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下元节什么风俗
下元节什么风俗
下元节什么风俗,中国有好多的节日,在我们的生活中下元节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可能有好多人不知道下元节是什么节,下元节的风俗有什么?下面我带大家来了解一下下元节什么风俗吧。
下元节什么风俗1
下元节是什么日子?
大家都知道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分别是上元节和中元节,而十月十五就是下元节了,这三个节日都代表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因为道教有三官,分别为天官、地官和水官,所以古时人们就将三官的诞生日作为节日,也就是如今的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了;下元节是水官的诞辰,在下元节祭祀水官,具有消灾解厄的寓意。
下元节有哪些习俗?
1、祭祀祖先:下元节也有祭祀祖先亡灵的`习俗,我国很多地区的人们,都会在这一天,到家庙、祠堂去祭拜祖先,有着祈福消灾的美好寓意。
2、祈愿神灵:在下元节的时候还有祈愿神灵的风俗,下元节与道教有关,道家三官,下元节对应的是水官,下元节祭祀水神,有消灾解厄、祈求丰收的美好寓意。
下元节吃哪些食物好?
1、米果:米果也是客家的传统食物之一,也是下元节的传统美食,因为下元节也是五谷主的生辰,所以就做米果来祭祀五谷主。
2、芋子包:芋子包是客家地区的传统小吃,是以马铃薯和芋子为主要食材制成的,在十月十五的下元节客家地区常常做芋子包吃。
下元节什么风俗2
1、下元节的习俗
下元日同时也是道教斋法中规定的修斋日期之一。道教认为凡是要仰仗神力的事,如祈福、禳灾、拔苦、谢罪、求仙、延寿、超度亡人等等,皆要修斋。修斋的方法大致分两类:一类略有三种,一设供斋。即设坛供斋蘸神,借以求福免灾。
2、下元节的习俗之祭祀祖先
下元节在民间逐步演化为多备丰盛菜肴,享祭祖先亡灵,祈求福禄祯祥的传统祭祀节日。享祭祖先是对祖先信仰的反映,人类对祖先的信仰,是人类对自身的崇拜。信仰祖先、祭祀祖先,向祖先的灵魂表示虔敬,目的是为了祈求祖先庇佑于后代。
3、下元节的习俗之祭祀神灵
从年代以及祭祀方式和对象的演变来讲,下元节又溶进了许多农业生产中的祭祀风俗,使其又成为一个祭祀神灵、祈镶灾邪、祈求丰收的农祀节日。福建省莆田一带,下元这天傍晚,各家各户都要在田头祭水神,祈求在干燥的冬季庄稼地滋润,农作物平安过冬。祭祀时,摆上斋品,将香一根根播在田埂上,以示虔诚。
下元节什么风俗3
1、道观有做道场
在下元节,道观有做道场、安期的安排。在民间则逐渐开始成为一个享祭祖先亡灵、祈求福禄的节日。刘一达介绍,老北京过去会在这一天为去世的先人烧纸,祭祀祖先。
2、在正厅挂上一对提灯并在灯下供奉鱼肉水果等物。
由于“水官解厄”说法的流传,即每逢下元节来临,水管下凡巡查人家善恶,为人门解除灾难,因此,家家户户会张灯结彩,在正厅挂上一对提灯,并在灯下供奉鱼肉水果等物。
3、斋三官
在水乡常州,诸如种水稻、捕鱼捉虾等农业生产与水有着深厚的关系。所以人们会在下元节这一天“斋三官”(祭祀天官、地官、水官),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下元节的习俗
1、道观有做道场
在下元节,道观有做道场、安期的安排。在民间则逐渐开始成为一个享祭祖先亡灵、祈求福禄的节日。刘一达介绍,老北京过去会在这一天为去世的先人烧纸,祭祀祖先。
2、在正厅挂上一对提灯并在灯下供奉鱼肉水果等物。
由于“水官解厄”说法的流传,即每逢下元节来临,水管下凡巡查人家善恶,为人门解除灾难,因此,家家户户会张灯结彩,在正厅挂上一对提灯,并在灯下供奉鱼肉水果等物。
3、斋三官
在水乡常州,诸如种水稻、捕鱼捉虾等农业生产与水有着深厚的关系。所以人们会在下元节这一天“斋三官”(祭祀天官、地官、水官),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扩展资料:
下元节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刘一达说,过去下元节与上元节、中元节合称“三元”。
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而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下元节也就被认作是水官解厄的日子了。
中元节,下元节的节日习俗有哪些
上元节指元宵节,中元节指七月半祭祖节,下元节为农历十月十五。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汉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中元节,即七月半祭祖节,又称鬼节、地官节,日期为夏历七月十五,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等。
