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孙子兵法》听书笔记 06 谋攻篇:上兵伐谋,不是说打仗要用计谋
- 上兵伐谋如何正确理解
- 上兵伐谋
- 上兵伐谋的最高指导原则是什么
- 【兵法心得011:上兵伐谋】
- 孙子兵法为什么说上兵伐谋
- 孙子兵法中认为决定战争的主要因素有哪几个方面,举例谈谈如何理解
- “攻心为上,上兵伐谋”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 中国古代的计谋有哪些与攻心手段有关的
- 上兵伐谋是什么意思 上兵伐谋是什么
《孙子兵法》听书笔记 06 谋攻篇:上兵伐谋,不是说打仗要用计谋
关键点:怎么样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一、上兵伐谋:
寇恂:伐掉主谋的人,直接杀皇甫文
晏婴:伐掉对方的心头念想,不让范昭乱来。
二、其次伐交:
张仪欺楚:利益诱之破坏外交。
英布降汉:杀使伐交。班超出使西域,招降鄯善国。
三、其次伐兵,下策攻城
攻城太惨烈,灾难性的战争,劳民伤财太大!下下策。
金句:
1. 伐掉他主谋的人,让他丢掉了主心骨,就没法打了,没人出主意了。
2. 伐掉对方想打仗的念头。
3. “实者备之,强者避之”,一探虚实很实很强,就不要打。
自我总结:“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一讲,我们就专门讲“不战而屈人之兵”。
怎么不战而屈人之兵?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一、上兵伐谋:
上兵伐谋的意思是伐掉对方的计谋,伐是谓语,谋是宾语,伐掉他的谋,也就是说要打消掉他的计谋。
怎么伐?
1. 伐掉他主谋的人,让他丢掉了主心骨,就没法打了,没人出主意了。
例子:东汉的开国名将寇恂,去讨伐一个拥兵万人的叛将高峻,之前打了一年都打不下来。寇恂大军一到,高峻就派了军师皇甫文作为使者来见,寇恂二话不说,把皇甫文直接推出去就斩了,然后让他的副使回去告诉高峻:
“他的军师没礼貌,已经被我杀了。如果他要投降,赶快投降;如果不想投降,那就固守吧,看看能怎么样。”
高峻马上就投降了。
寇恂解释,皇甫文是高峻的军师,高峻派他来就是来探我们的虚实的。
如果留下他,放他回去,皇甫文一路来观察我们,他就已经想好了怎么跟我们打了,回去他俩就商量,定计来对付我们。我把他杀了之后,高峻就没了主心骨,他就吓破了胆。这就是上兵伐谋,他伐掉了高峻的谋,这个谋就叫皇甫文。
2. 伐谋是伐掉他的心头念想
在酒桌上就把敌人的百万雄兵给退了,这个是春秋晋国和齐国的故事。
例子:晋平公想攻打齐国,就派范昭做使臣去探听虚实。齐景公高规格地设宴招待,酒至半酣,范昭就说,我想讨国君杯中的酒喝,行不行?
晏婴把杯子换了,就是不跟他喝一个杯子里的酒,以免乱了上下尊卑。他跳舞要奏成周之乐,这成周之乐是天子之乐,我们诸侯国是没有资格演奏的,他偏要乱来,所以太师也不给他演奏。
范昭回到了晋国,向晋平公汇报说,齐国不能打,我想侮辱他的国君,被晏婴识破了,我想乱他的礼仪,又被管音乐的太师给识破了,所以齐国有贤臣,不能打。
“实者备之,强者避之”,一探虚实很实很强,就不要打。
二、其次伐交:
1. 利益诱之,破坏外交
伐交就是要伐掉他的外交,破坏他的外交,绝了他的外援。
例子:张仪欺楚
战国的谋士合纵连横,苏秦、张仪都是干伐交的活。张仪伐掉楚怀王和齐国的外交联盟,就是一个伐交的典型案例。
秦国的丞相张仪为了破坏齐楚联盟,访问楚国,引诱楚怀王,说如果你跟齐国绝交,和秦国结盟,秦国愿献出桑榆之地六百里给楚国。
楚王因为利益就忘了本谋-结果张仪欺楚
马上就派人去跟齐国绝交。绝交了之后,又派一个将军去秦国接收桑榆之地。张仪称病不出,不见。
后来当面辱骂齐王,让全天下都看到他跟齐国已经彻底闹翻了,来取信于秦国,取信于张仪。
这时齐国不仅跟楚国绝交,而且马上转头,他去跟秦国结盟了。
2. 杀使伐交
两国竞相用外交手段拉拢异国,杀掉竞争对手的使臣,逼迫目标国和其结盟。
楚汉相争的英布归汉
班超出使西域,招降鄯善国
三、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是万不得已之法,因为你要准备各种攻城器械,这得三个月时间,挖战壕,堆土坡,构筑攻城阵地,又是三个月。
攻城的结果往往是灾难性的,攻城是下策的下策的下下策。
《孙子兵法》首先不是战法,而是不战之法;不是战胜之法,而是不败之法。
上兵伐谋如何正确理解
指导战争的最高原则是从军事谋略上须高人一筹,通过谋略的良好运用破坏敌人的战争计划,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上兵:指导战争的最高原则。
伐谋:从谋略上进行较量。
上兵伐谋
谋先于战,未雨绸缪,料之先而知己且知彼,是为伐谋,这就像生活中的,你不是别人,但是你却知道别人想什么,你想以用先知的方法制约别人,这样你就是伐谋.当然伐谋是有双方的,你伐他,他也伐着你,而取伐谋为上,就是意味着你在前期的谋略政策战争中能先取得胜利...可以比较作~~一个虚无的战争氛围,双方面思想的交锋...双方没有实际的触及对方.(思想交锋啊..)
