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事地形学经典名言

军事地形学经典名言(孙子兵法中的人生经典名句)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05 14:56:57 浏览8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孙子兵法中的人生经典名句

孙子兵法中的人生经典名句

  孙子兵法中的人生经典名句,《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和“古代第一兵书”,在我国古代军事学术和战争实践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书中的名句更是为人津津乐道、奉为经典。下面我简单整理了《孙子兵法》中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人生经典名句,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

  孙子兵法中的人生经典名句1

   《孙子兵法》中的经典名句

  1、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始计篇》

  译文: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是关系民众生死的所在,是决定国家存亡的途径,不能不认真加以考察、研究。”

  孙子开明宗义地提出了“慎战论”,认为对待战争应该持谨慎的态度。有道是:“求名当求万世名,计利当计万世利。”这和孙武的军事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国家的利益当为第一,战争的目的在于为国家争得利益,要以取得最大利益为目标,就必须慎重“算计”。

  2、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孙子兵法·始计篇》

  译文:如果将领同意并执行我的作战思想,任用他领兵作战一定胜利,就留下来用;如果将领不同意和不执行我的作战思想,任用他领兵作战必定失败,就应该让他离去。战略筹划确定并通过之后,接下来就要考虑“势”的问题了,以便充分利用外部的条件。所谓的“势”,就是在战争瞬息万变的情况中抓住有利的时机采取恰当的应变行动。

  好的计划需要好的执行者,计划要想顺利实施,也要懂得充分利用外部有利条件。

  3、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孙子兵法·始计篇》

  译文:用兵打仗,实际上是一种诡异、欺诈的行动。因此要做到:有能力,要装作没有能力;要行动,装作不会采取行动;在逼近对方的时候,要使对方感到很远,当离对方很远的时候,要使对方感已经临近了。

  常言道:“兵不厌诈”。战阵之间,必须施以伪装,使敌人产生错觉,作出错误判断,然后趁机对敌方进行袭击,定可获胜。由这几句派生出来的声东击西、指南打北等战术,都是以假象迷惑敌人,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几句话道出了战争的本质,在战场上“循规蹈矩”就是自取灭亡,就是对我方军士百姓的残忍,也是“愚仁”的一种体现!

  4、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孙子兵法·始计篇》

  译文:敌人贪利,就诱之以利而消灭它;敌人混乱,就抓紧时机立刻消灭它;敌人实力雄厚,则须时刻戒备它;敌人精锐强大,就要注意避开它的锋芒;敌人褊急易怒,就挑逗它,使它失去理智;敌人小心谨慎,稳扎稳打,就设法使它骄傲起来;敌人内部和睦,就离间其关系。

  这几句讲用兵之道在于计谋,作者认为,“战阵之间,不厌诈伪”(见《韩非子·难一》),因而可以小利诱之,使敌人迷惑,中计;可以扰乱其军心,破坏其给养,打乱其部署,最终打败敌人。若看到敌人实力雄厚,就应考虑到敌人可能会对自己发动进攻,应有所准备。两军对阵时,看到敌军强大,就要有所回避,不可硬拼、硬冲……这几句所谈用兵之道,在现代军事上也值得借鉴。

  5、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孙子兵法·始计篇》

  译文:在敌人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攻,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条件下出击。

  对敌人作战,就应在敌人守备最薄弱的地方和敌人意想不到的时间,在对方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袭击,这样就能出奇制胜。古今中外有不少这样的战例,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成功即为其一。现已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中的争夺、竞赛,前者说在对方没有防备的地方或无准备的时候发动进攻;后者说采取出乎对方意料的行动致胜。

  6、兵贵胜,不贵久!——《孙子兵法·作战篇》

  译文:用兵作战贵在速战速决,而不宜旷日持久。

  孙子主张速战速决,因为持久战就是消耗战,对双方乃至百姓都没有好处。尤其是处在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哪个国家的经济也不足以支持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这一思想运用于商战之中,表现于在做好战前的准备和谋略之后,要迅速出击,以快攻配合作战,否则就会功败垂成。商场信息瞬间变化,一方面战术谋略只在一定时间内有最佳效果,而商场讲究先抢商机为赢;另外一方面,信息流动太快、太多,时间久了,战术很容易被竞争对手看穿,那么事先的策略和谋划就会泡汤。

