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燕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 燕国是现在的哪里 历史上的燕国是哪些地方
- 燕国在哪里
- 燕国的拼音
- 燕国在哪里在哪个省份
- 燕国是哪里
- 燕国指的是现在什么地方
- 王翦之子王贲:水淹大梁荡平燕国,功绩与父比肩,他结局如何了呢
- 中燕国开国皇后慕容宝娘娘(三大燕国世系)
- 慕容氏建立的各个燕国,各亡与哪国
燕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古时的燕国包括冀北、北京地区和辽宁西部的大凌河流域、辽东以及朝鲜半岛的乐浪。
燕国。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周朝时期的周王族诸侯国之一,始祖是周文王庶长子召公,国七雄之一。 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姬奭于燕地,是为燕召公。前7世纪,燕国向冀北、辽西一带扩张,吞并蓟国后,建都蓟(今北京市)。燕国国祚八百二十二年。
前323年,燕易王称王。前316年,燕国爆发子之之乱,两年后,齐宣王借平乱之名,派大军灭燕。前312年,赵武灵王扶持公子职(燕昭王)归国登基,燕国复国。燕昭王广纳贤士,励精图治,任用乐毅合纵攻齐、秦开破东胡朝鲜,盛极一时。
扩展资料:
历史上国号为燕的有许多,分处于不同的时代。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燕国,地域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北京与天津市的全部及河北中、北部并且有一部分在辽宁省的西部。东晋十六国时期的燕国,前燕统治地区包括今天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苏、辽宁各地一部分。
后燕国盛时有今河北、山东及辽宁、山西、河南大部,是十六国后期中原地区最强盛的一个王国。燕国,东周时期在华北与东北地区分封的一个姬姓诸侯国,为战国七雄之一。开国君主召公奭是西周宗室大臣,与周武王、周公旦同辈。
公元前11世纪由周武王封召公奭于燕,召公奭长子燕侯克代封。公元前7世纪燕国吞并蓟国,建都蓟(位于今北京市)。疆域范围大致为今天的北京、天津全部,河北、辽宁、山西、内蒙古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
由于建国以后较长时间内与中原各地来往甚少,所以文化较中原各国落后。燕桓侯时,山戎南下攻燕,燕被迫迁都临易。燕庄公时在山戎的侵略下险些亡国,靠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军事帮助才得以保全。并进而在日后有了发展,成为春秋时期十二诸侯之一。
前323年,燕国参加了公孙衍发起的“五国相王”活动,燕易王称王。前320年,燕国发生子之之乱,国都被齐国、中山国攻破,在赵武灵王支持下,姬职即位,是为燕昭王 。
燕昭王即位后招贤纳士、励精图治,燕国国力大增,占领了中山国北境一带。燕将秦开东向击胡,拓地千余里,直到辽东、朝鲜北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燕国
燕国是现在的哪里 历史上的燕国是哪些地方
