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烛之武退秦师人物形象

烛之武退秦师人物形象(烛之武退秦师的人物形象分析)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2-17 07:44:25 浏览15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烛之武退秦师的人物形象分析

1、烛之武:

志士,深明大义,长期未被重用,却仍然愿意舍身救国,以国家利益为重。

勇士,义无返顾出使秦师,两军交战,这一去有可能生死未卜。他仍坚定的去了。

辩士,机智善辩,身处秦营,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善于抓住对方的性格弱点,一字未提郑国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

2、佚之狐:伯乐,为人诚恳,无嫉妒之心,善于发现人才,以国家为重。

3、郑伯:不善于用人,但虚心纳柬,勇于改正错误,是一个好国君。

《烛之武退秦师》(节选)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译文

夜里,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属下。

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不好办,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的实力呢?邻国实力增强,就等于您的力量削弱了。

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经过,郑国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无坏处。

再说您也曾经有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晋惠公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

那个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损害秦国而让晋国得利,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

秦伯很高兴,与郑国结盟,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

扩展资料

《烛之武退秦师》是春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以一己之力,凭借对时局的洞若观火和过人的辩才。

终于使郑国免于灭亡,其临危不惧、解除国难的精神以及能言善辩的杰出外交才能,为人赞叹。全文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层次分明、组织严密,说理透彻、逻辑有力。

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是怎样的人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烛之武形象特点如下:

志士    

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以“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勇士    

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辩士

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他先论说灭亡郑国对秦国有害无益,只是增加了邻国(晋国)。然后承诺,保存郑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是郑国请求秦国退兵所施予秦国的小小恩惠,既可使对方感兴趣,以权衡利弊,又不失本国尊严。一番利诱之后,烛之武就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揭示出晋文公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公开挑拨秦晋两国关系;并且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险,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这样一来,“攻守之势易矣”。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形象。“辩士”形象是烛之武形象的核心。

烛之武退秦师的人物特点

1、烛之武:

志士,深明大义,长期未被重用,却仍然愿意舍身救国,以国家利益为重。

勇士,义无返顾出使秦师,两军交战,这一去有可能生死未卜。他仍坚定的去了。

辩士,机智善辩,身处秦营,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善于抓住对方的性格弱点,一字未提郑国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

2、佚之狐:伯乐,为人诚恳,无嫉妒之心,善于发现人才,以国家为重。

3、郑伯:不善于用人,但虚心纳柬,勇于改正错误,是一个好国君。

扩展资料:

作品背景:

鲁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2年),晋国和楚国大战于城濮,结果楚国大败,晋国的霸业完成。在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协助楚国一起攻打晋国,而且晋文公年轻时流亡到郑国,受到冷遇,所以文公把新仇旧怨加到一块,于两年后联合秦国讨伐郑国。

郑伯闻讯后,派烛之武面见秦穆公,劝他退兵。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两国的矛盾表现出处处为秦国利益着想的样子,分析当时的形势,抓住利害关系,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利,灭掉郑国对秦国不利的道理,终于说动秦国退兵。晋军失去盟军支持后,也被迫撤离了郑国。此文即是记叙了这一历史事件。

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分析

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分析:烛之武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爱国义士;佚之狐是一个善于发现人才的伯乐;郑伯不善于用人,但虚心纳谏;秦伯有猜忌之心,以利益为重。

人物形象分析

烛之武

1.志士:深明大义,长期未被重用,却仍然愿意舍身救国,以国家利益为重。

2.勇士:义无返顾出使秦师,两军交战,这一去有可能生死未卜,他仍坚定的去了。

3.辩士:机智善辩,身处秦营,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善于抓住对方的性格弱点,一字未提郑国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

佚之狐

伯乐。为人诚恳,无嫉妒之心,善于发现人才,以国家为重。

郑伯

不善于用人,但虚心纳柬,勇于改正错误,是一个好国君。

秦伯

有猜忌之心,以利益为重。

故事概述

《烛之武退秦师》载于《左传·僖公三十年》,题目为后人所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事情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前此两年(公元前632年,即鲁僖公二十八年),爆发了晋楚争霸的城濮之战,结果楚国战败,晋国称霸。在城濮之战中,郑国曾经出兵帮助楚国,因而结怨于晋,这就是晋秦联合攻打郑国的直接原因。这次战争,也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原文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的人物形象分析

