迪的航天强国梦想)

航天是一个极度耗费资金、体系化非常鲜明的工程,只有世界强国才能有足够的资金与技术进行航天事业的探索。

印度自独立后便渴望成为世界强国,对航天工程不留余力的投入资金也足以说明他们的态度。

但是,中国航天与印度航天最大的不同在于,由于技术封锁的原因,中国航天从内到外都是自主研发,核心零部件全是国产制造,早就已经形成自主化的工业体系。

然而,印度航天却非常依赖其他航天大国的支持:核心零部件靠买,核心人才则是向外雇佣。

因此,印度想要成为一个名副其实,受到其他国家认可与尊重的航天强国,还有很长的一段道路要走。

参考资料:

[1]张召才,王帅. 世界航天能力发展评估[J]. 国际太空,2018(12):4-10.

[2]景海鹏,辛景民,胡伟,邓一兵,郑南宁. 空间站:迈向太空的人类探索[J]. 自动化学报,2019,45(10):1799-1812.

[3]何奇松. 论印度太空战略[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7(05):64-75.

[4]慕小明. 印度航天:“后来者”逐梦[J]. 看世界,2020(09):59-61.

[5]黄志澄. 印度太空力量的新发展[J]. 国际太空,2021(01):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