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光中的诗寻李白

余光中的诗寻李白(寻李白作者原文)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04 21:52:38 浏览6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寻李白作者原文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这是现代诗人余光中《寻李白》这首诗。

《寻李白》是一首怀古咏史的自由体诗,选自余光中《隔水观音集》。

《寻李白》的语言,密度高而弹性大,炼字炼句具有“新鲜”与“新奇”的美学效果。

《寻李白》作为一位诗人对另一位诗人的怀念,其中表现的是诗歌给予人的力量。《寻李白》并非对诗人李白的一味赞颂和向往,大量的富有张力的诗行表明,这首诗歌讨论的是李白与时代的辩证关系。通过细读文本,我们可以发现诗歌追寻李白的过程正是从他留下的精神气质与他作为人的切实生活之间的距离展开的,而这一距离正是李白遁走的结果。遁与寻成为一对相互作用力,撑起了整首诗广阔的空间。

扩展资料:

作品原文

寻李白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而今,果然你失了踪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再放夜郎毋乃太难堪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

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

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

猿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

一回头囚窗下竟已白头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

仍炉火未纯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

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故乡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而无论出门向东哭,向西哭

长安却早已陷落

这二十四万里的归程

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

诡绿的闪光愈转愈快

接你回传说里去

作品鉴赏

《寻李白》一诗选自余光中《隔水观音集》。余光中曾在《莲的联想诗集·后记》云:“怀古咏史,原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主题。在这类诗中,整个民族的记忆,等于是在对镜自鉴,这样子的历史感,是现代诗人重认传统的途径之一。”

《寻李白》的外部结构自由而严谨,造句、建节与成篇都比较自由舒展,是所谓自由诗体,但是,第一节与第三节各为十四行,第二节与第四节各为十行,基本格式有如扩展了的古典诗歌中的隔句对,这样,在参差错落的自由之中就不乏整饬之趣了。诗以李白的“失踪”始,在叙写诗人的痛饮狂歌与坎坷遭遇之后,复以李白的乘风归去终篇,反复回旋,始终围绕“寻”字曲折成章,而避免作直线式的叙述。

《寻李白》的开篇轰然而起,破空而来,拟人的“傲慢”与“羞愤”出人意外地加诸“靴子”和“手”之上,“至今还落在”与“人却不见了”似真似幻,不仅活画出李白傲岸不群的神采,而且有广阔的艺术时空供读者神游遐想。诗的第二节关于李白及其作品的感人力量的描写,妙想奇情匪夷所思,在第三节“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的渲染和跌宕之后。

第四节诗人更忽发奇想:“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的故乡/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民间盛传李白在采石矶长江中捉月而死的传说,而余光中的一阕“月光奏鸣曲”,为读者奏响的竟是一个想像飞腾的奇妙尾声。李白诗的想像如行空天马,超逸绝然,而余光中诗作丰富而具有创作性的想像,确实也颇有“太白遗风”。

余光中认为:“我敢断言,今曰许多以诗自命的三流散文,其淘汰率不会下于六十年代那些以诗为名的魔咒呓语。”《寻李白》的语言,密度高而弹性大,炼字炼句具有“新鲜”与“新奇”的美学效果。

如“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一句,虚实互转,伸缩自如,凝炼而繁富,它不仅生动地表现了杜诗的内容和风格的特色,与李白诗作了美的对照,同时又概括了安史之乱与以后的回纥入侵,时空阔大而包举众端。

又如“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不仅是“小”与“长”运用了西方诗歌中常用的矛盾修辞法,而且“长安城小”与“壶中天长”又是无理而妙的反向的变形,加之一“怨”,更觉文字向内紧凝而含意多面地向外延展,义有多解,令人咀嚼。

如“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是全诗最光彩照人的笔墨,“七分”,“三分”,“半个”等数量词运用各呈其妙,而“酿”,“啸”,“吐”这几个动词更可以说诗中之眼,是为雄奇骇俗之句。其中就“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一句,笔力千钧,耐人寻味。凡识者见其凡俗,愚钝者读出遗憾,而卓识者或分享到无限诗意。全在这“绣口”,更在这“就”之妙用。

