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鲜战争 美国 上将 陆军 悲剧

美国陆军上将谈朝鲜战争:如果我们没有空中优势,将是更惨的悲剧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04 19:45:02 浏览5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朝鲜战争停战谈判期间,面对美方提出的海空优势,我方代表解方将军说:“我承认你们的海空优势,你们是陆海空三军参战,但是你们不要忘了,我们一军对三军就把你们从鸭绿江边赶到了‘三八线’,如果是三军对三军,早就把你们赶下大海了,还有什么谈判的余地呢!”

一番话说得美方哑口无言。

事实也确实如此,现代战争不同于古代战争,制空权格外重要,抗日战争初期,刚刚起步的中国空军在与日军的拼杀中就消耗殆尽,丧失制空权的后果就是中国军队在与日军拼杀时,不得不面对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

在抗日战场上,我们往往一个阵地刚刚建成,还没有与日军短兵相接就被日军飞机炸的七零八落,从而输掉一场战役,这样的例子在抗日战争时期实在太多了。

等到朝鲜战争时期,面对具有绝对海空优势的“联合国军”,志愿军也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为什么志愿军要频频发动夜战,还大力挖坑道作战,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制空权,不得已想出这样的办法,弥补自身短板。

图|朝鲜战争中的美军战机

朝鲜战争打得极其不容易,主要原因并不是敌人的陆军,而是敌我双方的空军实力差距太大。

朝鲜战争爆发初期,据1950年10月统计,“联合国军”参战的飞机就有飞机1200余架(其中美军飞机1100余架,其余为其他参战国家的飞机),而且美军飞行员多数都参加过二战,飞行时间都在1000小时以上,经验十分丰富。

除了飞机外,美军还派了多艘航母战斗群直接参战,航空母舰号称“海上的移动机场”,朝鲜半岛狭长的地形,也为美军航母提供了更好的作战条件,美军航母只需停在海上,就能利用舰载机对朝鲜半岛实施大范围空中打击和支援。

拥有空中优势的美军不仅不用担心头上的安全问题,而且空中给养也补充的极其迅速方便。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第九兵团的将士们三次将美军必经的后撤之路水门桥炸毁,而且炸的一次比一次狠,第三次炸完后,水门桥在短时间内根本是修不好的。

展开全文

但是美国空军竟然从日本空投了八套每套重达1吨的车辙桥组件,硬是架设了一座载重50吨的桥梁,美国陆战一师才得以逃出志愿军的包围圈。

如果美军没有空中优势,或者志愿军有空军部队参战的话,那么美军飞机怎能大摇大摆的运输车辙桥组件,美军陆战一师无疑将遭受毁灭性打击。

图|美军通过水门桥照片

再说说志愿军方面,不要说飞机,连防空武器都十分缺乏。

最初入朝的志愿军只有一个高炮团,36门旧式日制75毫米高炮,还留12门在鸭绿江保卫渡口,带入朝鲜的只有24门。

而我国的空军还在建设中,实力远远无法与美国空军相比。至于雷达,志愿军则一部也没有,搜索目标全凭耳听和目视。可以说,我们完全没有空中防护的力量,所以美军能够随意空袭志愿军的后方。

因为没有空中优势,志愿军入朝不仅要昼伏夜出,就连作战也都选择在黑天,往往是利用夜色潜伏在敌人阵地,然后埋伏一整个白天,等待下一个夜晚再发起进攻。长津湖战役中,最低温度可是零下40度啊,可想而知,有多少志愿军战士在雪地卧倒后就再也没有站起来。

这样的打法是迫不得已,因为白天发起进攻,美军飞机会进行大规模轰炸,会造成更大伤亡。

而美军在发起进攻时,拥有空中优势的美军不仅对志愿军阵地进行饱和性轰炸,而且还大规模投放杀伤力更强的凝固汽油弹,美军飞机所过之处是一片火海。

但即使这样,志愿军战士们也依然顽强的守护阵地,但付出的伤亡也是极其巨大的。

图|志愿军高炮部队

美军的飞机不仅出现在前线的战场上,后方的铁路桥梁等物资运输线也是美军轰炸的重点。

尤其是志愿军入朝初期,防空武器极其缺乏,更是让美军飞机有恃无恐。

因为美军飞机的轰炸,在抗美援朝第一至第三次战役期间,志愿军前方粮食供应仅能达到需要的四分之一。

第四次、第五次战役时,虽有好转,但也仅能满足需要量的一半,远远不能满足作战的需要。

当时在志愿军流传这样一句话:“打过三八线,雪水拌炒面”,就是随着战线的拉长,受制于美军空中威胁后勤物资跟不上的真实写照。

有人会说,后来不是有苏联空军参战吗,难道没有打掉美军的空中优势吗?

苏联空军的确参战了,当时,斯大林命令国防部长华西列夫斯基元帅负责向中国派遣航空兵师,苏军参战人员一律身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服,并严格限制其飞行员作战区域,南不超过平壤至元山一线,西不越过海岸线。

但是苏联飞行员参战时间在1951年中期以后,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虽然苏联的米格-15战斗机多次成功地拦截美军战机,在鸭绿江南岸平原一带上空形成了著名的“米格走廊”。

但是因为苏联空军参战规模有限,而且对作战范围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所以并没有从根本上打败美军的空中优势。

虽然美军具有绝对的海空优势,但是在陆地上却无法依靠海空优势取得最后的胜利。

朝鲜战争时期,“联合国军”司令、美国陆军四星上将马修·邦克·李奇微对此现象也是颇感无奈,他在自己的回忆录《北纬三十八度线》一书中写道:

“我们在朝鲜上空几乎未遭到抵抗,而且在头一年,敌人甚至连地面防空火力也没有,我们可以毫无阻碍地随意攻击敌人的补给线。可是敌人的地面部队依然强大,而我们又不得不和他们打地面战,敌人的部队并未遭到损失,还继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有利地形。”

从李奇微的描述中可知,美军的海空优势并没有转换成决定战争的关键因素。

那么如果美军没有空中优势会怎样呢,美国陆军四星上将李奇微在自己的回忆录中也很清楚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还是在《北纬三十八度线》一书中,李奇微这样写道:“我们在朝鲜拥有绝对的制空权,所以我们也有自己的特殊庇护所,否则,朝鲜战争就会是个更惨的悲剧”。

李奇微是美军著名将领,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后,他接替沃克任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后又接替麦克阿瑟任“联合国军”司令。

图|李奇微(中)

朝鲜战争期间,他是一个比麦克阿瑟更难对付的对手,他发现志愿军机械化弱后勤补给差的特点,针对性的对志愿军采用“磁性战术”、“空中绞杀战”,给志愿军造成了极大的麻烦,是志愿军最大的对手。

但即使是李奇微这样的美军将领,在使出浑身解数后,也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空中优势,“联合国军”会被打的更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