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书目录列表 是什么 隋书

汉书目录列表(《隋书经籍志》中关于《汉书》的目录是什么)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2-19 08:24:11 浏览5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隋书经籍志》中关于《汉书》的目录是什么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中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隋书经籍志》中,《汉书》会被列在史部。

《汉书》卷四·文帝纪第四(4)

  三年春二月,行幸代。

  四年夏四月丙寅晦,日有蚀之。五月,赦天下。免官奴婢为庶人。行幸雍。五年春正月,行幸陇西。三月,行幸雍。秋七月,行幸代。

  六年冬,匈奴三万骑入上郡,三万骑入云中。以中大夫令免为车骑将军,屯飞狐。故楚相苏意为将军,屯句注。将军张武屯北地。河内太守周亚夫为将军,次细柳。宗正刘礼为将军,次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次棘门,以备胡。

  夏四月,大旱,蝗。令诸侯无人贡,弛山泽,减诸服御,损郎吏员,发仓庚以振民,民得卖爵。

  七年夏,六月己亥,帝崩於未央宫。遗诏曰“朕闻之: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当今之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且朕既不德,无以佐百姓。今崩,又使重服久临,以罹寒暑之数,哀人父子。伤长老之志,损其饮食,绝鬼神之祭祀,以重吾不德,谓天下何。朕获保宗庙,以眇眇之身托於天下君王之上,二十有馀年矣。赖天之灵。社稷之福,方内安宁,靡有兵革。朕既不敏,常畏过行,以羞先帝之遗德。惟年之久长,惧於不终。今乃幸以天年得复供养於高庙,朕之不明与嘉之,其奚哀念之有。其令天下吏民,令到出临三日,皆释服。无禁取妇、嫁女、祠祀、饮酒、食肉。自当给丧事服临者,皆无践。绖带无过三寸。无布车及兵器。无发民哭临宫殿中。殿中当临者,皆以旦夕各十五举音,礼皆罢。非旦夕临时,禁无得擅哭临。以下,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纤七日,释服。它不在令中者,皆以此令比类从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霸陵山川因其故,无有所改。归夫人以下至少使”令中尉亚夫为车骑将军,属国悍为将屯将军,郎中令张武为复士将军,发近县卒万六千人,发内史卒万五千人,臧郭、穿、复土属将军武。赐诸侯王以下至孝悌、力田金、钱、帛各有数。乙巳,葬霸陵。

  赞曰: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身衣弋绨,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帐无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南越尉佗自立为帝,召贵佗兄弟,以德怀之,佗遂称臣。与匈奴结和亲,后而背约入盗,令边备守,不发兵深入,恐烦百姓。吴王诈病不朝,赐以几杖。群臣袁盎等谏说虽切,常假借纳用焉。张武等受赂金钱,觉,更加赏赐,以愧其心。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於礼义,断狱数百,几致刑措。呜呼,仁哉。

  【拓展阅读】

  汉书简介

  《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它的记事始于汉高祖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汉书》是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

  《汉书》记载的时代与《史记》有交叉,汉武帝中期以前的汉朝西汉历史,两书都有记述。这一部分,《汉书》常常移用《史记》。但由于作者思想境界的差异和材料取舍标准不尽相同,移用时也有增删改易。《汉书》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刑法志》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体的律令规定。《地理志》记录了当时的郡国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和户口数字,有关各地物产、经济发展状况、民情风俗的记载更加引人注目。《艺文志》考证了各种学术别派的源流,记录了存世的书籍,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食货志》是由《平准书》演变来的,但内容更加丰富了。它有上下两卷,上卷谈“食”,即农业经济状况;下卷论“货”,即商业和货币的情况,是当时的经济专篇。

