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适名句

燕歌行高适名句?高适最有名的两首诗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05 08:42:45 浏览2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燕歌行高适名句

燕歌行

【作者】高适 【朝代】唐代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燕歌行:乐府旧题。诗前有作者原序:“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张公,指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曾拜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一般以为本诗所讽刺的是开元二十六年,张守珪部将赵堪等矫命,逼平卢军使击契丹余部,先胜后败,守珪隐败状而妄奏功。这种看法并不很准确。
汉家:汉朝,唐人诗中经常借汉说唐。
烟尘:代指战争。
横行:任意驰走,无所阻挡。
元戎:军事元帅。
非常赐颜色:超过平常的厚赐礼遇。
摐:撞击。
金:指钲一类铜制打击乐器。
伐:敲击。
榆关:山海关,通往东北的要隘。
旌旆:旌是竿头饰羽的旗。旆是末端状如燕尾的旗。这里都是泛指各种旗帜。
逶迤:蜿蜒不绝的样子。
碣石;山名。
校尉;次于将军的武官。
羽书;(插有鸟羽的,军用的)紧急文书。
瀚海;沙漠。这里指内蒙古东北西拉木伦河上游一带的沙漠。
单于;匈奴首领称号,也泛指北方少数民族首领。
猎火:打猎时点燃的火光。古代游牧民族出征前,常举行大规模校猎,作为军事性的演习。
狼山:又称狼居胥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西北。一说狼山又名郎山,在今河北易县境内。此处“瀚海”、“狼山”等地名,未必是实指。
极:穷尽。
凭陵:仗势侵凌。
杂风雨:形容敌人来势凶猛,如风雨交加。一说,敌人乘风雨交加时冲过来。
半生死:意思是半生半死,伤亡惨重。
腓(一作衰):指枯萎。隋虞世基《陇头吟》:“穷求塞草腓,塞外胡尘飞”
斗兵稀:作战的士兵越打越少了。
身当恩遇:指主将受朝廷的恩宠厚遇。
玉箸:白色的筷子(玉筷),比喻思妇的泪水如注。
城南:京城长安的住宅区在城南。
蓟北:唐蓟州在今天津市以北一带,此处当泛指唐朝东北边地。
边庭飘摇:形容边塞战场动荡不安。庭,一作“风”。飘摇,一作“飘飘”,随风飘荡的样子。
度:越过相隔的路程,回归。
绝域:更遥远的边陲。
更何有:更加荒凉不毛。
三时:指晨、午、晚,即从早到夜(历时很久。三,不表确数。)。
刁斗:军中夜里巡更敲击报时用的、煮饭时用的,两用铜器。
阵云:战场上象征杀气的云,即战云。
一夜:即整夜,彻夜。
血:一作“雪”
死节:指为国捐躯。节,气节。
岂顾勋:难道还顾及自己的功勋。
李将军:指汉朝李广,他能捍御强敌,爱抚士卒,匈奴称他为汉之飞将军。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高适最有名的两首诗

高适最有名的两首诗。一首是《别董大》,里面有千古名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另一首是《燕歌行》,里面有一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说文】高适绝句:天高地远,人生囧途

     
      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就是一年去除了的意思,别名“大年三十”。除夕,指的是这一天的晚上,民间也叫“除夕夜”“大年夜”“除夜”等。除,是“去除”的意思;夕,指夜晚。
      除夕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家人团聚是除夕最重要的事,不管你一年中身在何方,除夕必须赶回家,与家人一起祭祖、一起迎接新年。如果作为一家之主,除夕还在外边奔波,心里该多酸楚啊。除夕又是年底,往往伴着凄风寒雪,心境更坏。

      有一年除夕,高适困在驿站里,心情不佳,干脆写首诗吧,感慨当下、展望来年: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这首诗叫《除夕作》。人在旅途,虽是除夕,也无法回家,只能投宿客栈,面对孤灯。想起家人和故乡、想起自己又长了一岁但功业未就,不免心境凄凉。
      和《除夕作》相似的,是《送李少府,时在客舍作》:

      相逢旅馆意多违,

      暮雪初晴候雁飞。

      主人酒尽君未醉,

      薄暮途遥归不归。

      这首诗也是高适早年所写,雪后初晴的傍晚,诗人和李少府在旅社邂逅,却又要别离,心情可想而知。诗人置酒相送,你一杯我一杯,酒喝干,人未醉。“候雁飞”写大雁南飞,暗示出“归”,可天已晚,故友路途还远,归不归?这里有对友人的关切,也暗含诗人自己的怅惘:我也人在旅途,归哪里?

