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姓制度是印度特有的的社会等级制度,它依据血统来划分社会等级,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虽然种姓制度在1947年被废除,但它仍然体现在现代印度社会的方方面面。
种姓制度是伴随着外族入侵而产生的,并随着其他外族的入侵不断得到强化,直到英国殖民时期被彻底固化。公元前1000年左右,来自西方的雅利安人征服了印度,为了确保他们的世代统治,他们结合宗教创立了种姓制度。这一制度将人从高
到低
分为四个等级,依次是:
一、婆罗门。婆罗门是等级最高的种姓,由僧侣贵族和神职人员构成。他们掌握知识,垄断教育,拥有解释宗教经文和祭祀神灵的权利,所有人都得听他们的。
二、刹帝利。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他们依靠军政权力来收取赋税,维护社会治安。同时,他们有义务世代维护婆罗门的权利。
三、吠舍。吠舍是一般的平民,他们政治上没有特权,从事商业、农业来缴纳赋税,供养上两个等级的人。
展开全文
四、首陀罗。首陀罗是被征服的印度土著人,他们为以上三个等级服务,沦为他们的佣人、工匠和奴隶。首陀罗人数是最多的。
除此之外,还存在着贱民等级。在种姓制度中贱民不算人,他们被排除在制度之外,只能从事最低贱的职业。
四个种姓彼此是独立生活的,遵循着各自的权利和义务,高种姓对低种姓有天生的优越感。低种姓心甘情愿接受他们的统治,他们不会把自己的苦难归结于统治阶层的压迫,只怪自己懒惰而已。而高种姓也不会对他们产生怜悯,首陀罗对贱民的鄙视甚至要强于其他种姓。
所以印度的改朝换代只能通过外族入侵来完成,他们内部没有爆发革命的
动力
。而外族人为了维护特权,又不断强化种姓制度。
那么,如何分辨不同种姓的人呢?
一、看肤色。印度地区由于不断遭受外族入侵,所以他们的人种差异比较大。一般来说,肤色越白越浅的人,种姓等级越高,而肤色较黑较深的人,地位相对低贱。
二、看职业。由于高种姓的印度人能够获取优质的教育资源,所以职业越体面、经济收入越高的人,种姓等级高,比如政客、空姐、企业高管等。反之,从事又脏又累的职业、收入微薄的人是低级种姓,比如佣人、清洁工等。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印度只有低等级人才会从事体育事业,人们也不重视。所以印度虽然人口多,但体育水平很差就是因为这个。
三、看语言。虽然印度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但许多底层人是不会说的。能够掌握一口流利英语的往往是高级种姓。
四、看居住环境。由于有职业和收入的差别,所以从居住环境也可以分辨出种姓差别。高种姓一般聚居在环境优雅的高档住宅,而低种姓则居住在脏乱臭的贫民窟。
五、看生活习惯。可能大家会看到一些新闻,说印度多名男子共用一个妻子,这种现象只存在于贱民之中,高等级种姓是不存在这种现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