同样,伐交者以外交,用利益需求相互制约着,然后用实际利益来影响和促使对方的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纯外交的强弱也一般决定是国家政治的特点,当然用基础话来说,我觉得可以比喻成两个人的接触战(指不再是虚无的思想交锋,可以用话语试探等来得知对方是思想~),也是属于智商团们的战争...
其次伐兵,其下伐城~~说不妥了,那咋办?开打!!等等..如果你拳头比人家大,身体比人家壮.打起来就容易点吧,受到的损害也小,这就是伐兵了.伐兵者,就是比兵锋,确定是思想路线,接下来的就是纯军事的了,这个可以参考战争论,战争的定义就是暴力的使对方屈服与服从,思想是损害,ok,伐兵吧!相对的攻城,古代十可围城,十倍的兵力才能攻城,所以,可以说明攻城是很无奈的做法,是很不顾损害的做法,所以说是下策~~这个不用比喻了,两虎打架,哪能都不流血~~呵呵
上兵伐谋的最高指导原则是什么
要达到某种目的,最好先使用谋略,其次是通过外交技巧,再次是通过击垮对方的军队,最次才是攻破对方城市。
①上兵伐谋:上兵,上乘用兵之法。伐,进攻、攻打。谋,谋略。伐谋,以谋略攻敌赢得胜利。此句意为:用兵的最高境界是用谋略战胜敌人。
②其次伐交:交,交合,此处指外交。伐交,即进行外交斗争以争取主动。当时的外交斗争,主要表现为运用外交手段瓦解敌国的联盟,扩大、巩固自己的盟国,孤立敌人,迫使其屈服。
③其次伐兵:指动用部分军事力量,在敌方政治、经济重心之外解决敌人,以便把战争损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④其下攻城:是指在上述三项努力无效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即攻取敌方战略要地乃至全部领土。
扩展资料
原文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译文
孙子说:战争的原则是:使敌人举国降服是上策,用武力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军降服是上策,击败敌军就次一等;使敌人全旅降服是上策,击破敌旅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降服是上策,击破敌卒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伍就次一等。所以,百战百胜,算不上是最高明的;不通过交战就降服全体敌人,才是最高明的。
所以,上等的用兵之道是凭借谋略取得胜利,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城,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制造大盾牌和四轮车,准备攻城的所有器具,起码得三个月。堆筑攻城的土山,起码又得三个月。如果将领难以拟制焦躁情绪,命令士兵像蚂蚁一样爬墙攻城,尽管士兵死伤三分之一,而城池却依然没有攻下,这就是攻城带来的灾难。所以善用兵者,不通过打仗就使敌人屈服,不通过攻城就使敌城投降,摧毁敌国不需长期作战,一定要用“全胜”的策略争胜于天下,从而既不使国力兵力受挫,又获得了全面胜利的利益。这就是谋攻的方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上兵伐谋
【兵法心得011:上兵伐谋】
有了胜算,有了粮草,第三篇就是怎么打的问题了。孙子说百战百胜有问题,百战民疲,百胜主骄,再打不败才怪。最好不用打,破坏敌人的策略,或使之惊,或使之忌,或使之乱,让他发现没法打,不敢打,或容易打。打仗不是为了杀人,杀人是损人不利己的事,打仗最好的结果就是要利益最大化,美国鬼子这点学得最透彻,一战二战靠打仗发横财,现在为发财而打仗。打仗赢不赢不重要,关键是打完了自己变强了没有。所以,结果定义很重要啊。
孙子兵法为什么说上兵伐谋
孙武认为通过策略取胜,不需动用武力,才是获取战争胜利是最好的方法。上兵伐谋是《孙子兵法》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其进一步在下文中体现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古代军事理论的重要思想。对后世的战争有很大的影响。
在《孙子兵法·谋攻篇》原文为: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翻译过来就是用兵之道,以计谋取胜为上。其次的方法以外交手段瓦解敌人。最下的是靠攻城取胜,攻城取胜的方法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扩展资料: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翻译过来是孙子说:衡量战争取胜的一般原则是,以能使敌国完整无损的降服于我为上策,而攻破敌国使其残缺受损便略逊一筹;能使敌人一军将士完整无缺全员降服为上策,而动武力击溃敌人一个军,便略逊一筹;能使敌人一旅将士完整无缺全员降服为上策,而用武力击溃敌人一个旅便略逊一筹;能使敌人一卒官兵全员降服为上策,击溃一卒兵众就差一等了;能使敌人一伍士卒全员降服为上策,击溃一伍士卒就差一等了。
