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在野狐岭之战一败涂地的金军,是实力倒退了吗
- 对蒙古和金朝之间发生的“野狐岭之战”如何评价
- 历史上金朝占优势的野狐岭之战为何还是输给蒙古了
- 在野狐岭之战中,金国以四打一,最后为何却惨败
- 狐岭之战到底是怎样的
- 蒙金野狐岭之战是怎样的其中的真相是什么
- 野狐岭大战蒙古10万大军对阵金朝45万大军,为什么金朝败的那么惨呢
- 金国野狐岭之战这场战役,为何最后会败得那么惨
- 野狐岭之战,45万金军被10万蒙古军围歼,金军究竟输在哪里
- 为什么说“野狐岭之战”,是一场改变了蒙古和金朝国运的大战
在野狐岭之战一败涂地的金军,是实力倒退了吗
01.总述
1211年,成吉思汗率十万人进攻金国。金国猛将完颜承裕奉命抵抗。后者认为,成吉思汗用兵诡谲。如今中都(北京)兵力空虚,成吉思汗很可能会趁机偷袭。于是,完颜承裕决定在野狐岭(张家口张北)布防,想凭借险要山势,与成吉思汗决一死战。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金兵惨败。
02.金军实力并没有倒退
有人说,金兵失败,是因为实力倒退了,真的是这样吗?小编认为,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首先,从两国的综合实力来看,金国是强于蒙古的。据史料记载,当时金国总人口是五千多万,其中军队已超过一百万。而蒙古总人口不会超过200万,军队数量则更是在50万左右。所以,论实力,金国依然强于蒙古。
03.金兵为什么会失败
那么金军到底为什么失败?在小编看来,这是因为完颜承裕实在太无能了。他认为蒙古人会长驱直入搞偷袭,实际上是杞人忧天,因为后者的物资储备是有限的,如果深入后方,恐怕不能全身而退。所以,完颜承裕完全没必要在野狐岭防守。他应该主动出击!战术失误,是导致金军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
对蒙古和金朝之间发生的“野狐岭之战”如何评价
野狐岭之战是发生于1211年(金大安三年,蒙古成吉思汗六年)八月的,在野狐岭(今河北省万全县)发生的决定蒙古与金朝双方命运的决定性战役。在这场大型会战及之后1213年(金贞佑元年、蒙古成吉思汗八年)的怀来战役中,金国连连挫败,导致金国内部发生弑君政变,加速了金国的灭亡。
在这次战役中,成吉思汗指挥十万大军集中打击45万金国大军的中路十万军队,蒙军大胜,金国几乎丧失了所有精锐,从此再也没有能力抵抗蒙古铁骑。著名战役有獾儿嘴大战、浍河堡之战。
这场战役不仅决定了蒙金交战双方政权的命运,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此后中国历史的走势与格局。
女真族原来是在辽朝统治下的弱小民族,但女真人向来以能征善战著称于世,“人一满万,天下无敌“,这是世人对女真人的评价。后来完颜阿骨打率领数千人起义,领导了对辽朝的反抗斗争,只用了几年时间就灭辽朝,建立了金朝。随后又南下攻宋,俘虏了徽、钦二帝,中国北方出现了一个富庶强大的金朝政权。直到成吉思汗南下时,金朝人口已经发展到近5000万,比当时的蒙古多40余倍;军队也在百万以上,比蒙古多出10倍。因此当时有人曾说:“金国如海,蒙古如一掬细沙。“
蒙古与金朝,结怨仇甚久。金朝长期推行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使蒙古人对金统治者怨入骨髓。金熙宗时期,成吉思汗的先祖俺巴孩汗曾被金国以反叛罪钉在“木驴“上处死。金世宗时,金不仅要蒙古纳贡,还每3年遣兵向北剿杀,谓之“减丁“,激起蒙古人的怨忿。
