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梦溪

刘梦溪的著作简目?刘梦溪的学术思想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05 09:09:52 浏览3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刘梦溪的著作简目

《红楼梦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文学的思索》,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文艺学:历史与方法》,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红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传统的误读》,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学术思想与人物》,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红楼梦与百年中国》,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陈寅恪与红楼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情问红楼》,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
《大师与传统》,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中国现代文明秩序的苍凉与自信》,中华书局,2007
《中国现代学术要略》,三联书店,2008
《论国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书生留得一分狂》,作家出版社,2010
《牡丹亭与红楼梦》,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国学与红学》,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中国文化的狂者精神》,三联书店,2012
《陈宝箴与湖南新政》,故宫出版社,2012
《大师与传统》(增订版),广西师大出版社,2013
《陈寅恪的学说》,三联书店,2014
《当代中国之传统与现代的变奏》,新加坡青年书局,2014 《陈寅恪撰写〈柳如是别传〉的学术精神和文体意义》,载《中国文化》1990年秋季号
《陈寅恪的学术创获与研究方法》,连载于台北《书目季刊》1990年第4期、1991年第1期
《社会变革中的文化制衡──对五四文化启蒙的另一种反省》,载香港《二十一世纪》1992第5期
《汉译佛典与中国的文体流变》,载《文艺研究》1992年第3期
《文化托命与中国现代学术传统》,载《中国文化》1992年第6期
《汤若望在明清鼎革之际的角色意义——为纪念这位历史人物的四百周年诞辰而作》,载《中国文化》1992年第7期
《陈寅恪的“家国旧情”与“兴亡遗恨”》,载《中国文化书院建院十周年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版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先生学行小记》,首载《文汇读书周报》,1995年“中国国际汉学研讨会”论文集收录,中国社科出版社1996年版
《王国维与中国现代学术的建立》,载《学人》1996年第10期,
《中国现代学术要略》,连载于1996年12月18日、25日《中华读书报》。
《王静安先生学行小传》,载《中国文化》1997年第15、16期合刊
《陈寅恪与现代性》,载1998年2月15日《中华读书报》
《百年红学说索隐》,载1998年3月23日《人民政协报》“学术家园”
《史学的艺术之境》,载1999年4月21日《人民政协报》
《庄子与现代和后现代》,载2001年1月17日《中华读书报》,暨香港《明报月刊》2001年第1期
《陈寅恪与红楼梦》,载《文艺研究》2001年第1期
《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新释》,2001年2月14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同时刊出
《21世纪的挑战:亚洲价值的反省》,载2001年2月18日《深圳特区报》暨2001年2月24日《文汇报》
《义宁之学的渊源与宗主》,载《读书》杂志2001年第2期
《慈禧密旨赐死陈宝箴考实》,载《中国文化》2001年第17、18期合刊
《〈柳如是别传〉的撰述旨趣》,载2001年5月8日《文汇报》
《“借传修史”──陈寅恪与《柳如是别传》的撰述旨趣》,2001年5月26日德国海德堡大学“中国近代史学思想和历史写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刊于荷兰莱顿汉学院主办的《史学:东与西》杂志。
《王国维陈寅恪与中国现代学术》,在《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
《陈寅恪的家学渊源与晚清胜流》,载《中国学术》2002年第3期
《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载2002年7月13日《文汇报》,《新华文摘》转载
《陈宝箴与湖南新政》,载《中国文化》2003年第19、20期合刊
《蔡元培与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载2003年7月2日《中华读书报》
《中国现代史学人物之一瞥》,载2003年7月27日《文汇报》
《王国维的诸种矛盾和最后归宿》,载中华书局2003年7月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敬意与温情——学术思想与人物后序》,连载于2003年12月24日、31日《中华读书报》,《新华文摘》本 年第 7 期转载
《今天,为什么要阅读经典》,载2003年11月25日《中华读书报》
《马一浮的学术精神和学问态度》,载《文艺研究》2003年第5期
《晚清新学叙论》,载《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马一浮与复性书院》,载香港《九州学林》2004年第1期
《冯友兰和“贞元六书”》,载2004年3月22日《人民政协报》
《百年中国: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了解之同情”——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简释》,载《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礼仪与文化传统的重建》,载2004年4月28日《光明日报》
《熊十力和马一浮》,载《浙江学刊》2004年第3期
《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载2005年12月1日《中国教育报》,《新华文摘》转载
《“花开正满枝”——马一浮的佛禅境界和方外诸友》,载《文艺研究》2005年第4期
《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故事的心理过程》,连载于《红楼梦学刊》2005年第5~6期
《牡丹亭》与《红楼梦》——他们怎样写情,载2006年7月23日《中华读书报》
《“文化自觉”和“美美与共”》,载2006年8月13日《文汇报》
《国学的缘起:民族的回望与自省》,载2006年10月23日《21世纪经济报导》
