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古文中“赖”如何解释
这段古文出自《贞观政要》中卷十里的《论慎终第四十》,在文章中“赖”的意思是依赖、依靠。
原文选段全段为:
贞观十六年,太宗问魏征曰:“观近古帝王有传位十代者,有一代两代者,亦有身得身失者。朕所以常怀忧惧,或恐抚养生民不得其所,或恐心生骄逸,喜怒过度。然不自知,卿可为朕言之,当以为楷则。”征对曰:“嗜欲喜怒之情,贤愚皆同。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愚者纵之,多至失所。陛下圣德玄远,居安思危,伏愿陛下常能自制,以保克终之美,则万代永赖。”
译文:
贞观十六年,唐太宗问魏徵:“我看近代的帝王,有一代两代的传位十代的,有只延续,也有自己取得天下又自己丢失的。我之所以常常感到忧虑恐惧,或者是因为害怕抚养百姓未能做到各得其所;或者是因为怕自己心生骄逸,喜怒过度,而自己又不能觉察到。请你为我讲讲其中的道理,我将把它们当做准则。”
魏徵说:“嗜欲喜怒的情感,人生而有之,无论贤者、愚者都在所难免,只是贤者能够有所控制,凡事不过度,愚者却恣意放纵,以致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陛下圣德高远,能够居安思危,衷心希望陛下能抑制私欲,善始善终,这千秋万世的功业就仰赖您了。”
扩展资料
“赖”的其他古文释义:
1、表示得益;赢利。
出自西汉·刘向编订的《战国策》:“为魏则益,为秦则不赖矣。”
译文:如果为了魏国,那么对魏国得益,如果是为了秦国:那么对秦国不利。
2、表示依靠;依赖;依恃、凭藉。
出自战国·韩非子《韩非子·诡使》:“是以贤者显名而居,奸人赖赏而富。”
译文:结果就造成了贤人以显赫的名声处在高位、奸人依赖赏赐而富裕起来的现象。
3、表示幸而;幸亏。
出自明·王守仁《元夕二首》:“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译文:幸亏(好在)有剩下的经书可以作伴,也高兴没有车马经过相邀出游。
4、通“懒”,指懒惰。
出自战国·佚名《孟子·告子上》:“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译文:丰收之年老百姓的子女大多都懒惰,灾害之年老百姓的子女大多都凶暴,这不是上天赋予他们的资质不同,而是由于外在因素使他们的内心的美德陷溺于环境才造成这样的。
5、表示利;好处。
出自春秋·左丘明《国语·周语》:“先王岂有赖焉?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足以供给神祇而已。”
译文:先王还有什么私利呢?他宫内女官只有九御,宫外官员只有九卿,足够供奉天地神灵而已。
6、表示耍赖;顽皮。
出自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同“无”。)
译文: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7、拒绝承认,抵赖。
出自清·褚人获《钱若赓断鹅》:“还,索鹅,店主赖之,云:‘群鹅我鹅也。’”
译文:这个乡下人回来后索要自己的鹅,店主抵赖,说:“这群鹅都是我的鹅。”
魏徵论自制
1.所有 2.聪明和愚笨一样,有什么用3.a有一两代者b.聪明人能节省东西,不让它浪费c.当然得当楷范让别人学习
紧求“魏徵论自制”翻译
太宗问魏徵:“观近古帝王,有传位十代者,有一代两代者,亦有身得身失着,朕所以常怀忧惧,或恐抚养生民不得其所,或恐心生骄逸,喜怒过度。然不自知,卿可为朕言之,当以为楷则。”徵对曰:“嗜欲喜怒之情,贤愚皆同。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愚者纵之,多至失所。……付愿陛下常能自制,以保克终之美,则万代永赖。”