      这首诗也是高适早年所写,暮雪初晴,苍凉萧瑟,友人在旅途,自己也在绿途,淡淡的离愁中也包含着诗人的伤感。

      高适早年间仕途不顺利,在诗里发过不少牢骚。

    《咏史》是一首五言绝句,借战国时魏国人范雎的故事,感慨自己怀才不遇,表达了有才华的贫寒人士得不到重视的悲愤情绪:

      尚有绨袍赠,

      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

      犹作布衣看。

      范雎早年是魏国中大夫须贾的门客。有一次,范雎随须贾出使齐国,朝堂上,须贾被齐襄王数落得尴尬之极,范雎挺身而出,大展口才,不仅替须贾解了围,还维护了魏国的尊严。齐襄王眼前一亮,觉得范雎是大才,就送黄金和牛、酒给他,想把他留在齐国。范雎谢绝了齐王的邀请,东西也退回。

      齐王的做法让须贾很难堪,须贾是个小人,回国后就向相国魏齐诬告范雎私受贿赂、出卖情报。魏齐大怒,把范雎抓来严刑拷打。范雎装死才逃出魏国,改名张禄,辗转入秦。范雎的才能得到秦昭王的赏识,后出任相国。

      秦国要征伐魏国,魏王派须贾去求和。听说须贾来了,范雎换上破衣服来到馆驿谒见须贾。须贾大惊:“我以为范先生被魏齐打死了,怎么落到这步田地?”范雎答:“当年被弃尸荒郊,幸得一过客所救,亡命于秦。”这须贾虽是小人,但还有些隐恻之心。他留范雎同坐,还给他吃的。当时正是隆冬,须贾命人拿缯袍给范雎披上。范雎说自己可以帮忙引荐秦国的相国,须贾大喜。范雎带着须贾来到相府,说去通报,让须贾在门口等。良久,须贾问守门者:“我的故人范叔入府通报,久而不出,您能为我招呼一下吗?”守门者说这里哪有什么范叔,刚才进去的就是我们的相国啊。

      须贾得知范雎就是相国,如雷轰顶,赶紧跪于门外说:“魏国罪人须贾在外领死。”范雎升堂,历数须贾罪状,最后说:“我本该处死你,但看你还念旧情,以缯袍相赠,所以饶你性命。”须贾叩头称谢,匍匐而出。
      高适年轻时自由自在,似乎不在意仕途,但也确实不顺,所以才有牢骚。人到中年(46岁)才科举中第,得到“封丘尉”这个小官,也郁郁不得志。他认为有才能就应该受到重用,但自己有才能却没有受重用。这首《咏史》,就是借古人赠绨袍的故事来比喻现在:连须贾这样的小人尚且有赠送绨袍的举动,可现在的人却不知道还有像范雎这样的天下贤才,还把他当成普通人看待。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千古名句,出自高适《别董大》。

      这“董大”是谁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当时著名琴师董庭兰。唐玄宗天宝五年(747年),在朝为官的房琯被贬出朝,当时是房琯门客的董庭兰也离开长安。此时高适已过40还没中第,时而隐居、时而游走四方,属于白丁。天宝六年,高适与“董大”会于睢阳(今河南商丘县南),写了《别董大》(二首):

      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其二

      六翮飘飖私自怜,

      一离京洛十馀年。

      丈夫贫践应未足,

      今日相逢无酒钱。

      这两首送别,是久别重逢、短暂相聚后的再次别离。
      前一首,头两句写送别时的晦暗寒冷,也暗含诗人当时的困顿。后两句,既表露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又展现出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