1206年(金泰和六年、蒙古成吉思汗元年),铁木真被选为成吉思汗后,蒙古统一。经过数百年内战的蒙古,全国上下全部是充满战斗经验的斗士。成吉思汗即借为祖先报仇之名,决计攻金。经过五年的准备,蒙古在各方面的条件都具备了。
1210年(金大安二年、蒙古成吉思汗五年),成吉思汗正式断绝和金国的岁贡。
1211年(金大安三年、蒙古成吉思汗六年)二月,在怯绿连河誓师,亲率大军南下,蒙金战争开始。
历史上金朝占优势的野狐岭之战为何还是输给蒙古了
崛起的金朝到了后期已经成了一个介乎与草原帝国(蒙古)与中原帝国(南宋)之间的不伦不类的国家。它成为了不具备这两种帝国中任何一种优势的存在。作为曾经拥有的草原帝国的核心优势,机动灵活的骑兵军团已经蜕化为和步兵一起据点固守的防守力量。金朝花了大量的时间,人力与物力在北部边境修起了长城边堡,军事战略的核心从早年的运动攻击变成了静止防守。金朝中期发展出的中原帝国的核心优势,稳定的农耕社会管理下可以动员的强大人力和物力,此时已经如同北宋末年的宋徽宗时代,成为无能的领导人治下不堪重用的一盘散沙。
战术层面的保守教条:1211 年,成吉思汗揭开了 7 年侵金战争的序幕。当时蒙军参加出征作战的,当在十万之众。 蒙古军出征后,在汪古部的配合下,越长城南下,长驱直入,进至乌沙堡(今内蒙兴和县西北一带)。乌沙堡是金军为阻击突破长城的敌军所修筑的屯兵堡垒。堡垒以暗道相连,通向作为补充支援基地的乌月营,形成防御阵线。蒙军经苦战攻克乌沙堡和乌月营。金军节节败退,蒙军分两路推进(成吉思汗一路,窝阔台为另一路)。 金朝此时孤注一掷,将主力集中于野狐岭(今河北张家口市西北)一带,总计在40万左右(数倍于蒙),寻求决战。
接到金军重兵集结的消息时,蒙军正在煮食开伙。 成吉思汗马上下令,部队倒尽锅中食物,跨马开拔,迅速抢占了野狐岭北面的山口。交战后,金军十分顽强, 且兵力占优势,使蒙军受到很大损失。在危急关头,蒙古大将木华黎号令所属,“彼众我寡,不拼死力战,不能克也”。成吉思汗命他带领突击队,率先冲入敌阵,大军随后全力压上。金军一时混乱,而蒙军却杀声震天,来往冲杀, 越战越勇。这一场拼杀,十分惨烈,双方伤亡都很大。但蒙军士气高昂,十分凶悍,终于将金军击溃。
金军溃逃,蒙军追杀,一直追到会河堡。蒙军在这里又同来援的金军大战一场,结果将溃军、援军一举全歼,金领军主帅完颜胡沙只身单骑逃入宣德(河北宣化)。经过了乌沙堡-野狐岭-会河堡会战,金军北线的精锐之师尽被歼灭,金朝“亡可立待”。
从整个会战过程来看, 在蒙军的铁马雄师面前,纵有数倍之兵力优势,金朝大军竟然一直依靠工事龟缩防守,从来没有机动作战(甚至是利用优势兵力主动出击),其战术的保守教条,已经深入骨髓,一退再退,一败涂地。此时的金朝如同当年被他们打得节节败退的北宋,而蒙古军团成了当年南下不可一世的金军,可叹历史的教训在另一个时空通过角色转换有上演了一次。
在野狐岭之战中,金国以四打一,最后为何却惨败
蒙古与金国有一场决定国运的大战,史称“野狐岭之战”。野狐岭之战是决定蒙古与金国两国国运的重要战役,在这一战之中,一代雄主成吉思汗率领不到十万的蒙古铁骑,击败了号称四十余万金国大军,此战过后,金国元气大伤,国内政变不断,在二十多年之后,便因蒙古与南宋的联合夹击而灭亡。
第一个原因,在谈论金国本身的原因之前,我们应该对蒙古帝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成吉思汗在发兵野狐岭之前就已经建立了一支非常强大的骑兵军队,而骑兵军队的主要装备来源是西辽帝国和西夏帝国,蒙古帝国在吸收了西辽和西夏两个帝国的资源之后,军事实力已经超过了金国,而此时的金国因为进行了汉化,已经土地兼并严重,滥发钱币导致经济崩溃,财政出现了很大的危机。所以这个时候能够参与野狐岭战斗的金国常备军一共六七万左右,而蒙古帝国可以轻松调动近10万的蒙古骑兵出战,两国的实力差距很大。在野狐岭之战中,虽然金朝是号称出动了四十五万大军,但是,金朝因为有在战时强行征兵入伍的先例,所以有很多都是强征的壮丁。