  7、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攻篇》

  译文:百战百胜,并非用兵策略中最好的,不交战而使敌屈服,才是用兵策略中最好的。

  这段话反映了孙武战争观的一个重要内容“不战而屈人之兵”。孙武认为,战争的目的在于“能自保而全胜”,百战百胜实难做到,即使全胜了,杀敌一万自损三千,己方也要受到很大损失,若运用谋略和外交手段取得胜利,即“不战而屈人之兵”才算上策。孙子的这一战略思想,很值得学习。

  8、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兵法·谋攻篇》

  译文:最好的用兵策略是以谋略胜敌,其次是以外交手段胜敌,再其次是通过野战交兵胜敌,最下等的是攻城。

  孙子主张要用最小的代价达到战争的目的。用兵的上策是用计谋达到挫败敌人的目的;中策是用外交手段离间敌人的联盟;下策是在非军事手段实在不能奏效的时候,才进攻敌人的军队;下下策是实在万不得已,才可以采用强攻硬拼的方法攻城作战。

  9、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孙子兵法·谋攻篇》

  译文:善于用兵的人,使敌人屈服而不是靠硬打,攻占敌人的城堡而不是靠强攻,毁灭敌人的国家而不是靠久战。必须用全胜的战略争胜于天下,在实力不受到太大耗损的情况下获得全部的利益,这就是以谋攻敌的法则。

  10、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孙子兵法·谋攻篇》

  译文:根据用兵规律,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歼灭敌人,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猛烈进攻敌人,有多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分割消灭敌人,有与敌相当的.兵力则可以抗击,比敌人兵力少时就摆脱敌人,不如敌人兵力强大,就避免与敌争锋。

  用兵的基本法则是根据敌我强弱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针。在我强敌弱的情况下,应集中优势兵力,包围、进攻、消灭敌人;在敌我力量接近时,应设法分散敌人的兵力,果断地攻击敌人,将敌人击溃;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则回避与敌交手,能走便走,采用机动灵活的战术。否则,或者会坐失良机,或者会冒险交战,导致战争失败。作为兵战的原则,这几句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11、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孙子兵法·谋攻篇》

  译文:所谓将帅,就像是国家的辅木,辅木设置运行得周密可靠,则国家定会强盛;辅木设置运行得有空隙不牢靠,国家就一定会衰弱。

  在中国古代,辅木是安装在车子上的一个重要设备,“辅”与“车”两者必须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才能使车辆正常安全地运行。所以,中国古人有“辅车相依”的说法。孙子在这里用一种比喻的方法说明将帅与国家的关系,说明将帅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地位。

  12、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孙子兵法·谋攻篇》

  译文:国君危害军队行动的情况有三种:不了解军队不可以前进而硬让军队前进,不了解军队不可以后退而硬让军队后退,这叫做束缚军队;不了解军队的内部事务,而去干预军队的行政,就会使将士迷惑;不懂得军事上的权宜机变,而去干涉军队的指挥,就会使将士疑虑。军队既迷惑又疑虑,那么诸侯列国乘机进犯的灾难也就到来了。这就是所谓自乱其军,自取败亡。

  13、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孙子兵法·谋攻篇》

  译文:预知胜利的情况有五种:知道可以战或不可以战的,能够胜利;明白实力强弱之运用规律的,能够胜利;上下同心同德的,能够胜利;以己有备对敌无备的,能够胜利;将帅有指挥才能而君主不加牵制的,能够胜利。

  14、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兵法·谋攻篇》

  译文:了解对方也了解自己的,百战不败;不了解对方而了解自己的,胜负各半;不了解对方,也不了解自己的,每战必败。

  既了解敌人的长处和短处,又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就能百战百胜,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一条闻名中外的战争原则。它科学地阐述了临战时必须了解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有把握便打,没有把握不打,根据敌情的变化,采取最合适的方式、最恰当的时机去攻击敌人。因此,自然每战必胜。同时,这一原则还远远超出战争范围,适用于其他一切工作。