      后一首还是困顿,老友相逢连买酒的钱都没有。即便如此,大丈夫也不能就此沉沦,而是要奋发向上。

      《送桂阳孝廉》也是送别诗,基调同前:

      桂阳年少西入秦,

      数经甲科犹白身。

      即今江海一归客,

      他日云霄万里人。

      数次科考,仍是白身,这“桂阳少年”的境遇和高适有一拼,故同病相怜。但诗中的自信、豪迈、乐观,至今读之,仍荡人心魄。

      身处困境,发发牢骚,但大志不衰,这几首诗皆如此。

      志向不灭,日后还真发达了。高适49岁时扔掉了封丘尉,客游长安,后来入军营,在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里当了“掌书记”。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高适被朝廷授监察御史,佐哥舒翰守潼关,此时他已52了。潼关失守后,高适随唐玄宗逃到成都,任谏议大夫。在唐肃宗、代宗两朝,高适一路升迁,淮南节度使、彭州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并封了侯。

      高适是唐朝著名诗人,他的边塞诗大多雄浑悲壮、浑厚古朴。

      30岁前后,高适北游燕赵三四年,对边塞军旅有体验。此后他写出了唐朝边塞诗中的扛鼎之作《燕歌行》。这首诗气氛悲壮淋漓,主旨深刻含蓄,经典句子迭出:“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高适当封丘尉时曾出过一次差,负责往清夷军(唐朝军镇名,治所在今河北怀来县,当时属范阳节度使麾下)送兵。这次差旅,他对边塞的了解更深一层。《送兵到蓟北》,即是写这次送兵:

      积雪与天迥,

      屯军连塞愁。

      谁知此行迈,

      不为觅封侯。

      诗歌豪迈悲壮,这些战士走向边疆,诗人希望他们成为边防柱石。他哪里知道,仅仅5年后,这批战士竟成了安禄山叛乱的炮灰(安禄山当时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

      高适的边塞诗也不都是笳鼓悲鸣,也有笛声哀怨、款款乡情,如这首《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也作《塞上闻笛》):

      胡人吹笛戍楼间,

      楼上萧条海月闲。

      借问落梅凡几曲,

      从风一夜满关山。

      诗写于高适在西北边塞从军时,当时他在哥舒翰幕府。王七就是著名诗人王之涣,王之涣写《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高适以此诗和之,但比王之涣的诗乐观许多:笛声、月下,环境清朗,声声羌笛硬是把梅花吹落(《梅花落》本是曲名,诗人将其拆用),笛声和梅花四处飘散,一夜间洒满山间。梅花其实是戍边将士们家乡的花、心中的花,诗人把羌笛与梅花联系起来,虚构出梅花落满山间的景象,构成一种深远的意境,道尽边关将士的乡情。

      有意思的是,这首诗居然有两个版本,另一个版本叫《塞上听吹笛 》,词句有些不同,意境一样:

      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天山。

      高适的绝句不多,和他的其他诗一样,大多直抒胸臆,词从意出,没有刻意辞彩修饰。再看看其他几首,大都如此:

      闲居

      柳色惊心事,

      春风厌索居。

      方知一杯酒,

      犹胜百家书。

      田家春望

      出门何所见,

      春色满平芜。

      可叹无知己,

      高阳一酒徒。

      高适还有一首七绝《听张立本女吟》,也非同一般。此诗一说是张立本的女儿所写,说这张立本是个草场官,他有个女儿从小没读过书,忽一日,口中吟出此诗,恰好张立本在,赶紧记录下来:

      危冠广袖楚宫妆,

      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

      清歌一曲月如霜。

      这首诗仅用四句,就创造了一种清雅空灵的意境。清冷的吟诗声和着玉钗敲竹的节拍,飘荡在寂静的夜空,冰冷如霜的月光勾勒出一个峨冠广袖的少女徘徊的身影。情景融合之完美,由情见景,情景相生,非高手不可能写出。

高适诗词名句

  高适是我国唐代着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酒肆或淹留,渔潭屡栖泊,独行备艰险,所见穷善恶。永愿拯刍荛,孰云干鼎镬?