孙子兵法中认为决定战争的主要因素有哪几个方面,举例谈谈如何理解
我这是从新浪某人的博客上转来的,觉得他说的很不错,贴给你。但愿对你有用。
综观孙子的论述,他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如下各项:
(一)政治
在《孙子·计篇》中,孙武提出,关系到战争胜负的有五方面的情况,其中“一曰道”。他把“道”放在诸种因素的首位,认为在战争中是起着决定作用的。
什么是“道”?在春秋末期,各人有各人的解释。“道”在老子那里,被说成是能生出于地万物的本体。他说:“有物混成,先大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二十五、四十二章)“道”在孔子那里,是指封建领主制的稳定秩序。他说:“齐一变至于鲁,昏一变至于道”;“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怔伐自诸侯出。”(《论语·雍也、季氏》)孙子解释“道”的意义,与老子、孔子全然不同。他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①在孙武看来,“道”是这样一种境界:上下一致,同心同德,民乐为君用,生死与共。显然,这是封建社会中理想的政治状况。孙武又指出,在判断战争双方谁胜谁负时,首先要比较:“主孰有道?”这也就是说,那一个君主能取得民众的支持,在政治上有一套安国悦民的办法。
孙武把“道”即政治放在决定战争胜负因素的首位,是有其远见卓识的。
这种见识,来自历史经验的总结。历史上的战争,如商汤伐桀、武王代纣、周公东征,都是因为君主有“道”,深得民心,在政治上处于优势而战胜强敌的。据说,商汤伐桀时。“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孟子·梁惠王下》)武王伐纣时,周人的军队明显地少于商纣,但是,“王赫奋烈,八方咸发,高城若地,商庶若化”(《逸周书·武寤解》),很快取得了胜利。《荀子·王制》称:“周公南征而北国怨,曰:‘何独不来也?’,东怔而西国怨,曰:‘何独后我也?’”。显然,周公也是因为“有道”,他的政策得到人民的拥护,故东征时势如席卷,迅速平定了四方的叛乱。再如,春秋末年越国攻吴的战争,由于越王勾践礼贤下士,与人民同舟共济,因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国语·越语上》),全国上下,意气风发,同仇敌忾,终于在连战皆捷之后,灭亡了吴国。当时的历史一再证明,一个国家政治有“道”,能够“令民与上同意”,就会在作战中发挥出最大威力,是制胜敌人的首要因素。
①“而不畏危”,竹简作“民弗诡也”,意即人民不违背上级命令,逃散或投降。竹简本与今传本均合理可通。
(二)经济
孙武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是战争胜负的重要依据。他在《形篇》中说: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上述的“度”、“量”、“数”,就是指疆域的大小、物产的多少、人口的众寡。由这些而形成“称”,即实力的强弱,从而决定战争的胜负。显然,在孙子看来,一个国家的土地面积、粮食产量、人口数目、经济实力,在战争中起着直接作用。
孙武的这一思想,也是从当时的历史实践中总结出来,又被历史反覆证明了的,春秋时期,列国数百,战事频繁,霸主更迭。而在这长期的兼并战争中,能够左右局势而充当霸主的,就是齐、晋、秦、楚、吴,以及后来的越等大国。其中,北方的晋和南方的楚,在疆域广大、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实力强盛方面,尤居于领先地位,因而左右局势和充当霸主的持续时间也最长。夹在大国中间的中小国家,如郑、宋、鲁等,对于大国的进攻只能招架而无法还手,它们只有依附于一个大国才能生存下去。所以鲁国的子服景伯说:“小所以事大,信也;大所以保小,仁也。”(《左传·哀公七年》)大国和小国之间战争的胜负是如此明显,它们之间竟是“事”和“保”的上下级关系。可知,孙武的度、量、数、称生胜的观点,在通常情况下都是正确的。
(三)军事