  15、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孙子兵法·军形篇》

  译文:从前善于作战的人,先要做到不会被敌战胜,然后待机战胜敌人。不会被敌战胜的主动权操在自己手中,能否战胜敌人则在于敌人是否有隙可乘。所以,善于作战的人,能够做到自己不被敌人所战胜,但不能绝对保证自己一定会战胜敌人。所以说,胜利可以预知,但并不能强求。

  我们经常会看到许多成功的故事,许多成功的人也会介绍他成功的经历,但是按照他们的成功逻辑就一定能成功吗?当然不是的,这些所谓的成功经验都是“马后炮”。诚然成功的人都有某些共同具备的素质,这个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但决定成功与否的,往往不只是取决于自身(前提是自身要做好),这就是孙子要告诉我们的秘密。成功有时候更多的是一种小概率事件,更多的是背景,时机,环境,运气等成分来决定。我们只能在保证不败的基础上寻找尽量大的成功,尽自己的最大努力然后顺其自然,这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做得好不一定胜利,但做不好一定会失败!希望大家都有这种洞见与释然。

  孙子兵法中的人生经典名句2

   人生经典名句之《孙子兵法》

  1、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孙子兵法·军形篇》

  译文:善于防守的人,如同深藏于地底,使敌人无形可窥;善于进攻的人,如同神兵自九天而降,使敌措手不及。因而,既能有效地保全自己,又能获取全面的胜利。

  不动声色是暴风雨来的前兆,夸夸其谈者反而不足为患,平时的低调不是懦弱,而是一种自我保护,也是为将来把握机遇作好准备!战场如此、职场如此、商场亦应该如此!

  2、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孙子兵法·军形篇》

  译文:善于作战的人,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放过击败敌人的机会。所以,胜利的军队先有胜利的把握,而后才寻求与敌交战;失败的军队往往是先冒险与敌交战,而后企求侥幸取胜。善于指挥战争的人,必须掌握“自保而全胜”的规律和原则,这样才能够掌握胜败的主动权。

  凡事都应该先求生存,再求发展,如果只想一口吃个胖子,这是不够明智的做法!

  3、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人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孙子兵法·军形篇》

  译文:获胜的基本原则有五条:一是土地面积的“度”,二是物产资源的“量”,三是兵员众寡的“数”,四是兵力对比的“称”,五是胜负优劣的“胜”。敌我所处地域的不同,产生双方土地面积大小不同的“度”;敌我土地面积大小的“度”的不同,产生双方物产资源多少不同的“量”;敌我物产资源多少的“量”的不同,产生双方兵员多寡不同的“数”;敌我兵员多寡的“数”的不同,产生双方兵力对比不同的“称”;敌我兵力对比“称”的不同,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结果。胜利的军队较之于失败的军队,有如以“镒”称“铢”那样占有绝对的优势;而失败的军队较之于胜利的军队,就像用“铢”称“镒”那样处于绝对的劣势。实力强大的胜利者统帅部队作战,就像在万丈悬崖决开山涧的积水一样,这就是军事实力的“形”。

  4、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孙子兵法·兵势篇》

  译文:管理众人如同一人,取决于合理的管理体制;调动千军如同一军,取决于明确、高效的指挥系统;统领全军迎敌而不败,取决于“奇正”战术的运用;战胜敌人如同石头击卵一样,这是避实击虚思想的体现。

  5、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孙子兵法·兵势篇》

  译文:凡是作战,都是以“正”迎敌,以“奇”取胜。所以善于出奇制胜的将帅,其战法变化就像天地那样不可穷尽,像江河那样不会枯竭。终而复始,如同日月的运行;去而又来,就像四季的更替。

