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和小米:
你好,今天在难过的心情中写下这封信件,希望能得到大米和小米朋友的建议和帮助。
我家宝宝目前33个月,男孩,30个月的时候说话还比较流利,可以和大人正常交流,能表达自己的需求,能表述一些想象的事物,如他会把两个积木搭一起说这个是小船,也能背诵古诗,认识一些汉字。
最近一个月,宝宝语言开始退化,不怎么爱说话了,还有口吃现象。看到新鲜事物喜欢用手指,嘴上“那那那”地说,对已经认识的事物也不主动说了,跟着我们才愿意说。跟他交流时,眼神对视还是有。
另外,我们的呼名有时候也不应了,要重复和强调多遍才回应,做选择时也喜欢用摇头和点头来表示了。
一个月来,这些情况有加重的趋势。
我们带宝宝去本地的妇幼保健医院医院检查,医生测评后说是发育滞后,33个月只有24个月的发育水平,建议我们锻炼孩子的口肌,多做家庭儿歌,故事引导辅助。
现在,我们家人越来越焦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对于这种原先语言沟通比较正常,在3岁左右出现语言退步的情况,孩子会是自闭症吗?后续我们该怎么做?
一位无助、焦虑中的爸爸
展开全文
无助、焦虑的爸爸,您好!
语言退化确实是一个需要重视的现象,孩子回应呼名减弱,临床指向是有自闭症可能性的。
这种现象在自闭症群体有一定的普遍性。乔治亚州大学的博莱恩教授对85个研究的综述表明,约32%的自闭症症孩子在早期发育阶段会出现语言社交等能力退化的现象。而具体的大脑发育障碍原因,至今还没有定论。
但现有描述信息较少,不清楚指物、仿说、眼神对视、点头摇头表示意愿这些非语言沟通行为是否也有退化情况(或频率减少),所以,我们还判断不了是否有自闭症,需要进一步看孩子的社交互动情况。
您提到孩子已由专科医生接诊,若接诊医生完全没有提示自闭症的话,反映孩子的互动应该还可以,后续可以考虑以下两个方向:
1评估显示孩子存在发育偏慢的情况,建议家长寻求由专业治疗师进行的语言康复治疗(这里要注意的是,口肌锻炼非重点);
家庭中强化亲子互动,积极回应孩子,在愉悦中互动,家长慢下来,不要强迫、催促、提醒说话,具体可以查看大米和小米往期文章:自闭症孩子也能好好说话?是的,只要教会这6大技能!
2进一步回顾环境因素及完善后续检查去排查可能的因素,如
生活的环境是否变化?
主要带养人是否有变化?
近期有没有其他躯体疾病情况?
是否有心理创伤因素?
还有,有些孩子出现口吃后,家长反复的提醒也会使得孩子说话减少,是否有这种先后发生顺序?是否有口吃家族史?
听力是否正常?(有可能因中耳炎等因素导致听力损失,影响表达和回应)
脑电图是否正确(是否有抽搐史、吃饭玩玩具时失神情况)?
在清楚以上两个方向后,如果还是存在疑惑,建议家长再次带孩子去医院就诊,让专业儿科医生全面评估孩子的状况。
这位爸爸,您好!
做言语治疗师多年,我时常会遇到跟您孩子情况类似的个案。
比如有个家长反映,她的孩子2岁多出现了明显的语言能力退化,原先会说的“爸爸”“妈妈”、“吃”、“车车”等好几十个词语,突然都不会说了。人看上去也没有以前活泼机灵,眼神有时变得很空洞。
像这种情况,首先需要家长判断,孩子是真的不会说,还是会说但不愿意说?如果是害羞或者某种心理创伤因素,那跟语言退化是两回事。
从我的经验来看,孩子突然语言退化有三种可能性:
1.单纯退化,之前有的口语、眼神突然没了;
2.有的孩子可能会受到一些心理上的创伤,开始出现一些不爱说话、害怕说话的情况;
3.单纯口吃,说话都正常,但音节会重复。
针对不同的可能性,我们给孩子的干预也不一样。
对于单纯口吃,可以运用节拍法,对话的时候,边用手打拍子边说,在孩子6岁前,基本几周就能有大改善。
但如果是单纯退化,就需要从社交互动开始干预,同时加入语言理解、语言表达和游戏的目标,这类型的干预基本上都要按月、年来计算进展,需要耐心恒心。
目前,我没有亲眼看到孩子,所以很难给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
但以下几点需要重点提醒:
1当下增强孩子的语言表达和意愿,以及互动是最重要的,等这些问题解决了可再来解决口吃。
3孩子突然出现口吃和退化,我会担心是否有外伤,很多时候字的重复是大脑受伤导致言语和运动部分受损。
4最后,建议爸爸先带孩子去医院做全面检查,找到原因,并对症下药,持之以恒,孩子一定会给你惊喜。
如果你正在为孩子语言方面的问题困扰
文丨当当春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