双方军事力量的强弱对战争的胜负起着主要的作用,这是一个普通常识。但军事力量的强弱,不仅要看军队数量的多少、武器的优劣,还要看许多其他情况。毛泽东指出:“战争的胜负,主要地决定于作战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自然诸条件,这是没有问题的。然而不仅仅如此,还决定于作战双方主观指导的能力。”(《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166页)孙子深深得懂得这一点,他在《计篇》中提出,判断战争的胜负,在军事上要了解:“将孰有能?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土卒孰练?赏罚孰明?”在《谋攻篇》中,他又指出:“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显而易见,军事力量的强弱,除了军队的数量和武器之外,还要看将帅的才能、士兵训练的程度、军队法纪的执行情况、作战指挥的得当与否等等。孙武这种把军事上的各种因素综合起来进行比较的观点,应该说是相当全面的。
战争双方军事力量的强弱是由许多综合因素决定的,这只要观察春秋时的一些战例便可以明了。公元前684年,齐鲁长勺之战,鲁军由于有军事家曹刿作参谋,巧妙地掌握好出击的时机,终于击败了这个大国之师,鲁国作为一个中等国家显示了较强的军事力量。再如公元前597年晋楚之战,晋国出动了三军救郑伐楚,军队人数众多,武器装备也是不弱的。但由于将帅之间意见不统一,中军元帅苟林父指挥无能,与楚对峙而不作战斗准备,军队又缺乏严格的纪律,这就大大削弱了晋国的军事力量。至楚“疾进师,车驰卒奔”;向晋袭来,晋帅在慌忙中竟“不知所为”(《左传·宣公十二年》)。晋军士气不振,夺舟渡河而逃,终于一败涂地。上述战例充分说明,孙武关于衡量军事力量,不但要看“兵众孰强”,还要看“将孰有能、法令孰行、土卒孰练、赏罚孰明”的思想,是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四)外交
在战争中通过外交途径争取与国、孤立敌国是制胜的重要手段。孙子认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谋攻篇》)又说:“衢地则合交”;“必争天下之交,必养天下之权。”(《九地篇》)显然,在孙武看来,外交活动具有相当积极的作用,它可以造成各方面的优势,导致对敌战争的胜利。
春秋时期,诸侯国家林立,要想赢得战争的胜利,必须开展外交活动。
“伐交”在春秋时期有着广阔的活动天地,是各诸侯国在战争中经常采用的。如公元前632年,楚军围宋、宋人求救于晋。晋国为了联合齐、秦一起伐楚,采用了军事家先轸的建议:一方面,使宋人以土地贿赂齐、秦,请齐、秦劝楚释宋之围;另一方面,晋国又拘执曹君,分曹、卫两国的土地以与宋人。这样,楚国因曹、卫,必不答应齐、秦的劝说;齐、秦喜得宋之赂,又见楚不听其劝说,必来参与对楚的战争。事情果如先轸的预料,齐、秦与晋一起参加了对楚的城濮之战,为晋国在这次战争中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又如公元前630年,晋、秦联合围郑。郑国派大夫烛之武见秦君说:”秦、晋围郑久,郑国知道自己快要亡了。如果郑亡而为秦邑,则要越过晋国而有之,这实在是很难的为什么要亡郑而增益晋呢?秦现在若舍郑不围,则秦以后有使节东来,郑可尽地主之谊提供各种方便。且晋人怎有满足的时候?既东略郑,又必欲西进。如不损害秦国,其土地将从何而得?”经过烛之武的一番游说,秦国果与郑盟而释郑之围,晋国见秦改变态度亦罢兵而去(见《左传·僖公三十年》)。这一次,郑国通过外交活动而不用兵刃,解了秦、晋之围。
到了战国时期,大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更加激烈,“伐交”也就愈趋活跃。
当时由于秦国的强大,在外文活动中又产生了联合东方六国以对付秦国的“合纵”和以秦为中心对东方六国各个击破的“连横”以及“远交近攻”等策略,更形成了一批专事在各国游说、进行外交活动的策士。外交活动的作用较春秋时更为显著,它的成败往往直接关系到战争的胜负。如公元前313年,秦欲伐齐,而恐齐与楚纵亲,就派张仪使楚,佯以商于之地六百里赂楚。楚怀王贪于得地,即使人与齐绝交。与此同时,秦亦使人至齐,与之谋合。结果,秦国彼坏齐,楚联盟的外交活动成功了。次年,楚国因被秦欺骗愤而出兵攻秦,由于受到齐、韩等国的联合夹击,自己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因而甲士八万被斩,大将屈被俘,汉中之地尽为秦所得(见《战国策·秦二》、《史记·楚世家》和《张仪列传》)。孙武关于“伐交”在战争中重要作用的论断,在战国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
(五)自然条件
