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芾行书最好的精品

米芾行书最好的精品(米芾最有名的书法字帖)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2-10 23:04:55 浏览6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米芾最有名的书法字帖

米芾最有名的书法字帖:《乐兄帖》

       在米芾生平的创始作品当中,能够体现他生平书法气质与境界的乃是他的尺牍作品,而在传世的所有尺牍信札当中,有一件作品堪称他书风的最佳代表,此作便是他的《乐兄帖》。

       公元1096年的时候,这一年米芾46岁,他刚刚辞去了一个县令的职位,离职之前他写下了著名的《拜中岳命作》,后来领了一份闲职,宠命优渥的他自然是不慕荣利,藐视权贵的,因为与皇家有着特殊的关系,所以他的行止见识以及为人都极度自我,这也是形成他的这种书风的一个原因。

       这件《乐兄帖》就是米芾在担任中岳祠这一闲职之后,写给朋友的一封回信,这件作品将米芾书法风格中的“八面出锋”、“风樯阵马”体现得淋漓尽致。

       此作虽然仅有百余字,但每一个字都值得反复推敲。每一个字都将用笔之多变应用到了极致,就是所谓的“八面出锋”,就是指用笔的多样性,毛笔是一个锥面,有无穷多个面,在写字的时候,写完一个笔画之后,经过调峰,手腕蓄力然后转锋换面切换到了另一面的笔锋,从而实现某种意义上的“中锋与侧锋”转换,这样使得每一个笔画的呈现状态都十分挺拔与丰富。

      在结字上,《乐兄帖》将“风樯阵马”的结字变化更是应用得炉火纯青,“风樯阵马”乃是单字、行列的一种摇摆之势,在正斜、欹侧、浓淡、开合等不同的阴阳关系处理当中,使得字形呈现出多样的跳宕之感,从而让人心生激荡,这种境界,也曾令宋徽宗也拍案叫绝。自愧不如。

米芾的作品《天马赋》介绍

米芾天马赋

听说过一个成语叫天马行空吗?对的,这里说的天马,指的就是《天马赋》里面的“伊犁马”。不过准确的说,天马行空这个词不是出自《天马赋》,而是出自元代刘廷振的《萨天锡诗集序》。此“天马”和彼“天马”指的都是同一品种。

根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期乌孙国养马已经极具规模,且马种优良。他们每年都要向汉朝进贡马匹。汉武帝十分喜欢乌孙马,所以给其赐名叫做“天马”。

宋代的书法家米芾似乎也和汉武帝一样,十分喜好这种马匹,所以成就了《天马赋》。《天马赋》体裁是辞赋,为米芾行书的珍品之作,也是其书法传世的真迹之一。作品笔力刚劲有力,文章把天马描绘地惟妙惟肖,有气吞万里直势。清代的康熙皇帝称其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但是对于这幅作品是否属于米芾的疑问,一直在书法界和文学界存在争议。在元代之前,一般人都认为确实是米芾的真迹无疑。而到了明代,书法家董其昌声称其曾见过《天马赋》的四种刻本。第一种,在这篇辞赋的结尾,题有“平海大师书”的字样;第二种,有元代黄公望的跋,上面是这么说的,当他打开看的时候,有大量贯斗落下来,声音像雷一样巨大;第三种,又被称为“吴本”,上面枯笔很多,所以让人怀疑这可能是米氏书法的另一种风格;第四种是董其昌自己刻的,启功先生还曾经为其题跋。

现存的这幅作品到底是不是米芾的真迹,还是董其昌提到的四种可能,现在都已经无法考证了。但是米芾的《天马赋》确实成就了他的书法风格,无论是否真实,都毋庸置疑是书法界的一大珍宝。

米芾的四字成语行书作品

1. 米芾作品中茜字的行书写法

一、1、米芾作品中“茜”字的行书写法:

2、简介:

米芾,原名黻,元祐六年,以后改作芾,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人称“米南宫”、“米颠”。