燕国指的是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在今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辽宁西部一带。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将召公姬奭封在蓟地,燕国建立。燕国险些在外族入侵中亡国,凭借齐国“尊王攘夷”才得以保全,并逐渐有了发展。
燕昭王即位后,“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经过二十八年励精图治,燕国成为一时之强国。公元前232年,燕王喜派太子丹前往秦国作人质。后来,太子丹逃回燕国,并派荆轲去刺杀秦王。在刺杀失败后,秦王以此为借口发兵攻打燕国,最终燕国被秦灭亡。
燕国在哪里
历史上有好几个燕国,如果是指战国时期的燕国,范围大致为今天的北京、天津、辽宁的全部,朝鲜、韩国、河北、吉林、山西、内蒙古的一部分。
燕国,中国周朝分封的一个姬姓诸侯国,国君为侯爵,为战国七雄之一,开国君主召公奭是西周宗室大臣,与周武王、周公旦同辈。
周武王封召公奭于燕,召公奭长子燕侯克代封,燕国的疆域范围大致为今天的北京、天津、辽宁的全部,朝鲜、韩国、河北、吉林、山西、内蒙古的一部分。
由于燕国建国以后的较长时间内与中原各地来往甚少,所以文化较中原各国落后。燕桓侯时,山戎南下攻燕,燕被迫迁都临易。燕庄公时在山戎的侵略下险些亡国,靠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军事帮助才得以保全,并进而在日后有了发展,成为春秋时期十二诸侯之一。
前323年,燕国参加了公孙衍发起的“五国相王”活动,燕易王称王。前320年,燕国发生子之之乱,在赵武灵王支持下,立姬职为王,燕国国都被齐国、中山国攻破,燕国相国子之死后二年,燕国人共同拥立太子平,这就是燕昭王。
燕昭王即位后招贤纳士、励精图治,燕国国力大增,占领了中山国北境一带。燕将秦开东向击胡,拓地千余里,使真番(首尔、京畿道、忠清南北道)、朝鲜(平壤、开城以及平安南北道、黄海南北道)归属自己。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国、赵国、韩国、魏国合纵攻破齐国,几乎占有齐国全境(除了莒、即墨两城),燕国达到全盛。
燕昭王之后燕国国势大减,前222年,燕王喜被秦国俘虏,燕国灭,。
燕国的拼音
燕国的拼音是yān guó,具体释义如下:
词性:通常在句中作名词,作为主语或宾语。
表达意思:燕国是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之一,始祖是周文王庶长子召公, 战国七雄之一。 燕国和齐国、鲁国一样,也是周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后第一批被封为诸侯的,但是燕国的历史却超过了齐鲁两国,甚至超过了周王朝的,燕国的存在足足有822年之久,燕国也是最后一个灭亡的姬姓诸侯国。
例句
1、琉璃河遗址是西周燕国的始封地,也就是文献中的“燕”。
2、燕丹膝行而前,涕泪交流,但论人则秦国势众,计虽好因燕国弱小不能实行。
3、在整个燕国中也是名声鼎沸,原因无他,雪宵实在年轻,自出生之后,由家族分支族人的身份修仙,竟在三百年后成就龙虎真人,进步神速。
燕国在哪里在哪个省份
古时的燕国包括冀北、北京地区和辽宁西部的大凌河流域、辽东以及朝鲜半岛的乐浪(今朝鲜平安南道)、玄菟(今朝鲜咸镜道)。
