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爸妈去世一年,正月十五用送灯吗
- 我爸爸腊月三十下午去世的,因为没有下葬,请问正月十五是不是还要去烧纸和送灯吗
- 正月十五可以在家烧纸嗑头吗
- 去世第一年15送灯吗
- 正月十五以后可以给故人烧纸吗
- 正月十五送灯烧纸吗
- 给已故的亲人送灯是在正月十五还是十四
- 正月十五怎样送灯
爸妈去世一年,正月十五用送灯吗
这个是要看你们当地的风俗了,如果当地有正月十五送灯的风俗,那么你就这样做,如果没有,正月十五是不用送灯的。
我爸爸腊月三十下午去世的,因为没有下葬,请问正月十五是不是还要去烧纸和送灯吗
一般来说:不管是润几月都不能动土,并不是说不能下葬。
烧纸?送灯那是要的。就要看你自己当地的风俗了。
地方不一样,风俗也不一样。
你不就用管别地的风俗了 当你们当地的风俗就行了
正月十五可以在家烧纸嗑头吗
按着老年人的说法正月十五是不能在家里烧纸的,应该去墓地烧纸嗑头,代表送灯,也有人在坆的边上点上灯,捡但地做一个老式的油灯,有的是用蜡烛做的灯,老远一看墓地的灯也很多,不过没个地方的习俗不一样。
去世第一年15送灯吗
各地风俗习惯不一样的。有送荷花灯的一,也有烧纸钱的,反正都是在元霄节这天表达已逝亲人的一种怀念之情的一种方式!
元宵送灯祭祖,即正月十四、正月十五晚上,在夜幕降临时候,备好香、蜡、纸、炮竹等祭奠物品,前往祖坟地祭拜亡灵、送去灯盏,以示后继有人。送灯又称“亮灯”,一般“灯”是由蜡烛、灯罩纸、竹签等组成。
俗话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但在中国很多地区却有着“十五大似年”的别样风俗。
送灯祭祖的意义:
在中国漫长的五千年历史中,祭祖的重要性仅次于祭天。《史记·礼书》中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意思是祭祀天地,是报答天地覆载之德,而祭祀祖先,则是在尽孝道,感谢赐予生命之恩。祭祀这个社会习俗,不光对现代的少年儿童有现实的教育意义,对社会更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亮灯祭祖也是源于祭天地、祭佛祖之后,传承孝道的一种祭祀方式之一,而被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在重大节庆和家族祭祀活动中具体的祭祀形式。
正月十五以后可以给故人烧纸吗
正月十五以后是可以给故人烧纸的,希望采纳,谢谢你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始于二千多年前的秦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本地送灯习俗在全国少见在潢川一带,流行农历正月十五晚上给祖坟送灯的习俗。在当地,送灯习俗非常隆重,有“十五大似年”、“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之说。
送灯
关于潢川一带元宵节给祖坟送灯的习俗,在全国十分少见。根据地方志资料记载,其大致范围包括潢川、光山、新县、商城等部分地区,全国其余地方都很少有。
所谓元宵送灯,即元宵节日这天,所有的家庭都必须给自家的祖坟送去灯盏,以示后继有人。即便一些无主的孤坟,也会有僧、尼等行善之人,送一柱弱弱的烛光,让孤魂野鬼也享受到关爱的温暖。这种习俗产生于何时,当地人士也难于说清,但一致强调,对于潢川人来说,元宵送灯,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仪式。元宵节前一两天,在外地工作的潢川人都千方百计地赶回潢川。据网友介绍,元宵节前一天,仅看见北京牌照的车辆来光山的就有近百辆,省内的就更多了。以至于宾馆、酒店,家家爆满,宴请、住宿,均得提前预订。元宵节当天,从清晨起县境内就鞭炮声不断。而夜幕降临,则会满山遍野灯光一片,烟花漫天。一些经济富裕的家庭,则会花费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燃放爆竹烟花。