  《汉书》八表中有一篇《古今人表》,从太昊帝记到吴广,有“古”而无“今”,因此引起了后人的讥责。后人非常推崇《汉书》的《百官公卿表》,这篇表首先讲述了秦汉分官设职的情况,各种官职的权限和俸禄的数量,然后用分为十四级、三十四官格的简表,记录汉代公卿大臣的升降迁免。它篇幅不多,却把当时的官僚制度和官僚的变迁清清楚楚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集中反映了两人的思想分歧。所谓“圣人”,就是孔子。司马迁不完全以孔子思想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正是值得肯定的。而班固的见识却不及司马迁。从司马迁到班固的这一变化,反映了汉朝东汉时期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已在史学领域立稳了脚跟。《汉书》喜用古字古词,比较难读。

  汉书的形成过程

  工作开始几年,有人上书汉明帝,告发班固“私作国史”。班固被捕入狱,书稿也被全部查抄。他的弟弟班超上书汉明帝说明班固修《汉书》的`目的是颂扬汉德,让后人了解历史,从中获取教训,并无毁谤朝廷之意。后来班固无罪开释,汉明帝赐给了班家一些钱财,帮助他们写下去。

  汉明帝颇赏识班固的才能,召为兰台令史,秩俸为六百石,后转迁为郎。当时兰台令史傅毅是他的同事,二人皆以文闻名,班固与弟班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此即“文人相轻”的典故。班固又奉诏完成其父所著书。

  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窦宪率兵伐匈奴,班固随其出征,任中护军,行中郎将事,大破匈奴后,勒石燕然山的铭文,即出自班固手笔。

  班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洛阳令种竞被班固的家奴醉骂,怀恨未忘。汉和帝永元四年窦宪失势自杀,班固受牵连而被免官职,种竞利用窦宪事败之机,逮捕班固,日加笞辱。班固死在狱中,年六十一岁。此时所著《汉书》,八“表”及“天文志”均未完成。

  班固著《汉书》未完成而卒,汉和帝命其妹班昭就东观藏书阁所存资料,续写班固遗作,然八表完成,班昭便卒。同郡的马续是班昭的门生,博览古今,汉和帝召其补成剩下的“天文志”。

《隋书经籍志》中关于《汉书》的目录

《汉书》一百一十五卷 汉护军班固撰,太山太守应劭集解。
  《汉书集解音义》二十四卷 应劭撰。
  《汉书音训》一卷 服虔撰。
  《汉书音义》七卷 韦昭撰。
  《汉书音》二卷 梁寻阳太守刘显撰。
  《汉书音》二卷 夏侯咏撰。
  《汉书音义》十二卷 国子博士萧该撰。
  《汉书音》十二卷 废太子勇命包恺等撰。
  《汉书集注》十三卷 晋灼撰。
  《汉书注》一卷 齐金紫光禄大夫陆澄撰。
  《汉书续训》三卷 梁平北谘议参军韦棱撰。
  《汉书训纂》三十卷 陈吏部尚书姚察撰。
  《汉书集解》一卷 姚察撰。
  《论前汉事》一卷 蜀丞相诸葛亮撰。
  《汉书驳议》二卷 晋安北将军刘宝撰。
  《定汉书疑》二卷 姚察撰。
  《汉书叙传》五卷 项岱撰。
  《汉疏》四卷 梁有汉书孟康音九卷,刘孝标注《汉书》一百四十卷,陆澄注《汉书》一百二卷,梁元帝注《汉书》一百一十五卷,并亡。
以上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汉书》,你了解多少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汉朝东汉时期史学家儒客大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其中《汉书》八表由班固之妹班昭补写而成,《汉书》天文志由班固弟子马续补写而成。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具体的范文模板