第二个原因,蒙古帝国和金国的文臣武将不在一个量级上,蒙古帝国人才济济,尤其是在将军这方面,都是一群身经百战的军事天才,而且成吉思汗非常的雄才大略,但是金国当时的皇帝才能一般,即使不是昏君,但是对于蒙古国的君主来说也差了很多。当时蒙古大军已经出现了战争的苗头,但是金国没有调动主力防御,又不和蒙古和谈,所以他手下的文臣武将都是一些酒囊饭袋,有很多已经在战场上犯了错误的武将,还都被金朝的皇帝给予重任。
狐岭之战到底是怎样的
野狐岭之战是发生在1211年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的交战双方是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军队与金军,交战的地点就在野狐岭,因此被称之为野狐岭之战,交战的结果是蒙古军队通过这一仗将金军打败,可以说这场战役奠定了金国覆亡的命运,之后不久金国就在蒙古军队与宋军的夹击下灭亡。下面介绍一下野狐岭之战的背景。女真族是一支在辽国统治之下的比较小的一个民族,但是后来在完颜阿骨打的领导下强盛起来,很快灭掉了辽,建立了自己的金国政权,人口达到了5000多万,是蒙古族的40多倍,军队也在百万之上,是蒙古军队的十倍。金国人与蒙古人的积怨向来是很深的,金国对蒙古实施民族压迫政策,导致了蒙古族对金国的怨恨逐年增加,成吉思汗的先祖俺巴孩汗就是被金国以反叛罪钉在“木驴”上处死的。后来成吉思汗成为了蒙古族的首领,于是很快对金国开始了征伐。1211年成吉思汗亲率大军南下,蒙金战争开始了。这个时候的金国对蒙古采取了防御性的战略政策,听说了成吉思汗率军南下的消息之后才慌忙开始准备防御。金军的主帅独吉思忠率领主力抵达北部后,第一件事就是加固界壕修筑边塞,他组织军兵调集民夫大修土木工程,修建了300里防御工事,打算用这种办法来阻止蒙古军南下。成吉思汗集中兵力重点突破了乌沙堡,迅猛推进又夺乌月营,独吉思忠苦心构筑的300公里界壕就这样失去了作用。乌沙堡陷落后,卫绍王改由完颜承裕主持军事。完颜承裕仓皇撤退,由于担心成吉思汗可能绕过进军主力径直袭击空虚的中都,所以主动放弃桓、昌、抚三州的坚固城墙,径直退往野狐岭一线,打算凭借山势来阻挡蒙古军。事实上,这再次犯了愚蠢的错误,最终在野狐岭惨败。通过野狐岭之战的背景介绍可以看到,金国统治者在面对蒙古军队的进攻上所采取的措施是愚蠢的,也是被动的,正是由于金国没有一名出色的指挥者,所以导致了蒙军大胜。
蒙金野狐岭之战是怎样的其中的真相是什么
从依附讨好到称臣纳贡,从平等建交到正式断交,蒙古汗国与金国的关系逐渐恶化,终于在公元1211年,铁木真正式发兵攻打金国。
在铁木真此次的征战过程中,最重要的莫过于野狐岭之战。
说到野狐岭之战,大多数史书都说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蒙古以十万军队,把金国三十万大军杀得落花流水,通过这场战役,金国军事主力被彻底摧毁,再也无力阻止起像样的反击。
这个结论没有太大问题,但细节描写的问题却相当多。
关于野狐岭之战,有一段是这样记载的:正当蒙古军队准备吃饭的时候,突然听说有几十万大军杀了过来。(不同史书不同记载,在三十万到五十万之间)铁木真显得非常淡定,立刻命令将士们倒掉锅里的食物,拿起武器准备战斗。
这种细节读起来很有画面感,但也正是由于画面感太强,所以显得很像文学作品的描述,而不是史学作品的内容。
在行军时,三十万人到五十万人制造的动静可谓惊天动地,这支军队怎么可能突然杀过来呢?铁木真一点反应都没有?