  皇情念淳古,时俗何浮薄?理道资任贤,安人在求瘼。故交负灵奇,逸气抱蹇谔,

  隐轸经济具,纵横建安作,才望忽先鸣,风期无宿诺。飘颻劳州县,迢递限言谑,

  不然买山田,一身与耕凿,且欲同鹪鹩,焉能志鸿鹤?——高适诗词名句

  有人家住清河源,渡河问我游梁园,手持道经注已毕,心知内篇口不言。

  卢门十年见秋草,此心惆怅谁能道?知己从来不易知,慕君为人与君好。

  别时九月桑叶疏,出门千里无行车,爱君且欲君先达,今上求贤早上书。

  商丘试一望,隐隐带秋天,地与星辰在,城将大路迁。干戈悲昔事,墟落对穷年,即此伤离绪,凄凄赋酒筵。

  离别长千里,相逢数十年,此心应不变,他事亦徒然。惆怅春光里,蹉跎柳色前,逢时当自取,有尔欲先鞭。

  出门何所见,春色满平芜,可叹无知己,高阳一酒徒。

  西上逢节换,东征私自怜,故人今卧疾,欲别还留连。举酒临南轩,夕杨满中筵,宁知将上兴,乃在河梁偏。行李多光辉,札翰忽相鲜,谁谓岁月晚,交情尚贞坚。

  终嗟州县劳,官谤复迍邅,虽负忠信美,其如方寸悬。连帅扇清风,千里犹眼前,曾是趋藻镜,不应翻弃捐。日来知自强,风气殊未痊,可以加药物,胡为辄忧煎?

  驱马初阿梁,原野一悠然,柳色感行客,云阴愁远天。皇明烛幽遐,德泽普照宣,鵷鸿列霄汉,燕雀何翩翩。余亦惬所从,渔樵十二年,种瓜漆园里,凿井卢门边,去去勿重陈,生涯难勉旃。或期遇春事,与尔复周旋,投报空回首,狂歌谢比肩。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寄言燕雀莫相唣,自有云霄万里高

  丈夫结交须结贫,贫者结交交始亲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高适·燕歌行)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唐·高适·封丘县)

  圣代即今金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戍卒厌糟糠,降胡饱衣食,关亭试一望,吾欲涕沾臆。

  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

  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

  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

  自从别京华,我心乃萧索,十年守章句,万事空寥落。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

  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拂衣去燕赵,驱马怅不乐,天长沧洲路,日暮邯郸郭。

  青枫江上秋天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高适诗词名句

  晋山徒嵯峨,斯人已冥冥,常时禄且薄,殁后家复贫,妻子在远道,弟兄无一人!十上多苦辛,一官常自哂,青云将可致,白日忽先尽,唯有身后名,空留无远近。

  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今寂寞,犹是子云居。畴昔贪灵奇,登临赋山水,同舟南浦下,望月西江里。契阔多别离,绸缪到生死,九原即何处,万事皆如此。

  君侯枥上骢,貌在丹青中。马毛连钱蹄铁色,图画光辉骄玉勒。马行不动势若来,权奇蹴踏无尘埃。感兹绝代称妙手,遂令谈者不容口,麒麟独步自可珍,驽骀万疋知何有!终未如他枥上骢,载华毂,骋飞鸿,荷君翦拂与君用,一日千里如旋风。

  此与前宋州诸诗之悲感者不同,为天宝二年(七四三,四十岁)与睢阳郡吏周旋所作。

  春皋宜晚景,芳树杂流霞,莺燕知二月,池台称百花。竹根初带笋,槐色正开牙,且莫催行骑,归时有月华。

  不到嵩阳动十年,旧时心事已徒然,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夷门二月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山人好去嵩阳路,惟余眷眷长相忆。

  古迹使人感,琴台空寂寥,敬然顾遗尘,千载如昨朝。临眺自兹始,群贤久相邀,德与形神高,孰知天地遥?四时何倏忽,六月鸣秋蜩,万象归白帝,平川横赤霄,犹是对夏伏,几时有凉飙?燕雀满檐楹,鸿鹄抟扶摇,物性各自得,我心在渔樵,兀然还复醉,尚握尊中瓢。