据《汉书地理志下》记载:“燕地,尾、箕分野也。武王定殷,封召公于燕,其后三十六世与六国俱称王。东有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西有上谷、代郡、雁门;南得涿郡之易(保定)、容城、范阳,北有新城、故安、涿县、良乡、新昌及渤海之安次、皆燕分也。乐浪、玄菟,亦宜属焉”。也就是说,燕国东面有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西面有上谷、代郡、雁门,南面得到涿郡的易地(保定)、容城、范阳,北面有新城、故安、涿县、良乡、新昌,以及勃海的安次,都是燕国的地方。乐浪、玄菟,也都属于燕国。
《史记正义》引徐才宗《国都城记》称“周武王封召公于燕。地在燕山之野,故国取名焉”。《国都城记》认为召公所封的燕地在燕山之野,燕国因燕山而得名。燕国在八百年的历史中,曾建有五座都城,西周初年封召公于燕地(今北京房山琉璃河镇东北),燕地为燕国始封地。燕桓侯时山戎不断南下侵扰,燕国被迫迁都临易。齐桓公打败山戎之后,燕庄公逐渐营建上都蓟,并逐渐迁都于此,至燕襄公时上都蓟就成为燕国的国都。
春秋晚期,北方的戎狄各部又逐渐强大,迫使燕国又一次徙都到易。太子丹刺秦事败,秦将王剪、辛胜兵临易水,燕王喜与逃到代地的赵公子嘉联兵与秦在易水西决战,失败后,燕军主帅太子丹逃匿于衍水,被秦将李信追斩,燕王喜不得不弃蓟城,率兵退到了辽阳。五年后秦将王贲俘燕王喜,燕国亡。由于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也空前繁荣起来。燕昭王时期,燕国的都城形成了“三都”体制,即蓟城、中都(今北京市房山区窦店以西)和下都武阳城。
燕国是哪里
周武王克殷之后,封奭公于燕,燕国封这个时期的疆域,大概主要包括冀北、今北京地区和辽宁西部的大凌河流域。
燕昭王时,随著国力的强大,疆域也大为拓展。燕国东面有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西面有上谷、代郡、雁门,南面得到涿郡的易地(保定)、容城、范阳,北面有新城、故安、涿县、良乡、新昌,以及勃海的安次,都是燕国的地方。乐浪、玄菟,都属于燕国。
燕国指的是现在什么地方
燕国是现在的河北北部、北京、天津、内蒙东部、辽宁、吉林南隅、朝鲜北部。
公元前7世纪,燕国向冀北、辽西一带扩张,吞并蓟国后,建都蓟(今北京市)。燕国国祚八百二十二年。
周武王克殷之后,封奭公于燕,燕国封域的具体情况不详,据琉璃河遗址挖掘出的铭器铭文可知,最初统领有六邦的土地和民众。在西周、春秋不断向冀北和辽西发展,消灭了蓟国、孤竹、令支、无终等。由此可以大概知道这个时期燕国的疆域,主要包括冀北、今北京地区和辽宁西部的大凌河流域。
燕国的覆灭
前232年(燕王喜二十三年),在秦国做人质的燕太子丹逃回燕国。
前228年(燕王喜二十七年),秦破邯郸,赵公子嘉逃到代地,秦军兵临易水,燕国统治集团一片惊惶。太傅鞠武主张与代、齐、楚、匈奴联合共同抗秦,太子丹认识到诸侯均服秦,不可能再组织合纵,而采取刺杀手段。
前227年(燕王喜二十八年),太子丹派荆轲携带燕督亢(今河北易、涿地区)图和秦叛将樊於期首级,与秦舞阳前往秦国诈降企图刺杀秦王嬴政。荆轲刺秦失败,秦国依此为借口派王翦与辛胜率军大举攻燕,燕、代联军于易水之西组织抵抗,秦军大败燕、代联军。
前226年(燕王喜二十九年)秦将王翦率军攻破燕都蓟城(今北京西南),燕王喜及太子丹率公室卫军逃辽东。秦将李信带兵乘胜追击至衍水(今辽宁浑河),再败太子丹军,消灭了燕国卫军主力。燕王杀太子丹向秦求和,秦国未允。鉴于燕赵残余势力,已成囊中之物,为集中兵力对付魏楚,暂停进攻。