后汉书的目录内容

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
卷一下·光武帝纪第一下
卷二·显宗孝明帝纪第二
卷三·肃宗孝章帝纪第三
卷四·孝和、孝殇帝纪第四
卷五·孝安帝纪第五
卷六·孝顺、孝冲、孝质帝纪第六
卷七·孝桓帝纪第七
卷八·孝灵帝纪第八
卷九·孝献帝纪第九
卷十上·皇后纪第十上
卷十下·皇后纪第十下 卷十一·刘玄刘盆子列传第一
卷十二·王刘张李彭卢列传第二
卷十三·隗嚣公孙述列传第三
卷十四·宗室四王三侯列传第四
卷十五·李王邓来列传第五
卷十六·邓寇列传第六
卷十七·冯岑贾列传第七
卷十八·吴盖陈臧列传第八
卷十九·耿弇列传第九
卷二十·铫期王霸祭遵列传第十
卷二十一·任李万邳刘耿列传第十一
卷二十二·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第十二
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第十三
卷二十四·马援列传第十四
卷二十五·卓鲁魏刘列传第十五
卷二十六·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第十六
卷二十七·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第十七
卷二十八上·桓谭冯衍列传第十八上
卷二十八下·冯衍列传第十八下
卷二十九·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第十九
卷三十上·苏竟杨厚列传第二十上
卷三十下·郎顗襄楷列传第二十下
卷三十一·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第二十一
卷三十二·樊宏阴识列传第二十二
卷三十三·朱冯虞郑周列传第二十三
卷三十四·梁统列传第二十四
卷三十五·张曹郑列传第二十五
卷三十六·郑范陈贾张列传第二十六
卷三十七·桓荣丁鸿列传第二十七
卷三十八·张法滕冯度杨列传第二十八
卷三十九·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第二十九
卷四十上·班彪列传第三十上
卷四十下·班彪列传第三十下
卷四十一·第五钟离宋寒列传第三十一
卷四十二·光武十王列传第三十二
卷四十三·朱乐何列传第三十三
卷四十四·邓张徐张胡列传第三十四
卷四十五·袁张韩周列传第三十五
卷四十六·郭陈列传第三十六
卷四十七·班梁列传第三十七
卷四十八·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第三十八
卷四十九·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第三十九
卷五十·孝明八王列传第四十
卷五十一·李陈庞陈桥列传第四十一
卷五十二·崔骃列传第四十二
卷五十三·周黄徐姜申屠列传第四十三
卷五十四·杨震列传第四十四
卷五十五·章帝八王列传第四十五
卷五十六·张王种陈列传第四十六
卷五十七·杜栾刘李刘谢列传第四十七
卷五十八·虞傅盖臧列传第四十八
卷五十九·张衡列传第四十九
卷六十上·马融列传第五十上
卷六十下·蔡邕列传第五十下
卷六十一·左周黄列传第五十一
卷六十二·荀韩钟陈列传第五十二
卷六十三·李杜列传第五十三
卷六十四·吴延史卢赵列传第五十四
卷六十五·皇甫张段列传第五十五
卷六十六·陈王列传第五十六
卷六十七·党锢列传第五十七
卷六十八·郭符许列传第五十八
卷六十九·窦何列传第五十九
卷七十·郑孔荀列传第六十
卷七十一·皇甫嵩朱俊列传第六十一
卷七十二·董卓列传第六十二
卷七十三·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第六十三
卷七十四上·袁绍刘表列传第六十四上
卷七十四下·袁绍刘表列传第六十四下
卷七十五·刘焉袁术吕布列传第六十五
卷七十六·循吏列传第六十六
卷七十七·酷吏列传第六十七
卷七十八·宦者列传第六十八
卷七十九上·儒林列传第六十九上
卷七十九下·儒林列传第六十九下
卷八十上·文苑列传第七十上
卷八十下·文苑列传第七十下
卷八十一·独行列传第七十一
卷八十二上·方术列传第七十二上
卷八十二下·方术列传第七十二下
卷八十三·逸民列传第七十三
卷八十四·列女传第七十四
卷八十五·东夷列传第七十五
卷八十六·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
卷八十七·西羌传第七十七
卷八十八·西域传第七十八
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第七十九
卷九十·乌桓鲜卑列传第八十 卷九十一志第一·律历上
卷九十二志第二·律历中
卷九十三志第三·律历下
卷九十四志第四·礼仪上
卷九十五志第五·礼仪中
卷九十六志第六·礼仪下
卷九十七志第七·祭祀上
卷九十八志第八·祭祀中
卷九十九志第九·祭祀下
卷一百志第十·天文上
卷一百一志第十一·天文中
卷一百二志第十二·天文下
卷一百三志第十三·五行一
卷一百四志第十四·五行二
卷一百五志第十五·五行三
卷一百六志第十六·五行四
卷一百七志第十七·五行五
卷一百八志第十八·五行六
卷一百九志第十九·郡国一
卷一百一十志第二十·郡国二
卷一百一十一志第二十一·郡国三
卷一百一十二志第二十二·郡国四
卷一百一十三志第二十三·郡国五
卷一百一十四志第二十四·百官一
卷一百一十五志第二十五·百官二
卷一百一十六志第二十六·百官三
卷一百一十七志第二十七·百官四
卷一百一十八志第二十八·百官五
卷一百一十九志第二十九·舆服上
卷一百二十志第三十·舆服下

