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 大和 背后 人们 国外

历史背后的历史系列17—国外电影《男人们的大和》背后的历史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05 11:31:03 浏览4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引子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喜欢看电影,特别是由真实事情改编的电影,因为这种电影是曾经的历史, 有很强的代入感并能引起观众的思考,而且能够改编成电影的真实事情足见其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

自己习惯每次在观影后都会去找一些关于影片的相关资料,所以正好把影片背后的真实事情和历史罗列出来以馈读者,这个系列会不定期根据我曾经看过的影片进行更新。

您可以把这个系列的小哥看做一个观影指南也可以当做对于曾经真实事情的一个探究,反正我写是出于爱好,您看完也能增加知识。

影片介绍

故事背景设定在太平洋战争中后期,国外海军在中途岛海战中被美海军大败;第一机动舰队4艘航母被击沉;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大将战伤,太平洋上各岛屿的日军守备部队先后覆没,日海军处于严重不利的形势。

昭和19年(公元1944年)的春天,特别少年兵部队的神尾怀着对大和号的憧憬,登上了超级战列舰“大和”号的甲板,当时的大和号是国外国民和军人的希望与象征。神尾忍受了舰上严酷的训练,然后迎来了他的第一次实战——莱特湾大海战。

在这次海战中,联合舰队事实上已经土崩瓦解。当残酷的战局放在面前,大和号和它的船员们怀着守护国土的决心,起锚迎来它的最后一次悲壮决战。所有的人都很清楚:迎接他们的将是杀气腾腾的美军大批舰载机群.............

展开全文

影片背后的历史

第一部分 大和号

大和号战列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外海军建造的大和级战列舰一号舰 。大和号战列舰所属的大和级战列舰是旧国外海军所建造的最大著名战列舰,也是人类海军舰船史上最大的著名战列舰 。大和号战列舰于1937年2月4日开始动工建造,1940年2月8日下水,1941年2月16日服役,1945年2月7日在冲绳岛战役中被美军飞机击沉 。

历史最大的战列舰 大和号标准排水量 64000吨,满载排水量 72808吨,舰长 263米,舰宽 38.9米,平均吃水(试航) 10.4米。大和号战列舰12台锅炉,4台蒸汽轮机,主机输出功率153000马力(倒车45000马力),储油量6400吨。(可对比辽宁号航母动力为20万马力)大和号在设计上采用了技术时尚的蒸汽轮机,使该舰可以达到27节的航速。舰员总人数2415人,全舰被划分出了1147个水密隔舱。

历史火力最强战列舰 该舰装备历史上最大口径的3座三联装94式45倍径460毫米口径舰炮以及各种副炮和对空机关炮;大和号9门主炮指向一舷齐射时,其后座力达8000吨,一发炮弹1460千克。大和号的副炮采用四座三联装60倍径155毫米舰炮,共12门。大和号还装备有12座双联装127毫米舰炮,共24门(其中6座为改装后增加);45座三联装、21座单装25毫米舰炮,共156门;两座双联装的13.2毫米机工具,共4挺 。另外还有舰载机7架水上机 。

历史防护最强战列舰 全舰覆盖大量装甲,舰身的重要部位都能经受460毫米大炮的轰击,大和号装备的装甲带,按照战列舰的设计要求,该级舰的装甲可以承受自身460毫米主炮在20~30千米距离上的炮击。该级舰是整个战列舰史上装甲最厚重的一型,装甲带经过严格设计与处理,具有良好的防弹外形。舰上主炮塔的正面防护盾厚达650毫米,这是世界军事史上出现的最厚的铁制装甲。其烟囱也在开口处和侧面装上了蜂窝状钢板和防护装甲 。

中央横剖面线图

第二部分 大和号拾遗

一、为什么要建造大和号

国外海军部认为要夺取对美作战的胜利,仍须靠战列舰。但由于国外是一个工业基础相对薄弱,资源匮乏的地方,在战舰数量上难以与国外竞争,更无法在战舰的数量方面,同国外海军抗衡。国外按照其明治时代以来“数量不足,质量弥补”的方针,确立以单艘战列舰的威力优势来抵消对方的数量优势的发展战略。

由于国外海军建造的战列舰舰艇宽度受巴拿马运河条约的限制,所以需要限制其排水量和所搭载的主炮口径,二战中国外最大的战列舰满载排水量是55710吨和搭载了406毫米口径舰炮。而国外早在1916年就试制过460毫米口径舰炮,1920年又制造过480毫米口径舰炮,在大口径火炮制造上具有一定的经验。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国外海军开始准备建造搭载460毫米口径主炮的超级战列舰,并组建以战列舰为核心的海上打击力量。

总结来说就是大和号的诞生符合当时海军“大炮巨舰”的思想产物,而且由于自身的资源禀赋不足,使得国外海军迷信以质量换数量的思想。大和号开始建设的时候是1937年,那个时候各大列强国海军还没有意识到航母的重要性,而且当时国外海军军部的头头们都是一帮大炮巨舰的拥趸,所以当时做出建造这种超级巨舰的决定也就不足为奇了(在国外电影《阿基米德的战争》中对此有相相关情节的描写)。