《论国学》,载《中国文化》2006年秋季号
《史华慈:最后发表的思想》,载2007年3月8日上海《社会科学报》
《陈寅恪学术思想的精神义谛》,载《学术月刊》2007年第6期
《陈寅恪的“自由”与“哀伤”》,连载于2007年7月23日、30日《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现代学术的四重疑问》,载2007年9月10日《21世纪经济报道》
《论陈寅恪的阐释学》,载《中国文化》2007年秋季号
《我这样看国学》,载2008年1月19日《文汇报》
《文明的共相》,载2008年2月1日《人民日报》
《大师与传统》,载2008年2月24日《文汇报》
《读经典可以改变气质》,载2008年4月7日《京华时报》
《国学热不必“一窝蜂”》,载2008年4月8日《人民日报》
《国故与国学》,载2008年5月21日《中华读书报》
《寻绎传统儒学的现代价值》,载《儒学天地》2008年第3期
《国学辨义》节录,载2008年8月4日《文汇报》
《“横渠四句教”的文化理想》,载2008年9月3日《中华读书报》,2010年春季号《中国文化》增补重刊
《马一浮和“六艺论”》,载《中国文化》2008年秋季号
《“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载《中华文化画报》2008年第11期
《马一浮和“六艺之学”》,载2008年11月20日《新京报》
《现代文明体系的建构和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载《炎黄文化》2008年第5辑
《国学和“六艺之学”》,载2008年12月8日《人民政协报》
《当代中国:传统与现代的变奏》,载《中国政协》2009年第2期
《国学,不必一窝蜂大热——刘梦溪先生再谈国学和传统文化》,连载于2009年3月9日、30日《人民政协报》“学术家园”
《21世纪的人类能否在非对抗中重生》,载2009年4月27日《21世纪经济报道》
《马一浮的文化典范意义》,载2009年6月17日《中华读书报》
《“敬”是中华文化的终极价值》,在2009年7月11日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发表
《到底什么是国学》,载《中国政协》杂志2009年第7期
《竹柏春深护讲筵——白鹿洞书院访学记》,载2009年8月9日《文汇报》“学林”专版
《现代化,不能“找不到回家的路”》,载2009年9月9日《新华日报》
《中国文化的狂者精神及其消退》,分上中下三篇连载于《读书》杂志2010年第3、4、5期
《当代中国与传统文化》,载2010年3月25日《光明日报》
《对话是人类的生活准则》,载2011年1月17日《学习时报》
《国学与诗学》,载2011年3月6日《人民政协报》
《学兼四部的国学大师——张舜徽先生百年诞辰述感》,载2011年6月20日《光明日报》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的现代意义》,载2011年10月31日《光明日报》
《漫谈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理念》,载2012年3月5日《人民政协报》
《一国之内也应尊重文化差异》,载2012年3月8日上海《社会科学报》
《信仰与中国文化的特性》,连载于2012年2月17日、23日《中国纪检监察报》。2012年《新华文摘》第9期全文转载。
《中国城市的“精神”紊乱》,载2012年4月26日《社会科学报》;《决策探索》2012年第4期转载。
《中国传统价值理念的现代意义》,载2012年5月1日《中国文化报》
《红学考证集大成者》,载2012年6月21日《社会科学报》。
《慈禧的第二次杀机和陈三立的“倒后复帝”活动》,9000字,载2012年6月24日《上海书评》。
《国学与国民教育》,载2012年7月9日《科学时报》。2012年7月27日《新华每日电讯》;《法制资讯》2013年第3期转载。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的现代意义》,分上下两篇,10000字,载《紫光阁》杂志2012年第10期、第11期。
《“将无同”:人类未来大趋势》,载2012年12月31日《光明日报》“国学”专版。
《周汝昌先生的红学贡献》,载2013年1月14日《人民政协报》。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如何在今天发用》,载《中原文化研究》2013年第3期,14000字。
《马一浮与国学》,载2013年6月3日《人民政协报》。
《“求才三令”开启的魏晋人才鼎盛之局》,载2013年7月15日《北京日报》;《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3年第8期、《现代人才》2013年第4期转载。
《“城镇化”的忧思》,载《北京观察》2013年第7期。
《历史上哪个朝代最开放》,载《北京观察》2013年第9期。
《陈寅恪的学说为何有力量》,5000字,载2014年3月5日《中华读书报》。
《中华文化的特质》,载《法制资讯》2014年第2期。
《怀念吴小如先生》,载2014年6月3日《光明日报》国学版。
《如何追寻文化的价值信仰》,一整版,7000字,载2014年7月3日《中国文化报》。
《到底什么是国学》,载2014年8月16日《深圳特区报》,系转自著者凤凰网博客。
《最具儒者气象的现代学者——在汤一介文集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载2014年8月19日《中国文化报》。
《陈宝箴系慈禧密旨赐死新证》,载2014年9月2日《光明日报》。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现代方向——陈方正博士访谈录,载《中国文化》1994年第9期
《为了文化与社会的重建——余英时教授访谈录,载《中国文化》1994年第10期
《为了中国现代文明秩序的建构──金耀基教授访谈录》,载《中国文化》1996年第14期
《“先行一步:为了美国与中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傅高义教授访谈》,载香港《明报月刊》2000年第3期
《现代性与跨文化沟通——史华慈教授访谈》,载《世界汉学》2003年第2期。
《什么是国学,什么是传统文化》,载2007年5月28日《中国教育报》,记者杜悦访谈采写
《中华民族之再生和文化信息传递——杜维明教授访谈录》,载《社会科学论坛》2007年9月上半月期。
《不要“国学热”,而要“国学做”——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载《领先》杂志2009年第4期
《我们该怎样向大师致敬——专访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载2009年8月7日《解放日报》“解放周末”
《重建中华文化的信仰之维——中国文化报记者对话刘梦溪》,载《中国文化报》2013年4月22日。
《每一个人不可避免地都站在传统的延长线上——对话刘梦溪》,载新华社2014年7月24日出刊之《半月谈》杂志。 《红学三十年论文选编》(上、中、下三册),180万字,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至1986年出版。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35卷,2500万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
《中华文化通志艺文典》,10卷,300万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刘梦溪的学术思想

