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叉戟 小传 史话 飞翔 飞机

「航空史话」飞翔的三叉戟——前掠翼飞机小传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05 15:54:03 浏览8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前言

1944年8月,西线盟军已经在法国登陆而且进展很快,德国本土也被英美的轰炸机昼夜不停地轰炸。就在这愁云惨淡的日子里,德国东部的德绍,容克斯公司的试飞场上,一架新型飞机停在起飞点上。进入到1944年后,许多内部人士已经见惯各种模样奇特的飞机了——为了抵御英美的狂轰滥炸,各家飞机公司纷纷拿出自己压箱底的东西,奇技淫巧层出不穷。不过,在看到容克斯这架新飞机时仍然情不自禁地感叹道:“这飞机真的不是在倒车吗?”

停在地面Ju287喷气式轰炸机,有点像倒过来的鸭式布局飞机

容克斯公司的这架Ju287式轰炸机上装了4台当时非常罕见的喷气式发动机,但这不是最吸引眼球的地方——所有人都会看它两侧:机翼居然是向前方伸出去,翼尖比翼根更加靠前得多!加上中间细长的机身,整架飞机宛若一支“海神波塞冬的三叉戟”!当时的飞机基本都是两翼平直,少数新锐的机型比如Me262、Me163,机翼带有后掠角,如此眼前这架的前掠翼却是闻所未闻!

展开全文

后掠翼的代表——Me262战斗机

除此之外,这架轰炸机的其它部分平平无奇,机身显然取自德国最重的He177“鹰狮”轰炸机,机尾和起落架也是从容克斯自家别的型号上拆下来的。前起落架甚至是从一架被击落的美国B-24“解放者”式轰炸机上拆来的!战事紧急,德国急需高速轰炸机,容克斯直接用这些现成的部件加上全新的前掠翼和喷气发动机,快速拼出了这架“三叉戟”。

飞翔的三叉戟——Ju287首飞照片

4台喷气式发动机发出巨大的轰鸣,这架飞机在众多疑惑的眼光中逐渐加速,顺利地离开了地面——出乎意料地非常轻巧。

不平直的机翼

平直的机翼本来拥有最大的升力效率,不过那是在低速下。随着二战时飞机一步步逼近音速,空气的粘性开始发挥威力——它们越来越像液体,在流过机翼时,在突起的上表面就比飞机本身提前达到音速,粘粘的空气积压在一起形成激波,阻力因此大增,大到让飞机无法再提高速度,而且各个控制面比如升降舵、副翼上因此出现激烈的抖振,还会出现反向舵效,即原本该抬头的操作反而变成低头。比如P-38“闪电”战斗机在俯冲时,平直的升降舵剧烈抖振至无法操作,最后凯利·约翰逊只好给它加上配重块才勉强解决问题。

P-38“闪电”上的配重块,为了消除接近音速时的抖振

在喷气发动机技术先进的德国,设计师们发现,如果把平直的机翼偏转一个角度,让前缘与气流的方向不再是90度,空气就会顺着机翼流动,不会提前达到音速形成激波,阻力自然也就会小很多。于是德国人首先让几种高速战斗机,包括著名的Me262“风暴鸟”战斗机的机翼向后掠,果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不过,后掠翼在低速下升力效率很低,气流顺着机翼的方向流向翼尖形成比平直翼强得多的涡流,诱导阻力大增。所以Me262起飞和降落非常漫长,常常在这个阶段被盟军的螺旋桨战斗机击落。

Me262纵有高速,却常常在起降时被偷袭 折翼

容克斯的工程师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们提出了一个不一样的解决办法——让机翼向前掠!这样一来气流虽然也会沿着机翼流动,但终点却是机身,气流到了这里会继续顺着机身向尾部流动,不会形成明显的涡流,阻力增加得不多。容克斯的设计师相信,这样的前掠翼飞机可以在高速和低速下都有不错表现的。战时一切加急,1年的时间里他们交出这架形似三叉戟的Ju287高速轰炸机。顺便说一句,现在喷气客机上几乎全部装有翼梢小翼,也是为了减少翼尖涡流引起的诱导阻力,最好的能减少20%的诱导阻力,节省近10%的燃油。

高速下沿着机翼流动的气流,前掠翼是流向机身

新的问题

1号机试飞相当顺利,低速下的表现果然非常令人满意。但随着试飞的深入,飞机时速达到650公里时,飞机出现了气动弹性发散变慢的现象。这是因为前掠翼没有固定的翼尖在前,固定在机身上的翼根在后,飞行时翼尖首先“刺破”空气。低速下还好,高速时只要机翼有一点上仰或下俯,翼尖就会被高速气流压得变形——上翘或者下沉。而机翼一旦变形,高速气流的阻力会更大,于是导致更大的变形力,机翼的变形会进一步增大。这种现象就是本该快速发散的气动弹性变形,发散的速度变慢了。这个问题应该很好理解,可以做个小实验:把一块硬纸板从高速行驶的汽车车窗里伸出去,如果是前掠,气流可能很快就把纸板折弯了;如果是后掠,就没有这个问题。

前掠翼的受力分析

这里要明确一下,很多资料中说的所谓前掠翼的“气动弹性发散”问题,其实完整的表述应该是“气动弹性变形发散变慢”。后掠翼上机翼变形呈减小的趋势,气动弹性变形发散(发散可以更解为逐渐减轻)得很快。而前掠翼上气动弹性变形无法发散或发散的速度非常慢,于是机翼的变形量逐步积累,当飞行速度大到一定程度时,机翼甚至会被折断!