语文学习小论文 ——《烛之武退秦师》的人物形象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的中心人物是烛之武,但文中仍然还是佚之狐、子犯这两位大夫和晋侯晋文公、秦伯秦穆公、郑伯郑文公这三位国君,这五位主人公的结合,让文章表现出了烛之武是一位有勇有谋之人。 一、佚之狐 佚之狐是一位郑国大夫,他虽智不及烛之武,但却也非常有智慧,还深得用人之道。可以说他比郑文公更聪明,也更会用人,不然郑文公早已有解决之道,哪里还需要佚之狐呢?说他聪明,是因为他派人去请求秦穆公,而不是晋文公。只有抓住了秦穆公,才有可能成功。倘若他去请求晋文公,哪怕那个人的嘴再厉害,也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晋文公早已一门心思地想要吃定了郑国,这么大一块肥肉,是不可能放弃的。而秦国只是晋国叫来的帮手,与郑国无冤无仇,只是想着晋国吃肉,秦国喝汤而已。郑国对其并非十分重要,所以说服秦穆公的可能性更大。说他会用人,是因为他能在郑国众多大夫中,找到烛之武,这位有勇有谋,却始终无法得志的羊马倌。这难道不是佚之狐用人本领的最佳表现吗? 所以说佚之狐是一位有智慧,会用人的郑国大夫。 二、郑文公(郑伯) 郑文公的智慧虽不如佚之狐、烛之武,但是他却也不傻;他虽不如佚之狐那般会用人,但是却不是不识好歹。他虽贵为郑国之王,但是在对烛之武提出要求的时候,却也没有用君主的身份去强迫烛之武必须去做。反而是在烛之武拒绝后,放低姿态,向烛之武道歉,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烛之武主动接受这件事,并努力去做,这也是郑文公的智慧。他知道烛之武七旬,仍是羊马倌,如此年迈却身怀才能而无法得志。哪怕自己作为君主的身份去强迫烛之武,烛之武也不一定会答应,所以郑文公也是极有智慧的。 所以说郑文公智不及佚之狐,勇不及烛之武,但却平易近人,可以理解他人难处的君主。  三、秦穆公 秦穆公之所以前来攻打郑国,是因为秦国与晋国是同盟关系。假若以秦晋两国实力攻打郑国,郑国必灭。那么,哪怕晋国吃肉,那么秦国也可以分口汤喝。但是,秦穆公在听到了烛之武的话以后,他发现郑国被灭国之后,对秦国好处不大,但却使晋国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虽然秦晋两国关系很好,但秦穆公也不希望晋国壮大,和自己平起平坐,甚至威胁自己国家的地位。但不攻打郑国,晋国将不会壮大,而郑国还将给予秦国使者一定的帮助。相较之下,不攻打郑国,对秦国的利益更大。于是,秦穆公便不愿意攻打郑国,相反的还愿意让郑国被晋国攻打,还留下了3个人来帮助守卫郑国。 所以说秦穆公是一个无情无义、自私自利、只考虑自身利益的人。 四、晋文公 按理说,郑国没有按照对待国君的礼节对待正在逃亡时的晋文公,本身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在逃亡时的晋文公可以说以不是一位国君,而是一位难民,那郑国当然没有必要以对待国君的礼节来对待晋文公,就是当时愿意接待晋文公,就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但是,晋文公却想恩将仇报,用这个不是理由的理由来发动对郑国的战争,由此可见,晋文公是多么无情无义。 但是同时,晋文公又深得作战之道,心思缜密。晋文公为了晋国的利益不受损害,在秦国退兵后,晋国也退兵了。晋国不攻打秦国:一是晋国不参与这件事,不代表秦国和晋国以后不再是盟友,秦晋今后还可以合作,这样的合作对晋国的利益是很大的。二是无论是去攻打秦军,还是单独攻打郑国,无论最后是否成功,晋国都将受到重伤,这一点是晋文公所不愿意,不想看到的。哪怕成功后利益再大,也是得不偿失的。 所以说晋文公是一个有谋略,但品行低劣的战略家。 五、烛之武 有人说,烛之武临危受命,是一志士;有人说,烛之武孤身深入敌营,是一勇士;还有人说,烛之武以三寸不烂之舌,退秦、晋虎狼之兵,是一辩士。而我认为,烛之武有勇有谋,且早作准备,善于谋划,放才能劝退秦穆公,为郑国解除危机。 但烛之武也不是一位圣人,他同样有七情六欲,他同样会埋怨命运的不公。自己年近七旬,却仍然只是一位羊马倌,怀才不遇,始终无法得志,而心寒不已。所以,在郑文公在请求烛之武去劝说秦穆公时,烛之武的心里是极不高兴的。而烛之武必定是善于早做准备的人,不然不可能只思索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劝退秦穆公。并且,烛之武必定在这些年的每一件大事前都已想好了对策,才能在这次任务中完成得很出色。而在郑文公请求烛之武去劝退秦军的这一刻,烛之武对自己多年的怀才不遇的忧怨都爆发了出来,烛之武才会找理由推托。但是,烛之武经过了郑文公仔细耐心的解释后,又答应了。这并非是烛之武的立场不坚定。相反的,是烛之武以大局为重,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具体表现。烛之武识大体,能够在自己心中存有不满的情况下,仍然答应完成这件事,说明烛之武不是一个冲动、小肚鸡肠的人。充分体现他心胸开阔,能接受别人的道歉,一笑泯恩仇! 烛之武在劝说秦穆公时,也是相当有技巧的。没有一丝软弱,没有向秦穆公求情,或是求秦穆公放过郑国,将给予补偿的话。倘若真的软弱,秦穆公将更不会放过郑国,因为郑国被灭后,这些郑国所许诺的条件,有哪一样秦国得不到呢?如此一来,不仅无法阻止秦国进攻,相反会增加秦穆公灭郑的决心。也是,烛之武所做的,就是站在秦国立场上分析,灭掉郑国后对秦国的利弊。这样一来,是最容易说服秦穆公的。因为秦国和晋国的关系很好,但倘若晋国在此役中得到了太大的好处,使晋国的实力增强,对秦国来说也是不利的。还有,晋国的贪得无厌,秦穆公也是看在眼里的,所以烛之武恰到好处的劝说,成功地说服了秦穆公。 而他的智慧就表现在说话的顺序上,假若他先给予秦国的利益,再来分析局势,秦穆公一定认为烛之武是来挑拨秦国和晋国的关系,那么他便不会相信。而烛之武却将顺序颠倒,有理有据,成功说服秦穆公。 总的来说,烛之武临危受命,却又能智退秦军,不能不说烛之武是一个智勇双全,善于谋划的人。                                                   2014-9-8