米芾书学羲之,篆宗史籀,隶法师宜官。晚年出入规矩,自谓善书者只有一笔,我独自四面。

米芾得能书之名,似无负于海内。

米芾于真、楷、篆、隶不基工;惟于行草诚入能品。

以米芾收六朝翰墨副在笔端,故沉着痛快,如乘骏马,进退裕如,不烦鞭勒,无不当人意。

米芾书法与“苏、黄、蔡”并称“宋四家”,对后世影响很大。

3、米芾行书部分字帖:

二、其他行书写法

1、硬笔行书简体

2、游狼美钢行书

2. 米芾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有哪些

米芾在“宋四家”中以行书著称,他的行书深受“二王”和苏轼的影响,自成一家。

米芾书法如行云流水,字形跌宕起伏。他的代表性作品是《蜀素帖》和《苕 溪诗卷》等。

《蜀素帖》书写在绫上,运笔变化多端,潇洒自如,隐见王献之的笔意, 算得上是米芾行书中最好的作品。《苕溪诗帖》是书写于纸上的六首自作诗,该帖行笔沉稳,挥洒自如,也是米芾的行书代表作之一。

米芾的书法作品流传下来的较多, 如《大行皇后挽词》、《群玉堂述书帖》、《吴江舟中诗》、《复官帖》、《珊瑚帖》、《寒光帖》、《叔晦帖》、《真酥帖》、《紫金研帖》等。

3. 四字成语适合书法作品

源远流长

yuán yuǎn liú cháng

【解释】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出处】唐·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

【结构】联合式。

【用法】含褒义。多用于历史事物的来历、由来等。一般作为谓语、定语。

【正音】长;不能读作“zhǎnɡ”。

【辨形】源;不能写作“原”。

【近义词】源源不绝、源源不断、源源而来

【反义词】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例句】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中国文化可谓~。

4. 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善长那种字体啊

米芾(1051~1107),中国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

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山人等。祖籍太原,后迁居湖北襄阳,长期居润州 (今江苏镇江) 。

曾任校书郎 、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初师欧阳询、柳公权 ,字体紧结,笔画挺拔劲健,后转师王羲之、王献之,体势展拓,笔致浑厚爽劲,自谓“刷字”,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代四大书法家。其绘画擅长枯木竹石,尤工水墨山水。

以书法中的点入画,用大笔触水墨表现烟云风雨变幻中的江南山水,人称米氏云山,富有创造性。米芾传世的书法墨迹有《向太后挽辞》、《蜀素帖》、《苕溪诗帖》、《拜中岳命帖》、《虹县诗卷》 、《 草书九帖 》、《 多景楼诗帖》等,无绘画作品传世。

著《山林集》,已佚。其书画理论见于所著《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书中。

因他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人称“米南官”。

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他是“宋四书家”(苏、米、黄、蔡)之一,又首屈一指。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

《宋史·文苑传》说:“芾特妙于翰墨,沈著飞,得王献之笔意。” 米芾平生于书法用功最深,成就最大。

米芾自称自己的作品是“集古字”,对古代大师的用笔、章法及气韵都有深刻的领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米芾学书在传统上下了很大功夫。米芾未卷入政治漩涡,生活相对安定,后当上书画博士,饱览内府藏书,熟谙千载故事,古人得失,如数家珍。

他少时苦学颜、柳、欧、褚等唐楷,打下了厚实的基本功。苏轼被贬黄州时,他去拜访求教,东坡劝他学晋。

元丰五年(1082)开始,米芾潜心魏晋,以晋人书风为指归,寻访了不少晋人法帖,连其书斋也取名为“宝晋斋”。今传王献之墨迹《中秋帖》,据说就是他的临本,形神精妙至极。

米芾一生转益多师,在晚年所书《自叙》中也这样说道:“余初学,先学写壁,颜七八岁也。字至大一幅,写简不成,见柳而慕其紧结,乃学柳《金刚经》。

久之,知其出于欧,乃学欧。久之,如印板排算,乃慕褚而学最久,又摩段季转折肥美,八面皆全。

久之,觉段全泽展《兰亭》,遂并看法帖,入晋魏平淡,弃钟方而师师宜宫,《刘宽碑》是也。篆便爱《咀楚》、《石鼓文》。

又悟竹简以竹聿行漆,而鼎铭妙古老焉。” 米芾以书法名世,他的成就完全来自后天的苦练,米芾每天临池不辍,史料记载:“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半刻废书也。”