  6、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孙子兵法·兵势篇》

  译文:善于作战的人,借助于有利的态势而取胜,并不是局限于力量的自身,所以他能将自身的力量与巧妙的借势结合起来。善于创造有利态势的将帅指挥部队作战,就像滚动木头、石头一样。木头、石头的特性:放在平稳的地方就静止,放在陡险的地方就滚动;方的容易静止,圆的容易转动。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所造成的有利态势,就像转动圆石从万丈高山上滚下来那样,这就是所谓的“势”。

  7、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孙子兵法·虚实篇》

  译文:行军千里而不劳累,因为走的是敌人没有部署的地方;进攻而必然会得手,因为攻的是敌人没有设防的地方;防御而必然能稳固,因为防守的是敌人必来进攻的地方。所以善于进攻的,使敌人不知道怎么防守;善于防守的,使敌人不知道怎么进攻。

  8、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孙子兵法·虚实篇》

  译文:示形于敌,使敌人暴露而我军不露痕迹,这样我军的兵力就可以集中而敌人兵力就不得不分散。我军兵力集中在一处,敌人的兵力分散在十处,我就能用十倍于敌的兵力去攻击敌人,这就造成了我众敌寡的有利态势。能做到以众击寡,那么同我军当面作战的敌人就有限了。

  这段话把“以寡敌众”、“以少胜多”战法的精妙和本质给体现出来了!

  9、策之而知得失之计,候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孙子兵法·虚实篇》

  译文:要仔细策划一下,来分析敌人作战计划的得失;要挑动一下敌军,来了解敌人的活动规律;要侦察一下情况,来了解哪里有利哪里不利;要进行一下小战,来了解敌人兵力虚实强弱。所以伪装佯动做到最好的地步,就看不出形迹;看不出形迹,即便有深藏的间谍也窥察不到我军底细,聪明的敌将也想不出对付我军的办法。

  10、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兵法·虚实篇》

  译文:用兵的规律像水的流动,水流动的规律是避开高处而向低处奔流,用兵的规律是避开敌人坚实之处而攻击其虚弱的地方。水困地形的高低而制约其流向,作战则根据不同的敌情而决定不同的战法。所以,作战没有固定不变的方式方法,就像水流没有固定的形态一样;能依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称得上用兵如神了。

  孙子用水来比喻用兵之道。用兵要机动应变,好像水没有固定形状一样,不能一成不变,墨守成规。能根据敌情的变化而变化战略部署,从而取胜的,就可以说是用兵如神了。

  11、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孙子兵法·军争篇》

  译文:不了解列国诸侯战略企图的,就不要和他们结成联盟;不熟悉山林、险阻、水网、沼泽等地形的,不能行军;不使用向导,就不能掌握和利用有利的地形。所以,用兵作战要善于用“诈”,采取行动要取决于“利”,部署与战术的变化要通过集中或分散来实现。按照战场形势的需要,部队行动迅速时,如狂风飞旋;行进从容时,如森林徐徐展开;攻城掠地时,如烈火迅猛;驻守防御时,如大山岿然;军情隐蔽时,如乌云蔽日;大军出动时,如雷霆万钧。要分兵掠取敌域内作战物资,要派兵扼守扩张地域内的有利地形,要衡量利害得失相机而动。事先懂得以迂为直方法的就胜利,这就是军争的法则。

  12、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孙子兵法·军争篇》

  译文:对于敌人的军队,可以挫伤其锐气,可使丧失其士气,对于敌方的将帅,可以动摇他的决心,可使其丧失斗志。所以,敌人早朝初至,其气必盛;陈兵至中午,则人力困倦而气亦怠惰;待至日暮,人心思归,其气益衰。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要避开敌人初来时的锐气,等待敌人士气懈怠衰竭时再去打它,这是通过削弱敌军士气而获胜的办法。用自己的严整对付敌人的混乱,用自己的镇静对付敌人的喧嚣,这是通过利用敌军心理躁动而获胜的办法。在离自己较近的战场上等待远道而来的敌人,在自己部队得到充分休息的状态下等待疲惫不堪的敌人,在自己部队吃饱肚子的情况下等待饥肠辘辘的敌人,这是通过消耗敌军力气而获胜的办法。