气动弹性变形发散过慢,会导致机翼变形甚至折断

即使Ju287的速度还没有快到能折断机翼的地步,机翼的变形也会让机翼上的副翼啊、调整片啊这些控制面的舵效明显减小,操作品质和低速下相比差异很大。而且整机配平也发生了变化,飞机会不由自主地低头俯冲,必须拉着杆或者降低速度才能保持平飞。设计师们来不及细究这其中的玄机,于是通过调整装在机头两侧的两台发动机来改善,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推力又略有损失,于是打算再增加2台喷气式发动机。

Ju287的V2版,6台发动机改到了翼下

装了这么多可靠性差的早期喷气式发动机,加上德绍被英美轰炸机频频光顾,Ju287的试飞进度十分悲催。还没等容克斯完全落实修改方案,战争就结束了,容克斯的三叉戟和工程师们统统落入了苏联人手中。苏联极度缺乏先进的轰炸机,没让这些德国俘虏喘口气就接着改装试飞。德国设计师接下来在前掠翼的前缘里加装了油箱和支撑,给机翼补强,可以部分解决气动弹性发散变慢的问题。

苏联接管后制造出的V3版

但是到了1950时,苏占区德绍原来容克斯团队交出来的最终成果,却已经是后掠翼轰炸机的方案。具体原因不明。淘金客推测原因可能有:前掠翼虽然低速下升阻比高,但是它和后掠翼相比是种“不稳定结构”,关于这一点不再展开,读者可以参看拙作

《飞翼前传——从“震电”战斗机说起》(点此跳转)

中相关内容。而且低速升阻比高必然会对低空乱流敏感——升阻比并不是绝对的越高越好的,再加上前掠翼的不稳定,可能飞行品质、投弹精度都不好。

容克斯团队最后交出的方案成了后掠翼

推测另外一个原因,前掠翼的“翼尖涡”出现翼根和机身的结合部,这里被涡流冲击,加上机翼的扭力,疲劳强度着实堪忧。F-18“大黄蜂”战斗机的边条涡长期冲击垂尾的根部,使垂尾强度下降,后来专门安装扰流片才解决问题。这些问题汇集起来,使前掠翼最终停止了发展。容克斯团队的轰炸机结构设计经验让苏联受益不少,不过最后的后掠翼轰炸机方案还是输给了图波列夫的图-16。而图-16的终极版前几天还曾经绕着台湾飞,没错,就是轰-6K。

图-16轰炸机成了最后的胜利者

美国重启

前掠翼就此沉寂下去,但它的优势一直被人惦记着:同样能推迟激波产生降低波阻,低速下更好的升阻比和不稳定意味着更优秀的机动性和敏捷性,起降距离也要短得多……一旦有新技术能解决前掠翼的问题,它就复活了。这次重启它的是美国人——NASA和格鲁曼研发出一架划时代的前掠翼验证机X-29。

美国X-29验证机

有意思的是,X-29跟前辈一样,居然也是拼凑货:机身从F-20“虎鲨”战斗机修改而来,发动机是F-18 “大黄蜂”上的经典中推F404(“虎鲨”也用的是这个)。不过其它都是全新的——这是一种鸭式布局、前掠翼、数字化电传操作系统的高机动性验证机。它利用现代技术解决了一些前掠翼的固有缺点。

采用大量成熟零部件以降低成本保证进度

比如机翼的气动弹性发散变慢,X-29的解决方法直接有效:换上强度极高的碳纤维材料!整块机翼中,碳纤维材料编织成的布起到类似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网的作用,环氧树脂起到混凝土的作用。为了消除碳纤维材料的各向异性(就是各个方向上强度不一致)导致的抗扭强度不均匀,还采用了多层碳纤维不同方向重叠铺设的工艺。最后成型的机翼强度极好,重量也非常轻。

机翼碳纤维材料的铺设工艺很新颖

前掠翼不稳定的问题,则是直接上了能增稳的数字飞控计算机和灵敏的电传操作系统。X-29的静稳定裕度达到了负35%,这个数值在当时十分惊人,如果没有飞控计算机和电传操作系统的话,仅仅靠人是完全无法操作的。X-29也因此机动性和敏捷性大大超过了一般的战斗机。