刘梦溪早年研究文学,包括中国古典文学和现当代文学,同时研究文学理论和文学思想史;后转入文化史、学术史和近现代学术思想的研究,并关注当代文化建构和文化批评。刘先生素以学风严谨、思想明通著称,所涉猎的学术领域均有著作出版,是当代有影响的文史学者和文化学者。
其研究范围主要见诸以下一些学术领域和问题面向。
第一,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重建的研究。这是刘先生近十年致力较多的学术领域,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及其价值取向》、《百年中国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信仰与中国文化的特性》、《当代中国与传统文化》、《礼仪与文化传统的重建》、《“文化自觉”和“美美与共”》等数十篇专题论文发表。并以此方面的选题多次为部级领导干部及多个省市的文化讲坛作学术演讲。《传统的误读》、《大师与传统》、《中国文化的狂者精神》,是这方面的代表著作。三联书店2012年出版的刘先生的专著《中国文化的狂者精神》,打开了思想文化研究的新领地,一年内两次印刷,成为学术类畅销书。
第二,国学研究。刘先生系统探讨了国学的渊源、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以及国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主张国学“瘦身”,反对国学虚热,重新阐发国学定义,认为国学应该以经学和小学为主干,认同马一浮先生关于国学是“六艺之学”的学术理念;建议小学、中学和大学一二年级开设以“六经”为主要内容的国学课程,从《论语》、《孟子》入手,循序渐进,长期熏习,使“六经”的精神义理,成为中华儿女的文化识别符号。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论国学》和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国学与红学》两书,是此方面研究的代表著作。另有《国学辨义》、《国学和“六艺之学”》、《国学与诗学》、《国学与国民教育》、《马一浮与国学》等二十多篇专题论文在《光明日报》、《文汇报》、《人民政协报》、《上海社会科学报》等报刊发表,建立了独家的国学论说。
第三,关于文化价值重构的研究。鉴于当前社会存在的价值缺失和价值紊乱,以及中国传统价值理念如何在今天发用,刘先生对此方面的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他重新阐释“敬”、“恕”、“和”、“耻”等价值理念的文化内涵,提出“敬”是社会人伦的具有终极意义的道德价值,已经进入中华文化的信仰之维。而且研究了敬、诚、信的价值关联,认为“六经”及孔子和孟子的主要思想义理是敬、诚、信。发表《“敬”是中华文化的终极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的现代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如何在今天发用》等多篇论文和演讲。2012年8月23日上海《社会科学报》刊载的《如何填补时代的价值缺失——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和《中国文化报》2013年2月22日刊载的《重建中华文化的信仰之维——中国文化报记者对话刘梦溪》(《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对这方面的思想作了深入阐述。此项研究为恢复与重建中华文化的精神传统,做了学者个人的努力。
第四,学术史和思想史研究。这是刘先生多年致力的领域。《学术思想与人物》、《庄子与现代和后现代》、《中国现代文明秩序的苍凉与自信》(学术访谈对话录)等,属于这方面的著作。另有《为生民立命——“横渠四句教”的文化理想》、《白鹿洞书院访学记》、《汉译佛典与中国的文体流变》、《汤若望在明清鼎革之际的角色意义》、《王学的意义》、《晚清新学叙论》、《社会变革中的文化制衡──对五四文化启蒙的另一种反省》等专题论文数十篇。