  军队的士气非常重要。所以要注意打击敌人的士气,动摇将领的决心。趁敌人士气消沉,将帅沮丧毫无斗志的时候去攻击它,才会减少自身伤亡 ,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战争的胜利。打蛇打七寸,做事要有重点,这样才会事半功倍!“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和“避实就虚”的作战原则一样,都是说明在敌我力量相当时,可以作暂时的让步,以保持我军的锐气,使敌人疲劳沮丧,减杀其优势,待到时机成熟时,再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

  13、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孙子兵法·九变篇》

  译文:出征时在难以通行的“圮地”不可宿营,在四通八达的“衢地”应结交邻国,在难以生存的“绝地”不可停留,在被敌包围的“围地”要巧设计谋,陷入走投无路的“死地”就要坚决奋战。有的道路不要走,有的敌军不要打,有的城池不要攻,有的地方不要争,国君的有些命令不要执行。

  这些就是孙子的“九变”思想,孙子认为,将帅能够精通以上各种机变的运用,就是懂得用兵了。将帅不精通以上各种机变的运用,虽然了解地形,也不能得到地利。指挥军队不知道各种机变的方法,虽然知道上面的“途”、“军”、“城”、“地”、“君命”五事之利,也不能充分发挥军队的战斗力。

  14、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孙子兵法·九变篇》

  译文:智慧明达的将帅考虑问题,必然把利与害一起权衡。在考虑不利条件时,同时考虑有利条件,大事就能顺利进行;在看到有利因素时同时考虑到不利因素,祸患就可以排除。

  看问题一定要全面,否则解决问题就不会圆满!

  15、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孙子兵法·九变篇》

  译文:将帅有五种致命的弱点:只知死拼可能被诱杀,贪生怕死可能被俘虏,急躁易怒可能中敌人轻侮的阴谋,廉洁好名可能入敌人污辱的圈套,一味“爱民”可能导致烦扰而不得安宁。

《孙子兵法》中的名言是什么

1、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始计篇》

2、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逸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孙子兵法·始计篇》

3、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孙子兵法·作战篇》

4、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兵法·谋攻篇》

5、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孙子兵法·谋攻篇》 

6、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孙子兵法·谋攻篇》

7、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孙子兵法·军形篇》

8、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孙子兵法·军形篇》

9、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

——《孙子兵法·兵势篇》

10、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孙子兵法·兵势篇》

11、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孙子兵法·虚实篇》

12、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孙子兵法·虚实篇》

13、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孙子兵法·军争篇》

14、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

——《孙子兵法·行军篇》

15、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车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

