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战题材的影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日军士兵称呼自己长官为“大佐”的情况。似乎在日军中层官员中,“大佐”这一职位很受欢迎。那日本的大佐,相当于我国的什么军衔,又可以带多少兵呢?小编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日本官吏制度中的“佐”,来源于中国文化。当初唐朝十分强盛,万国来朝,日本也派出遣唐使到中国学习先进的文化制度。而中国官制中的“佐”,便被日本引入,并一直流传下来。“佐”,有“辅佐”之意,所以通常情况下都是指某一职位的副手。在19世纪中期,日本受到帝国主义的入侵,开始进行自上而下的变法改革,即明治维新。
说到军衔,我们先要“科普”一下我国的现行军衔制。“军衔是国家给予军人的一种荣誉。军衔制以军官的职务、资历、贡献、才能等综合因素作为评定和晋升军衔的标准。”
展开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两次拟议实行军衔制,一次是抗日战争初期的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一次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重庆谈判之后。两次拟订的军衔等级都与当时国民党军队的军衔制相同,但由于受当时环境的制约,两次拟订的军衔制度都未能实行。
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5年2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实行军衔制,军官军衔共设4等14级。到如今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军衔制,军官军衔共分3等10级。即:
将官: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相信在一些抗日影视剧中,会看到不少日军的大佐这样的军官。那么,日军大佐相当于现代什么级别的将领呢?
资料图
事实上,大佐的军衔是日本独有的,但起源于欧美,因为日本曾经把大量的学生被送往欧美学习,学到了西方的东西。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日本仿效当时的德国建立了军事制度,以师为单位,而团长对应大佐或者中佐。所以说,日本的大佐对应的是中国的团长,即中国的上校。
改制之后,日本的军队直属统率。并且还在军队中将军衔分为了六等十六级,从上到下分别包括,元帅、将军、佐官、尉官、准中士、下士普通士兵。而参与侵华战争的日本军官则主要为,将军、佐官和尉官三个级别的军官。并且每一个级别又可以依次划分为大、中、少三个级别。所以从以上内容来看的话,日本军官中的大佐应该相当于我国的上校。换言之,也就是日军大佐在军衔上和我国的团长其实是平级的。
同时日本军官想要从佐官晋升将官是非常严格的,一旦他们当上了大佐,就相当于你的军衔到头了,只能等到你战死沙场才有可能晋升。因此从很多资料中可以看出不少大佐都是阵亡后才追晋的陆军少将,很显然少佐们活着时候的资历根本达不到将军的条件。比如上蹿下跳从东北折腾到华中再到太平洋战场的“昭和三大参谋之一”的辻政信,到日本投降时也还是大佐军衔,从这也可看出大佐这个军衔在日本部队里面很高了。
大佐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参谋的角色,负责为总部或者上一级军官出谋划策,同时顺带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从这样来看它只是一个负责传达命令的人,然后将这个命令贯彻到下级军队中。因此大佐还是一个二级指挥员,负责将上级的命令贯彻下去,人家拥有的权利超过其实际的等级是有可能的。
前面我们说过,日本的军衔制度中,除了规定有大佐这么个军衔之外,还有将、尉等存在,而且它们也都跟佐官一样,被分为了大、中、少三等。这个时候,很多人可能就会问了:既然如此,那作为佐官中最高级别的大佐,若跟将和尉中的最高级别来进行比较的话,谁的级别更高一些呢?
其实,大致来说的话,将的级别要比佐的级别大,而佐的级别则要比尉的级别大。不过由于日本佐官中的最高级别的权力比较大,所以即便是拥有少将级别的军衔的人,也远比不过拥有大佐级别的军衔的人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