也许,用当代文明很难阐释这种民俗,但我想它至少蕴含这样两种情愫:一是我们民族饮水思源、不忘根本的美德。现今的一切,都来源于前辈打下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我们欢度佳节的过程中,也给先辈送去慰藉和祝福。二是我们民族光宗耀祖的观念使然。千百年小农经济的桎梏,把人们圈定在狭小的空间,使人们都拼着命混出个样来。而真正混出样后,总要用说得过去的形式昭告乡邻,而通过送灯来昭告,既表现了饮水思源的美德,又不露山水地彰显了混出的样来,真是一举两得……
在河南信阳潢川、商城、光山、新县的部分地区有这么个送灯的习惯:每年正月15傍晚,每家都要给家里死去的新老先人的坟前送灯,就是去坟前点蜡烛,蜡烛外面用个简易的灯罩罩好防风,送灯时候会放炮,放礼花,烧香灯。以前的灯罩一般是自已做的,用各种颜色的彩纸做成。现在市场上灯罩、竹签都能买到了。
送灯是很隆重的,家乡有句话“十五大似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可见送灯的隆重。十五这天,不管离家多远,远在外地的游子都要回到家乡,中午吃团圆饭,傍晚送灯。如果哪家祖坟没有人送灯,就说明这家人绝户了,没有后人了。这是每家人都忌讳的。
每年正月十五吃过团圆饭,要烧纸拜祖先后才开始吃。饭后,就由家里的小孩或年轻人,削竹签,粘灯罩。当然蜡烛是提前买好的。如果祖坟比较远的话,就得提前早早准备了。当竹签,灯罩准备好后,就由大人领着小孩们成群结队到祖坟上去送灯了。到祖坟后,先要在坟头上压坟头纸,一般压三叠,正中一叠,两边分别一叠。意思是,儿孙们来看望祖先了,也表明这座坟有后人,也就是后继有人。来来往的人看到到坟头纸后,就知道这坟还有后人。然后,将坟前杂草拔掉或砍净,插上一排竹签,三至四支竹签一组,围成灯罩大小,在中间栽上一要蜡烛,罩上灯罩。待天快黑时,点着蜡烛。这个过程在我们老家叫“发亮”。接着烧纸,放鞭炮和礼花。然后,大人小孩们磕头,说些**祖先我们来看你了或祈求保佑的话。仪式算是完成。
在正月十五的下午,在坟地或路上,你会看见到处是人,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等到天黑后,漫山遍野都是五颜六色的灯,一片片,一串串,象天上的星空。你会听见到处都是炮声,到处都是盛开的彩花,你真正才会感到什么是节日,什么是发至内心的喜悦,什么是心甘情愿的奔波。只有这一天,小孩一个人走在坟地也不会害怕,也只有这一天,老人小孩、姑娘、媳妇齐上阵,同姓家族共欢乐。
小时候,送灯回到家后,同村的小孩子们成群结队,拿着各家自制的灯笼出来玩,挨家串户。我记忆中灯笼有各式各样的,有兔子灯,在地下拉着走;有飞机灯,一要竹竿举着:还有八方灯等。同时,边玩边放炮,那是欢乐恐怕现在的孩子是没有过的。一般正月十五夜里,村民们自发组织要玩花灯,唱大戏,舞狮子,也是挨家串户,热闹非凡。可惜,现在都成了记忆。所有的欢乐不有复返了,只有怀念。
正月十五送灯是有讲究的。出门的姑娘是不允许在娘家过十五的,更不允许送娘家的灯。因为,只有娘家人绝人后,才由嫁出去的女代为送灯。所以娘家人最忌讳嫁出去的女在娘家过十五或送灯,这样娘家人丁不兴旺。所以老家有女不观娘家灯之说。但媳妇可以送灯,因为她已是婆家里的人。没有出嫁的女儿还是娘家人,可以送灯的。
送灯的习俗据说是从明初开始的。传说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无从找到父母坟墓的下落。军师刘伯温出了个主意,说,你是皇帝,没有人能接受你的跪拜,除非你的父母。这样吧,皇帝你令人在每个坟头前插上蜡烛,能经你跪拜而烛不灭的就是你的父母的坟墓。朱元璋依此行事,果然如此。从此,送灯习俗流传至今,成为潢川、商城、新县、光山一带最隆重的纪念祖先的一种仪式。