中元节由上古时代“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演变而来。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下元节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当天是“水官大帝”禹的生日,人们会准备香烛祭品拜祀水官大帝,以求平安,因此又称“消灾日”“下元水官节”。
下元节的来历和风俗是什么
下元节的由来与道教有关。
道教奉祀天、地、水三神,称为三官,即天官、地官和水官;又称三元,即上元、中元和下元。这三官的诞辰分别是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于是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是为道教节日。
下元节的习俗:
1、祈愿神灵。从祭祀内容与对象的演变来看,下元节又溶进了许多农业生产中的祭祀风俗,使其又成为一个祭祀神灵、祈镶灾邪、祈求丰收的农祀节日。
2、享祭祖先。享祭祖先是对祖先信仰的反映,也是为了祈求祖先庇佑于后代。
3、吃节令食品。下元这一天,村民们在家中做糍粑并赠送亲友,蒸麻腐包子等,也是以前农村孩子最高兴的日子,可以吃到很多祭祀之后称为“福余”果品食品。
相关背景:
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2010年5月,文化部将香港特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元节正值农村收获季节,武进一带几乎家家户户用新谷磨糯米粉做小团子,包素菜馅心,蒸熟后在大门外“斋天”。
下元节是什么节日有什么风俗
下元节是祭祀祖先的节日。
下元节,中国传统节日,为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正月十五中国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中国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中国称下元节,祭祀祖先。
下元节的节日由来:
农历十月十五,民间传统的“下元节”,又称“下元日”,旧时人们又尊是日为“水官生日”。而道当中的诸神之中,“三官”地位颇高,特别是在黎民百姓之中影响较大,其起源乃是土生土长的原始民间信仰中人们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
另据《典略》,东汉时早期的道就吸收了传统的原始民间信仰,奉天、地、水“三官”为主宰人间祸福的神灵了。至宋代又将“三官”与“三元”(正月十五“上元”为天官生日,七月十五“中元”为地官生日,十月十五“下元”为水官生日)联系起来,称“三官”为“三元”。
后来,随着道教的逐步衰落,百姓对“三元”的认识逐步模糊,三官生日也越来越淡化了。根据历法,农历十月十五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在这个月圆的时候,人们要进行最重大的祭祖活动。
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有何习俗
下元节主要有以下习俗:
1、祭拜先祖
此节日也算是传统的节日,不过却因为此节日带有封建迷信的色彩,导致此节日只在部分民间流行,在这一天的时候,会有祭拜先祖的习俗,在这一天人们会准备很多菜品,用于祭拜祖先,以此表示对祖先的敬意,以此来换取对祖先对子孙的庇佑,在古时候人们认为,人是有灵魂的,即便祖先已经去世了好酒,灵魂已经存在,能够感受到子孙对祖先的敬仰。
2、祈福神灵
祭拜先祖是一回事,同时也有祈福的寓意,人们在下元节的时候祈祷上天能够让人们丰收,家家户户希望自己的农地能够在旱季的时候下场雨,在冬天的时候能够安全过度,这也是人们心中带着这种愿望,去祈福神灵希望上天给人们带来希望,所以才会在下元节的时候有这样的习俗,此习俗不仅是为了对对神灵祈福,更希望人们心中的愿望得到实现。
3、修斋祈福
下元节是民间的节日,却是道教修斋祈福的日子,道教认为自己所求事都需要通过神力去实现,因此要修斋祈福,供奉上苍才能得到体现自己的诚意,民间也因为道教的习俗,变成了中元节的习俗,在这一天也会修斋祈福,虽然都是祈福神灵,然而修斋祈福明显更具有仪式感,从吃住穿在修斋祈福期间都格外的讲究。
以上就是再下元节的时候会有的习俗,这些习俗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准备起来要费很大的功夫,因此很多地区对下元节并不重视,甚至在很多地区都不会过下元节,不过下元节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定义,认为下元节是一个祈福日,在这一天人们带有美好的愿望去祈福,希望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