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敦颐的故事

周敦颐的故事(周敦颐的故事50字)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2-16 13:51:03 浏览4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周敦颐的故事50字

中国哲学思想史上,宋明理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宋明理学以孔孟之道的儒学为主干,还多方吸收了道家、佛家的思想精华,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   周敦颐就是北宋理学的创始人。《宋元公案》中对于周敦颐的地位有这样的论述:“孔孟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又复横渠清大儒辈出,圣学大昌。“   这里所称的元公,就是周敦颐,元公原是他的谥号。这段话明确肯定了周敦颐作为北宋理学开山之祖的地位,他常常和高僧、道人游山玩水,弹琴吟诗。   他的学问、气度,也感动过许多人来追随他学习。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程颢、程颐两兄弟。   程颐在后来回忆说,他年少时就是因为听周敦颐讲道,因而厌倦了科举仕途。立志要学习和探索儒家的如何为圣王的道。   周敦颐死后,随着程颢、程颐对他的哲学的继承和发展,他的名声也逐渐显扬。南宋时许多地方开始建立周敦颐的祠堂,人们甚至把他推崇到与孔孟相当的地位,认为他“其功盖在孔孟之间矣“。帝王们也因而将他尊为人伦师表。   而周敦颐生前的确也以他的实际行动,成就了一代大儒的风范,他的人品和思想,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敬仰。

名人爱花的故事二百字

《陶渊明爱菊的故事》
我国民间流传的九月初九重阳节赏菊习俗,始于东晋著名文学家、田园诗人陶渊明,他一生酷爱菊花,以菊为伴,号称“菊友“,被人们奉为“九月花神“。
陶渊明种菊,既食用又观赏。每逢秋日,当菊花盛开的时候,附近的乡亲、远处的朋友,常到他家作客赏菊。他就摊煎饼、烧菊花茶款待亲朋,大家走时采菊相送,“今日送走西方客,明日又迎东方朋“。来赏菊的人们川流不息,常使他不能按时去田园耕作。他常想,要是能让菊花一日开,客人一天来,那该多好啊!后来,他灌园浇菊时,自语祝愿道:“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日来。“说来奇怪,到九月九日那天,含苞欲放的菊花真的争奇斗艳地一齐盛开了,客人们也都在那天来了。亲朋诗友笑逐颜开,望着五彩缤纷、芳香四溢的满园菊花,吟诗作词,令人心醉,都夸菊有情,不负陶公心。亲朋好友相约,年年重阳一日来赏菊,重阳赏菊的习俗便由此形成,流传至今。
《周敦颐爱莲的故事》
北宋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为人清廉正直,襟怀淡泊,平生酷爱莲花。
周敦颐在自己的府邸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每当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并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爱莲说》。《爱莲说》虽短,但字字珠玑,历来为人所传诵,其中“出淤泥而不染“已成千古名句。
《郑板桥爱兰的故事》
板桥喜欢盆兰。因为盆兰便于携带,可以让兰香随人远去,并且兰芝庭阶,一代一代芳馨不绝。但有时,他又认为盆兰离开深山巨谷,落于狭小的盆盎之中,被人评点,受人管束,很不自由,因此又为盆兰抱不平,为盆兰叫屈。他在一幅盆兰画上说:“阅尽荣枯是盆盎,几回拔去几回栽。“他自己曾栽有盆兰数十,每年春暮,兰皆有憔悴之色,他说这是兰“思归“了。后来,他将兰植于太湖石黄石之间,这样山为兰遮阴避日,石又较干燥,兰得其所,果然在第二年春天就“忽发箭数干,挺然直上,香味坚厚而远。“到第三年兰更繁盛茂密,他说由此“乃知物亦各有本性“。因此他在一帼盆兰画上说:“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尘世纷纷植盆兰,不如留与伴烟霞。“正因为如此,他要打破盆,写了许多《破盆兰花图》、《半盆兰花图》,他说:“春雨春风写妙颜,一辞琼岛到人间。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

他凭什么被后世尊为“道学宗主”

有一人,生于北宋年间,因学术高深,而被视为继孔孟之后的儒家正统者,《宋史》因之而首辟《道学传》,将其尊为“道学宗主”,即使在他辞世近千年之后,仍然备受后世尊崇。他就是濂溪先生——周敦颐。那么,周敦颐又是凭什么而被后世尊为“道学宗主”的呢?