正月十五送灯烧纸吗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很多地方都有的习俗,熟不知正月十五送灯也是多地的习俗,但是对于初次接触该习俗的人来讲正月十五送灯烧纸吗便成了大家最爱讨论的话题之一,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看看吧。
正月十五送灯烧纸吗
正月十五送灯烧纸吗并没有准确的说法,具体看地方习俗,像我老家那边是要烧纸的。
正月十五虽说不是法定假日,但很多地区对此节日的看重仅此于春节,因而每每正月十五来临之前都有诸多的讲究,送灯就是其中的一个。其实送灯的习俗在祖国各地都有,但是根据地区的不同,一些讲究也不同。像在我们北方,在给亲人坟墓上送灯时,路上或墓地见到熟人一般很少说话,多数都是点头示意或挥挥手。
十五送灯必须上坟吗
在我老家十五送灯是必须上坟的,不过由于各地风俗不一,具体的还要看你所在的地区。
十五送灯是一直以来都有的习俗,每年元宵节的晚上人们都要去给祖上送灯,一是为了追忆先辈,二来也是为了在这个团圆的日子给先辈们送去温暖与关怀。
正月十五上坟送灯有什么讲究
对于正月十五上坟送灯的讲究由于各地区不一样,大家以当地的为主。
正月十五上坟送灯是很多地区都有的风俗习惯。即使现在大家提倡无神论,但这种习俗并没有改变,因为它也是一种纪念方式,一种美好的期盼,一种美好的寓意。就了解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给已故的亲人送灯是在正月十五还是十四
给已故的亲人送灯是在正月十五。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节日由来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习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开灯祈福通常在正月十四夜便开始“试灯”,十五日夜为‘“正灯’,民间要点灯盏,又称“送灯盏”,以进行祭神祈福活动。
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习俗也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汉明帝永平年间,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后来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正月十五怎样送灯
1、流行在黑龙江一带的信仰习俗。在元宵节时,家家都做面灯,而灯形如碗盏,俗称灯碗。用玉米面做成的叫金灯,用白面做成的叫银灯,用荞麦面做成的叫铁灯,做成型后上锅蒸熟后,插上用棉絮缠裹的芦苇做成的灯芯,面灯碗里倒满灯油,面灯就算做成了。然后依次把这些面灯送到祖宗板上、天地板上、皂王板上,送到仓库、牛马圈、井台、碾磨房等处,送到大门旁、大路口。
2、流行于辽东,辽南一带,就是大连,丹东,营口等地区,也有送灯的习俗,不过就没有那么古老,亲手捏面灯了,而现在大多采用红色的蜡烛来代替原来的面灯,油灯了,红色蜡烛表示喜庆,天刚刚黑的时候,家里的男人带着灯,纸到自家的祖宗的坟头前,给先辈烧纸,在茔门口点燃蜡烛,即为送灯,然后在回家的路上遇上十字路口都要点一支灯,女人在家里给家里灶台,猪羊圈,井口,粮仓旁,牲口圈都要点上灯,而且在屋内要点上一家人的属相以示一家平安,至于送灯的意义不同的地方传说也不一样,有一说是:送灯是给老祖宗照亮抓虱子,在十字路口送灯是要老祖宗回家过灯节能找到回家的路,当然送灯也有送丁之意,希望祖宗能够保佑自己家族能够人丁兴旺,后代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