第五,晚清民国以来中国现代学术思想研究。此项研究开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刘先生以七年之力主持编纂《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收20世纪人文学术大师的著作,44家,35卷,2500万字,1997年出版,获中国图书奖。刘先生撰写的总序,长6万言,以《中国现代学术要略》为题首发《中华读书报》,连载四个整版。因李泽厚提议,专门开了一次研讨会,戴逸、庞朴、汤一介、李泽厚、李慎之、余敦康等著名学者出席,讨论热烈。《中国现代学术要略》后经增订,三联书店出版,成为刘先生第一部学术史专著。对王国维、章太炎、蔡元培、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傅斯年、张荫麟、陈梦家等学术个案的研究,也有专题论文发表。另有《文化托命与中国现代学术传统》、《中国现代学术的四重疑问》、《大师与传统》、《王国维、陈寅恪与中国现代学术》等综论性论文多篇,在现代学术研究领域,形成内容充实的一家之言。
第六,陈寅恪研究。刘先生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研究陈寅恪的专家,已持续二十余年,发表论文30多万字,包括《陈寅恪的家学渊源与晚清胜流》、《陈寅恪的学术创获与研究方法》、《陈寅恪与《柳如是别传》的撰述旨趣》、《陈寅恪学术思想的精神义谛》、《陈寅恪的“家国旧情”与“兴亡遗恨”》、《陈寅恪的阐释学》等。季羡林先生九十年代初看了梦溪先生长文《陈寅恪的学术创获与研究方法》,认为是一篇“至文”。刘先生研陈,一是连同王国维一起研究,学术界一位长辈称之为“王陈并治”;二是重视陈学的家学传统,和晚清史一起研究,不久前出版的专著《陈宝箴和湖南新政》,是他研究陈寅恪家学渊源的最新成果。
第七,马一浮研究。刘先生集中研究的现代学术个案,一是王国维,一是是陈寅恪,一是马一浮。对陈、马尤其情有独钟。已发表的研究马一浮的论文,有十多万字,有《马一浮的文化典范意义》、《马一浮的学术精神和学问态度》、《马一浮和“六艺论”》、《马一浮与复性书院》、《马一浮的佛禅境界和方外诸友》、《熊十力和马一浮》等,提出儒学和佛学是马的两根并立的学问支柱并终身以之的观点,对马的国学论作了新的阐发。其《马一浮的文化典范意义》一文,称马先生是“儒之圣者”,是“高人逸士”,从学术史的角度论述了马一浮在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
第八,红学研究。这是刘先生早年涉猎的领域,他的第一篇红学论文是连载于1964年《光明日报》上的《探春新论》,当时二十三岁。后来常欲“告而别之”,但研究《红楼梦》的著作并未少出,计有《红楼梦新论》、《红楼梦与百年中国》、《情问红楼》、《牡丹亭与红楼梦》等,并编选《红学三十年论文选编》(上中下三册,180万字,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及《红楼梦十五讲》等。《红楼梦与百年中国》, 29万字,有河北教育出版社版、中央编译出版社版及台湾风云时代出版社版,是从现代学术史的角度研究红学一科的史论著作。说刘先生在红学界自成一家,应没有异议。他研红的一个特点,是态度宽容,置身于红学界的派系之外,立说比较客观。因此自称喜欢《红楼梦》,不喜欢红学。但对红楼人物,不无“偏见”,过分喜欢林黛玉,过分不喜欢薛宝钗,以致怀疑薛姨妈“别有用心”。
第九,创办并主编《中国文化》杂志,以“深研中华文化,阐扬传统专学,探究学术真知,重视人文关怀”为宗旨,在内地、香港、台湾三地同时出版。1988年开始筹办以来,二十五年坚持不懈,海内外硕学鸿儒鲜有不在此刊发表文章者。《中国文化》邮局发行,刊期准时,订数增加。
第十,“家国情怀”。关心当代文化走向,关心人类的命运,熟悉刘先生的人无不留有深刻印象。《对话是人类的生活准则》(在伯克利大学中美文化论坛上的即席演讲)、《一国之内也应尊重文化差异》、《21世纪的挑战:亚洲价值的反省》、《人类未来大趋势:“将无同”》等论文,从学理层面阐述人类的“同”远多于“异”,认为不同的文化之间可以“跨文化沟通”,差异不必然发展为冲突,人类最终应该走向“仇而解”,而不是“斗而亡”。