我始终强调一点:大型会战的胜负绝不能看全局,而是要看局部。只有取得一个又一个的局部胜利,才能最终实现会战胜利。
原因很简单:局部战场是有形的,不可能容纳几十万人。只要能够在局部战场形成人数优势,进而获得胜利,才能有效地影响全局。
判断一位统帅是否优秀,并不是笼统地看他能否以少胜多,而是要看他能否在局部战场形成人数优势,进而做到以多胜少。
铁木真第一次发兵攻打金国,笼统地看,就是在一条二三百公里的阵线上展开攻势;仔细地看,就是在一片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展开攻势。
面对这种局面,作为进攻方的铁木真会怎么做呢?
有一条二三百公里长的阵线摆在自己面前,从哪不能进攻呢?有一片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摆在自己面前,打哪里不是个打?
面对这种局面,作为防守方的金国就比较难办了。
就算他们拥有三十万至五十万军队,可在这样一个广阔的区域中,这点人数明显不够。如果把军队集结于一处,蒙古铁骑就能凭借其高机动性,避开金国军事主力,那肯定是如鱼得水。
金国统帅如果不要脸,他自然可以骄傲地宣称:“铁木真就是胆小鬼,从来都不敢找我决战!”
可问题是:国家让你统帅三十万至五十万大军,是为了让你击退来犯之敌,你却把这么多军队团成一团,向乌龟一样移动,你有什么资格骄傲呢?
正因如此,其实金国统帅所能选择的方法并不多,他必须想办法御敌于国门之外,而不是逼着对方来决战,这根本不现实。
可问题是:御敌于国门之外说起来很提气,做起来却很难。金国统帅肯定也是聚集主要将领,对着军事地图研究了半天,分析敌军可能会从哪里入境,入境后又会怎样行军。
可这种判断绝不能孤注一掷,因为蒙古铁骑的机动性太强,如果把大军聚集在一起,行动必然十分缓慢。就算金军提前判断准确,但等蒙古铁骑发现了金军的动向之后,自然会重新选取进攻发起点。
出于这种原因,金国统帅必须分兵把守。
但分兵把守也有被敌军逐一击破的弱点,如何保证既分兵又不会被逐一击破,则是最为考验主帅能力的问题。
分散程度必须与军队机动性成正比,否则分散容易御敌难,没有意义;分散程度必须与情报系统相匹配,否则分散容易集合难,没有意义,这才是野狐岭之战的背景。
金国在西京路(今山西大同附近)集结了三十万至五十万军队,却分散于各个局部战场上。最终,这三十万至五十万军队被铁木真逐一击破。
而史书在记载这件事的时候,却说金国在野狐岭之战中损失了三十万至五十万军队,这就是用文学化方式记录战争。
野狐岭地势狭窄,根本不能容纳这么多军队,蒙金双方又怎么可能在此地爆发大规模会战呢?
更重要的是:不同史书对于此次会战的记录还有不同。《金史》就很明确地说:以劲兵七千遇大兵,战于定安之北,薄暮,先以麾下遁去,众遂溃。
看到了吧?《金史》认为野狐岭之战发生的时候,金军只有七千人。双方并没有发生大规模冲突,在几次接触之后,金军退至宣平。
随后,金国统帅害怕自己打不过蒙古人,所以继续撤军,一直撤到河川,蒙古人追了上来,一场遭遇战打响,金军溃败。
金国明明人多,为什么打不过蒙古人呢?《元朝名臣事略》给出的解释是:金军的数量有极大水分,很可能和蒙古军数量差不多。
时金军号四十万,陈于野狐岭之北。——《元朝名臣事略》·卷一
金军只是号称四十万,实际人数可能不足十万。
金军为什么会败?从军事角度来看,还是分兵过多,导致战力薄弱,被蒙古逐一击破;从行政角度来看,这是由于金国老化的行政效率,完全无法与蒙古相提并论。
野狐岭大战蒙古10万大军对阵金朝45万大军,为什么金朝败的那么惨呢
野狐岭之战是金朝与蒙古两国之间一次决定命运的关键战役,而这个时候的蒙古正值成吉思汗统一各个部落斗气正盛,金朝则已经享受了百年的安稳,虽然金朝在人数上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在作战策略和士气上并不如蒙古人强,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野狐岭之战的简介:
野狐岭之战,发生于1211年八月,在野狐岭发生的决定蒙古与金朝双方命运的决定性战役。在这场大型会战及之后1213年的怀来战役中,金国连连挫败,导致金国内部发生弑君政变,加速了金国的灭亡。
在这次战役中,成吉思汗指挥十万大军集中打击45万金国大军的中路十万军队,蒙军大胜,金国几乎丧失了所有精锐,从此再也没有能力抵抗蒙古铁骑。著名战役有獾儿嘴大战、浍河堡之战。