八家后汉书辑注的目录

《八家后汉书辑注》目录:
·目录 ·谢承後汉书卷一
·谢承後汉书卷二 ·谢承後汉书卷三
·谢承後汉书卷四 ·谢承後汉书卷五
·谢承後汉书卷六 ·谢承後汉书卷七
·谢承後汉书卷八 ·薛莹後汉记
·司马彪续汉书卷一 ·司马彪续汉书卷二
·司马彪续汉书卷三 ·司马彪续汉书卷四
·司马彪续汉书卷五 ·华峤汉後书卷一
·华峤汉後书卷二 ·华峤汉後书卷三
·谢沈後汉书 ·张莹後汉南记
·袁山松後汉书卷一 ·袁山松後汉书卷二
·袁山松後汉书卷三 ·袁山松後汉书卷四
·张璠後汉纪 ·无名氏後汉书
·八家後汉书著者传略 ·著录
·清代诸家後汉书辑本序跋及目录 ·引用书目
谢承后汉书
卷第一
灵帝纪
献帝纪
礼仪志
五行志
郡国志
兵志
刑志
卷第二
刘玄传邓晔
李宪传
邓晨传
邓禹传
岑彭传曾孙熙
耿弇传弟国弟子恭
铫期传
祭遵传从弟彤
马武传
马援传子廖
鲁恭传
魏霸传
刘宽传
宋弘传
郭躬传弟子镇子贺
韦彪传族子豹子着
郭丹传
承宫传
郑均传
赵戒传叔子典典兄子温戒孙谦
桓谭传
鲍永传曾孙昂
郅恽传子寿郑敬
郎顗传
杜诗传
张堪传
苏章传
羊续传
贾琮传
陆康传
冯鲂传孙石
虞延传
周章传
郑弘传
梁竦传
卷第三
曹褒传
郑玄传
郑兴传
贾逵传
张霸传子楷孙陵
桓荣传孙良良孙严皋弘何汤
冯绲传
度尚传
杨璇传
毛义传
刘平传
赵孝传
车成传
江革传
周盘传
赵咨传
班固传
第五伦传曾孙种
锺离意传
宋均传
朱晖传孙穆
徐防传
胡广传
李咸传
袁安传玄孙闳闳弟弘闳弟忠忠子秘
张酺传
周景传
陈宠传
班超传
翟酺传
应奉传子劭
奚延传
徐淑传
王充传
明帝八王传陈敬王羡羡子思王钧
陈禅传
陈龟传
桥玄传
崔瑗传子寔
周燮传
黄宪传
徐稚传子胤
李昙传
姜肱传
申屠蟠传
卷第四
杨震传长子牧孙奇中子秉秉子赐赐子彪
张纲传
王龚传子畅
种暠传子拂
陈球传子瑀弟子珪珪子登
刘陶传
刘瑜传
谢弼传
虞诩传
傅燮传
盖勋传
臧旻传
马融传
蔡邕传
左雄传
周举传
黄琼传孙琬
荀绲传
荀悦传
韩韶传
锺皓传
陈寔传子纪
李固传子燮郭亮
杜乔传杨章
吴佑传孙冯
延笃传
史弼传
赵嘉传
皇甫规传
张奂传
陈蕃传周璆刘成朱震
刘淑传
李膺传子珪
刘佑传
魏朗传
夏馥传
巴肃传
范滂传宗资
羊陟传
张俭传
陈翔传
孔昱传
檀传?
刘儒传
贾彪传
郭泰传茅容宋果贾淑
符融传冯岱
许劭传
窦武传胡腾
皇甫嵩传
朱隽传子皓
董卓传
张温传
刘虞传
公孙瓒传
陶谦传赵昱
袁绍传胡母班
袁术传
卷第五
循吏传
酷吏传
宦者传
儒林传
文苑传
独行传
方术传
逸民传
列女传
风教传
卷第六
陈临传
杨乔传