前222年(燕王喜三十三年),秦王政派王贲率军进攻辽东,俘虏了燕王喜,燕国灭亡。秦在燕地设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及辽东郡等。
王翦之子王贲:水淹大梁荡平燕国,功绩与父比肩,他结局如何了呢
王贲深得王翦真传,知道如何明哲保身,他不贪功,一心为国,从不参与朝堂争斗,最后功成身退,终得善终。
中燕国开国皇后慕容宝娘娘(三大燕国世系)
慕容宝是中燕国太祖皇帝慕容烽的皇后,鲜卑族,妖族;慕容宝皇后出自西燕国宗室,后来西燕国第三千六百八十位皇帝慕容烽败于魏国,导致西燕国灭亡,她与西燕国的宗室一起被流放。之后,慕容烽趁“魏殷之战”的时机,攻灭魏国外藩姜、留、袁、镐、吕五国,使得燕国得以复兴。慕容宝皇后是位贤惠的贵妇人,且在慕容烽被流放时期对她多有照顾。慕容宝出自西燕皇室最尊贵的一支皇族,西燕第三百八十一位皇帝太宗皇帝慕容瑛之后,慕容烽重新复兴燕国之后,国号“中燕”,自号“中燕太祖”,慕容宝也被册立为“中燕皇后”。
年龄:58妖族年龄
身高:168cm
体重:55kg
职业:中燕国皇后
种族:鲜卑族、妖族
身份:西燕皇室、中燕皇室
丈夫:中燕国太祖皇帝慕容烽
嫡皇长子:中燕皇太子慕容齐
国家:中燕国
都城:龙城
称号:中燕开国皇后
角色背景
慕容宝皇后是西燕第三百八十一位皇帝太宗皇帝慕容瑛之后,后来慕容瑛的弟弟慕容琪继位,是为西燕第三百八十二位皇帝——西燕康宗皇帝。西燕国帝位传位至今,慕容瑛一支已由正统沦为旁支。但由于慕容瑛一支在西燕皇室中依然掌握着重要的兵权,所以慕容宝皇后家族依然地位显赫。
角色形象
慕容宝皇后是一位高大丰满白嫩,肤白貌美的鲜卑贵妇形象,早期的慕容宝皇后在流放期间失魂落魄,后来经历磨难的磨练,越发的成熟,贵气逼人,让人看了有种敬畏的感觉。成为中燕国皇后的慕容宝,贤良淑德,教育皇子以复兴大燕国为己任,不可骄纵,将西燕国的兴衰史作为皇子们的必修课,让他们时刻敬畏。
角色性格
慕容宝皇后出自妖族,不擅长统兵作战,只擅长管理国政,因而是慕容烽的贤内助。但为人嫉妒,容易争风吃醋,在慕容烽宠幸皇贵妃慕容秋的时候,慕容宝皇后就会很生气,更是打击原是皇贵妃的苏氏。
角色经历
慕容宝原是西燕国一旁支郡主,父王是西燕国齐达部的汗王,原本无忧无虑,后来伴随着魏国大军的到来,西燕国灭亡,与族人一同被流放南蛮,心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自幼熟知燕国皇室历史的她,对西燕国的先祖们产生了很大的崇拜。因而一直以复兴燕国为己任,被流放的皇帝慕容烽并未丧失斗志,因而两人一直筹划复兴燕国。后来‘魏殷之战’爆发,慕容宝便给慕容烽提议,让他以帮助殷国剿灭魏国南方的外藩国为由向殷国借兵五十万。得到五十万殷国妖军的慕容烽迅速荡平姜、留、袁、镐、吕五国,建立燕国,国号“中燕”,慕容宝又由流放罪妇的身份,变成了一国尊贵的皇后。
角色关系
姓名:慕容宝
丈夫:中燕国太祖皇帝慕容烽
儿女:皇太子慕容齐、姜王慕容汇、陈零公主慕容婧、辽安公主慕容可、留王慕容归、景都公主慕容丽、桂江公主慕容盼、安荣王慕容通、京镐王慕容儒、季若公主慕容柔
父王:齐达汗王慕容侑
母后:齐达王后赫连珺
兄长:齐达太子慕容微
登场作品