周敦颐,北宋道州楼田堡人,父周辅成,母郑氏;初名惇实,后避宋英宗讳而易名惇颐(今多称敦颐,故循今例),字茂叔。周敦颐之父为宋真宗年间进士,曾在黄岗、桂岭等地任职,郑氏为其继配;周辅成在周敦颐幼年时便病逝,郑氏便带着周敦颐投奔其兄龙图阁直学士郑向,郑向非常喜爱这个外甥,专门培养其研读儒家经典,为其日后成为儒家理学开山鼻祖奠定基础。后来,周敦颐蒙舅荫出任洪州分宁县主簿,开始了其三十多年的宦海生涯。道学者,并非为道家之学,而是传承和发展儒家道统之学,因道学的中心观念为“理”,故其又称为“理学”,而周敦颐就是被后世尊为道学(理学)的开山鼻祖,后人将其在思想哲学上的贡献总结为“心传承孔孟,道学启程朱”。胡宏《通书略序》道:“今周子启程氏兄弟以不传之妙,一回万古之光明,如日丽天,将为百世之利泽,如水行地,其功盖在孔孟之间矣。”周敦颐之所以在历史上有如此之高的地位,这与其为人、处事、学问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为人清白正直

北宋文豪黄庭坚曾在《豫章集·濂溪诗序》中如此评价周敦颐:“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由此可见,周敦颐的人品非常高尚,为当时人所称誉。周敦颐为人清白正直,在历史上赫赫有名,这里可举一个《宋史》中记载的故事例子。据《宋史·周敦颐传》记载:“周敦颐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也就是说周敦颐最初进入仕途任分宁主簿时,当时分宁县有案件很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一经审讯就当即判决,因而当时分宁县人都惊叹就连老吏都不如周敦颐的工作能力好,因而周敦颐也被推荐调任南安军司理参军;周敦颐到任之后,刚好碰到一个案件,就是当时有一个囚徒罪不当死,但转运使王逵打算给这个囚徒判重刑,王逵是当时有名的酷悍之吏,众人都不敢与之争辩,唯独周敦颐与之据理力争,王逵不听,于是周敦颐就抛下笏板,准备辞官归去,并说:“如此还能做官吗!以杀人去取悦别人的事情,我不做!”王逵于是悔悟,改变了自己的主要,那个囚徒因此而得免死罪。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但看到了周敦颐过人的办事能力,而且还看到了他那清白、正直、坚定是非观、不阿谀奉承的品格,这种人格令他在历史上熠熠生辉。周敦颐曾说“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这其实就是他三十多年宦海生涯的真实写照。

二、任官清正廉明

周敦颐曾在《爱莲说》中评价莲花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实际上这正是周敦颐任官的座右铭,他毕生都在践行这个价值观。北宋蒲宗孟《濂溪先生墓碣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今资政殿学士赵公为使者,小人阴中君。赵公惑,比去,尚疑君有过。嘉佑中,转国子博士,通判虔州。赵公来守虔,熟视君所为,执君手曰:'几失君矣!今日乃知周茂叔也。'”也就是说,在北宋有“铁面御史”之称的赵抃曾为使者(考核地方官员政绩),当时有小人暗中中伤周敦颐,赵抃疑惑,在临行的时候,尚且怀疑周敦颐有过失;后来,周敦颐任虔州通判,刚好赵抃出任虔州知州,赵抃仔细地观察了周敦颐的作为,知道此前自己是误信小人谗言误会周敦颐了,便执着周敦颐的手说道:“差点就失去您了!今日我才知道周茂叔的为人啊!”结果就是赵抃与周敦颐成为好友,后来赵抃两次奏请朝廷起用周敦颐。又有一次,周敦颐出任广南东路转运判官、提点刑狱,期间按部出巡广东各地,以洗冤泽物为己任;当他按部至端州时,知道端州知州杜咨假借朝廷名义实行端砚官营,伙同端州官员垄断砚石的采料、加工和买卖,与民争利、诬良为匪,使大批工匠失去活路,被当地人称为“杜万石”;周敦颐遂当仁不让、为民请命,上奏朝廷批准今后到端州任官者自取端砚不得超过二枚,迫使端州官府取消端砚官营,使砚石的开采权归于当地百姓;这件事成为端砚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被后人称为“北宋周敦颐治端砚之贪”。周敦颐任官,所到民爱,所去民思,“江之南九十余邑,如君比者无一二”、“蜀之贤人君子莫不喜称之”,即使是到当时被视为蛮瘴之地的广东任职,仍然按部各处、洗冤泽物;“君以朝廷躐等见用,奋发感历,不惮出入之勤、瘴毒之侵,虽荒崖绝岛、人迹所不至处,皆缓视徐按,务以洗冤泽物为己任。”因此说,周敦颐任官时的清正廉明,为时人所熟知、著称。

