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回来中国变了。主动公开了歼20车间,这么高调有什么用?央视一举放出歼20的生产厂房,顿时在国内外引起轩然大波。按照以往的标准,歼20是我国现役最强战机,生产车间的音频和照片属于绝密信息。官方如此大手笔爆料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歼20很可能成为牛夫人的下一代。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空军将装备更先进的战机,比如珠海航展上的白帝、朱雀等科幻装置,可以为下一代主力战机提供思路。
众所周知,我国的装备发展路径一直是装备生产、研发、预报。能够如此宏大地揭开歼20的各种细节,只能说明一件事:你看到的是允许看到的,其实还有更好的东西是你看不到的。他们之所以敢做出这样的预测,是因为纵观美俄两大军事强国,他们已经开始研制第六代战机了。我国军事科学家已经明确表示,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歼20的功劳簿上,或许就在此时,我国在更先进战机的研发上取得了重要突破。
此外,在曝光的歼20生产车间中,还有很多细节值得关注。首先,歼20的大量零件是手工制造和组装的。由此可以断定,歼20短时间内难以量产,到了战时,先进的主力战机成为消费品,歼20就很难发挥太大的作用了。目前需要的是更先进、更容易量产的第六代战机。至于新战机何时曝光,我们拭目以待。
展开全文
印度媒体抱怨歼20是手工组装的,殊不知这就是他们造不出五代机的原因。央视公布歼20生产车间时,一些细节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在央视公布的画面中,歼20的生产过程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各种自动化流水线,而是由一小群技术工程师手工组装打磨。
可见,五代机的技术参数对制造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元器件误差不能超过0.02mm。靠工业流水线是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水平的。看来靠劳力更难了。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建造这20架飞机的工程师们的身价无疑是上亿的战机。这样的顶尖工程师,在任何一个军事大国都是国宝。
而这些印度媒体的抱怨,也是刚刚曝光,印度军工的真正实力。印度还没有能力独立生产第三代战机,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人才。军工的发展靠的是技术的逐步积累,结合能力梯队的不断建设,使得大国工匠可以人工将战机零部件的参数误差控制在0.02毫米以内。在印度媒体的评论中,他们认为人工建造的歼20技术简陋,战斗力远不如他们装备的辉煌记录。印媒想要博眼球,无可厚非。
如果印度陆军这么想,那只能说印度距离五代机还是太远了,成飞为歼2增产做了哪些准备?随着人民空军对歼20需求的快速爆发,成飞公司开始在各个维度增加产能,以增加歼20的产量。一是将生产高品质战机的恒温车间从原来的7万平方米一举升级为12万平方米。此前,7万平方米的厂房内共有4条生产线,其中一条年产歼24、48架。当然,这种效率不能满足需求。
新扩建的生产线,确实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歼20的生产。一场彻底的革命已经发生,此前,7万平方米的生产线有4条,而现在5万平方米的新厂房可容纳5条生产线,据说新生产线已经能够将生产效率提高到每八天一台机器,之所以能够实现提升,是因为新的生产线彻底改变了生产流程。
在之前的生产线上,生产中的每一架战机从头到尾都停在一个工位,由负责各个部件的工程团队轮流协同完成生产总装,整个过程中,难免有不少团队处于闲置状态,新的生产线变成了喷气式战斗机,就像电子厂的流水线一样,没有工人的移动。
目前,美国三五正在实施这样的生产流程。它的名字叫脉,意思是它像人体的血液一样流动,当然,这种生产方式的技术要求更高。按照成飞的既定计划,5条脉动生产线投产后,歼21产量将达到130架,4条传统生产线将达到48架。此外,歼10和歼11同时发射。我们相信,在一年之内,7个歼7旅将装备新战机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