《北魏中宫皇后蒙美姣》讲述的是大魏国是东边最大的国家,疆域有一亿五千六百九十七万公里,皇族蒙姓,第3152位皇帝蒙德华,娶妻蒙美姣,册封为中宫皇后。两人恩爱无比,一起统治着大魏皇朝。大魏中宫皇后蒙美姣是标准的美人身材,高大丰满,有168的身高。生皇太子蒙延爱,中都王蒙延稷,北魏王蒙延钰,桂王蒙延文,吴王蒙延克,皇太女蒙延娇,中宫公主蒙延丽,齐公主蒙延美,燕公主蒙延婷等诸位皇子公主。因大魏采用藩王制度,所以中宫皇后蒙美姣又是中都王太后,有统领中都国兵马的权利,又有指挥禁军的权利,可谓权力日盛,恩宠无比。大魏皇室属于妖族,拥有长身不老之躯,本来帝后二人应该永久地统治大魏国,安享荣华富贵;但荒唐的魏景帝蒙德华并立八位皇后,还将叛逃的南蛮王后祝融燕燕纳入后宫,引发了南蛮王反叛,魏国差点因此灭亡,好在最后魏景帝在蒙美姣皇后及 杨月 皇后等人的协助下平梁灭殷,终于使得魏国得以中兴。
角色结局
慕容宝皇后在“魏殷之战”结束后,向丈夫慕容烽提议,向魏国上表称臣,希望可以延续燕国宗庙社稷保留帝号。后来魏国同意的中燕国的请求,慕容宝皇后得以在中燕国皇后的宝座上享受荣华富贵。中燕国也彻底臣服于魏国,慕容宝皇后教育自己的长子慕容齐,让他时刻不要忘记燕国曾经亡国的历史,将他培育成中兴燕国的未来皇帝继承人。
慕容氏建立的各个燕国,各亡与哪国
后燕(亡于北燕)、前燕(亡于前秦)、西燕(亡于后燕)、南燕(亡于东晋)。
1、后燕
后燕(384—407年)是十六国时期鲜卑慕容氏诸燕之一,建立者为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五子慕容垂,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后迁往龙城(今辽宁朝阳),全盛时有今河北、山东及辽宁、山西、河南大部。
384年,慕容垂在荥阳(今河南荥阳)自称燕王,建立后燕。初期后燕实力强盛,曾打退东晋、击败前秦、攻灭西燕,但后燕在395年的参合陂之战中输给了北魏,396年六月,北魏攻下后燕都城中山。
自此后燕被一分为二,一蹶不振。后燕迁都到龙城,此时的后燕内乱不断,最终在407年被北燕所取代。后燕历七位君主,共23年。
2、前燕
前燕(337年 - 370年)是十六国时代由鲜卑族贵族首领慕容皝所建立的政权,其国号为“燕”。其全盛时的统治地区包括冀州、兖州、青州、并州、豫州、徐州、幽州等部分。历三世三主,共三十四年。
前燕以其所在地为战国时燕国旧地,故国号为“燕”。《十六国春秋》始用“前燕”之名,为区别同期的慕容氏诸燕,历史学家遂袭用之。
又以其王室姓慕容,又称为“慕容燕”,而其他慕容氏诸燕都不用这个称呼,“慕容燕”成为前燕的专称。
337年十一月,辽东公慕容皝自立为燕王。342年,击败了后赵的二十万大军,解除了来自中原的压力,建都于龙城(今辽宁朝阳)。
燕王慕容儁四年(352)十一月,慕容儁称帝,建年号元玺,迁都于蓟(今北京西北)。随后的几年前燕平定了北方的局势。
357年,定都于邺(今河南安阳北)。前燕幽帝建熙十年(369),枋头之战中吴王慕容垂大败桓温。建熙十一年(370)十一月,前秦灭前燕。
3、西燕
西燕(384年—394年),十六国时期慕容泓继前燕亡国以后建立的政权,史家称其为西燕,属于慕容氏诸燕之一。定都长子(今山西长子县)。
盛时有今山西﹑河南各一部分。崔鸿撰《十六国春秋》时未对该政权独立列出,不在十六国时期16国之内。
394年被后燕所灭,历7主,共10年。
西燕在慕容永在位期间统治疆域最大,计有上党、太原、武乡、建兴(今山西晋城)、西河(今山西离石)、新兴、平阳(今山西临汾)和河东(今山西运城)共八郡,总领人口七万六千余户。
4、南燕
南燕(398年-410年),十六国时期慕容氏诸燕之一,由慕容德所建,398年建都滑台。统治范围包括今山东及江苏的一部分,国号为燕。
慕容德原是后燕宗室范阳王。397年,当后燕君主慕容宝于参合陂之战为北魏所败之后,后燕被截成南北两部分。398年慕容德于滑台(今河南滑县)自称燕王。