“智永砚成臼,乃能到右军(王羲之),若穿透始到钟(繇)、索(靖)也,可永勉之。”他儿子米友仁说他甚至大年初一也不忘写字。

(据孙祖白《米芾米友仁》)。米芾作书十分认真,自己说:“佘写《海岱诗》,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信书亦一难事”(明范明泰《米襄阳外记》)。

一首诗,写了三四次,还只有一两字自己满意,其中的甘苦非个中行家里手不能道,也可见他创作态度的严谨。 米芾的书法在宋四家中,列苏东坡和黄庭坚之后,蔡襄之前。

然如果不论苏东坡一代文宗的地位和黄庭坚作为江西诗派的领袖的影响,但就书法一门艺术而言,米芾传统功力最为深厚,尤其是行书,实 出二者之右。明代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谓:“吾尝评米字,以为宋朝第一,毕竟出于东坡之上。

即米颠书自率更得之,晚年一变,有冰寒于水之奇。”皇帝的询问书法,米芾自称自己是“刷字”,明里自谦而实点到精要之处,“刷字”,体现他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兴尽势尽力。

他的书法作品,大至诗帖,小至尺牍、题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点。 从现存的近六十幅米芾的手迹来看,“刷”这一个字正将米字的神采活脱脱地表现出来,无怪乎苏东坡说:“米书超逸入神。”

又说“海岳平生篆、隶、真、行、草书,风樯阵马。沉著痛快,当与钟王并行。

非但不愧而已。”米芾的书法影响深远,尤在明末,学者甚众,像文徵明、祝允明、陈淳、徐渭、王觉斯、傅山这样的大家也莫不从米子中取一“心经”,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

米芾除书法达到极高的水准外,其书论也颇多。著有《书史》、《海岳名言》、《宝章待访录》、《评字帖》等。

显示了他卓越的胆识和精到的鉴赏力,对前人多有讥贬,然决不因袭古人语,为历代书家所重,但过头话也不少,诮颜柳、贬旭素,苛刻求疵。 米芾传世墨迹主要有《苕溪诗卷》、《蜀素帖》、《方圆庵记》、《天马赋》等,而翰札小品尤多。

米芾擅水墨山水,人称“米氏云山”,但米芾画迹不存在于世。但目前唯一能见到的,也很难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米画”——《珊瑚笔架图》,画一珊瑚笔架,架左书“金坐”二字。

然后再加上米点和题款,米家山水便赫然而出。米芾以画代笔,颇有意趣。

米芾行书作品有哪些地方

《研山铭》、《蜀素帖》、《虹县诗卷》、《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诗卷》、《多景楼诗册》。

1、《研山铭》

《研山铭》是北宋米芾创作的澄心堂纸本手行书卷,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研山铭》分三段:第一段为米芾用南唐澄心堂纸书写的三十九个行书大字;第二段为绘制的《研山图》;

第三段为米芾之子米友仁、米芾外甥金代王庭筠和清代书画家陈浩的题跋。《研山铭》沉顿雄快,跌宕多姿,结字自由放达,不受前人法则的制约,抒发天趣。

《研山铭》 是米芾书法精品中的代表作,也是米芾大字作品中罕见珍品。

2、《蜀素帖》

《蜀素帖》是北宋书法家米芾于元祐三年(1088年)创作的行书绢本墨迹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蜀素帖》为作者在蜀素上书其所作各体诗八首而成,其作品内容即为当时的游记和送行之作。其艺术风格则以和谐变化为准则,天真自然为旨归,通体笔法跳荡精致、结体变化多端、笔势沉着痛快。

《蜀素帖》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是“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人称“天下第八行书”。

3、《虹县诗卷》

《虹县诗卷》系米芾撰、书的两首七言诗的大字行书法帖。纸本墨迹卷,共37行,每行2、3字不等。

米芾传世作品中,大字书法很少,大字也非米芾所长,米芾尝自称其书为“刷字”,这一点在他的大字中表现得比较明显。该帖轻重缓急,用墨则干湿浓淡,浑然一体,得天成之趣。

4、《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诗卷》

米芾于元祐三年(1088年)创作的行书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苕溪诗》的内容是米芾从无锡去往苕溪时所作的六首诗,是他的经意之作。《苕溪诗》通篇八面生锋,笔力雄浑老辣,潇洒自然,创造了一种天真活泼、激越昂扬的意境。