——《孙子兵法·行军篇》

16、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孙子兵法·地形篇》

17、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孙子兵法·地形篇》

18、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孙子兵法·火攻篇》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啥意思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目录
选自
原文
注释
翻译全文
主旨
赏析全文赏析
分段赏析
论证特点
现代人是如何看待孟子的“人和”主张呢?评价一:
评价二:
作者资料经历
十一岁:
二十一岁:
三十岁:
三十四岁:
四十岁:
四十四岁:
五十三岁:
身后荣辱
选自
原文
注释
翻译全文
主旨
赏析 全文赏析
分段赏析
论证特点
现代人是如何看待孟子的“人和”主张呢? 评价一:
评价二:
作者资料 经历
十一岁:
二十一岁:
三十岁:
三十四岁:
四十岁:
四十四岁:
五十三岁:
身后荣辱
展开 本段选自
选自《孟子》,是孟子及他的弟子记录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的儒家经典。
本段原文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卷四·公孙丑下》原文
本段注释
1.天时、地利、人和:《荀子·王霸篇》说:“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荀子所指的“天时”指指适合作战的时令、气候,“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 形,“人和”是指得人心,上下团结。而孟子在这里所说的“天时”则指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地利”是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人和”则指得人心,上下团结。 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墙叫“城”,外城墙叫“郭”。内外城墙比例一般是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3. 环:包围。 4. 夫:发语词,用于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5. 然而:那么。 6. 是:这是。 7.池:护城河。 8.兵:武器,指戈矛刀箭等攻击性武器。 9. 革:甲衣。 10.坚利:坚固锋利。 11. 米粟:粮食。 12.委:抛弃。 13. 去:离开 14. 故:所以。 15.域民:限制百姓。域,限制、管理。 16. 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 17. 固国:巩固国防。 18. 威:建立威信。 19. 得道者:施行仁政,得到民心(的人)。 20. 失道者:没有施行仁政,没有得到民心(的人)。 21. 寡:少。 22.畔:同“叛”,背叛。 23.之至:达到极点。 24.顺:顺从。 25. 亲戚:古代指亲属,即跟自己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亲:指族内亲属。戚:指族外亲属。 26. 粟:谷子,去皮后称小米。 27. 以:用。 28. 委而去之:委,抛弃.去,离开。 29. 这“故君子”二句:实施仁政的人要么不打仗,若进行战争,则必定胜利。
本段翻译全文
孟子说:“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得人心、上下团结。 周围三里的城,七里的外墙,(敌人)包围攻打(它)却不能够胜利。(敌人能)包围它并且攻打它,一定是得到了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但是却没有胜利,这是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士兵们的)兵器和盔甲不是不坚固锐利,粮食不是不充足;守城的士兵们抛弃了城池离开了它,这是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得人心、上下团结。 所以说:限制百姓不用划定的边疆界线,巩固国防不用山河的险要,在天下建立威信不依靠兵器和盔甲的锐利坚固。实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不实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亲戚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百姓都会服从他。用全天下人都顺从的条件,去攻打连族内族外的亲戚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有道义的君子有不打仗的时候,但若要打仗,那就必定会胜利。”
本段主旨
良好的时机是可以创造的,恶劣的环境是可以改变的,一旦丧失了上下团结的合作关系,就只能走向失败。
本段赏析
全文赏析
本章从天气时令、地理形势、人心背向等方面分析了决定战争胜负的诸多因素,得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断,反映了孟子把“人和”看作是决定战争胜负诸因素中的关键所在,显示了他对人的因素的特别重视。在孟子所处的时代,能有这样的认识,应当说是了不起的。不过也应当看到,“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而在一定的条件下,其重要位置的主次先后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不宜把三者割裂甚至对立起来,对何者更重要作绝对化的一成不变的理解。 本文能够紧扣中心论点反复论证,主旨突出,说理充分,层次清楚,表达流畅。 天、地、人三者的关系问题,古往今来都是人们所关注的。三者到底谁最重要也就成了人们议论的话题。如我们在注释中所引, 荀子曾经从农业生产的角度论述过天时、地利、人和的问题。但他并没有区分谁重要谁不重要,而是三者并重,缺一不可。 孟子在这里则主要是从军事方面来分析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之间关系的,而且是观点鲜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者之中,“人和”是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地利”次之,“天时”又次之。这是与他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贯思想分不开的,同时,也是与他论述天时、地利、人和关系的目的分不开的。正是从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出发,他得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这就把问题从军事引向了政治,实际上又回到了他那“老生常谈”的“仁政”话题。按照孟子的看法,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 国家也不是靠山川险阻就可以保住的,所以,闭关锁国是没有出路的。要改革,要开放,要提高自己的国力,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就会“得道者多助”,多助到了极点,全天下的老百姓都会顺从归服。那就必然会出现孔子所说的那种情况——“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论语·子路》)各国人士都来申请留学,申请经商,甚至携带妻子儿女前来申请移民定居,哪里还用得着“封疆之界”呢?只怕是赶也赶不走啊。“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就这样成了名言,以至于我们现在还常常用它来评价国际关系,谴责霸权主义者。 当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同样是名言,而且, 还更为广泛地应用于商业竞争、体育比赛尤其是足球比赛的狂热之中。这充分说明它所蕴含的哲理是丰富、深刻而具广阔的延展性的。 所谓“人心齐,泰山移。”谁说“人和”不是最重要的财富呢?
分段赏析
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第二、三段:天时地利(客观条件)、人和(主观条件) 两者相比较,层层递进。 第四段:结论,将论点范围由战争扩大到治国之道。
论证特点
一:逐层论证,层层递进。 二:举例论证:(第二、三段)观点鲜明,有气势,有条理。
本段现代人是如何看待孟子的“人和”主张呢?
评价一:
“天时”指的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和时令”,“地利”指的是“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指的是“民心所向,内部团结”。这其中“人和”更为重要。因为“天时”“地利”是客观条件,外在的。而“人和”是主观的,内在的。 良好的时机是可以创造的,恶劣的环境是可以改变的,而一旦丧失良好的人群合作关系,我们只能走向失败。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已能有这样的远见卓识,是相当了不起的。
评价二:
我们应当看到“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密不可分,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其重要位置的主次先后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不宜把三者割裂甚至对立起来,对哪一方更重要也不能做绝对化一成不变的理解。 题外话:古代人靠“天时”取胜的事例。 草船借箭。借助大雾的天气迷惑曹军,使曹军把好多的箭射到他的草船上来。 赤壁之战。诸葛亮借助东风,让熊熊燃烧着的很多小船冲向曹军的战船,把曹军烧得溃不成军,伤亡过半。
本段作者资料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或子居(待证实)或子车,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孔彶的再传弟子。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家,是著名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儒家学说创始者。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三岁丧父,孟母将其抚养成人。在孟子小的时候,母亲为了给他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而3次搬家。后人称之为孟母三迁。孟母教子甚严,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成为千古美谈,《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之说。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 孟子周游齐、晋、宋、薛、鲁、滕、梁列国,游说他的“仁政”和“王道”思想。但由于当时诸侯各国忙于战争,他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几乎没有人采纳他的治国思想。归而与弟子讲学著书,作《孟子》7篇。孟子维护并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坚持以“人”为本。 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但他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韩愈的《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的地位才逐渐提升。他的理论对宋代影响很大。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之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将其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一岁:公元前390年,周安王十二年,孟子生于邹马鞍山西麓之凫村。据赵歧《〈孟子〉题辞》所记,孟轲系“鲁公族孟孙之后”,盖破落后迁于邹。至公元前389年秋,孟子一周岁。