次年滑台为北魏攻占,慕容德率众向东,攻取青兖之地,入据广固(今山东青州西北)。400年,慕容德改称皇帝。405年,慕容德病逝,侄子慕容超嗣位。
409年东晋刘裕率师北伐,410年二月广固失陷,南燕亡。历二帝十二年。
扩展资料:
慕容部为鲜卑之一支。鲜卑自鲜卑山南迁以后,分布至饶乐水。据王沈《魏书》所载,檀石槐时鲜卑中部大人的所在地,自右北平(治今河北省平泉县)以西至上谷(治今河北省怀来县)塞外之地,慕容为中部大人之一。
故慕容部此时的分布当在西拉木伦河上游,即今河北省平泉县北至西拉木伦河西段地区。在向四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不少汉族、夫余、宇文氏、高句骊等民族成分。
曹魏初年,慕容廆(又作若洛廆、弈洛瓌)曾祖莫护跋率领部落向东南移动,到达沿海之滨的辽西郡。238年(景初二年),从司马懿讨辽东公孙渊有功,被封为率义王。
始居于僰城(三国时属昌黎郡,今辽宁省锦县或义县西北)之地。莫护跋二传至涉归(亦作弈洛韩),又迁居于辽东(治今辽宁省辽阳市)之地。
284年(太康五年),涉归死。次年,慕容廆继位,灭夫余。越年,攻辽东郡,失利,夫余王因晋军之助,得以复国。当时,宇文、段氏二部渐强,与慕容部常有冲突。
慕容廆遂于289年(太康十年),遣使附晋,被封为鲜卑都督。并对段部“卑辞厚币以抚之”,娶单于段阶之女为妻,结成联姻,生皝、仁、昭。又以辽东僻远,由辽东北部南下,迁居于徒何(徒河)之青山(今辽宁省义县东北)。
初以游牧为业,倏往忽来,驰骋无定。294年(元康四年),徙居大棘城(即棘城、僰城),教以农桑,开始农业定居生活,学汉人法制。
永嘉(307—313年)初,廆自称鲜卑大单于。西晋愍帝、东晋元帝均遣使封之为大将军、大单于、昌黎公、辽东公等。廆表面上尊崇东晋,实则欲借尊王之名,行扩土之实。
313年(建兴元年),取得段氏徒何新城(即徒河城或屠河城,今辽宁省锦州市,其新城一说在旧宁远县附近)。319年(太兴二年),打败围攻棘城的数十万宇文、段部及高句骊联军,尽得辽东之地,做了平州刺史。
其疆域,位于段部之东,隔辽水(今大凌河)就是慕容部,相当于东汉时的辽东属国及其北徼,包括今辽宁省锦州市、义县、锦西县、阜新市及朝阳市等地。
慕容廆在位期间,比较突出的政绩是立侨郡县,安置汉人,注意劝课农桑,发展社会生产。慕容氏据有辽西之后,山东、河北部分汉族世家率领宗族、乡里、部曲、佃客一起投奔慕容氏,有的率众达数千家。
辽东一带原来地广人稀,只有1万多户,至公元4世纪初,人口增加10倍左右。慕容廆除了教民稼穑以外,并在江南求得桑种,在辽川发展养蚕业。对于投归的汉人,设置侨郡县进行统治。
史称:“时二京倾覆,幽冀沦陷。廆刑政修明、虚怀引纳,流亡士庶多襁负归之,廆乃立郡以统流人。冀州人为冀阳郡,豫州人为成周郡,青州人为营丘郡,并州人为唐国郡”。
并选拔贤才,委以庶政,充当谋士,职居显要,引为宾友。并以“平原刘赞儒学该通,引为东庠祭酒,其世子皝率领国胄束脩受业焉。
廆览政之暇,亲临听之。于是路有颂声,礼让兴矣”。说明慕容廆注意起用汉族士人,实行汉化,以适应日益向内地发展,建立封建政权的需要。后又进一步提出慎刑、选贤、重农、禁酒色、退便佞等,为其子孙进据中原打下了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后燕
百度百科——前燕
百度百科——西燕
百度百科——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