三、处事是非分明

周敦颐处事,是非善恶分明,他乐善好施、周济亲友,从不圆滑、贪黜。北宋潘兴嗣《濂溪先生墓志铭》云:“君笃气义,以名节自砺,郴守李初平最知君,既荐之,又赒其所不给。初平卒,子尚幼,君护其丧以归,葬之。士大夫闻君之风,识与不识,皆指君曰:'是能葬举主者。'君奉养至廉,所得俸禄,分给宗族,其余以待宾客。不知者以为好名,君处之裕如也。在南昌时,得疾暴卒,更一日一夜始苏。视其家,服御之物,止一敝箧,钱不满百,人莫不叹服。此予之亲见也。”也就是说,周敦颐为人仗义正直,对名节十分看重;当年郴州知州李初平最知道周敦颐的为人,就曾经举荐过他,又补充他不足的经费,后来李初平去世,他的儿子尚幼小,于是周敦颐便护送李初平灵柩归葬,当时的士大夫听说了周敦颐的风标,无论是否认识他的,都评价他为“是能葬举主者”;周敦颐生活简朴,为官所得俸禄,基本上都是分给宗族和宾客,不知道的人以为他爱好名声,唯独他本人泰然处之;周敦颐在南昌任职时,有一次病重,过了一天一夜才苏醒过来,友人看到他的家,十分贫寒,“服御之物,止一敝箧,钱不满百”,于是“人莫不叹服”,这是其友人潘兴嗣所亲眼目睹的。周敦颐虽然乐于助人、散尽家财去分给宗族及友人,但是他又十分认清事理,对于亲友的非分之求从不徇私允准。据说有一次,周敦颐的侄子周仲章到其任所,希望周敦颐能够帮助其谋取利益,但遭到周敦颐断然拒绝,临行前,周敦颐还让其带回亲笔诗《任所寄乡关故旧》遍示家乡父老、以明个人心志:“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停杯厌饮香醪味,举箸常餐淡菜盘。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故人欲问吾何况,为道舂陵只一般。”周敦颐虽然拒绝了侄子的请求,但他在侄子临走前还是送给了他一些银两和布匹,可见在大是大非面前,周敦颐将公事和亲情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好。周敦颐在为人处事方面,有其过人独特的个性,所以他深受时人敬重,就是与他同时代的大文豪苏轼也对他有十分高的评价:“先生本全德,廉退乃一隅;因抛彭泽米,偶似西山夫。”

四、治学博大灿然

周敦颐一生治学严谨,学识十分丰富,对于传统学问(儒学、道学、佛学)都有相当深入的研究,并且将其融合起来,开创出一种新的学术门派——理学。周敦颐著有《太极图说》、《通书》,明天理之根源、究万物之终始,成为宋明理学的哲学中心理论及思想源泉。据《宋史·周敦颐传》记载:“掾南安时,程珦通判军事,视其气貌非常人,与语,知其为学知道,因与为友,使二子颢、颐往受业焉,敦颐每令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二程之学源流乎此矣。故颢之言曰:'自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侯师圣学于程颐,未悟,访敦颐,敦颐曰:'吾老矣,说不可不详。'留对榻夜谈,越三日乃还。颐惊异之,曰:'非从周茂叔来耶?'其善开发人类此。”就是说周敦颐在南安任职时,程珦通判军事,程珦见周敦颐的气貌异于常人,再与他谈话,就知道他是学识渊博之人,于是就让自己的两个儿子程颢、程颐前去周敦颐处受学,周敦颐就经常让二程探寻当年孔子和颜回是所乐何事,二程的学问就是源于此处的,因此程颢自己觉得受学于周敦颐之后,就“吟风弄月以归”,颇有“吾与点也”的意境,可见程颢是将他与老师周敦颐比作当年的孔子师徒的。后来二程出师之后,侯师圣受学于程颐,结果未得开悟,于是又去访学于程颐的老师周敦颐,周敦颐就对侯师圣说道:“吾老矣,说不可不详。”于是就留下侯师圣对榻夜谈,过了三天,侯师圣回到程颐处,程颐见其学识大长,就惊叹道:“你莫非是从周茂叔那里学到知识而来的吗?”由此可见周敦颐善于开发人的思想如此。周敦颐的理学思想由二程继承并发展,至南宋朱熹而集大成,成为宋、元、明、清四朝显学,周敦颐本人被学术界公认为理学开山鼻祖,被视为儒家发展史上直接继承孔孟之道的宗师,有“孔孟后一人”之称。朱熹曾评价周敦颐:“千年道学兴吾宋,万世宗师首此翁。”明遗民黄宗羲《宋儒学案》云:“孔子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若论阐发心性义理之精微,端数元公之破暗也”。

