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瞻

爱新觉罗弘瞻的嫡福?电视剧是一半历史,一半戏剧,《甄嬛传》和历史上的弘曕结局如何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4-13 09:23:06 浏览29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爱新觉罗弘瞻的嫡福

果恭郡王弘曕:本为雍正帝的六阿哥。生于雍正十一年六月十一日亥时。生母为谦妃刘氏(管领刘茂之女)。乾隆三年二月奉旨过继给康熙帝第十七子果亲王允礼为嗣子,袭和硕果亲王。乾隆二十八年五月因事降为贝勒。三十年二月复封为果郡王,三月薨,年三十三岁。嫡福晋范佳氏,御史范鸿宾之女。侧福晋张氏,张赶生之女。侧福晋刘氏,刘兆禄之女。生三子:长子永瑹:生于乾隆十七年六月初十,嫡福晋范佳氏所生。乾隆三十年六月袭果郡王。嫡福晋董佳氏,勇勤公明英之女。次子镇国将军永灿:生于乾隆十八年八月十三日,嫡福晋范佳氏所生。乾隆四十四年十二月封镇国将军。嫡妻成氏,少卿成纶之女。三子永纳:生于乾隆二十七年十月二十二日,侧福晋刘氏所生。六岁殇。

电视剧是一半历史,一半戏剧,《甄嬛传》和历史上的弘曕结局如何

作为宫斗剧里的翘楚之作,《甄嬛传》得到很多观众的追捧和喜爱。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牵动着大家的心。

甄嬛不用说,是最后的大赢家,历经艰辛,熬死雍正帝,被新帝弘历尊为圣母皇太后,享尽荣华富贵,家族也因她而荣耀。

可弘历不是甄嬛的亲生儿子,只是养子,甄嬛的亲儿子是弘曕。甄嬛为什么不扶持弘瞻呢?很多人觉得是因为弘瞻不是雍正的孩子,而是甄嬛与果郡王允礼偷情所生,甄嬛不想混淆皇室血脉,才不扶持他。

但个人认为这种说法不太正确。后期的甄嬛,已不是初入宫时知道敬畏、天真浪漫的嬛嬛,乃是深谙宫斗术的十级玩家钮祜禄·甄嬛,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皇帝都敢谋害,哪还在乎什么血脉?

何况,允礼和雍正一样,也是康熙的孩子,其后代也有继承皇位的资格。另一方面,以甄嬛后来的性格,别说弘瞻的父亲是允礼,就算是太医或侍卫,只要她想,也能扶弘瞻上位,完全没有心理障碍。

不让弘瞻当皇帝,估计是她从雍正身上看出帝位既是权力,也是一种极大的束缚,并不能让人得到幸福,因而她为弘瞻选择了安逸人生,做个富贵逍遥的王爷。

那么,历史上的弘瞻结局如何呢?这么说吧,不太好。

咱们先来明确一下人物关系。

电视剧里讲的是故事,不能当正史来看待。真实历史中,弘历,即乾隆帝的生母钮祜禄氏是满洲镶黄旗人,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雍正元年封为熹妃,雍正八年晋封为熹贵妃,正是甄嬛的原型。

反而弘瞻,并不是熹贵妃所出,他的母亲是谦妃刘氏,从姓氏就能看出不是满洲人,位份低微、不得圣宠,与甄嬛根本不在一个层次。生了弘瞻也只被晋升为嫔,妃位还是雍正驾崩后,乾隆继位,按惯例加封父皇的遗孀们,刘氏才被升为皇考谦妃。

弘瞻是雍正最小的儿子,因生于圆明园,又被称为圆明园阿哥。但虽是幼子,因刘氏不受宠,导致弘瞻也不被雍正重视。

倒是乾隆,对这个小兄弟极为喜欢。他登基时弘瞻才4岁,比他儿子还小,他也的确是把弘瞻当儿子养。且因为弘瞻不像他的儿子们会参与夺嫡,无需顾忌,放心的宠爱。

可这样一来,就把弘瞻宠成了个玻璃心,为之后的事情埋下隐患。

乾隆三年,庄亲王允禄奏请把弘曕过继给无子而逝的果亲王允礼,乾隆准奏,命其继承爵位。

有人分析,这是乾隆忌惮弘瞻才把他过继出去。这种看法真是太过阴谋论了,要知道,乾隆的地位一直很稳,弘瞻年纪幼小,本身没势力,母族也没什么助力,夺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乾隆压根用不着忌惮他。

将弘瞻过继给允礼,恰恰是疼爱他的一种表现。不过继,弘瞻只是一个普通的皇子,一过继,立刻就成了亲王,爵位上比乾隆的亲儿子还高。

乾隆还很关心弘瞻的成长,为他请来名师沈德潜,在沈德潜的教导下,弘瞻有所进益,被誉为“诗宗归于正音,不为凡响”,这话或许有水分,但也能说明弘瞻并非不学无术的皇室纨绔。

弘瞻18岁时,乾隆让他管理武英殿、圆明园八旗护军营、御书处、药事房,看起来不是大职位,却是要职,非亲信不能担任。两年后又让他负责管理造办处事务,这里的油水可就多了,弘瞻捞得盆满钵满。

也是在这一时期,弘瞻显露出了让乾隆目瞪口呆的坏毛病,明明自家富得流油,从没为钱财发过愁,却近乎疯狂地敛财,办差时中饱私囊、与民争利,做了许多不法之事。

这些钱财要是用来享受倒也罢了,他跟个葛朗台似的,极为吝啬。史书上的记载是“居家尚节俭,俸响之银,至充栋宇”,意思是宅子里摆满了金银财宝,弘瞻的居家生活却简朴节省。

乾隆大为光火,感到这些事情大失御弟的身份,也让自己这皇帝哥哥面上无光,狠狠地训斥了弘瞻一顿。

后来又因为圆明园失火,住得最近的弘瞻却到得最晚,对此事不够关切,以及向母妃索取财物、礼仪不周到等琐事,给弘瞻算了次总账,罚银一万两,销毁亲王金宝一颗,并罢免所有官职,降为贝勒。

乾隆做出这样的处罚,实则是给弘瞻一个教训,等他改好了或者自己气消了,迟早还得升回去。但弘瞻的人生顺风顺水,从没受过如此打击,竟然就此一病不起了。

据说乾隆极为后悔,亲自去探视弘瞻,宽慰他说“以汝年少,故稍加拂拭,何愧恧若此?”

很快下令恢复他的爵位,但弘瞻还是死了,时年33岁。乾隆十分悲伤,专门为他写了诗文以作悼念,可能写得不怎么样,没有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