  古城莽苍饶荆榛,驱马荒城愁杀人,魏王宫观尽禾黍,信陵宾客随灰尘。

  忆昨雄都旧朝市,轩车照耀歌钟起,军容带甲三十万,国步连营一千里。

  全盛须臾那可论,高台曲池无复存,遗墟但见狐狸迹,古地空余草木根。

  暮天摇落伤怀抱,抚剑悲歌对秋草,侠客犹传朱亥名,行人尚识夷门道。

  白璧黄金万户侯,宝刀骏马填山丘,年代凄凉不可问,往来唯见水东流。

  妾本邯郸未嫁时,容华倚翠人未知,一朝结发事君子,将妾迢迢东路陲。

  东入黄河水,茫茫泛纡直,北望太行山,峨峨半天色。山河乡映带,深浅未可测,自昔有贤才,相逢不相识。

  茫茫浊河注,怀古临河滨,禹功本豁达,汉迹方因循。坎德昔滂沱,冯夷胡不仁?

  渤潏陵堤防,东郡多悲辛。天子忽惊悼,从官皆负薪,畚筑岂无谋,祈祷如有神,宣房今安在?高岸空嶙峋。我行倦风湍,辍棹将问津,空传歌(夸瓜)子,感慨独愁人。

  孟夏桑叶肥,穠阴夹长津,蚕农有时节,田野无闲人。临水狎渔樵,望山怀隐沦,谁能去京洛,(焦页)(卒页)对风尘?

  秋日登淮台,台高秋已暮,独行既未惬,怀土怅无趣。晋宋何萧条,羌胡散驰骛,当时无战略,此地即边戍,兵革徒自勤,山河孰云固?乘闲喜临眺,感物伤游寓,惆怅落日前,飘颻远帆处。北风吹万里,南雁不知数,归意方浩然,云沙更回互。

  乱流自兹远,倚橶时一望,遥见楚汉城,崔嵬高山上。天道昔未测,人心无所向,屠钓称侯王,龙蛇争霸王。缅怀多杀戮,顾此增凄怆,圣代休甲兵,吾其得闲放。

  所思强饭食,永愿在乡里,万事吾不知,其心只如此。

  六翮飘颻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十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长忝鲍叔义,所寄王佐才,如何守苦节,独此无良媒?离别十年外,飘蓬千里来,安知罢官后,惟见柴门开。穷巷隐东郭,高堂咏南陔,篱根长花草,井上生莓苔。

  伊昔望霄汉,於今倦蒿莱,男儿命未达,且进手中杯。

  诗将顾恩不顾身,念君此日赴河津,莫道向来不得意,故欲留规诫后人——高适诗词名句

  从来自隐无疑背,值为君情也相会,如何咫尺仍有情,况复迢迢千里外?

  闻说行人已归止,乃是向来赠金子,相看颜色不复言,相顾怀惭有何已?

  时逢大道无难阻,君方游宦从陈汝,蕙楼独卧频度春,彩落辞君几徂暑。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

  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川上常极目,世情今已闲,去帆带落日,征图随长山。亲友若云霄,可望不可攀,於兹任所适,浩荡风波间。

  清晨泛中流,羽族满汀渚,黄鹄何处来,昂藏寡俦侣。飞鸣无人见,饮啄岂得所?云汉尔固知,胡为不轻举?

  朝景入平川,川长复垂柳,遥看魏公墓,突兀前山后。忆昔大业时,群雄角奔走,伊人何电迈,独立风尘首。

  传檄举敖仓,拥兵屯洛口。连营一百万,六合如可有。方项终比肩,乱隋将假手,力争固难得,骄战曷能久?若使学萧曹,功名当不朽。

  兹川方悠邈,云沙无前后,古堰对河壖,长林出淇口。独行非吾意,东向日已久,忧来谁得知?且酌(缶尊)中酒

  野人头尽白,与我忽相访,手池青竹竿,日暮淇水上。虽老美容色,虽贫亦闲放,钓鱼三十年,中心无所向。

  南登滑台上,却望河淇间,行树夹流水,孤城对远山。念兹川路阔,羡尔沙鸥闲,长想别离处,犹无音信还。

  朝从北岸来,泊船南河浒,试共野人言,深觉农夫苦。去秋虽薄熟,今夏犹未雨,耕耘日勤劳,租税兼舄卤。园蔬空寥落,产业不足数,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

  日暮蚕饥相命归,携笼端饰来庭闱,劳心苦力终无恨,所冀君恩那可依?