名字刘梦溪隐藏的内在含义

姓名:刘梦溪
   五行分别是:火木水
   笔画分别是:15 16 14
   天格.人格.地格.总格.外格数分别:16(土) 31(木) 30(水) 45(土) 15(土)
   总评数理得分:82 分
 详细解说如下:
天格数理 16(土),暗示:
(厚重)厚重载德,安富尊荣,财官双美,功成名就。 (吉)
人格数理 31(木),暗示:
(春日花开)智勇得志,博得名利,统领众人,繁荣富贵。 (吉)
凡事善于计划,大都心地善良,行事稳健,注重实际与工作,理想高远,自律甚严,比较容易受人尊重与敬佩。
地格数理 30(水),暗示:
(非运)沉浮不定,凶吉难变,若明若暗,大成大败。 (半吉)
总格数理 45(土),暗示:
(顺风)新生泰和,顺风扬帆,智谋经纬,富贵繁荣。 (吉)
外格数理 15(土),暗示:
(福寿)福寿圆满,富贵荣誉,涵养雅量,德高望重。 (吉)
天、人、地三才 6 1 10(土木水)暗示健康、生活是否顺利为:
  虽可成于一时,但必会陷于失败,家庭离乱尤其有急变的灾祸。(半凶)
  1、总论:一生努力奋发向上,遇到任何困难都会耐心克服,能得到成功发展,但惟恐受意外灾厄。或被人拖累,以致遭到失败的打击,天运五行属水,成功较快。
  2、性格:有创业的头脑与能力,为人努力又能忍耐,性情坦白直率,喜欢安静,少言而多行,讲话很干脆,有不认输的倾向。
  3、意志:意志坚定,注意实际与工作,耐性亦佳,思想正确,可一展抱负。
  4、事业:适合脚踏实地的稳定性行业,不可投机或好高骛远,免劳命伤财。
  5、家庭:夫妻都能勤俭持家,但感情不太和睦,家内不甚平安。
  6、婚姻:男娶好胜好强之妻,婚后感情时好时坏;女嫁有才干之夫,婚后大致美满。
  7、子女:女孩较多,个性较为孤独,身体较虚弱。
  8、社交:有仁慈之心及努力忍耐的个性,受到别人的信赖,人缘及社交能力都不错。
  9、精神:表面乐观奋斗,恐因意外事件而带来精神不安与操劳。
  10、财运:终日辛劳,有所成就,财运尚佳,天运五行属金,一生劳多利少。
  11、健康:易患泌尿系统疾病。
  12、老运:晚景可享清福,衣食无忧,安然自在。
人格与外格(一五)搭配,暗示人际关系、社交能力、事业等信息为:
性格固执,不善应酬,少劳多得。能提高信誉实力的人,有成功的机会,但切勿鄙视他人,否则误事,错失扶持良机。 (吉)

刘梦溪什么是国学什么是传统文化[N]中国教育报在哪一年哪一期哪一页

刘梦溪什么是国学什么是传统文化,在中国教育报2007年5月23日第005版读书周刊第40页。

刘梦溪先生在剖析目前“国学” 热与传统文化之时,提出两条重要原则: 传统不能割断,世界不能脱离。

本报讯(缇妮)随着人们对国学、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逐年升温,何为传统、何为国学、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的当代意义是什么等基本问题也急需厘清。日前,中国美术馆主办的“大师讲大美”系列学术讲座再次开讲,邀请文史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刘梦溪以《国学、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为题进行了精彩讲解。

刘梦溪先生辨析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这两个概念,指出国学和传统文化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并对国学、传统文化怎样进入当代教育提出了建议。他认为,文化传统是看不见的,充溢流淌在不同民族从古到今的人们的精神血液中,而传统文化则是传统社会的文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

刘梦溪什么是国学什么是传统文化的文学意义:

他还从文化的大传统和小传统、文化传统的结构、儒家思想的包容性、文化典范和文化传统的传承、历史上的“国学”和现代的国学等角度分析了国学概念的流变,提出修身从知耻开始、学习国学从诵读《论语》开始的主张。

文化大观园对话刘梦溪说了什么话

年逾古稀,稚子之心

蜗居书斋,心忧天下

心有梦想随溪而流

《梦公有梦》

2018年1月10日,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和凤凰卫视联合主办的,“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在深圳举行。在获奖人中间,有一位拄着手杖登台的老者,他叫刘梦溪。

老朋友都喜欢称呼他为“梦公”。

在北京冬日的一天,《文化大观园》摄制组来到了刘梦溪的家。

王鲁湘:梦公好,梦公好。

刘梦溪:好久不见你。

王鲁湘:对对对。刚才我上楼梯,发现这里没有电梯,那像您这腿脚怎么办?

刘梦溪:也还可以,现在还可以,将来很难讲。

在梦公的家里,房间角落里摆放的各式各样的葫芦和南瓜,引起了我们的好奇。

刘梦溪,1941年生于辽宁,原籍山东。1964年,年仅23岁的刘梦溪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红学论文《探春新论》,引起强烈反响。自此,刘梦溪与红楼梦结下了不解之缘。然而令人感觉意外的是,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他却转入思想史研究。

王鲁湘:梦公您看啊,我一进您的书斋啊,就感到有几个东西特别的有趣,和一般的这个学者的书斋有所不同。除了书以外,就是您这个房子里头,可以说是堆满了葫芦、南瓜这些农家的这些园圃里头的东西啊,那为什么特别喜欢这种小金瓜,大葫芦这个堆满书斋呢?

