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人这一生,如果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绝对是一件值得让人称赞的事情。
年少轻狂时,不知句中意,认为这样的处事方式是在灭绝人性,摧残个性,违背天理。高兴的时候就应该仰天大笑,悲伤的时候就应该嚎啕大哭,这是何等的痛快与舒畅。大丈夫就应当如此,轰轰烈烈,敢爱敢恨。
在喜悲面前,压抑着自己的情感,故作豁达之态有什么好?憋出内伤还不是自己遭罪。
转眼十几载,经历是非坎坷之后,我才明白年轻时对这句话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和幼稚!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讲的不是处事方式,而是一种思想境界,何来摧残之说?
它的高度已经高于喜悲,高于得失。它的高度已看透了人生的本质,懂得了活着的意义。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始终保持一个淡定平静的心态,不会因一时的成败而得意忘形或妄自菲薄。
为什么要追求这样的境界呢?
因为这样的境界可以让我们的情绪得到很好的控制,不会失控。
我吃过情绪失控的亏。因为情绪失控得罪过人,因为情绪失控做错过事,因为情绪失控伤过爱我的人……
情绪这东西,好像是与生俱来的。它的发作从来不会经过大脑的思考,都是下意识的一种行为,由心而发,瞬息而至,挡都挡不住。
我不高兴的时候,要么乱发脾气,要么闷闷不乐,要么垂头丧气,要么妄自菲薄。很多时候,我的不高兴是不分场合,不分轻重的。
我高兴的时候,要么眉开眼笑,要么妄自尊大,要么得意忘形,要么忘乎所以。很多时候,我的高兴也是不分场合,不分轻重的。
小的时候,可以说这是天性;
大了以后,这就是不知好歹了!
情绪容易失控也算是天性使然,娘胎里带出来的东西,也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既然本性如此难移,我们何不提高自己的认识呢?
认识提高了,境界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当然,提高认识的途径有很多种,因人而异,不能以偏概全。
有好多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自己不断体悟。
无论外界或自己有何种起伏,我们都要保持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只有这样,我们的头脑才能保持清醒,不会忙中添乱,不会顾此失彼,不会任性而为。
情绪和事实一定要区别对待,万万不可混为一谈。
情绪是主观世界的自然体现,不分对错;事实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无论对错。它们之间如果不加以区分,肯定会乱成一团。
要想解决当前的问题就必须把情绪放到一边,这是一条铁律。
情绪的存在绝不能干扰我们对事实的认识与判断,这也是一条铁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种感觉,一种超脱的心态。
不要把得失、成败太当回事儿,也不要把得失、成败太不当事儿;
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儿,也不要把自己太不当事儿;
不要把别人太当回事儿,也不要把别人太不当事儿。
看似前后矛盾的废话,却蕴含着无穷的处事智慧。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不执于心 不痴于情什么意思寂寞岁月99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出自丰子恺的《不宠无惊过一生》。
意思:
不乱于心,
不让杂事扰乱自己的处事的决心,说明意志坚定。
不困于情,
理性对待问题,不感情用事。
不畏将来,
对未来充满信心,有着必胜的信念。
不念过往,不让往事成为自己的牵绊,束缚自己的思想。
如果真能做到这些,就太好了,平安是福,平安就好啊!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乱于情,不困于心
听过一句话:“我知道你很累,是那种看不见的,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疲惫感,但是请你一定要坚持下去。就算无人问津也好,技不如人也好,千万别让烦躁和焦虑毁了你本就不多的热情和定力。
别贪心,我们不可能什么都有。也请别灰心,我们不可能什么也没有。”
好不容易来人间一趟,活着的每一天都值得我们珍惜,可以偶尔忧伤,但一定记得回归快乐。
没有人规定,什么年龄就必须拥有什么。也没有人可以定义你的人生。就像这句话说的:
“25岁后才拿到文凭,依然值得骄傲;
30岁没结婚,但过得快乐也是一种成功;
35岁之后成家也完全可以;
40岁买房也没什么丢脸的。”
所以,没关系的,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生活,也不要太苛责自己,无论当下如何,保持一颗平淡的心,从容面对。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乱于情,不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