《孙子·计篇》阐述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天、地两项,都是讲自然条件的,孙武解释说“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他在《地形篇》中进一步强调:“夫地形者,兵之助也。”《通典》卷一五九引孙子曰“深草蓊秽者,所以遁逃也;深谷险阻者,所以止御车骑也:隘塞山林者,所以少击众也;沛泽杳冥者,所以匿其形也。”这是对“地形,兵之助”的具体发挥。显然,各种各样的天气和地形等自然条件,在战争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关于天气条件在战争中发挥作用的例子,有三国时的赤壁之战。公元208年,曹操率兵20余万南下,进到赤壁后,因小战失利,退驻江北。南方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在赤壁与曹军隔江对峙。孙刘联军在作战过程中,利用当时盛刮东南风的特点,以火攻烧掉了曹操水师的船只,把曹兵打得大败。强劲的东南风造成了孙刘以火攻击败曹操的有利条件。至于因地形而导致战争胜负的事,在春秋时代就可以举出多例。公元前645年,秦、晋战于韩原,因为“晋戎马还泞而止”,陷入泥潭而不能动弹,结果晋惠公被秦所俘。晋国因误入沼泽地带而导致这次战争的失败(见《左传·僖公十五年》)。公元前627年,秦军远袭郑国,因见郑有备而还。在回来时经过晋国境内,晋人在(或作崤)地进行狙击。崤地形势险峻,道路难行,有两座山陵东崤和西崤耸立其间。唐李吉哺《元和郡县志》描写说:“自东崤至西崤三十五里,东崤长坡数里,峻阜绝涧,车不得方轨。西崤全是石坂十二里。险绝不异东崤。”(卷五《河南道一》)晋人在这样的险峻之地向秦师发起突然袭击,把秦师打得一败涂地,秦师的三位将帅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全被晋人俘获(见《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由此可见,孙武把“天”、“地”,亦即天气、地形等自然条件,作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也是为当时和以后的战争实践所一再证实了的。
总之,孙武关于战争取胜的要素,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自然条件诸方面的思想,是相当全面、丰富和深刻的。他的关于政治(“道”)是战争取胜的首要因素的思想,关于经济上的“度”、“数”、“量”、“称”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的思想,关于军事力量的强弱要看“将孰有能、法令孰行、士卒孰练、赏罚孰明”等方面因素的思想,关于外交活动是战争中的一个特殊战场(“伐交”)的思想,关于自然条件包括天气、地形等在战争中可以作为重要助力的思想,不仅是历史经验的精辟总结,是孙武探索军事规律的卓著成果,而且在现代战争中仍然是有效的,对于战争的决策者具有启迪意义和参考价值。
“攻心为上,上兵伐谋”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 中国古代的计谋有哪些与攻心手段有关的
出自《孙子兵法》。
上兵伐谋,拼音shàng bīng fá móu。上兵,即兵之上者,就是指上乘的用兵之法。伐,原意为功劳,这里活用作动词,建功的意思。伐后省略介词,伐谋就是“伐以谋”,谋就是谋略。意即凭谋略建功,指使用策略取胜,不需动用武力。
整句翻译为:用兵的最高境界是使用谋略胜敌。上兵伐谋是《孙子兵法》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其进一步在下文中体现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古代军事理论的重要思想。对后世的战争有很大的影响。
马谡说,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孙子兵法也说,上兵伐谋。谋,就是心计智谋的意思,是人的心思考虑筹划的,伐谋也有伐心的意思。所以人们经常这样总结说,上兵伐谋,攻心为上。
扩展资料:
上兵伐谋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原文为: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上兵伐谋是什么意思 上兵伐谋是什么
“上兵伐谋”意思就是指上乘的用兵之法
“上兵伐谋”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原文为: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释义:上等的用兵之道是凭借谋略取得胜利,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城,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这次印度在洞朗的退兵,我们就是用此法“上兵伐谋”而没有费一枪一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