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 好用 迫击炮 击退 简陋

结构简陋却陪伴中国近百年,迫击炮为何能击退日印,中国说:好用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05 02:07:03 浏览3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文丨峰纪实

编辑丨峰纪实

1962年印方不顾中方严正警告,刻意采取“前进政策”。中国在退无可退的情形下,被迫发起自卫还击作战。

当年十月,中印边境克节郎地区。我边防战士两个炮兵连共计12门55式120毫米迫击炮,采用极速射、等速射、集中射击、密集射击等炮兵战术,歼灭印军几百人,开创了高原山地运用迫击炮的经典案例。

55式120毫米迫击炮正在装填

与中国结缘

别看迫击炮外表十分的简陋,但它操作简单,弹道弯曲,近乎没有射击死角,对无防护目标的杀伤效果好得惊人。

自迫击炮发明以来,就被广泛用于战争,由于其十分适合山地战和堑壕战。

所以迫击炮很早就和多山的中国接下姻缘。

展开全文

中国士兵单手发射迫击炮

迫击炮的身世

国际上一般公认,最早的迫击炮出现在1907年的日俄战争当中。

当时俄军在旅顺要塞被日军大军围困,面对日军精湛的战壕掘进,俄军以往的身管火炮一下子变得毫无用处。

情急之下,俄军炮兵大尉尼古拉耶维奇改装了海军的舰炮,利用其曲射弹道轰击战壕内的日军,给日军带来巨大的杀伤。这种战场应急的产物,当时被叫做雷击炮,此时的雷击炮还保留着传统火炮的结构。

沙俄士兵使用雷击炮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人发明的斯托克斯迫击炮,才是现今所有迫击炮的始祖。

其上的三大结构,炮身、座板、炮架,历经百年风雨未曾改变。

相比于其他的陆军身管火炮,迫击炮结构轻便,造价低廉,操作简单,非常适合中国当时的国情。

斯托克斯与他的迫击炮

中国引进迫击炮历程

因此早在1923年,民国就仿制英国斯多克斯迫击炮,生产名为“沪式82毫米迫击炮”,此炮重68千克,弹重3.8千克,最大射程2800米,在当时有效的提升了中国军队的火力短板,从此拉开了迫击炮跟中国百年的不解之缘。

1931年,南京金陵兵工厂成功仿制法国波兰特式81mm迫击炮,时称“二十年式”82mm迫击炮。有了成功经验后,国民政府在次年就成立了生产迫击炮的工厂,专门生产82mm迫击炮。

“二十年式”82mm迫击炮

但由于中国此时没有合格的炮身钢材,到1935年只能年产180门,这种窘境直到后来美国援助后才显著改善。

1947年国民政府已经能生产,从50毫米到150毫米的各型迫击炮,年产量达到2000门。相较于1935年的捉襟见肘来说改善不少。

“二十年式”82mm迫击炮博物馆展品

在看当时的中共方面,与国民政府工业力量相比,大山里的中共几乎没有工业能力,1927-1935年期间,红军连简单的枪管制造都无法合格完成,更别提国民党都发愁的迫击炮加工了。

这一困难时期当中,红军的迫击炮基本都是靠缴获与走私获得,不但数量少型号杂,弹药供给也十分的紧张,经常出现一门炮,只有几发炮弹的窘境。

但绝境之中的红军,利用手头仅有的迫击炮创造了许多震惊后世的经典战例。

红军正在发射60毫米迫击炮

小炮干大事

1935年5月25日红军长征来到大渡河。此时后有国民党追兵,前有大渡河天堑的情形十分危急。大渡河河深水急,宽约200米的河边上只有安顺场可以强渡。当时红军刚经过湘江血战实力大减,如果不能度过大渡河关系到长征能否取得胜利。

红1军团派出17名勇士,用仅剩的小船强渡大渡河。结果刚一上岸就发现敌人在岸边修建数个工事,通过火力压制让刚上岸的红军动弹不得。

“神炮”赵章程

这时神炮手赵章程单手持炮,全凭经验技术代替瞄准装置,发射仅剩的三发炮弹,连续摧毁敌方三个机枪火力点。

这三炮直接吓得对面的川军士兵开始溃逃,整个安顺场防线也随之瓦解,红军最终拿下了渡口,确保了后续大部队的安全。

黄土岭炸死日本中将阿部规秀

1939年11月7日,在河北涞源黄土岭,对抗日军扫荡时,八路军战士李二喜,用迫击炮击毙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让他成为抗日战争中,被中国军队击杀的军衔最高的日本陆军将领之一,极大的鼓舞了当时海内外的抗日士气,让日本全国上下无不震惊。