这场战役不仅决定了蒙金交战双方政权的命运,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此后中国历史的走势与格局。
野狐岭之战的过程:
1211年八月,野狐岭的山坡上站满了铠甲鲜明的金军士兵,他们由金国的参知政事完颜承裕统帅。而他们对面的敌人,来自于漠北草原,自称为大蒙古帝国的人。
仅仅在五年之前,蒙古还只是金国的附属,这些对金人来说连二等公民都算不上蒙古人。如今已经成为了金人最强悍的对手。金人们又紧张又期盼。他们想要看看传说中统一了蒙古,自称为成吉思汗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金军统帅完颜承裕之所以选在这个地方,是因为野狐岭险峻的地形有利的遏制住以马术见长的蒙古人。他沾沾自喜,认为蒙古人要在这里一败涂地。而对成吉思汗来说,野狐岭后面就是富庶的金人都城,就是洗刷金人对蒙古昔日的耻辱。
金人对蒙古采取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金人不仅要蒙古纳贡,还每3年遣兵向北剿杀,谓之“减丁”,铁木真自己的祖父被金人钉在“木驴”上处死。不管如何,金人和蒙古早已是血海深仇。蒙古建国后第一个敌人便是金朝。
完颜承裕以为凭借野狐岭一线分据险要可以抵抗蒙古骑兵,结果大错特错。这不但分散了自己的兵力,而且将领指挥传达的速度,还有军队互相救援的速度都大打折扣。成吉思汗抓住这一致命缺陷,一路派重兵猛攻。
而大将木华黎率领八鲁营敢死队,挺枪策马,冲入金军阵中;因为山势险要,蒙军全部下马步战,凭借高昂的斗志和锐气杀得金军大败,木华黎部一路冲杀,直向完颜承裕的中军指挥部突过去。
成吉思汗挥中军继进,往来冲杀。这一下,金人彻底溃败,主将也不知下落。兵败如山倒。金人们再也没有勇气抵抗蒙古人,纷纷向后方逃跑。
蒙古人乘胜追击,野狐岭上躺满了金人的尸体。溃败的金人被蒙古人赶到浍河堡。
在激战了三天后,金兵丧失了最后的抵抗能力,成吉思汗亲率3000精骑突入敌阵,随机数万蒙古军对金兵发起全面总攻,鲜血染红了浍河川,金人的最后主力被彻底消灭干净,自此金国的国运不复,为之陪葬的是五十万金人的尸体。金国也成了蒙古人来去自如的屠宰场。
野狐岭之战的结果:
野狐岭大战结束,蒙古军顺势拿下德兴府后一直冲到延庆境内,居庸关守军直接弃关跑了,蒙古军于是顺利越过居庸关直抵中都。后来成吉思汗不断改变战法,分兵三路攻掠中原腹地及辽西地区。
1214年三月,成吉思汗集兵中都城下。料一时难以克城,遂遣使逼和,迫金朝奉献岐国公主、金帛和马匹,引兵退出居庸关。
六月,以金朝迁都南京而“违约“为藉口,乘金国人心浮动及憋军哗变降蒙之机,遣部将三摸合拔都、石抹明安率军,会合降蒙乣军进攻中都,以围城打援和招降之策,于次年五月克城。这场大战后,曾经不可一世的女真人元气大伤,不久后就在蒙古和南宋夹击下灭亡。
野狐岭之战金国失败的原因:
首先是军队人员构成,虽然说有50万金军,但是这个是有水分的,参战的估计也就是30多万士兵,而这些士兵还不都是金人,大部分是抓的壮丁,这些壮丁只是一时的听从金人的命令,一看局势不对早就溜了,怎么可能甘心卖命。
而蒙古军队大概10万左右,但成吉思汗已经统一各部落威望极高,而且蒙金又是世仇,这10万人的战斗力要比金人强,只要成吉思汗一声令下,立马战神附体。
其次是战略失误,金军沿着野狐岭一线处处布防,结果每一处的的兵力都没蒙古人多,而且因山地原因,来不及互相支援,蒙古集中优势兵力重点突破。
这也是指挥官战略失误,由于通讯不发达,人多反而更不利于指挥,再一个士兵并不了解战场的局势,一看前面败了,马上就慌了,阵型一乱就没有抵抗力了,出现一个逃兵,马上就会出现成堆的逃兵。
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金军已经不是一百年前灭辽时的无敌军队,经过百年的太平日子,贪图享乐的金人和缺乏训练的军队早已经失去了斗志,再加上金朝的腐败,自然是打不过兵强马壮的蒙古人。
金国野狐岭之战这场战役,为何最后会败得那么惨
1211年(金大安三年)八月爆发的野狐岭之战,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决定蒙古与金国命运的重要战役。一般说法中,此战成吉思汗指挥十万大军,击败了四十五万金国大军。那么当初号称“满万不可敌”的金军,怎么会在那么大的兵力优势下,发而被蒙古人以少胜多呢?
