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苏麟《断句》整首诗词是什么
苏麟《断句》整首诗词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意思是靠近水边的楼台,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而迎着阳光的花木,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
诗人将楼台和花木比作希望得到升迁之人,靠近水边的楼台没有遮挡,自然最先被月光映照;而朝向阳光生长的花木,则最容易受到阳光的照耀,也就最先长叶开花,迎来自己的春天。
断句的背景故事。
断句发生在范仲淹任职杭州时期。范仲淹任职期间对手下的人都有所推荐,不少人得到了提拔或晋升,大家对他都很满意。这时候,有一个叫苏麟的官员,因担任巡检,常常在外,却一直没有得到提拔。
当他见到自己周围的同事,无论职位比自己高的、低的都一个个得到了升迁,而自己却没人理睬,心里很不是滋味。为此,他心情非常沉重。一天,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委婉的办法来,所以就写这首诗去向范大人请教。
关于断句的诗句
1.用标点符号断句的诗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凄草鱼绵,深思海,浪风吹浪,一层跃。半山腰里,趾扬起,一盏喜酒,笑青云。
凄草鱼绵深思海,浪风吹浪一层跃。半山腰里趾扬起,一盏喜酒笑青云。
杜牧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望天门山 1.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用标点符号断句的诗句.例如: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凄草鱼绵,深思海,浪风吹浪,一层跃.半山腰里,趾扬起,一盏喜酒,笑青云.凄草鱼绵深思海,浪风吹浪一层跃.半山腰里趾扬起,一盏喜酒笑青云.杜牧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望天门山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关于古诗断句的故事
1、从前有位秀才给一个财主家的儿子说媒,信中写道: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白痴痴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
财主家一看欣然同意,他认为“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白,痴痴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这么好的条件哪里找?但娶回新娘竟是一个麻子,黑脸,秃子,于是找秀才理论去。
秀才说:“我在信中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白痴痴,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一字不差呀!”财主有苦难言。
2、相传明朝弘治年间,有家财主的豪宅刚落成,请祝枝山写对联。祝挥毫写了下面一副:此屋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
财主责怪祝枝山为何给他写这样不吉利的话,祝枝山笑笑说:“为什么说这对联不吉利呢?我念给你听吧!此屋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这是大吉大利啊!”财主听了,啼笑皆非。
3、以前有一位秀才写了一则新年的贺辞,送给一位农夫,农夫不识字,很高兴的拿回去贴在门楣。邻人来看,其中有一位叫张三的,虽然读书不多,也懂得几个字,因为句子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经他一断句,农夫看了不禁大怒。
贺辞是这样写的: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猪仔大似家老鼠,个个死干净。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农夫怒气冲冲跑去责问秀才,秀才重新断了句,农夫才转怒为喜,高兴地回家。其断句方法: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猪仔大似家,老鼠个个死干净。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
4、相传祝枝山某年除夕和书僮经过一个员外家,忽然听见婴儿落地的哭声,顺手便在大门上写下一副对联。大年初一,员外一开门,见到这副对联:今年真好晦气,全无帐帛进门,昨夜生下妖魔,不是好子好孙。大呼不吉利,便找祝枝山理论。
祝枝山戏道:“你把句子断错了,应该这样念: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昨夜生下,妖魔不是,好子好孙。”员外转怒为喜,忙设酒道谢。
5、从前有一个秀才家境贫寒,每天都想方设法到处混饭吃。秀才有一个朋友家境富裕,每当这位朋友家快要吃饭时,秀才就会去“拜访”,并以各种借口让朋友留他吃饭。这一天,秀才又去朋友家,偏巧突然下起雨来。
朋友想让他离开,又不好意思直接开口,于是留了一张纸条,以为秀才读懂纸条上的意思,就会离开了。谁知朋友再回房间时发现秀才还在屋里,就问他为何还不走。听完秀才的解释后,朋友气得差点晕倒。
原来纸条上面写着: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意思是说: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可是秀才将其断句为: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秀才胡乱断句,给了自己一个“合理”的借口赖在朋友家蹭饭。
4.求断句,一首古诗
送王诚之舍人使北方得挥字
宋代:洪迈
岁晏滞急景,霜雪日霏霏。
家居尚无奈,何况披征衣。
舍人使持节,正尔辞帝畿。
扬鞭出门去,言面无几微。
中朝第一人,沙漠今宣威。
朔庭天骄子,应觉眼见希。
青春反南辕,花柳相光辉。
雍容对宣室,便可持枢机。
蛾眉含笑迎,酌酒争劳归。
金碗大如斗,客醉时一挥。
洪迈(1123——1202),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人,字景卢,号容斋,又号野处。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学士、资政大夫、端明殿学士,副丞相、封魏郡开国公、光禄大夫。卒年八十,谥“文敏”。配张氏,兵部侍郎张渊道女、继配陈氏,均封和国夫人。南宋著名文学家。
古诗望天门山断句
古诗望天门山断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
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据安旗编著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和郁贤皓编著的《李白选集》,《望天门山》当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春夏之交,二十五岁的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初次经过天门山所作。
求古诗词残句,断句,越多越好!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
浣溪沙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河南张应之东斋
作者:梅尧臣
朝代:宋
昔我居此时,凿池通竹圃。
池清少游鱼,林浅无栖羽。
至今寒窗风,静送枯荷雨。
雨歇吏人稀,知君独吟苦。
七言古诗断句的方法
七言绝句多以“四/三”音节成句。
这就是我们称之为“上二/下三”,其中“下三”又可分为“上一/下二”或“上二/下一”。
以七言绝句来说,一般的通例则是“上四/下三”,其中“上四”一般可分为“上二/下二”,“下三”又可分为“上一/下二或上二/下一”。
扩展资料
诗体格律
七言绝句属于格律要求比较严格的近体诗。首先是篇幅固定。全诗四句,每句七字,总共二十八字。其次是押韵严格,表现为通常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还要讲究平仄,即要求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步,平仄交互安排。
根据首句头两字的平仄,七言绝句分为平起式和仄起式两大类。其中平起式又分两种:一、平起平收,首句押韵;二、平起仄收,首句不押韵。
仄起式也分两种:一、仄起平收,首句押韵;二、仄起仄收,首句不押韵。
按平仄律,七言绝句有四种标准句型:
一、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二、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
三、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
四、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其平仄粘对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即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也要避免犯孤平和三平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