所谓“绣口”,美言吉语之所从出,此美赞英雄所见宜略同,而“就”之副词连词动词之属性于此大用,则当细嚼:先说副词,“就”有十个作用,其表“事实正是如此”,“就半个盛唐”即“就是半个盛唐”,据此可见其省一“是”字,此乃“诗”与“非诗”之别;“就”亦连词,辞书所列二十八义项之“就此”类是,“绣口一吐”,半个盛唐就在此(诗里)了,斩钉截铁毋庸置疑,何等气魄和张力!

“就”又为动词,“凑近”“靠近”乃其本义之源,而“完成”“确定”义则常见诸“成就”“功成业就”中,“就半个盛唐”亦袭其意,谓李白“绣口一吐”,成就乎半个盛唐,此乃越文学之脉,穿时空之限,蔚为大观。因此,这几句“厚实”的豪言,意境宏浑壮美,历来被赞赏有加,著名学者余秋雨更是将其奉为“当代中国诗坛的罕见绝唱”。

《寻李白》原文

原文: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而今,果然你失了踪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再放夜郎毋乃太难堪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

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出处:出自当代著名作家、诗人余光中的自由诗《寻李白》。

扩展资料: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余光中:寻李白,寻人间不一样颜色的烟火

看到如此经典的一句,不知道大家能够想起谁呢?

他就是在文坛上被誉为“璀璨五彩笔”的余光中先生。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此句出自余光中的代表作《寻李白》,这一句非常形象地,高度地凝练地概括了李白的才华,这不仅仅宣示唐朝诗作的巅峰水平,也呈现了盛唐时期的繁荣与生机。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余光中忆李白,寻李白,实际上是在弘扬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他要用他那灵动的文笔,把中华传统文化展现地淋漓尽致,他也是在赞颂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而他无时无刻都在思念着祖国,以致于他写下《乡愁》这样如此深情的诗作:

这首诗代表着他期盼着两岸统一的心愿,也代表着海峡两岸人民期盼统一的心声,余光中先生是用他的使命感的文字在为两岸统一呐喊,在乡愁这首诗中,他前后通过“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样的词连接成一条时间线,又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这些十分具体的事物,把抽象的乡愁展现地活灵活现,“邮票,船票”传达着两岸人民之间思念和联系,而“坟墓,海峡”则代表着一种阻碍,他一直都在期盼着两岸统一,这是一种使命感……

每次读余光中先生的作品,都会让我心生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流淌在华夏子女每个人血肉里,骨子里的爱国情怀,我深爱着我的祖国,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我格外喜欢余光中先生的作品了!

在情感上,余光中先生是个爱国情怀极深的人,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他一直都在追寻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美,也在无时无刻地透过文字,来塑造这样一个世界,让每一位读他作品的人,都感受着一种深深的文化底蕴!事实上,余光中先生身处台湾20年之久,他在梦里寻根寻主也寻了20年,虽然是台湾人,但他自己总说自己是厦门人,是江南人,他心心念着那“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含杨柳风”的杏花春雨,也日益思念着“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江南气息。可见他对期盼两岸统一的愿望,也可见他深深地乡思!

在创作上,余光中先生特别善用典故,如开篇提到的《忆李白》,里面有一句“包黑斩龙顺民心”,包黑是谁?指的就是包拯,传说他有三口铡刀,能斩皇亲国戚,能斩贪官,能斩小人。余光中也善用意象来抒情,如他的代表作《听听那冷雨》,这雨便是一种意象,他借雨这个意象抒发了他浓浓的乡思,余光中先生更是特别怀古,他用典故以及他笔下塑造的传统文化美便是最好的证明!

