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长孙无忌在当时究竟是忠臣还是奸臣呢对于这个问题我真的好混乱…
他是个忠臣,只不过太忠了,以至武则天哪煞费苦心要除了他!话说胜者王,败者寇,当时武则天当道,那些阿谀奉承者便颠倒黑白了。一句话,他是个大忠臣!
长孙无忌是贤臣还是奸臣
长孙无忌,父亲是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母亲为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与文德皇后是同母兄妹。出身世家,自幼聪明鉴悟,雅有武略,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进而结为姻亲。李渊起兵后,前往投效,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征战四方,成为心腹,并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
在立储之争中,坚持拥立晋王李治,也就是后来的唐高宗,并成为顾命大臣之一。
长孙无忌作为唐初的开国功臣,一直忠心耿耿的辅佐唐太宗,为贞观之治做出贡献,此时的他是忠臣。但是辅佐李治登基后,长孙无忌作为皇帝的元舅,顾命大臣,首席宰相,结党专权,把持朝政,造成相权对皇权的威胁,最终被高宗所忌,落得被逼自杀的悲惨下场。
长孙无忌对朝廷有功,李世民很信任他,那么他究竟是忠臣还是奸臣
贞观朝功臣济济,仅唐太宗图形于凌烟阁有特殊贡献的就有24位之多,长孙无忌被列在首功之位。不过,就才能而论,他在谋臣猛将、良宰贤相中绝对算不上突出,但从与唐太宗的关系看,却是太宗的腹心。由于受到唐太宗特殊信赖,长孙无忌不但在贞观朝发挥了特殊作用,且受托辅佐高宗,成为唐初政治史上的特殊人物。
从李渊父子晋阳起兵叛隋,到建立唐朝,再到统一天下,长孙无忌一直追随李世民东征西讨,但却没有什么显赫之功。他在政治舞台上显露头角,是在玄武门事变中。唐朝建立后,李渊集团发生分裂,最突出的矛盾是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间争夺皇位继承权。于是,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同劝李世民先发制人,认为只有如此才能转危为安。
在李世民夺取皇位继承权的兵变中,长孙无忌称得上是首功之人。在酝酿政变时,他态度坚决,竭诚劝谏;在准备政变时,他日夜奔波,内外联络;在政变之时,他不惧危难,亲至玄武门内。所以唐太宗至死不忘长孙无忌的佐命之功,临死前仍对大臣们说:“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
无论是其辅佐唐太宗时期,还是辅佐唐高宗时期,其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维护皇帝的中央集权。后因反对武则天,被诬陷谋反。长孙无忌毕生忠于大唐王朝。作为唐朝的开国元勋,他不居功,不自傲,尽力协助唐太宗、唐高宗治理朝政,为唐朝的稳定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确实是一代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