黄崖洞兵工厂工人正在加工武器零部件

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深知技术装备的重要性。于1938年9月在山西榆社县韩庄村建立总部修械所,专门从事武器维修和自造。

次年的七月,因战争需要总部修械所搬到黎城县黄崖洞建厂,这就是著名的黄崖洞兵工厂。这个兵工厂是八路军当时仅有的火炮生产厂。1940年兵工厂就可以生产简易的迫击炮以及数百只枪械,不过黄崖洞兵工厂最出名的装备,确是一款仿制日本89式50毫米掷弹筒。

七一式解放区造五十毫米迫击炮

这款武器是大正十年掷弹筒的改进型,口径50毫米全炮重4.7公斤,最大射程700米,因为其轻便易携带性价比高,是一款很受八路军战士喜爱的迫击炮。于是黄崖洞开始仿制这款日军装备,并将其命名为七一式解放区造五十毫米迫击炮。

战士们用着打鬼子都说好,还给它起了一个至今还在流传的名字——“小钢炮”。

大量排放整齐的军械

到1944年,随着抗日形势一片大好,八路军各根据地共有14家工厂,可以维修大多数军械。到1947年不但数量有所增加,技术水平已经达到自行生产82毫米至150毫米各型号迫击炮。

此时的八路军也只是走出一穷二白,远未达到支持大规模战役的水平,主要装备大部分还是要靠缴获维持。

八路军缴获现场

统一装备制式

这就导致军队内部装备样式繁杂,产自20多个国家,是如假包换的万国牌,给我军后勤保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于是在打完抗美援朝后,中国痛定思痛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在苏联老大哥的帮助下,开始进行国产化制式化专业化进程。1953年大名鼎鼎的长治307厂与华东军械总厂合并,组建了新的国营307厂。307厂在当年十月,生产出来新中国第一款制式迫击炮——53式82毫米迫击炮。这是在苏联专家的一对一教导下,严格按照苏方技术制造的军备。

53式82毫米迫击炮

1954年307厂根据苏联方面提供的技术图纸,自行仿制了55式120毫米迫击炮,次年又成功制造160毫米迫击炮,标志着中国军工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这门160毫米的迫击炮一生产了412门,与1961年停产。

至此中国走出了只会修不会造的窘境,在技术上也从万国牌走向正规化,先后仿制的各型迫击炮,有力地支援祖国的军事建设,保障了人民解放军对于火力需求。

160毫米迫击炮

可以说此时的中国迫击炮水平已经赶上国际水平,只可惜中国基础工业实在落后,许多技术短板一直要到60年代前期才能赶上。

所以我国第一款完全自主制造的迫击炮,63式60毫米迫击炮在1963年才横空出世,累计生产了5500多门,正式标志中国迫击炮步入独立自主的新阶段。

对印反击作战中的战果

1962年10月,在印方无端挑衅的形势下,中印双方边境局势骤然战云密布。

印军无耻执行前进政策大肆占领中国领土。尼赫鲁当局断然拒绝中方和平谈判的提议,向边境再度派出重兵。

中国为保护边疆地区维护领土主权,对印军的侵略行为予以坚决反击。

1962年10月6日,毛主席向中印前线部队发出作战指示:“假如印军向我进攻,则要狠狠地打他一下。除东线西藏作准备外,西线也要配合。如他进攻,不仅要打退,还要打狠打疼!”

印方主动在中方搞小动作

由于地形不同,西段印度军队,多以坚固据点为主,东段则是茂密的山区丛林。所以在西段我军的首要任务就是铲除这些印度人在我境内建立的非法据点。于是在战争前夕就从新疆军区特地调配炮兵部队,配属西藏地区一线部队,作为火力支援。东段则是派遣了轻便的小口径迫击炮支援部队。

在山路伤前行的我边境反击部队

1962年11月17日,我人民解放军一部兵团经过数日艰苦行军,成功穿插至站区腹地,切断了德让到邦迪拉的公路,将印军两个步兵营共计1500余人包围。

为了全歼邦迪拉山口的印度军队,首先就要拿下邦迪拉山口阵地当中的一道天然屏障——2891高地。

向着印军发起进攻的我军战士

由于此处山高路险地面附近覆盖着约半米的腐殖质层,哪怕53式82迫击炮全重只有36公斤,面对这种地势,我军炮排也只能携带三门火炮和64发炮弹。

1962年10月18日正午,在两个步兵连的引导下,炮兵排开始朝高地搜索前进。结果在靠近离目标1500米时,我军突然遭到印军猛烈射击,步兵联队在敌人工事火力压制下,不得不暂时停止进攻。