王防传
陈正传
严丰传
许庆传
周稷传
桓任传
刘宠传
羊茂传
羊定传
王博传
黄向传
陶硕传
韩崇传
尹●传
邓儒传
湛重传
沈景传
李鸿传
周敞传
陈茂传
陈宣传
戴礼传
路仲翁传
李敬传
公孙晔传
虔国传
方储传
张修传
傅贤传
严翊传
陈嚣传
王谭传
刘陵传
刁曜传
董春传
张意传
邓道?
尹昆传
闵贡传
尹苞传
张稷传
卷第七
宋度传
高吕传
陈堪传
华松传
许季长传
司马苞传
张冀传
许敬传
玊况传
唐羌传
王党传
陈禁传
李寿传
石□传
闻人统传
施延传
嵇诏传
胡邵传
祝皓传
虞承传
陈长传
薛敦传
徐栩传
沈辅传
陈谦传
周乘传
蒋崇传
祝良传
车章传
项诵传
李光传
周滂传
郭宏传
秦护传
殷亮传
卫良传
周躬传
李苌传
陈晔传
锺□传
费遂传
滕延传
刘靓传
卷第八
王闳传
杨豫传
史循传
魏尚传
王奂传
高弘传
盛吉传
朱宠传
许永传
宣仲传
妫皓传
唐约传
龚遂传
周树传
孔恂传
贺纯传
张盘传
王威传
抗徐传
高干传
阴修传
褚禧传
姚俊传
骆俊传
董袭传
伍孚传
傅翻传
夏勤传
孟政传
江汉传
马寔传
范训传
司马均传
戎良传
戴遵传
杨淮传
施阳传
宋登传
鲍季寿传
赵峻传
张免传
刘旦杨鲁传
蒋迭传
殷辉传
董昆传
商仁传
张禹传
张谀传
东夷列传
散句
序传
薛莹后汉记
光武帝纪
明帝纪
章帝纪
安帝纪
桓帝纪
灵帝纪
献帝纪
王霸传
马援传子防
光武十王传琅邪王京
李膺传
戴翼传
司马彪续汉书
卷第一
光武帝纪
明帝纪
章帝纪
和帝纪
安帝纪
顺帝纪
冲帝纪
桓帝纪
灵帝纪
献帝纪
后妃传
卷第二
刘玄传
刘盆子传
王郎传
隗嚣传
公孙述传
宗室四王三侯传
李通传
王常传
邓晨传
来歙传
邓禹传
寇恂传
冯异传
岑彭传
贾复传
吴汉传
盖延传
陈俊传
臧宫传
耿弇传弟国国子秉国弟子恭
祭遵传从弟彤
任光传
李忠传
耿纯传孙腾
朱佑传
景丹传
王梁传
杜茂传
马武传
窦融传弟友子固曾孙宪曾孙万全子章
马援传子光兄子严
卷第三
卓茂传
鲁恭传弟
刘宽传
伏湛传
侯霸传
赵熹传
牟融传
宣秉传
张湛传
王丹传
王良传
杜林传
承宫传子迭
赵典传
申屠刚传
鲍永传子昱
襄楷传
郭伋传
孔奋传
张堪传
廉范传
苏章传
羊续传
贾琮传
樊宏传子儵
阴识传弟兴
朱浮传
冯鲂传
虞延传
郑弘传
梁统传子松竦曾孙商玄孙冀
张纯传子奋
曹褒传
郑玄传
郑兴传子众
贾逵传
张霸传
桓荣传曾孙典
丁鸿传
度尚传
杨旋传
刘平传
淳于恭传
周盘传
班固传
第五伦传
锺离意传
宋均传
卷第四
光武十王传
朱穆传
乐恢传
何敞传
邓彪传
张禹传
徐防传
胡广传
袁安传孙彭等