二、大和号的缺陷

为了减轻全舰重量,以保证炮塔的转动速度,该舰副炮的防御设计得较为薄弱,其炮塔装甲为25毫米,仅能防御弹片的杀伤。副炮的炮塔底座采用75毫米厚的合金铜装甲来保护向弹药库的通道。2座被安装在位于舰体中心线的防御能力薄弱的副炮塔与主炮塔相邻,弹药库距离过近,一旦中弹损害容易波及主炮弹药库,是个显而易见的缺陷,为此后来还专门强化了防护措施,也只是加强了弹药库的防护。

大和号战列舰副炮装甲防护示意图

众所周知,战列舰几乎是毫无反潜艇能力的,各个地方的战列舰都是靠驱逐舰保护的。为了防水雷和鱼雷攻击,大和级的舰底采用3层底,在水下防护能力方面,大和被要求能够承受400公斤TNT的爆炸当量(国外衣阿华级战列舰要求能抗击300公斤TNT的打击,国外的俾斯麦级战列舰要求抗击250公斤TNT),而在被命中2-3发鱼雷的情况下不能影响战斗力。大和级舰船体防鱼雷设计并不科学,这也是造成大和号后来沉没的重大原因 。但作为一艘以炮战为主要任务,强调集中防御的战列舰,水下防护系统总长只占战舰全长的40%,这对其防御鱼雷打击显然是不利。

好多小哥中在讲述大和号缺陷的时候都诟病它的防控,其实在二战的技术原因,防控主要是靠炮海战术, 而这方面大和号其实做的并不差,当时在大和号战舰上,当时布满了25mm机关炮,足足有126门。但国外的机关炮不仅操作极其复杂,弹药也非常占空间,15发子弹必须有个弹闸。国外为了提高效率,所以直接将空弹闸放在地甲板上,所以不难想象,当时的大和号上不仅弹壳堆积车上,还有大量的空弹闸。并且,真实由于这种机关炮一个弹闸只有15发子弹,比起链式攻弹方式,在海上作战能力非常差。虽然大和号给460毫米主炮都配备了高爆防空弹,但对于主炮炮台转一圈都要3分钟的这种情况,这么大杀伤力的防空炮就是个锤子。

其实以上大和号的缺陷也就是大和号被干沉的主要原因。

三、大和号之伤

“大和号”旅馆 大和级战列舰还是当时国外帝国海军中条件最好,设施最全的舰艇。大和号的出名,就是舰内的生活设施好,正因为大和号上的生活奢侈,所以才有了“大和旅馆”的绰号。首先,大和号上的厨师都是海军从国内高级饭店、豪华游轮上收拢来的名厨,专门为舰上的官兵精心烹饪饭菜。单食堂就分成长官及舰长烹饪室、第一士官烹饪室、第二士官烹饪室、准士官烹饪室、兵员烹饪室等五类,还有当时非常罕见的电气食品保温器。兵员烹饪室中设有6个巨大的110升蒸饭锅,两个110升菜锅,一个36升粥锅,两台15千瓦“万能烹炊器”,两个“合成调理器”,还有洗米器,餐具消毒器等设备,舰上还设有223.4立方米的冷柜用于储藏新鲜食品。另外,还有烤箱和1马力冰淇淋制造机,可以自制茶汤,柠檬汽水,冰淇淋等“凉果”。其菜色之好,较当时国外国内一般家庭的伙食标准高出许多,在国外联合舰队中也是首屈一指。 其次,官兵住宿条件好,大和号是国外海军唯一一艘全空调的战舰,不仅在生活区域,而且战斗区域也都享有空调的冬暖夏凉。长官卧室都带有浴室及厕所,沙发、书橱、衣柜、写字台、保险柜等一应俱全;就连水兵都配有专用的卧铺,其人均居住面积达3.2平方米,同为战列舰的长门级只有2.6平方米,驱逐舰只有1平方米左右。此外,舰员在舰上能时尚,由于全舰所携淡水有限,官兵都先使用热海水,再用淡水冲刷;只有司令长官、参谋长和舰长三人享有专用浴室,副舰长及以下各部门长、分队长及其他军官、士官都按级别设有专门的公共浴室,相比较吨位较小的驱逐舰不能时尚,大和号战列舰真的非常豪华了。 啰哩啰嗦说这些的意思是大和号在国外海军中的地位是超然的,所以自中途岛海战后,大和号基本上就是以避战为主,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外海军为了保存实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和号在海军中的特殊地位所造成的。

大和号这个不合时宜生产出来的战列舰被完全摆在了错误的位置上。在使用途径上也不足。由于巨大的船体,大和号的机动性也不足,而且大和号战列舰的460毫米舰炮因为其产量和规格几乎成了大和战列舰的专用武器,而大和的建造过程中很多部件是从整个国外调运的,所以日常养护和战时的战损修理都需要在专用的港口和工厂,再加上庞大的耗油量以及很多小岛港口太小不能让大和停靠补给等缘故让大和号服役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中途岛之战它是联合舰队旗舰,但整个大战期间都在战场300海里之外观战;所罗门海战期间,大和号呆在军港里呆着无所事事,随后就兼职做运输船(世界第一战列舰当作运输船来用);莱特湾海战中大和号和姊妹舰武藏号带着一群战舰去找国外航母送伤,结果武藏号被国外海军击沉。