  妾家夫婿经离久,寸心誓与长相守,愿言行路莫多情,道妾贞心在人口

  三月垂杨蚕未眠,携笼结侣南陌边,道逢行子不相识,赠妾黄金买少年

  古人无宿诺,兹道未为难,万里赴知己,一言诚可叹。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地出北庭尽,城临西海寒。森然瞻武库,则是弄儒翰,入幕绾银绶,乘轺兼铁冠。

  练兵日精锐,杀敌无遗残,献捷见天子,论功俘可汗,激昂丹墀下,顾盼青云端

  谁谓纵横策,翻为权势干,将军既坎(土禀),使者亦辛酸。耿介挹三事,羁离从一官,知君不得意,他日会鹏抟。

  南图适不就,东走岂吾心?索索凉风动,行行秋水深,蝉鸣木叶落,兹夕更秋霖。

  清旷凉夜月,徘徊孤客舟,渺然风波上,独梦前山秋,秋至复摇落,空令行者愁。

  明时好画策,动欲干王公,今日无成事,依依亲老农,扁舟向何处?吾爱汶阳中。

  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苑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高适名句

  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其。

  知君少得意,汶上掩柴扉,寒食仍留,火春风未授衣。皆言黄绶屈,早向青云飞。

  借问他乡事,今年归不归?

  依依西山下,别业桑林边,庭鸭喜多雨,邻鸡知暮天。野人种秋菜,古老开原田,且向世情远,吾今聊自然。

  大国多任士,明时遗此人,颐颔尚丰盈,毛骨未合迍。逸足望千里,商歌悲四邻,谁谓多才富,却令家道贫!秋风吹别马,携手更伤神。

  沈侯未可测,其况信浮沉,十载常独坐,几人知此心?乘舟蹈沧海,买剑投黄金,世务不足烦,有田西山岑。我来遇知己,遂得开清襟,何意阃阈间,沛然江海深。疾风扫秋树,濮上多鸣砧,耿耿尊酒前,联雁飞愁音,平生重离别,感激对孤琴。

  还山吟,天高日暮寒山深,送君还山识君心。人生老大须恣意,看君解卧一生事,山间偃仰无不至: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卖药囊中应有钱,还山服药又长年,白云劝尽杯中物,明月相随何处眠?眠时忆问醒时意,梦魂可以相周旋。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万里不惜死,朝得成功。

  丈夫结交须结贫,贫者结交交始亲。

高适燕歌行名句

  1、诗中名句是: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这两句大意是:士兵们在战场上全力拼杀,死生参半,而将军们却在远离阵地的帐幕中寻欢作乐,纵情于声色歌舞。这两句用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差,揭示了当时军中的苦乐悬殊和将、士之间的尖锐矛盾,流露出作者对士兵的深切同情和对将官的强烈不满,深化了诗的主题。这两句知名度高,常被引用来表现唐代军队的腐败和军中苦乐不均的生活。
  2、原诗简介
  (1)主旨:《燕歌行》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此诗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
  (2)内容简介:
  全篇大体可分四段:
  首段八句写出师。其中前四句说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后四句接写出征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地,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
  第二段八句写战斗经过。其中前四句写战初敌人来势凶猛,唐军伤亡惨重,后四句说至晚已兵少力竭,不得解围。
  第三段八句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望,重会无期。
  末段四句,两句写战士在生还无望的处境下,已决心以身殉国;两句诗人感慨,对战士的悲惨命运深寄同情。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气氛悲壮淋漓,主旨深刻含蓄。
  3、创作背景
  自唐开元十八年(730年)至二十二年十二月,契丹多次侵犯唐边境。开元十五年(727年),高适曾北上蓟门。开元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开元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唐代诗人高适送别友人的名句

唐代诗人高适送别友人的名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