《苕溪诗》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全卷书风真率自然,痛快淋漓,变化有致,逸趣盎然,反映了米芾中年书法的典型风貌,与《蜀素帖》并称米书“双璧”。

5、《多景楼诗册》

《多景楼诗册》是米芾晚期作品,用笔老辣、厚重,间架欹侧中见稳健,极为豪放,笔力雄伟。

由11开册页组成,每页纸本纵31.2厘米、横53.1厘米,共写有41行字,每行有的为二三字,有的则只有一字,充分显示了米芾大字行书的磅礴气魄。

《多景楼诗册》原为长卷,在宋时已被人装裱成册,明清时期为不少收藏家递藏,是流传有序的书法巨迹。

米芾的书法作品有哪些

米芾的主要作品有《蜀素帖》、《张季明帖》、《李太师帖》、《紫金研帖》、《淡墨秋山诗帖》等。其中《蜀素帖》,亦称《拟古诗帖》,是天下第八行书,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

米芾最有名的作品

米芾最有名的作品是《蜀素帖》。

米芾的《蜀素帖》,可以说是他最巅峰的一部作品,用笔多样,颇有晋人之风,在笔法上保留了王献之的特色。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书体,兼具实用性和审美性。自古便有说法“楷如立,行如行,草如奔”,而米芾在《蜀素帖》采用行书形式书写,书风沉着痛快,节奏感突出,展现出深厚的功力和素养。

《蜀素帖》中的连笔较多,行笔的快慢能清楚地感觉出来,一篇的好的行书作品,不能通篇慢连,也不可通篇快连,唯有快慢结合,才能彰显活力。

米芾最好的行书作品

米芾最好的行书作品有:

1、《临沂使君帖》纵31.4厘米,横25.1厘米

释文:十一月廿五日。芾顿首启。辱教。天下第一者。恐失了眼目。但怵以相知。难却尔。区区思仰不尽言。同官行。奉数字。草草。芾顿首。伯充台坐。

2、《清和帖》纵28.3厘米,横38.5厘米

释文:芾启。久违倾仰,夏序清和,起居何如,衰年趋召,不得久留,伏惟珍爱。米一斛,将微意,轻鲜悚仄。馀惟加爱、加爱。芾顿首。窦先生侍右。

3、《彦和帖》纵30.1厘米,横42.6厘米

释文:芾顿首启。经宿。尊候冲胜。山试纳文府。且看芭山。暂给一视其背。即定交也。少顷。勿复言。芾顿首。彦和国士。本欲来日送。月明。遂今夕送耳。

4、《逃暑帖》纵30.9厘米,横40.6厘米

释文:芾顿首再启。芾逃暑山,幸兹安适。人生幻法,中□为虐而热而恼。谚以贵所同者热耳。讶挚在清之中,南山之阴。经暑衾一热恼中而获逃,此非幸。秋可去此,遂吐车茵。芾顿首再启。

5、《值雨帖》纵25.6厘米,横38.6厘米

释文:芾顿首。早拜见。值雨。草草。不知轴议何者为如法。可换更告批及。今且驰纳。芾皇恐顿首。伯充防御台坐。庭下石如何去里。去住不过数日也。

6、《竹前槐后帖》纵29.5厘米,横31.5厘米

释文:芾非才当剧,咫尺音敬缺然,比想庆侍,为道增胜,小诗因以奉寄。希声吾英友。芾上。竹前槐后午阴繁,壶领华胥屡往还。雅兴欲为十客具,人和端使一身闲。

7、《箧中帖》纵28.4厘米,横39.5厘米

释文:芾箧中怀素帖如何。乃长安李氏之物。王起部、薛道祖一见。便惊云。自李归黄氏者也。芾购于任道家。一年扬州送酒百馀尊。其他不论。帖公亦尝见也。如许。即并驰上。研山明日归也。更乞一言。芾顿首再拜。景文隰公阁下。