国外海军在中途岛海战的一次偶然成功,让国外海军第一次意识到,传统的大舰炮思想已近落伍。海战中的制空权事关生伤,对待大型军舰的进攻也由以前的舰炮互射转变为非接触打击,即由航母舰载机直接对舰艇进行打击。这样的战损比最划算,损失是十几架飞机就可以击毁一艘大型战舰,这样的买卖国外人算的清清楚楚。一系列海战中,美军的战术逐渐时尚,采用战斗机消除敌方的防空战斗机,随后利用轰炸机对战舰表面防空炮火进行打击,最后就是鱼雷攻击机的致命一击。美军在攻击”武藏号“中,就积累了许多经验,所以在攻击”大和号“时,所有的鱼雷攻击机都从一侧进攻,这样更快的破坏其表面装甲,从而让战舰倾覆。 最终的战斗过程基本上可以翻版美军如何围殴“武藏”号的过程,战斗过程这里就不再描述了,最终美军出动了大约400架次的飞机对”大和号“战列舰的编队进行了攻击,其中攻击大和号的战机中仅仅损失十架飞机,这艘”史上最大的战列舰“就这样被美军击沉,日军大约3000多人丧生,仅200余人获救。

写在后面

有人一提到国外的战争影片就认为都多少带有给国外军国主义招魂的色彩,诚然国外拍摄这种类型电影的时候不可能完全回避那段历史,而且也不可能不带有一些主观情绪的色彩在里面。但我们如果在没有观看或者看后就想当然的认为这就是再给军国主义招魂或者给二战中的国外军人洗地就有些偏颇了。

首先海陆空三军当中,荣誉感最强的莫过于海军,原因不言自明,每一艘军舰都是一片流动的国土,而且海军是日夜战斗生活相处在军舰之上的,所以海军对于军舰的感情这跟其他两个军种完全不同,其他两个军种武器就是武器,只是将其作为自己战斗的工具,而海军将军舰就看做自己的一部分,所以这也是很多战斗当中海军的战斗都是最坚决而且有很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战斗场面。大和号作为二战中国外民族精神的象征,再加上海军的荣誉感,作为大和号上海军以及战斗的描写比较符合当时的情况,我觉得并不是刻意的再为国外军国主义招魂。

其次影片中用了大量篇幅去描述亲情、爱情和美好的生活片段,另外影片主人公在剧中向大和号上的一个军官请教”武士道“和”士道“的区别。军官答道:”武士道就是随时随刻赴伤的决心,士道就是始终不渝按信念活下去。”我觉得导演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去探讨当时大和号上军人去战斗的目的,一方面的确有交待促使大和号上的男人们战斗的原因——美军日渐逼近,为了家人也要去战斗,另一方面作为军人活下来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战胜敌人要么投降,在国外军国主义的教育下,投降是不可能的选项,所以必须去战斗。

最后大和号最后一次攻击的代号是“菊水特攻作战”,作战目的就是支援冲绳岛战役中日军的守岛作战,在出发前只收集到2500吨重油燃料,这仅仅够一次单程的油料,所以一开始就注定是一次有去无回的伤亡之旅。来下达作战命令的当时日军参谋长草鹿龙之介向大和号指挥官伊藤整一转述了天皇质对海军军令部的质问:“海军没军舰了吗?”这句质问的潜台词是:“如果亡国了,海军所有的军舰都要随之沉没。”所以这才有了舰队指挥官伊藤正一的话“因为大和号代表1亿国人,所以,他要做1亿人玉碎的先锋,我们只是替它选择了伤的场所。”

这就是以伤向生,大和号作为国外民族精神的象征,它的沉没在国外国民的心理上会有很大的影响,虽然结束太平洋战争的是两颗核弹的硬杀伤,但大和以及它的姐妹舰武藏的沉没是国外民众心理上的一次重大打击。一个民族从肉体上进行消灭不难,但很难从精神上进行消灭,很难想象如果德军赢得了英伦空战,国外政府和王室会不会选择流亡国外;很难想象如果德军攻下了斯大林格勒,苏联的抵抗精神会不会垮掉,所以国外人倾巢而出打沉大和号,为的就是打断国外人的精神脊梁。

战争是残酷的,虽然军人生来就是为了战争,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军人作为执行者,很多时候是不由自己的,我们在观看战争影片的同时需要去反思战争的起因和责任,而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为了否定而后否定,用一句豆瓣网友的话来说“如果一部战争题材的影片能够使得观众沉浸于对生的热爱和留恋,那就已经达到了最好的反思战争和追求和平的效果。”

持续发现影片背后的历史,我一直都在做。

点击下方链接可阅读更多原创小哥

历史背后的历史系列16—国外电影《风语者》背后的历史

历史背后的历史系列15(下)—国外电影《硫磺岛家书》背后的历史

历史背后的历史系列15(中)—硫磺岛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