张酺传曾孙济
郭躬传
班超传
应奉传子劭
孝明八王传
李恂传
庞参传
桥玄传
崔瑗传
徐稚传李昙
姜肱传
申屠蟠传
杨震传子秉孙赐曾孙彪玄孙修
章帝八王传
张纲传
王龚传
种暠传
陈球传
刘陶传
虞诩传
傅燮传
盖勋传
张衡传
马融传
蔡邕传
左雄传
周举传
黄琼传孙琬
荀淑传子爽孙悦
陈寔传
李固传子燮
杜乔传
吴佑传
延笃传
史弼传
卢植传
赵岐传
皇甫规传
张奂传
段颎传
卷第五
陈蕃传
王允传
党锢传
郭泰传
许劭传
何进传
孔融传
皇甫嵩传
朱隽传
董卓传
刘虞传
循吏传
酷吏传
宦者传
儒林传
文苑传
独行传
逸民传
周乘传
羊茂传
封观传
陈谦传
胡绍传
王苑传
祝良传
应荈?
蒋诩传
郗虑传
刘备传
黄巾传
西南夷传
西羌传
西域传
乌桓传
鲜卑传
散句
序传
华峤汉后书
卷第一
明帝纪
章帝纪
灵帝纪
献帝纪
皇后纪孝献伏后
李通传
来歙传玄孙艳
邓晨传
邓禹传
冯异传
岑彭传曾孙熙
贾复传
吴汉传
陈俊传
臧宫传
耿弇传弟子秉
王霸传
祭遵传
朱佑传
王梁传
马成传
傅俊传子昌
窦融传玄孙章
马援传子防
卷第二
鲁恭传
刘宽传
韦彪传
范迁传
桓谭传
冯衍传子豹
申屠刚传
鲍永传孙德
郅恽传
郎顗传
郭伋传
孔奋传
张堪传
廉范传庆鸿
羊续传
樊宏传
梁统传玄孙冀
张纯传子奋
郑兴传子众
陈元传
贾逵传
张霸传孙楷
桓荣传子郁孙焉玄孙典玄孙彬
丁鸿传
孝子传
班彪传子固
第五伦传曾孙种卫羽
锺离意传乐崧
宋均传
光武十王传
朱晖传
乐恢传杜安
何敞传
邓彪传
徐防传
胡广传
袁安传重孙逢玄孙忠
张酺传曾孙济
韩棱传孙演
郭躬传弟子镇吴雄
陈宠传
班超传孙始
何熙传
应奉传子劭
孝明八王传陈敬王羡曾孙愍王宠
崔骃传子瑗孙寔寔从兄子钧
周燮传
卷第三
杨震传孙赐曾孙彪
朱宠传
马融传
蔡邕传
黄琼传
陈寔传
赵岐传
张奂传
王允传
李膺传
范滂传
蔡衍传
符融传
孔融传
皇甫嵩传
董卓传
丁原传
周规传
卫飒传
茨充传
任延传
刘宠传
阳球传
王吉传
曹嵩传
窦攸传
宋登传
伏恭传
崔琦传
赵壹传
范式传
范丹传
刘永国传
西南夷传
南匈奴传
散句
序传
谢沈后汉书
光武帝纪
安帝纪
礼仪志
祭祀志
天文志
五行志
郡国志
刘盆子传刘恭
岑彭传
郑敬传
杨厚传
锺离意传
窦武传
李膺传
符融传
龙丘苌传
张奉传
闵贡传
樊英传
张莹后汉南记
和帝纪
安帝纪
齐武王演传子北海靖王兴
马援传
郭丹传
樊重传
阴庆传
荀淑传子谞
陈蕃传
魏应传
服虔传
散句
袁山松后汉书
卷第一
光武帝纪
明帝纪
章帝纪
安帝纪
桓帝纪
灵帝纪废帝弘农王
献帝纪
卷第二
律历志
礼仪志
祭祀志