著名的兵法名言有哪些

  1. 用兵虽本于仁义,然其取胜必在诡诈。

    出处:宋人张预注《孙子兵法》

    译文:用兵打仗虽然要以仁义为本,但取得战争胜利必然要运用诡诈的手段。

    赏析:战争是为政治服务的,其出发点应当“本于仁义”;但战争又具有自身的特殊规律,在这个特殊领域里理所当然地要采取一些诡诈手段。在仁与诡的关系问题上,古代进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始终主张二者的统一,即将儒家的仁与兵家的诡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仁诡辩证统一的战略指导理论。仁信与诡诈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战争观范畴,部分儒家学者历来认为二者水火不相容,宋代学者经常用孔子的仁学来攻击孙子的诡道,清代学者则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事实上,孙子既主张讲仁也主张讲诡,他所说的诡并非不仁之诡,而是“仁诡”;他所说的仁并非迂腐之仁,而是智者之仁;在他看来,战场上单讲仁义是虚伪的,打不赢战争才是真正的“不仁之至”。因此,宋人张预的这句话十分准确地理解了孙子关于仁诡关系的观点。

  2. 将帅者,心也;群下者,肢节也。其心动以诚,则肢节必力;其心动以疑,则肢节必背

    出处:《尉缭子•攻权》

    译文:将帅好比人的心脏,部属好比人的四肢。如果决心坚定,四肢的动作必然有力;如果犹豫不定,四肢的动作必然迟疑失灵。

    赏析:兵家不仅从将帅与国家关系的角度论述了“安危之主”的定位,而且从军队这一有机系统的角度阐明了“将者心也”的论断。《司马法》最早从这个角度提出了“将军,身也,卒,肢也,伍,指拇也”的观点,分别对将、卒、伍的地位作了形象的定位。作者尉缭对这一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挥,认为将帅如同军队的心脏,部属如同军队的四肢,将帅意志坚定,部属就会勇敢作战;将帅犹豫不决,部属就会迟疑失灵。尉缭把军队作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系统,论证了将帅在这一系统中的神经中枢地位,同时还清楚地说明了将帅与士卒在战争作用问题上的辩证关系。