8、《盛制帖》纵27.4厘米,横32.4厘米

释文:盛制珍藏,荣感。日夕为相识拉出,遂未得前见。寒光之作,固所愿也。一两日面纳次。黻顿首。天启亲。

9、《长至帖》纵33.3厘米,横42厘米

释文:芾顿首再拜。长至,伏愿制置发运左司学士,主公议于清朝,振斯文于来世,弥缝大业,继古名臣。芾不胜瞻颂之至。芾顿首再拜。

10、《论草书帖》纵24.7厘米,横37厘米

释文: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辄徒成下品。张颠(癫)俗子。变乱古法。惊诸凡夫。自有识者。怀素少加平淡。稍到天成。而时代压之。不能高古。高闲而下。但可悬之酒肆。辩光尤可憎恶也。

11、《向乱帖》 纵27.3厘米,横30.3厘米

释文:向乱道在陈十七处,可取租及米,寒光旦夕以恶诗奉承。花卉想已盛矣。修中计已到官。黻顿首。

12、《丹阳帖》纵23.5厘米,横22.8厘米

释文:丹阳米甚贵。请一航载米百斛来,换玉笔架,如何早一报,恐他人先。芾顿首。

13、《惠柑帖》纵22.7厘米,横33.2厘米

释文:芾皇恐。蒙惠柑,珍感、珍感。长茂者适用水煮起,甜甚。幸便试之。余卜面谢,不具。芾顿首。司谏台坐。

14、《晋纸帖》纵23.7厘米,横39.1厘米

释文:此晋纸式也,可为之。越竹千杵裁出,陶竹乃腹不可杵,只如此者乃佳耳。老来失第三儿,遂独出入不得,孤怀寥落,顿衰飒,气血非昔。大儿三十岁,治家能干,且慰目前。书画自怡外,无所慕。芾顿首。二曾常见之,甚安。

15、《戏成诗帖》纵23.9厘米,横34.6厘米

释文:戏成呈司谏台坐,芾。我思岳麓抱黄阁,飞泉元在半天落。石鲸吐水出湔一里,赤目雾起阴纷薄。我曾坐石浸足眠,时项抵水洗背肩。客时效我病欲死,一夜转筋着艾燃。关漼。如今病渴拥炉坐,安得缩却三十年。呜呼!安得缩却三十年,重往坐石浸足眠。

16、《紫金研帖》纵28.2厘米,横39.7厘米

释文:苏子瞻携吾紫金研去,嘱其子入棺。吾今得之,不以敛。传世之物,岂可与清净圆明本来妙觉真常之性同去住哉。

17、《焚香帖》 纵25.2厘米,横25.2厘米

释文:雨三日未解,海岱只尺不能到,焚香而已。日短不能昼眠,又人少往还,惘惘!足下比何所乐。

米芾行书字帖最出名的

米芾的行书字帖最出名的是《天衣怀禅师碑》,也被称为《神先告梦帖》。

米芾在书法入门的时候,表现出了屈原的求知精神,他最初跟随褚遂良、欧阳询等唐朝名家,在苏东坡的授意下,他开始以“二王”为基础,经过漫长的“集古字”,终于有了自己的风格。

努力当然很重要,但有些创意在艺术创造中常常很难得到。米芾四十五岁那年,米芾在一次梦游中,得到了一位仙人的指点,在梦中书写了一幅字,醒来之后,便再也无法书写,这幅画,便是米芾所著的《天衣怀禅师碑》,也称《神先告梦帖》。

米芾为禅宗义怀所作的碑文《天衣怀禅师碑》,是米芾一生仅存的一部碑文。米芾能得到仙人的指点,肯定是有原因的。米芾曾经说过,他的书法水平,最多也就是偶尔能写出一两个好字,但《天衣怀禅师碑》的笔法和章法,却是将阴阳的变化,表现得极为自然。

米芾的书法作品,是历代文人墨客追寻书法变化,最终进入魏晋时期的一个重要典范。而《天衣怀禅师碑》则是一幅极为自然、灵动的作品,是“不求工巧,求精”的好作品,被誉为“米书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