刘梦溪:这个啊,我确实喜欢南瓜,确实喜欢。这可能跟我是乡下人有关系,这个有一种,我喜欢带有一种田园的东西。这个房间里,南瓜我特殊的喜欢,其实放多少我都不会厌弃。

王鲁湘:您看您还给它们很崇高的地位,您看这种红木的这个座子,上头搁一个这样的自然的干枯了的一个小金瓜,这个非常的好看,这个颜色、形状。非常好看。很多的这个做宜砂紫壶的,您要比如说过去做的这个壶,不就是仿一个这样的南瓜和仿这个东西吗?

刘梦溪:你这个妙解真是厉害了,是得有特赏的人能看出来干了以后的这个葫芦(南瓜)照样美。我很高兴。

王鲁湘:肌理色彩

刘梦溪:鲁湘兄居然你看到这个,你是知音那,不得了。

王鲁湘:梦公,我很奇怪,您过去我知道,包括我上大学的时候,我都知道读过您的关于红学研究,包括文学史研究的一些东西,您什么时候开始转到近代思想史和文化史的?

刘梦溪:这个呢,当然你了解我是学文学出身,这个学文学出身呢,就慢慢产生一个对文学本身的一个厌倦,觉得它给不出问题,不能解决我关注的问题。特别我们都经过那些经历,那个经历的结果使我们想知道世界的真相,想探寻一些这个真理性的东西到底在哪里,而这个文学不能给你。这方面的这个追寻,必须借助于哲学和历史,历史可以给你提供真相,哲学给你一个分析的方法,所以这个转变呢,我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1986年这个时期。有一阵我也很苦闷,这个苦闷觉得真是百无一用,我当时也出过了一点书,也写过不少文章,也应该讲还有一定影响之类的,但是觉得一无意思。那么这段引发我走这个转变的是这个王国维、陈寅恪、钱钟书,这个一旦读了他们的书以后,我们还写什么文章。

刘梦溪读王国维、陈寅恪、钱锺书三位先生的书,如醉如痴,足以忘我。他相信陈寅恪“文化高于种族”之言,认为人类的“同”必远大于“异”。

刘梦溪:80年代末还是什么时候,忘了,不是在那个哈佛大学有一个短期的访问嘛,我那次啊,哈佛的一些主要的教授,都有一个对话,这些对话,其中有一个教授是厉害的,费正清中心的史华兹教授,他一直这么追寻的,就是跨文化沟通,他认为人跟人之间是可以沟通的,这个正是解决当今这世界繁复问题的一个途径。他更妙在哪里,他居然提出来,他说这个语言对思维的作用,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大。你说他这话厉害不。

王鲁湘:这个话很深刻。

刘梦溪:这个很厉害。我当时讲,我说当然我说我如果给你提供一个证据的话,语言不通可以谈恋爱呀,他笑,我说当然谈恋爱也有很多问题,可是语言相通,谈恋爱的问题跟不通问题很难讲哪个更多。还有一个,这个幼儿的思维被我们忘记了,他这个思维已经到相当程度,他不会说话就能思维,所以我觉得人类这个太标异,太标异了。不仅人类,学术也是如此。尚同的这个格局才是大学者的风范,大学者就是不需要立异,凡是标异这样的学者,他的格局都比较小。所谓“一隅之见,一得之见”他把它扩大成一个整体,这是学问的误区。

刘梦溪曾撰写两万字的长文《论和同》,他说“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句话是中华文化给出的,解决人类生存之道的一种大智慧。

刘梦溪:一个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个是“和而不同”,你想在今天的这个复杂的内外的这个背景下,这两个观念能够深入到所有人的内心,什么麻烦不能解决呢?在争什么呢?所以我近十多年的研究我提出一个观点,就是人类的同远远大于异。

王鲁湘:对,您也说过,说研究同的思想比研究异的东西要深刻得多。

刘梦溪:对,那是《中国文化》创刊词,人类一个天大的误区,觉得把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扩大了,扩大的结果我一个概念,我说这是文化陷阱,造成了人类的分歧甚至争斗,甚至产生到不可开交的地步。

解说7:“对话”与“尚同”是刘梦溪的一个核心思想,他说人类最终总会走到一起。他反复引证北宋思想家张载的话:“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王鲁湘:您好像也特别的提到这个张载四言教里头“仇必和而解”。

刘梦溪:这个厉害。

王鲁湘:是吧?最后转一圈最后是仇必和而解。

刘梦溪:他把这个思想用哲学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了,这个四句教你看,有象斯有对,他认为天地万物,宇宙之间到处都是象,生命也好,非生命也好,他们在流动的象,在流动当中,这个对就是不同,有象斯有对,而“对必反其为”,他是讲这个各个象的流动方向。由于不同的结果,它怎么能都往一起走,它走到各个方向去了,对必反其为。而这个“有反斯有仇”呢,是由于走的方向完全背道背驰了,就产生纠结,形成那种拉在一起,想断又不断的那种,所谓用一个哲学与现在的哲学,所谓张力在那里纠缠着。