余光中先生的内容中有乡愁的愁思,有文字的韵律美,也有文化的的古典美。读他的文字,你不仅能够找到一种文学上的美,还能引发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同时感受一种深厚的爱国情怀!

余光中先生是我最喜爱的作家之一,我时常读他的作品,像《乡愁》,《听听那冷雨》等经典作品,余光中先生的字,如他的人,一次,李敖拿了余光中先生的作品《蟋蟀吟》说事,余光中先生倒是不予以理会,直到有一次,一名记者终于忍不住地问他:“为什么不反驳?”,余光中先生果真是诗人,一出口便回复了一首诗“我不回答,表示我的人生可以没有他。他不停止,表示他的人生不能没有我!”,这种处事态度,着实让人佩服!由此可见,余光中的文化素养很高!

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的全诗是什么 寻李白全诗

1、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的全诗是余光中的《寻李白》。

2、《寻李白》全诗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再放夜郎毋乃太难堪。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

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

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

猿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

一回头囚窗下竟已白头。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

仍炉火未纯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

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的故乡。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而无论出门向西哭,向东哭。

长安却早已陷落。

二十四万里的归程。

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

诡绿的闪光愈转愈快。

《寻李白》余光中 求解释

《寻李白》是台湾诗人余光中创作的一首怀古咏史自由体诗。全诗以李白的“失踪”开篇,在叙写诗人的痛饮狂歌与坎坷遭遇之后,复以李白的乘风归去终篇,反复回旋,始终围绕“寻”字曲折成章。
第一节写李白的“失踪”,从脱靴的高力士到诗风沉郁顿挫的杜甫,再到认李白为“谪仙”的贺知章,通过传说多角度刻画李白傲岸不群的神采。
第二节化用诗仙的多个诗句,借用李白之诗如行空天马、超逸绝然的想象,描写李白及其作品的感人力量。
第三节描述李白被贬、流放,成谜的籍贯,不知所踪的归处,得道的传说……多方面渲染李白跌宕起伏的生平,叙写诗人的坎坷遭遇。
第四节诗人忽发奇想“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的故乡/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为读者奏响了一个想像飞腾的奇妙尾声。民间盛传李白在采石矶长江中捉月而死,醉心诗酒的诗仙李白最终成了传说。
《寻李白》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再放夜郎母乃太难堪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
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
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
狼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
一回头四窗下竟已白头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
仍炉火示纯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

樽中月影,或许那才你故乡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而无论出门向西哭,向东哭
长安却早已陷落
二十四万里的归程
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
诡缘的闪光愈转愈快
接你回传说里去

余光中的 寻李白

《寻李白》是著名诗人余光中创作的一首自由诗。李白,是中国诗歌旷代奇才,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余光中诗中所寻觅的,如诗人自己所说的是一种“宛转的怀乡”,也是中华民族所普遍共有的一种历史的情感。
寻李白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再放夜郎毋乃太难堪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   
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   
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   
猿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   
一回头囚窗下竟已白头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   
仍炉火未纯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   
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的故乡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而无论出门向西哭,向东哭   
长安却早已陷落   
二十四万里的归程   
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   诡
绿的闪光愈转愈快   
接你回传说里去

七分化为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求解这个话的出处,原话是怎样的

出自著名诗人余光中创作的一首自由诗《寻李白》,原诗如下:

寻李白

现代  余光中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译文如下:

喝酒入豪肠,其中七分化成天上的月光,剩下三分化为剑气,张口一吐,造就半个盛唐气象。

扩展资料:

《寻李白》是著名诗人余光中创作的一首自由诗。本诗选自他的《隔水观音集》。这首现代诗融入了李白的许多著名诗句,并且采取对话的方式行文。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李白既有清高傲岸的一面,又有世俗的一面,在一些诗中流露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逃避现实等思想。