在复原野狐岭之战前,我们要有一个基本认识:在铁木真对金宣战前,大蒙就已经获得了建立一支强大军队所需的良马和铁器。而这些军备物资的源头则是西辽帝国。
成吉思汗四年(1209年),畏兀儿人背叛西辽投奔蒙古。成吉思汗六年(1211年),铁木真又派大将忽必来招降葛逻禄(哈剌鲁)人。至此,西辽三分之一以上的领土落入蒙古之手。
▲大将忽必来
通过来自西域的精铁、良马,铁木真得以武装自己的军队。而在此之前,统一的蒙古人就有在野战中击败已经衰朽的西夏军,围攻其都城的能力。现在如同天上掉馅饼一样得到高昌和葛逻禄人的投效,财力、国力也大大增加。而此前的1203年,被金国安置在边墙以北监视蒙古各部的汪古部也投效了成吉思汗,从而为蒙古南下攻金提供了极好的基地。
▲战前各国边界
而按宋金于嘉定元年(1208年)三月再次议和,金国至少应留三万以上战兵在前线,而西夏方向亦必有兵守备。东京路(辽东)又是金国老巢,一向有重兵驻守计算,金国能放在河北、山西直面蒙军进攻的战兵至多五万以上。
▲蒙古重骑兵
而铁木真统一蒙古初期,划分蒙古各部为95个千户,以一户出一兵计算,当可出九万战兵。虽然野狐岭之战蒙军出兵争议甚大,但一般也都认为在九万左右。总之,双方实力对比,实际上是不利于金国的。金国国内也都知道自己虚弱,因此还没大战过就【金承平日久,骤闻蒙古用兵,人情恇惧,流言四起】。后来的明朝虽然也有土木堡之变,但人心惶惶是土木堡惨败之后的事情。
野狐岭之战,45万金军被10万蒙古军围歼,金军究竟输在哪里
在长达二十三年的“蒙金战争”中,要说哪场战役最为关键,那必须是蒙金两国的第一场正式交锋——野狐岭之战。在这场决定性战役中,45万金军被10万蒙古军围歼,金朝失去了绝大部分精锐部队,以至于偌大一个国家却到处出现势力真空区,蒙古人在金朝腹地纵马驰骋,再也没有任何阻拦。那么问题来了,在“野狐岭之战”中,金军在兵力上占压倒性优势,为什么他们反而会被蒙古军围歼?金军究竟输在哪里?