烛之武退秦师郑伯形象

通过《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的描写,表现了郑伯是一位决策及时、果断,并且善于纳谏、勇于自责、精于言辞的君主。

人物形象分析

郑伯,这位即将亡国的君主,在文中的表现主要是“一从”、“一曰”。当秦、晋两国气势汹汹地围攻郑国之时,郑国可谓危矣,形势对于郑国实在是差到了极点。郑国的出路,大致来说只有三条:要么抗争到底;要么屈膝投降;要么化解危机。很显然,以郑国目前的实力,与秦、晋两个大国抗争,无疑是以卵击石,郑国势必会因此而走上亡国之路,这是郑伯所不愿看到的;屈膝投降的结果或可保有相当的利益,最差无非是亡国,但这种结果是极不可靠的,郑伯没有主动权,所以他也不会接受;而想办法化解危机,既可避免一场劫难,又可维护国家利益,同时也掌握了事情的主动权,应该是最佳的选择。这样一来,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谁来化解这一天大的难题?显然郑国大臣之中无人能够负起此重任,所以在秦、晋围攻的危急时刻,郑伯没有任何行动,而当佚之狐荐烛之武“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时,他立即抓住这一线希望“从之”,表现了一位君主决策的及时、果断。

就在事情即将顺利解决的时候,作者利用烛之武的牢骚形成了一次波澜,使文章曲折引人而不呆板。烛之武面对郑伯的重托,却大谈自己至老不能被用,如今更是“无能为力也已”,满腹牢骚且不愿受命。尴尬之中的郑伯没有放弃,而是首先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将过错揽到了自己身上。这番自责,可谓动之以情,令烛之武为之语塞,对其牢骚情绪也是一个至好的抚慰。然后又晓之以理:“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郑伯完全站在烛之武利益的角度来看问题,这同烛之武后来站在秦伯场劝其退师的说辞可谓有同工异曲之妙。郑伯“之曰”,短短二十六个字,终使烛之武“许之”,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也展现了一位善于纳谏、勇于自责、精于言辞的君主形象。

作品简介

《烛之武退秦师》是春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以一己之力,凭借对时局的洞若观火和过人的辩才,终于使郑国免于灭亡,其临危不惧、解除国难的精神以及能言善辩的杰出外交才能,为人赞叹。全文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层次分明、组织严密,说理透彻、逻辑有力。

烛之武退秦师人物赏析

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的形象是忠君爱国,深明大义,有勇有识,老谋深算,机智善辩。文章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

烛之武的形象

忠君爱国,深明大义,有勇有识,老谋深算,机智善辩。

烛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牢骚,但国难当头,则毅然勇作前驱,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华解除了国家的危机。他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君,是个非常有感染力的人物形象。

其余人物形象

佚之狐能识才、荐才;郑伯屈己求才,深明人心;秦伯驱利避害,野心勃勃;晋侯有野心,好逞强,但又不乏明智冷静。这些人物,虽然笔墨不多,但却很有感染力。而这些人物的“不凡”从侧面也取得了众星托月的艺术效果,更丰富了烛之武的形象。

作者左丘明介绍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烛之武退秦师的翻译 烛之武人物形象分析

烛之武是一个有胆识、有勇有谋的人,下面是烛之武退秦师的原文翻译及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分析,一起来看吧!