余光中寻李白的意思 寻李白原文

1、《寻李白》是当代诗人余光中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诗歌开篇以李白的“失踪”始,在第二、三节叙写李白的痛饮狂歌与坎坷遭遇之后,复以李白的乘风归去终篇,反复回旋,围绕一个“寻”字曲折成章。诗篇妙思巧构,想象超凡,有叙有议有感情,在淋漓尽致的倾诉中,展现出李白不凡的风度、独特的气质、飘逸的个性、洒脱的情怀。

2、作品原文

寻李白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而今,果然你失了踪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再放夜郎毋乃太难堪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

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

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

猿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

一回头囚窗下竟已白头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

仍炉火未纯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

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故乡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而无论出门向东哭,向西哭

长安却早已陷落

这二十四万里的归程

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

诡绿的闪光愈转愈快

接你回传说里去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出自哪里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出自余光中《寻李白》

寻李白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而今,果然你失了踪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再放夜郎毋乃太难堪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

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

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

猿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

一回头囚窗下竟已白头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

仍炉火未纯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

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故乡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而无论出门向东哭,向西哭

长安却早已陷落

这二十四万里的归程

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

诡绿的闪光愈转愈快

接你回传说里去

扩展资料:

《寻李白》是著名诗人余光中创作的一首自由诗。本诗选自他的《隔水观音集》。这首现代诗融入了李白的许多著名诗句,并且采取对话的方式行文。

《寻李白》一诗选自余光中《隔水观音集》。余光中曾在《莲的联想诗集·后记》云:“怀古咏史,原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主题。在这类诗中,整个民族的记忆,等于是在对镜自鉴,这样子的历史感,是现代诗人重认传统的途径之一。”

寻李白 余光中全文及翻译

《寻李白》是著名诗人余光中创作的一首自由诗。本诗选自他的《隔水观音集》。这首现代诗融入了李白的许多著名诗句,并且采取对话的方式行文。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寻李白
作者
余光中
出处
《隔水观音》
作品体裁
现代诗歌
作品题材
怀古咏史诗
创作年代
当代
收起
作品信息
【名称】《寻李白》
【年代】现代
【作者】余光中
【体裁】诗歌
作品原文
寻李白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而今,果然你失了踪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再放夜郎毋乃太难堪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
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
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
猿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
一回头囚窗下竟已白头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
仍炉火未纯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
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故乡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而无论出门向东哭,向西哭
长安却早已陷落
这二十四万里的归程
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
诡绿的闪光愈转愈快
接你回传说里去
作品鉴赏
《寻李白》一诗选自余光中《隔水观音集》。余光中曾在《莲的联想诗集·后记》云:“怀古咏史,原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主题。在这类诗中,整个民族的记忆,等于是在对镜自鉴,这样子的历史感,是现代诗人重认传统的途径之一。”
《寻李白》的外部结构自由而严谨,造句、建节与成篇都比较自由舒展,是所谓自由诗体,但是,第一节与第三节各为十四行,第二节与第四节各为十行,基本格式有如扩展了的古典诗歌中的隔句对,这样,在参差错落的自由之中就不乏整饬之趣了。诗以李白的“失踪”始,在叙写诗人的痛饮狂歌与坎坷遭遇之后,复以李白的乘风归去终篇,反复回旋,始终围绕“寻”字曲折成章,而避免作直线式的叙述。
《寻李白》的开篇轰然而起,破空而来,拟人的“傲慢”与“羞愤”出人意外地加诸“靴子”和“手”之上,“至今还落在”与“人却不见了”似真似幻,不仅活画出李白傲岸不群的神采,而且有广阔的艺术时空供读者神游遐想。诗的第二节关于李白及其作品的感人力量的描写,妙想奇情匪夷所思,在第三节“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的渲染和跌宕之后,第四节诗人更忽发奇想:“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的故乡/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民间盛传李白在采石矶长江中捉月而死的传说,而余光中的一阕“月光奏鸣曲”,为读者奏响的竟是一个想像飞腾的奇妙尾声。李白诗的想像如行空天马,超逸绝然,而余光中诗作丰富而具有创作性的想像,确实也颇有“太白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