印军机枪手

就在这时,炮兵排迅速占领林间空地作为发射阵地开始定点清除2891高地上印军压制性火力。由于此处山高雾浓,极大地干扰了我军侦查与联络的效率。

为了以最快速度清除敌人火力点,减少步兵连队伤亡炮兵排就地采取根据敌火力暴露枪声估算的大致距离进行火力射击。

印度前线火力工事

在战斗开始后,他们通过战斗经验仔细辨别敌机枪射击声音,并通过回声判断敌机枪阵地应该距离此处1.8公里左右。于是炮排以1.8公里为射击诸元测算完毕后,连续发射5枚迫击炮弹。透过漫天云雾,覆盖了印军机枪阵地。我军步兵连队见敌机枪火力停歇的时机继续前进。没想到仅仅前进不到200米的敌机枪阵地居然再次开火。炮台只能采用概率射击法再度发射三枚炮弹,又一次迫使敌机枪阵地停止射击。

俘虏印军

为了防止再一次出现,敌机枪阵地反复开火的情形。炮兵还决定利用82迫击炮轻便灵活的特点。交替前进依次射击,战场上对于敌机枪阵地的火力压制从未停歇。

这种不间断持续压制的炮击战术,大大加快了我军占领2891高地的速度,天还未暗,我军便彻底将印军第48旅完全包围,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他们的任务。

上级视察炮兵的55式120毫米迫击炮

不仅仅是轻便的82毫米迫击炮大发神威。上文提到的55式120毫米重型迫击炮,也在对印反击战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议西站地区地处高原,山高路远十分难以负重前行,所以我军选择战斗全重为500千克的55式重型迫击炮作为此次攻坚的主要手段。

迫击炮虽然在火力上,无法与我军5 6式榴弹炮和59式加农炮相提并论。但对于印军临时浇筑的战备工事,那是严重过剩。

进行装备整备的解放军战士

1962年10月13日西段我军炮兵部队抵达防区。开始对侵占红山头的印度军队进行敌情侦察。

此地是一处高地,除北面为悬崖峭壁外,其余各处皆是缓坡,印度军队在此处高地,修筑了12个大小不一的战备工事定挖掘堑壕互相连接形成了一个错落有致的环形阵地。

虽然印度军队在此处只有一个连队,但要进攻火力攻势内的印军必然会出现大量伤亡。

印军的火炮部队

所以上级指示我炮兵部队,必须在进攻时以最快速度摧毁印军全部的战备工事。并在步兵发起进攻之际,压制并摧毁印军阵地上所有的火力节点。

为了达成这一效果,炮兵部队决定将发射阵地推进至距离900~1200米的沙石滩上,采用目视直瞄的方式抵近射击。

这种贴身肉搏的炮击方式极其危险,若印军反应及时,我军炮兵便会遭到敌方火力压制。

观察敌情的解放军战士

不得不说解放军炮兵艺高人胆大,他们首先利用夜色掩护,近距离对印军火力点进行了全方位测量,绘制了精确的射击图表标定了大量的射击诸元。

18日凌晨在印军睡梦时分,我军55式120迫击炮猛然发威,将印军当面之堡垒工事接连轰成碎渣。

80分钟后,人民解放军将士成功拿下阵地,以牺牲8人的代价,击毙印军42人,俘虏20人。取得西段保卫战首场胜利。

追击印军的解放军战士

在此之后,炮兵部队又跟随前线步兵转战巴里加斯等地区,有力地打击了印军嚣张的气焰,许多被俘的印度军官心有余悸,怀疑我军出动了大口径榴弹炮。妄图凭借简易工事顽抗的印度军队,再也不敢轻视我军炮兵的真正实力。

印度军队俘虏

结语

迫击炮作为一款武器因其灵活部署,大角度曲射等特点,早在上世纪初便进入中国,并陪伴着我们走进了新世纪。

现如今大量机动车辆装备部队,使得以往因重量遭受冷落的迫击炮再度焕发新春,在新时代技术的加持下,国产新型120毫米迫击炮摇身一变,成为拥有末端制导能力的精确打击力量。

如今迫击炮这款简单、可靠、有效的武器在可见的将来仍然会作为陆军山地作战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