这个有反就是这个仇,我主要解释这个仇,我这文章里讲的。你看这个仇,现在当然写的是立人一个九字,这个恩仇的仇的简化字,但古代这个字恰好是左边一个隹,那不是佳人的佳,左边一个隹,右边一个隹,中间一个言论的言,这个可以这个象形。

王鲁湘:两只鸟在那里对着嘴,喳喳喳喳叫呢。

刘梦溪:问题在于这个隹是尾巴很短的鸟。一般讲,这个子的它这声音容易比较高,两个短尾巴鸟在那里说话,我觉得它们吵得很激烈,对对对,对不对,那什么情况可能都有,但是妙就在最后一句,仇必和而解,或者是存异求同,或者是这个达成谅解,或者是取得一致,甚至没有取得一致也没关系。我常说这话,不是这个鸟把那个吃掉,两人很高兴,解了,或者一起飞到另外的地方,或者分地而飞都没关系,但是它不扭结致你死我活。这个思想恰好是人类现在在不断的犯这个错误,一点点东西都在这儿扭结,比如说这个巴黎协定,环保问题,你说要行,他说不行,这个东西,你只要着眼于人类的久远和未来,环境不治理,将来人要吃大害呀,对不对,等等等吧,所以这个思想这个“和同”的思想非常重要,而且这个“和同”的思想呢,具有普遍价值。

在刘梦溪位于北京的家里,到处随意摆满了各种书籍。刘梦溪夫人陈祖芬说,整个家都被梦公变成了书房。

王鲁湘:您这个书房,听说是您自己一手亲手设计的,包括这个房子,这个隔断也是您打的吗?

刘梦溪:对对对。

王鲁湘:这真的是里三层外三层的感觉了。

刘梦溪:我对这装修有特殊的敏感,你要是有时间可以看看,我那个《学术与传统》那本书的后记,讲了这个事儿。我小时候,我哥哥是木匠,我在乡下,哥哥是木匠,我对木工的东西特殊的喜欢,但是我觉得跟这个还是没关系。这个余世存他看了我那个后记,他说刘先生空间感这么强,这也是别人讲不出来的,这一句话就深获我心,我大概有一种结构性的空间感,对这个世界也好,对这具体的一个环境也好,我可能这个空间我会推得比较大。

刘梦溪常常蜗居在书房读书,他说他渴望的阅读是闲适的阅读,是不带功利心的阅读。这样的读书,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身心的放松与愉悦。

王鲁湘:刘先生,您看啊,这个顾廷龙先生给您写的是,我如果没有念错应该是无梦斋吧?

刘梦溪:无梦斋。

王鲁湘:无梦到徽州,汤显祖无梦到徽州,您这是无梦到什么地方了?

刘梦溪:这个很有趣,这个就是跟我(20世纪)80年代这个学术转折有关系,当时(20世纪)80年代,其实有一种孤独感,孤独感这个一言难尽了,就容易看破一些东西,觉得不抱太多的期待。但是我从现在的思想来讲呢,这个又不能满足我的这个想法了,因为说真的,讲无梦,实际上是有梦,有一次,德国一个汉学家,他研究王国维,到国内来,来找我来,他看过我写的文章,眼睛一看,老师有很多梦啊。你说这人厉害不厉害。

王鲁湘:他能知道意义

刘梦溪:就是看到无梦斋三个字。

王鲁湘:真正的一个白人是吧?一个德国人。

刘梦溪:那当然白人,德国人嘛。他说老师有很多梦,中文当然讲得很好。你说此人厉害不厉害?我国内有些朋友到我那儿去还没有人这么讲过,还觉得无梦,这个境界很,说老师有很多梦。当自言无梦的时候,恰好是有梦,自己说如膜妄心应褪净,恰好没褪净,要真正褪净了这个话都不会讲。

刘梦溪多年研究大师级人物,让他受益无穷。更让他觉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必须得到传承和推广。

20世纪80年代末,各种文化思潮涌入中国,尤其是西方文化,一时成为显学。而绵延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却被有意无意的忽视。当时已近中年的刘梦溪,在这场中西文化的此消彼长中,忧心不已。1988年在时任文化部长王蒙的支持下,刘梦溪组建中国文化研究所。并还多方筹集资金,创办了《中国文化》杂志。在创刊词里刘梦溪写出了创办这份杂志的初衷。