周敦颐生于宋天禧元年五月初五日,终于宋熙宁六年六月七日,以其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窆于德化县德化乡清泉社母夫人墓左,潘兴嗣、蒲宗孟为其撰写墓志、墓碣。周敦颐原配为兵部职方郎中陆参之女陆氏,封缙云县君,生子周寿;继配为翰林学士蒲宗孟之妹蒲氏,封德清县军,生子周焘。今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有濂溪墓,即周敦颐、其母郑氏、其妻陆氏与蒲氏之合葬墓也,明清之时,濂溪墓的“濂溪古樟”还是著名的“江州八景”之一。周敦颐后代人丁兴旺,后裔广泛分布于湘、粤、赣、江、浙、闽等省以及港、澳、新、马、泰等地区。周敦颐是湖湘文化的开创者,亦是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他开创的濂学居理学四派(濂、洛、关、闽)之首,他是北宋五子、石鼓七贤、湖湘文化十杰之一。实际上,两宋时期的周敦颐、周邦彦、周必大都是当时的文坛巨擘,为当时文坛之领袖,对宋代及以后的国学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敦颐去世之后,正由于其生前为人正直、任官清廉、处事分明以及治学灿然,符合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标准,而被推尊为“道学宗主”。周敦颐去世之后,朝廷追赠为宣奉大夫,嘉定十三年赐谥曰“元”公,淳祐元年追封汝南伯、从祀孔子庙庭,元代追封道国公。由此可见,历代帝王对于周敦颐的崇敬。

如今,周敦颐老先生的一千零五周年诞辰又即将到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更应该缅怀周敦颐,学习他为人处世方面的品质,将古圣先贤所开创的文化永远传承下去。

部分图源:网络

周敦颐的小故事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以母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分宁(修水)主簿,调南安军司理参军,移桂阳令,徙知南昌,历合州判官、虔州通判。熙宁初知郴州,擢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所到之处,都很有实绩。“在合州郡四年,人心悦服,事不经先生之手,吏不敢决”。晚年知南康军,治所在今星子县城。曾游览庐山,为庐山的山水所吸引,在其自为诗中道:“庐山我爱久,买田山中阴。”因筑室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故居濂溪以名之,遂定居于此,并将原在故里的母亲郑木君墓迁葬于庐山清泉社三起山。敦颐卒,亦附葬于母亲墓旁。以后子孙世居江州,后裔绵衍。
周敦颐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清代学者黄宗羲在他的《宋儒学案》中说道:“孔子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若论阐发心性义理之精微,端数元公之破暗也”。他继承《易传》和部分道家以及道教思想,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说“无极而太极”,“太极”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万物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太极图说》)。”圣人又模仿“太极”建立“人极”。“人极”即“诚”,“诚”是“纯粹至善”的“五常之木,百行之源也,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只有通过主静、无欲,才能达到这一境界。在以后的七百多年的学术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所提出的哲学范畴,如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性命、善恶等,成为后世理学研究的课题。
周敦颐生前并不为人们所推崇,学术地位也不高。人们只知道他“政事精绝”,宦业“过人”,尤有“山林之志”,胸怀洒脱,有仙风道气。但没有人知道他的理学思想,只有南安通判程太中知道他的理学造诣很深,并将两个儿子——程颢、程赜送到他的门下,后二程均为著名理学家。南宋学者,胡宏对敦颐的理论学加以尊信,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对他评价很高,为他作事状,又为《太极图.易说》、《易通》作了注解。张(木加武字)称他为“道学宗主”,其名声逐渐大起,九江、道州等、南安等地纷纷建濂溪祠纪念他,宁宗赐敦颐谥号为“元”,因此敦颐又被称为“元公”,到理宗时,从祀孔子庙庭,确定了周敦颐的理学开山地位。
周敦颐性情朴实,自述道:“芋蔬可卒岁,绢布是衣食,饱暖大富贵,康宁无价金,吾乐盖易足,廉名朝暮箴”。他从小信古好义,“以名节自砥砺”。平生不慕钱财,爱谈名理,他认为“君子以道充为贵,身安为富”。他虽在各地作官,但俸禄甚微,即使这样,来到九江时,他还把自的积蓄给了故里宗族。
周敦颐酷爱雅丽端庄、清幽玉洁的莲花,曾于知南康军时,在府署东侧挖池种莲,名为爱莲池,池宽十余丈,中间有一石台,台上有六角亭,两侧有“之”字桥。他盛夏常漫步池畔,欣赏着缕缕清香、随风飘逸的莲花,口诵《爱莲说》。自此莲池名震遐迩。
九江的烟水亭最初是由周敦颐修建的,因为亭在湖心,一墩如月,故名“浸月亭”。后不断兴废,取“山头水色薄笼烟”之意境,改名“烟水亭”。清顺治十七年,巡道崔抡奇复修烟水亭建立五贤阁,奉周敦颐为五贤之一。九江市区现在还有濂溪路、濂溪居委会等。
周敦颐著有《周子全书》行世。濂溪书院是他讲学的讲坛,他的学说对以后理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