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是记得扬州路呢
- 烽火扬州路的路指什么
- 烽火扬州路句式
- 烽火扬州路的路古今异义
- 烽火扬州路中路是什么意思
-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是辛弃疾回顾哪段生活经历的表述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是记得扬州路呢
四十三年是四十三年前,即绍兴三十二年(1162)是辛弃疾那沸腾的战斗岁月,是他英雄事业的发轫之始。正如他在《鹧鸪天》一词中所说的那样:“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革录,汉箭朝飞金朴姑。”当时,宋军在采石矶击破南犯的金兵,完颜亮为部下所杀,人心振奋,北方义军纷起,动摇了女真贵族在中原的统治,形势是大有可为的。刚即位的宋孝宗也颇有恢复之志,起用主战派首领张浚,积极进行北伐。可是符离败退后,他就坚持不下去,于是主和派重新得势,再一次与金国通使议和。从此,南北分裂就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而辛弃疾的鸿鹄之志也就无从施展,“只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同上词)了。时机是难得而易失的。四十三年后,重新经营恢复中原的事业,民心士气,都和四十三年前有所不同,当然要困难得多。“烽火扬州”和“佛狸祠下”的今昔对照所展示的历史图景,正唱出了稼轩四顾苍茫,百感交集,不堪回首忆当年的感慨心声。“
烽火扬州路的路指什么
“烽火扬州路”指当年扬州地区到处都是抗击金兵南侵的战火烽烟。这句诗中的“路”指宋朝时的行政区划,扬州属淮南东路。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
烽火扬州路句式
“烽火扬州路”的句式: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动宾倒装句)
在一般情况下,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的语法规律。可是,有时候动词和宾语也可以倒装,让宾语处在到动词前面。在文言文当中,动宾倒装句是很有规律的,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把宾语前置了,多见于古诗词的表达需要。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望中犹记,四十三年,扬州路烽火)
烽火扬州路的路古今异义
路”有三种解释:①道路。②车。③宋、元时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相当于现代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现代的“地区”。另外,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词典》对“路”的注解更为详尽:①道路。②思想或行动的途径。③道,道理。④方面。⑤车。⑥比喻权位。⑦宋、元时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犹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犹明、清的府。
显然,“烽火扬州路”中的“路”解释为“区域,省”更合适,“扬州路”就是“扬州地区”。第一,这首词作于南宋,行政区划已经形成。第二,理解为“道路上”太狭隘,体现不出金兵南侵时抗金的烽火四起的场面。第三,解释为其他意思就更不通了。
疑问是宋代有没有一个行政区域名叫“扬州路”呢,原来宋代国家的行政区划以“路”为单位,是为了汲取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
烽火扬州路中路是什么意思
“路”的意思是:道路。
【出处节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白话译文】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中原仍然记得,扬州路上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祇来供奉,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扩展资料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 ,辛弃疾当时已有六十六岁。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一次他来到京口北固亭,心中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佳作。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鉴赏
辛弃疾调任镇江知府以后,登临北固亭,感叹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这篇传唱千古之作。这首词用典精当,有怀古、忧世、抒志的多重主题。江山千古,欲觅当年英雄而不得,起调不凡。
词的上片怀念孙权、刘裕。孙权割据东南,击退曹军;刘裕金戈铁马,战功赫赫,收复失地。不仅表达了 对历史人物的赞扬,也表达了对主战派的期望和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和谴责。
词的下片引用南朝刘义隆草率北伐,招致大败的历史事实,忠告韩侂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鲁莽从事,接着用四十三年来抗金形势的变化,表示词人收复中原的决心不变,结尾三句,借廉颇自比,表示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
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这种评价是中肯的。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是辛弃疾回顾哪段生活经历的表述
意思:我登上山亭望江北,还记得四十三年前的旧事一幕幕:烽火连天鏖战苦,扬州一带遭荼毒。往事怎忍再回顾?
作者回忆四十三年前北方人民反抗异族统治的斗争此起彼伏,如火如荼,自己也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
烽火扬州路:指当年扬州路上,到处是金兵南侵的战火烽烟。
“四十三年”句:作者于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南归,到写该词时正好为四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