首先,当时的金军早已没有过去那种“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气势了。当年女真人攻势无比犀利,短短十余年时间里就相继攻灭了辽国和北宋。可是在立国近百年后,他们丢掉了尚武传统,反而效仿汉人那套以儒治国的理念。结果当强敌出现的时候,他们的表现也跟当年北宋军队如出一辙。
除了军队战斗力下降外,更为致命的是金军统帅的指挥能力太差。金军第一位统帅独吉思忠抵达前线后干的第一件事情竟然是调用近75万民夫日夜赶工砌墙。他的计划是用一道600里长的高墙将蒙古人抵挡在国门之外。然而,这道让金军累死累活修筑的防线却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因为无论多长的墙都只是一条线,只要其中一点被突破,那么整条防线就会土崩瓦解。
当蒙金两军正式交锋后,成吉思汗亲率大军迅速攻破一个叫乌沙堡的据点。蒙古人只用了不到半天时间,就将金朝以举国之力修建的“长城”远远抛在了身后。
当前线战报传至中都后,举国震惊。金朝皇帝完颜永济立即下令将独吉思忠撤职,改由完颜承裕全权指挥。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完颜承裕比独吉思忠更没用。独吉思忠虽然失败了,但他自始至终都顶在最前线,而完颜承裕却是干啥啥不行,逃跑第一名。
完颜承裕接管指挥大权后,立即下令放弃桓州、昌州、抚州三个重要城镇,让全军退至野狐岭(今河北省万全县)一带,打算依托山势来阻挡强敌。
桓、昌、抚三州是金朝经营了许多年的北疆重镇,城墙坚固,粮草充足。如果能合理利用的话,这三座重镇完全可以有效阻挡住蒙古大军进攻的节奏。哪怕从40多万大军中分出一小部分兵力据守,也能对蒙古人造成很大困扰。然而完颜承裕却主动放弃了。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金军在撤退的时候没有将这三个城镇的百姓、粮食、财物一起转移到后方。于是蒙古人兵不血刃就捡了个现成的便宜。值得一提的是,桓州还是金朝最重要的军马牧场,这里有数以百万计的优质战马。金军这一撤,不仅丢失了战略要地,连带着把军马和牧场也一道丢掉了。从此以后,以弓马起家的女真人沦落到了要为缺少战马发愁的地步。
完颜承裕带着40多万大军退守野狐岭,全军分布在不同的山头据守险要。完颜承裕认为这里山势陡峭,蒙古骑兵无法发挥机动性强的优势,然而他却没有想到,数十万金军分散在山地间根本没法调集指挥。结果,蒙古人集中精锐部队直接向完颜承裕设在獾儿嘴的中军大帐发起突击。完颜承裕一看形势不对率先跑路,主帅逃跑又导致了金军全线溃退。
与独吉思忠、完颜承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蒙古人在成吉思汗和木华黎的指挥下配合完美。木华黎负责追击,成吉思汗负责围堵。他们将金军从野狐岭赶了出来,追击、让路、包围、堵截,每一步都精确无比。当金军退至野狐岭南面的浍河堡时,10万蒙古军已经奇迹般地将30余万金军压缩在一小块区域内。
接连失败让金军彻底丧失了战斗意志。在经过三天包围后,成吉思汗亲自率军发起攻击。浍河堡成了一个巨大的屠宰场,金军主力在这里被悉数歼灭。
“野狐岭之战”对金朝来说是一场空前的灾难。此战之后,金朝再也无力抵抗蒙古人的进攻,最终无可奈何地走向了灭亡。
参考文献:《金史》
为什么说“野狐岭之战”,是一场改变了蒙古和金朝国运的大战
1211年,蒙古军队和金军在叶赫岭地区进行了一场决定性的战斗。当时,金国在该地区集中了30万精锐步兵和15万骑兵机动部队,总兵力达45万,而蒙古只有9万多精锐部队。金国指挥官完颜承裕命令部队占领地形周围的危险地区,以阻挡蒙古军队。然而,这也使得军队更加分散,无法将大量的军队集中在一个地区,蒙古军队利用骑兵的优势,对金军进行打击。
这场战争中,蒙古军队以伤亡不到2万人的代价战胜了20多万金军,歼灭了金军的机动部队,其余部队四散逃窜,无心恋战。成吉思汗充分利用骑兵的优势,一路追击金军。金军不战而逃,使金国无险可守,蒙古军进逼金国首都。由于战争的失败,金朝堂上一片混乱。公元1213年,金国权臣胡沙虎毒死威绍王完颜永济后,支持完颜珣称帝,号称金宣宗。蒙古军队虽然取得了胜利,但长期作战损失严重,分析后认为成吉思汗有徐进国的资本成本太大,于是派使者到徐进国,营中金传公主被迫送给托基国500名青年男子,以及500名处女和大量的马匹、纺织品,成吉思汗出居庸关,在这场野狐岭之战中渐入佳境。
狐狸岭之战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用兵数量较少的典范,徐进国的精锐部队几乎全军覆没,并直接导致徐进国政变,实力再次削弱,开始由盛转衰,蒙古则迅速崛起,成为北方最强大的政权,所以这场战争也被称为蒙古和徐进国命运的转折点。1234年,也就是叶赫宁之战后的23年,曾经强大的金国被蒙古人和南宋所灭。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