译
唐太宗问魏征说:“观察近来和古代的帝王,有传承帝位十代的,有传承帝位一两代的,也有自己得到天下自己又失去天下的。我常常心怀忧虑的原因(是),或者害怕抚慰养育人民不能得到适当的方法,或者害怕心中产生骄傲懈怠的情绪,高兴愤怒超过了限度,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超过限度了),您可以为我说出这个情况,(我)应当把您的话当作准则。”魏征回答说:“喜爱欲望高兴愤怒的情绪,圣贤之人和普通人是一样的,圣贤之人能够克制它,不让它超过限度,普通人放纵它,(喜爱欲望高兴愤怒的情绪)多到失去适当的限度……希望陛下常常能自我克制,来确保能够善终的美德,那么千秋万世就永远仰赖您了。”
朕所以常怀忧惧:所以,……的原因。
不自知:宾语前置句,不知自(过度)。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的目录
一、志向·学问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2.陈蕃愿扫除天下
3.班超投笔从戎
4.宗悫乘风破浪
5.祖逖闻鸡起舞
6.画家赵广不屈
7.苏武牧羊北海上
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9.项羽志大才疏
10.孔门师徒各言志
11.顾炎武手不释卷
12.欧阳询揣摩古碑
13.文徵明习字
14.王冕僧寺夜读
15孙权喻吕蒙读书
16.陆游筑书巢
18.智永与“退笔冢”
19.匡衡凿壁借光
20.张溥与“七录斋”
21.晋平公炳烛而学
22.高凤专心致志
23.叶廷珪与《海录》
24.为人大须学问
25任末好学勤记
26.王充市肆博览
27.欧阳修“三上”作文
28.林逋论学问
29.欧阳修诲学
30.王安石伤方仲永
文言文阅读知识(一)——实词
二、教育·修养
31.李存审出镞教子
32.贪污者不得归本家
33.陶母责子退鲊
34.诸葛亮“诫子书”
35.陆游家训
36.孟母三迁
37.曾子杀猪明不欺
38子路受教
39.孔子因材施教
40.墨子怒责耕柱子
41.唐太宗赐绢惩顺德
42.陈万年教子谄谀
43.钱大昕默坐观弈
44.王荆公旁听文史
45.大树将军冯异
46.颜回不迁怒不贰过
47.曾参不受鲁君邑
48.贤妻桓少君
49.魏徵论自制
50.吕蒙正不记人过
51.石勒不计前嫌
52.韩信袴下受辱
53.世评华歆王朗
54.周处改过自新
55.齐宣王好谀
56,陈寔晓喻梁上君子
文言文阅读知识(二)——虚词
三、人才·品性
57.萧何追韩信
58.汉高祖论“三杰”
59.东吴四英杰
60.治本在得人
61齐桓公登门访士
62.陆贽论人才
63.物各有短长
64.汉武帝下诏求贤
65.宋仁宗重用王安石
66.唐太宗论举贤
67.何充直言不讳
68.吕僧珍不仗势
69.刘庭式娶盲女
70.范式言而有信
71.王坦直言惊益王
72.饿死不吃“嗟来之食”
73. “殿上虎”刘安世
74.娄师德与狄仁杰
75.司马迁赞李广
76.何岳得金不昧
77.钱金玉舍生取义
78.郑玄谦让无私
79.李绩煮粥侍姊
80.海瑞遗物
81.腹朜大义灭亲
82.闵仲叔辞侯霸
83.杨震论“四知”
84.祁黄羊去私
85.宋濂不隐真情
86.裴倍姑父外廉内贪
87.李林甫口蜜腹剑
88.秦桧专横跋扈
文言文阅读知识(三)——词性活用
四、治国·为政
89.治国必先富民
90.治国犹栽树
91.陆贽论审察群情
92.齐威王行赏罚
93.治国不私故人
94.孟子对膝文公
95.晏子论“社鼠”
96.唐太宗“五事”治天下
97.用心不倦
98.魏徵论隋炀帝
99.创业与守成
100.子奇治县
101.管仲答绮乌封人
102.商鞅立木建信
103.张释之执法
104.子产不毁乡校
105.何易于挽纤