烛之武退秦师的翻译

九月十三日,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这是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这时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氾水之南。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当夜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左右。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施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自己就率军回国。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国的军队也撤离郑国。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分析

有人说,烛之武临危受命,是一志士;有人说,烛之武孤身深入敌营,是一勇士;还有人说,烛之武以三寸不烂之舌,退秦、晋虎狼之兵,是一辩士。而我认为,烛之武有勇有谋,且早作准备,善于谋划,放才能劝退秦穆公,为郑国解除危机。

但烛之武也不是一位圣人,他同样有七情六欲,他同样会埋怨命运的不公。自己年近七旬,却仍然只是一位羊马倌,怀才不遇,始终无法得志,而心寒不已。所以,在郑文公在请求烛之武去劝说秦穆公时,烛之武的心里是极不高兴的。而烛之武必定是善于早做准备的人,不然不可能只思索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劝退秦穆公。并且,烛之武必定在这些年的每一件大事前都已想好了对策,才能在这次任务中完成得很出色。而在郑文公请求烛之武去劝退秦军的这一刻,烛之武对自己多年的怀才不遇的忧怨都爆发了出来,烛之武才会找理由推托。但是,烛之武经过了郑文公仔细耐心的解释后,又答应了。这并非是烛之武的立场不坚定。相反的,是烛之武以大局为重,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具体表现。烛之武识大体,能够在自己心中存有不满的情况下,仍然答应完成这件事,说明烛之武不是一个冲动、小肚鸡肠的人。充分体现他心胸开阔,能接受别人的道歉,一笑泯恩仇!

烛之武在劝说秦穆公时,也是相当有技巧的。没有一丝软弱,没有向秦穆公求情,或是求秦穆公放过郑国,将给予补偿的话。倘若真的软弱,秦穆公将更不会放过郑国,因为郑国被灭后,这些郑国所许诺的条件,有哪一样秦国得不到呢?如此一来,不仅无法阻止秦国进攻,相反会增加秦穆公灭郑的决心。也是,烛之武所做的,就是站在秦国立场上分析,灭掉郑国后对秦国的利弊。这样一来,是最容易说服秦穆公的。因为秦国和晋国的关系很好,但倘若晋国在此役中得到了太大的好处,使晋国的实力增强,对秦国来说也是不利的。还有,晋国的贪得无厌,秦穆公也是看在眼里的,所以烛之武恰到好处的劝说,成功地说服了秦穆公。

而他的智慧就表现在说话的顺序上,假若他先给予秦国的利益,再来分析局势,秦穆公一定认为烛之武是来挑拨秦国和晋国的关系,那么他便不会相信。而烛之武却将顺序颠倒,有理有据,成功说服秦穆公。

总的来说,烛之武临危受命,却又能智退秦军,不能不说烛之武是一个智勇双全,善于谋划的人。

烛之武人物形象分析

烛之武人物形象:烛之武虽有“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的牢骚与怨气,但是他是一匹蓄势待发的老骥。在国家面临危难时却毅然挺身而出,毫不推卸,是一个勇士,志士,更是一个辩士。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人物形象

一、志士。

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以“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二、勇士。

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三、辩士。

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他先论说灭亡郑国对秦国有害无益,只是增加了邻国(晋国)。然后承诺,保存郑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是郑国请求秦国退兵所施予秦国的小小恩惠,既可使对方感兴趣,以权衡利弊,又不失本国尊严。一番利诱之后,烛之武就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揭示出晋文公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公开挑拨秦晋两国关系;并且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险,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这样一来,“攻守之势易矣”。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形象。“辩士”形象是烛之武形象的核心。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各个人物形象

烛之武,有能力,言语率直,识大体,顾大局,爱祖国,切中要害,分析问题,阐明利弊,言辞恳切
佚之狐,善于发现人才,推荐人才
秦伯,以国家利益为重,善于听取别人意见
晋侯,知恩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