  3.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出自:《孙子兵法·虚实篇》

    译文:用兵作战没有固定的模式,就像水没有固定不变的形态一样,能根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叫做用兵如神。

    赏析:孙子认为,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不能拘泥于某种作战的形式,正像水本无固定的形态一样,放在圆容器中它就是圆的,放在方容器中它就是方的。能够根据敌人数量的多少,装备的好坏,士气的高低,指挥员素质如何,军需供应怎样而机动灵活地采取对策,才能夺取胜利。这几句可用以说明用兵或做其他工作应审时度势,灵活机动地制订计划,不可死搬教条,墨守成规。

  4. 练兵之法,莫先练心。人心齐一,则百万之众,即一人之身。将知兵,兵知将,如子弟之卫父兄,手足之捍头目,而常胜在我矣。

    出处:《登坛必究•辑教兵说》
    译文:训练军队的方法,没有比培养士卒的思想意志更为优先的了。官兵的思想意志统一了,即使百万之众也会团结得如同一人。将帅了解士兵,士兵了解将帅,官兵关系如同子弟保护父兄、手足捍卫头脑一样,如果这样,常胜的把握就操之于我了。
    赏析:思想意志的高度集中统一是克敌制胜的根本保证。因此,军队必须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第一位。作者对“练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了深刻阐述,认为“练兵之法,莫先练心”,要求把练心放在治军的首位,在全军形成统一的意志,统一的行动。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只有思想意志统一了,全军上下才能在共同意志的凝聚下团结得象一个人一样,军队内部就会形成“子弟之卫父兄,手足之捍头目”的局面,以这样牢固的内部关系进行战争,必然会取得胜利。

  5. 夫决胜之策者,在乎察将之材能,审敌之强弱,断地之形势,观时之宜利,先胜而后战,守地而不失,是谓必胜之道也。

    出处:《卫公兵法•将务兵谋》
    译文:夺取战争胜利的决策,在于能了解将帅的才能,判明敌人的强弱,分析地形的险易,观察天候季节是否适宜有利,先有取胜的把握然后交战,固守自己的土地而不丧失,这就是必然取胜的原则。
    赏析:唐初大将李靖,身经百战,谋略过人,为大唐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曾与唐太宗李世民对谈历代兵法,著有《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一书。积数十年战争实践经验,李靖在《卫公兵法》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必胜之道”。认为“决胜之策”在于能够了解将帅贤愚,判明敌人强弱,掌握地形险易,洞察天候季节。掌握了敌我双方这四个方面的情况,就有了“先胜”的把握,然后再兴兵作战。李靖关于“先胜而后战”的思想,体现了古代兵家一贯的战争指导原则。刘邦建立西汉政权之后,先后诛杀了手握兵权的韩信和彭越,淮南王英布“疑祸及身”而起兵反汉,刘邦为应付这一突发事变,召集令尹薛公等人出谋划策。薛公根据双方情况,预料英布可能采取上中下三种计谋,由于英布之妻是长沙王之女,预计他会采用下计,果然,英布在刘邦大军攻击下投奔江南,被长沙王所诱杀。

兵书,中国古代对论述兵法的著作的称谓,后成为军事著作的通称。

《汉书·艺文志》著录古兵书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图四十三卷。历代兵书从内容上可分为兵法、兵略、训练、阵法、兵制、兵器、城守、军事地理、名将传等类。现存最早的完整兵书是《孙子兵法》。

中国古代十大兵书指的是《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六韬》、《尉缭子》、《司马法》、《太白阴经》、《虎钤经》、《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