106.李离过听自刑
107.龚遂治渤海郡
108.陶侃二三事
109.徐有功断狱秉公
110.强项令董宣
111.岳飞与岳家军
112.宋襄公治军
113.周厉王止谤
文言文阅读知识(四)——特殊句式
五、友情·识见
114.荀巨伯探病友
115.管仲与鲍叔牙
116.柳子厚风范
117.黄仙裳鼎力相助
118.季札挂剑
119.包惊几笃于友谊
120.伯牙与钟子期
121.萧何远虑
122.赵人养猫
123.汉文帝誉周亚夫
124.疏广论遗产
125.杜太后遗嘱
126.商鞅事魏
127楚庄王伐陈
128.伊犁凿井
129.华佗治病
130.曹绍夔捉“鬼”
131.曲突徙薪
132.治水必躬亲
133 及之而后知
134.蒲元识水
135.白圭经商有道
136.避风行船
137.裴旻射虎
文言文阅读知识(五)——常见句式
六、文艺·智慧
138.李泰伯指瑕
139.王安石改字
140 王充论文与道
141 鼠画逼真
142.老农识画
143.指头画
144.林之栋画兰
145.逸马杀犬于道
146.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147.蒲松龄博采
148王勃拟腹稿
149.一举而三役济
150.曹玮诱敌
151.李广智退匈奴军
152.贾诩论战
153.张良计封雍齿
154.刘邦急中生智
155.诸葛亮空城计
156 秦使者巧对
157.曹冲智救库吏
158.曹操许下屯田
159.拷打羊皮定案
160.孔融捷辩
161.牧竖逮狼
文言文阅读知识(六)——复音虚词与固定句式 七、成语·典故
162.多多益善
163.歧路亡羊
164.指鹿为马
165.奇货可居
166.望洋兴叹
167 庸人自扰
168.一字千金
169.入木三分
170.强弩之末
171.呕心沥血
172.孤注一掷
173.乐不思蜀
174.丧家狗
175.逐客令
176东道主
177.江东父老
178.人鉴
179.问津
180.泰山
181.苛政猛于虎
182.刺股
183.只许州官放火
文言文阅读知识(七)——句子成分的省略
八、寓言 神话
184.武平之猿
185.饿死狙公
186.蝜蝂之死
187.哀溺
188.中山窃糟
189.南歧之见
190.若石遇害
191.吴王射狙
192.鲁侯养鸟
193.晋人有好利者
194.盲人摸象
195.治驼
196.慕名失实
197.叶公好龙
198.泽人网雁
199卫人嫁子
200.不龟手之药
201.共工怒触不周山
202.女娲补天
203.刑天争神
204.精卫填海
文言文阅读知识(八)——文言文的翻译
九、传闻·趣谈
205.宋定伯捉鬼
206.鬼避姜三莽
207.黎丘丈人
208.义猴
209.螳螂攫蛇
210.王昭君出塞
211.张丞相“草”书
212.和氏璧
213.歌女韩娥
214.杨生之狗
215.顾况戏白居易
216.李白之死
217.何梅谷化妻
218.汉世老人
219.空桑生李
220.秦士好占
221.撞车
222中贵人讲书
223.圣琵琶传闻
文言文阅读知识(九)——文言文自习方法
十、文言文自测题
224.李自成入京前夕
225.富翁
226.直道可行
227.郭子仪轶事
228.自有史官书之
229.黠鼠
230.识弓与治国
231.师旷撞晋平公
232.商鞅治秦
233.桥玄论曹操
234.子贡论孔子
235孟子对齐宣王
236.小儿不畏虎
237.蹇材望其人
238.学问之道
239.陆贾说汉高祖
240.田不满怒斥骷髅
241.孟子对梁惠王
242.渑池道中
243.六国与秦
244.坚忍不拔
245伶人智谏
246.南方多没人
247.曹竹虚言
248.魏徵其人
249.天仙配
250芮伯献马
附:参考答案
扩展阅读短文篇名索引
常见文言虚词、实词索引
古代文化常识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