最具创意的是鸭翼的引进。X-29其实并不是纯前掠翼,内侧有一小段是后掠翼,和外侧的前掠翼在这里形成一个凹陷,如下图红圈中,前掠翼和后掠翼沿机翼流动的气流在这里汇集,而前方鸭翼拉出的涡流正好从这里经过,把这里的乱流带走,顺便还可以给主翼增加涡升力。

X-29其实要算W型翼

随后展开的试飞表明,所有的设计目标基本上都达到了。X-29几乎解决了之前发现的前掠翼所有问题,表现出惊人的升力效率、机动性、敏捷性,最大可控迎角——注意是可控,意味在这个角度下飞机还做出各种动作,“眼镜蛇”的110度迎角是不可控的——飞到了67度。X-29还进行了大量NASA主持的旨在搞清涡流控制的飞行,这也充分说明了它的成功。

正在进行大迎角机动试飞,注意机头的烟雾发生器,机身上显示机翼的线条,还有机尾的抗尾旋伞

向实用进军

X-29验证机的成功大大刺激了各个厂家,F-15、F-16的后续计划中出现了不少前掠翼的方案。但没想到率先实用化的是前苏联。他们本来就有前掠翼的技术积累,X-29的新颖之处对他们来说不用重锤一点就通,再加上从三代的米格-29、苏-27开始就非常重视机动性,其结果是苏霍伊1997年试飞了接近实用的苏-47“金鹰”式战斗机。

前掠翼版F-16正在做风洞实验

苏-47的是三翼面布局,实际中是X-29也是——注意上上图喷口侧面还有块向下偏转的襟翼。苏-47也是主翼内侧后掠、外侧前掠的W型翼,利用鸭翼涡流吹走主翼连接处的乱流。不过苏-47比X-29重不少,它是苏-27这一级的重型战斗机,安装2台14吨级的大推力发动机,还针对隐形能力做了一些优化。当然苏-47也继承X-29的特点,起降性能、机动性非常出色,加上苏霍伊卖力地宣传,似乎下一代俄罗斯主力战斗机已经是囊中之物了。

前掠翼的苏-47是按实用战斗机来设计的

然后……没想到接下来突然就没有“然后”了!苏-47从1997年成功进行各种试飞,但性能全面落后于同期的美国F-22“猛禽”,即使进入现役也注定将是一种开始就落伍的战斗机。那时候俄罗斯也没有足够的财力去完成它。拖到2010年,苏-57的前身T-50公开亮相,彻底宣判了苏-47极刑。2007年莫斯科航展上苏-47最后一次公开飞行表演,2019年还在航展是作了静态展示。苏-47的退出,意味着未来20年可能都不会再有实用型的前掠翼战斗机问世了。

苏-47甚至有了内置弹舱

结语

X-29当初的试飞那么成功,为什么美国也没有把它实用化呢?首先,虽然用了更好的材料,但气动弹性发散变慢的问题仍然没有彻底解决,只是在0.9-1.5马赫的设计速度区间扛住了。随着实用战斗机速度的提升,这个问题还会再次出现。而且X-29的解决方案并非没有代价——机翼内部布置油箱很困难,挂载武器也许也会受影响。作战时一旦机翼中弹很可能会破坏机翼的应力结构,造成机翼折断。

热心的爱好者给X-29装上了机炮和导弹

其次,主翼前缘交汇处夹角,可能会形成类似角反射器的效应,增大雷达反射面积,而且是对于战斗机非常重要的前向雷达反射面积,还要加上鸭翼这个不利因素。苏-47“金鹰”面临的问题相同,它专门做了隐身性能的优化,但以俄罗斯人特别爱吹牛注水的宣传口径,也只说它的雷达反射面积是0.5-3平方米,堪堪与三代机改进的F-15“沉默鹰”,与F-22、F-35存在数量级的差别。

通常安装在救生艇上的角反射器,以便被搜救雷达发现

淘金客说:目前看起来前掠翼战斗机的实用还需要一段时间,但不排除会在高机动性的无人机战斗机应用——无人机没有驾驶员,机动飞行时不用考虑人类的过载承受能力,而这恰恰是前掠翼的优势。民用方面,前掠翼从低速到高亚音速段都有不错的表现,未来也有采用的可能,以美国估算的数据来看,改用前掠翼后飞机的航程可以增加34%,而起降距离可以减少35%,这些指标对于经济性要求高的民用市场颇具吸引力。

前掠翼可能更适合高亚音速的民用飞机

最后讲一下曾经在电影《绝密飞行》中出现的“弹簧折刀”式飞机,变前掠翼改变角度时直接向前收拢,一下子变成大后掠三角翼!这个步子未免太大了一点,即使不考虑重心、气动中心的剧烈变化,这么一收,本来在机翼后缘的副翼、襟翼都跑到前缘去了,这会让飞控计算机疯掉的!不过,这种方式真的是太酷了,真希望有实现的一天!

史海漫游,淘尽黄沙终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