天文志
五行志
郡国志
百官志
艺文志已阙
卷第三
刘盆子传
冯异传
贾复传
耿弇传
任光传子隗
窦融传曾孙宪
伏湛传
侯霸传
宋弘传
杨厚传
苏谦传子不韦
羊续传
桓荣传曾孙鸾
朱晖传孙穆
杨终传
应奉传
徐璆传
王充传
杨震传
刘陶传
荀淑传
杜乔传
吴佑传
延笃传
卷第四
卢植传
陈蕃传
周璆传
王允传
李膺传
范滂传
岑晊传
贾彪传
何颙传
郭泰传
韩卓传
皇甫嵩传
朱隽传
董卓传
刘虞传
袁绍传
陈弇传
范丹传
公沙穆传
蔡顺传
隗相传
罗威传
西域传
散条
张璠后汉纪
光武帝纪
更始元年卢芳
建武七年杜诗
建武九年郭伋
建武十一~樊晔
建武中元二年北郊
明帝纪
永平二年马皇后
永平十六年祭彤班超
章帝纪
建初四年马防
章和二年陈宠
和帝纪
永元二年窦宪
永元十六年张辅
殇帝纪
延平元年于阗都末条支国
顺帝纪
永建元年虞诩宋登
阳嘉元年荀顗
阳嘉二年左雄
永和五年王龚
永和六年周举
冲帝纪
永嘉元年种暠
质帝纪
本初元年朱穆梁冀
桓帝纪
建和元年朱穆吴佑
延熹五年朱穆
延熹七年陈球
延熹八年杨秉
延熹九年范滂岑晊张俭
灵帝纪
建宁元年周景王堂
建宁二年王畅
熹平元年李咸
熹平六年蔡邕
光和元年蔡邕
光和二年桥玄
中平二年贾琮张温范丹张燕
中平三年灵帝
中平五年盖勋
中平六年弘农王袁绍献帝
献帝纪
初平元年献帝荀淑、爽、靖、昱、昙董卓
初平二年皇甫嵩董卓刘表孙坚
初平三年蔡邕王允种劭等六人
兴平二年朱隽
建安元年王立
建安五年袁绍
建安十年荀悦
建安十三年孔融
建安十六年刘璋
建安十九年伏后
散条
无名氏后汉书
吴汉
韩棱
应奉
周蛮
荀绲
孔融
秦彭
刘昆
严光
赵峻
张重
孙敬
梁辅
陈□
附录
附录一八家后汉书著者传略
吴志妃嫔传吴主权谢夫人传附谢承传略
吴志薛综传附子薛莹传
晋书司马彪传
晋书华峤传
晋书谢沈传
张莹传(阙)
晋书袁山松传
魏志三少帝纪裴松之注载张璠事略
附录二著录
附录三评论
袁宏后汉纪自序(节录)
文心雕龙史传篇(节录)
史通(节录)
史略(节录)
少室山房笔丛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节录)
十七史商榷卷三二史条
隋书经籍志考证(节录)
文史通义(节录)
附录四清代诸家后汉书辑本序跋及目录
姚之骃后汉书补逸自序
孙志祖谢氏后汉书补佚
王谟谢承后汉书钞
黄?amp;#93;黄氏逸书考子史钩沈辑六家后汉书
汪文台七家后汉书
王仁俊辑华峤谢承袁山松司马彪四书目录
附录五引用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