我们想为了走向世界,首先还须回到中国。明白从哪里来,才知道向哪里去。文化危机的克服和文化重建是迫临眉睫的当务之急。

在刘梦溪书房内,挂有一副他最喜欢的对联,“云若无心常淡淡,川如不竟岂潺潺”。这是当年赵朴初先生送给刘梦溪的,从中可以看到梦公的处世心境,及学术造诣。

刘梦溪:可能是(20世纪)70年代,那一段我跟朴老有接触,那当然主要一开始请教一些佛学问题,就那个时候,我们容易对这些问题感兴趣。跟朴老一见如故,他觉得一个年轻人,喜欢这方面,如何如何,来往比较多,那恰好赶上一个四人帮后期比较肆虐的时期,但是整个这个阶段,我想我们彼此之间的友谊固然没减,我们精神方面的激励,我从朴老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就在这个时候,内心一派安宁,不肯与外界世人有所争个强弱,上下高低,没这个意思。云若无心常淡淡,川如不竞岂潺潺,结果我就写了一封信,说我当时的心情,不久他就寄来这副对联。这个很厉害,就一直挂到现在,现在我的内心也还是这个,我们跟外界有什么可争的呢?在我们自己这里能做多少是多少,学问是有大有小的,能做多少是多少。

王鲁湘:心是淡的,但是学问其实是很活泼的。像川流一样。

刘梦溪:学问这个东西,无止境的东西,你还不敢说到了什么程度,就自己还有兴趣就是了。

刘梦溪简介:

在五十余年的学术研究生涯里,刘梦溪出文入史,由史入经,沉潜学术,传承典范;他用七年时间,编纂35卷、2500万字的煌煌巨著《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来寻找20世纪中国学者的精神家园的奥秘。2017年初,他出版了《学术与传统》,三卷本百余万言,慎思明辩,堪称年度具有指标意义的学人著作;“云若无心常淡淡,川如不竞岂潺潺”,则是他不惑之年过后学术造诣、道德文章、学者心境的真实写照。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刘梦溪的人物简介

刘梦溪,原籍山东黄县,1941年生于辽宁。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1961级中国文学专业毕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杂志创办人兼主编、艺术美学暨文学思想史方向博士生导师,2011年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四大名著适合孩子阅读吗

  昨日,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在《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四大名著”适合孩子阅读吗?》,认为四大名著以及一些国外经典不适合孩子看,引发网友热烈讨论。

  秦春华在文章中表示,四大名著或许并不适合孩子阅读。这些文学经典的确是经典,“但都是成年人的经典,并不是孩子的经典。不是所有年龄阶段的人都应该阅读同样的经典。”

  与此同时,他认为,应该让更多的现当代中文经典名著摆在孩子的书架上,更加关注白话文学经典的传播和阅读引导。

  文章发表后,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目前,一家媒体微博账号下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已经超过4000条,转发2000余条。

  记者发现,网友们的观点并不统一。有网友认为要培养小孩的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一味引导自作主张;也有网友表示支持,小时候被逼着看看不懂的名著也痛苦,什么年龄应该有什么样的思考。

  对此,记者采访了文化学者朱大可、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文化评论人解玺璋,看看他们如何说。

   焦点1

   四大名著是否适合孩子阅读

  秦春华:《水浒传》里满是打家劫舍,落草为寇,占山为王。《三国演义》中充斥阴谋诡计,权术心机,尔虞我诈。《西游记》根本上讲述的是佛法和人生,远非孩子所能理解。《红楼梦》“色、空、幻、灭”的主题可能会影响他们对未来生活预期。

  朱大可:四大名著之所以拥有强大的传播力量,是因为它们投射了民众的基本欲望,如《水浒传》的造反情结,《三国演义》的忠义和忠君情结,《西游记》的超人情结,《红楼梦》的恋母情结。在这个意义上,除《西游记》可适度放低年龄,其他三部都很“少儿不宜”,应当谨慎地加以节选。

  刘梦溪:《西游记》适合所有年龄段的孩子阅读,可以打开想象力。另外三本,家长老师可以不推荐,但孩子读了也没关系,不会有特别坏的影响,因为现实比文学著作更复杂。《水浒传》可选择优秀的选段,不能把它当成洪水猛兽。

  解玺璋:这个问题不能一刀切,因为不同孩子特点不同。比如《红楼梦》,对于早熟的孩子也可以阅读。读书不要过多地限制,相信读者自己的判断力和吸收能力。

   焦点2

   是否要更多推崇现当代文学

  秦春华:学生应该加强学习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作品,“但为了有效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应该需要更加关注白话文学经典的传播和阅读引导。这是更为紧迫的任务。”

  朱大可:现当代文学并不缺乏优秀作品,它们应当成为孩子们学习现代汉语的.主要范本。但问题是教材的选篇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一些垃圾或问题作品进入课本,而真正具有启蒙价值的精华,则被弃之不用。

  刘梦溪: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精华文本可以作为孩子的读物,如何判断哪些是精华读物比较重要。比如鲁迅的作品,故事新编、朝花夕拾,对孩子的价值观、语言天赋都很有好处,以及冰心的作品也非常适合孩子阅读。

  解玺璋:不能给孩子太多的条框,希望他们读什么,应该让读者自己去选择感兴趣的读物。除了当代文学,古典也应该多阅读,而且越小阅读越有好处。“家长和老师以读得懂和读不懂来判断,本身是比较大的问题,比如《诗经》对孩子语感韵律的培养,长大之后会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