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 豆在釜中泣的上一句是什么
- 《七步诗》原文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豆在釜中泣的上一句
-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诗名是什么
-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含义是
- 相煎何太急的完整诗是什么
- 煮豆燃豆萁出自那首古诗啊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成糊状食物.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你我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不满与厌恶. 典故出自南朝 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是曹操的四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继承当上了曹操 ,后篡位当了皇帝.因为曹丕担心留 和 (第五子)会有后患,所以便以在其父亡故时没来看望为由,追问逼迫他们俩. 因为害怕,自杀了.而 则被押进朝廷.最终曹丕四兄弟的母亲卞氏开口求情,曹丕勉强给了曹植一个机会,让他在七步之内脱口一首诗,否则 .曹植就作了这首 .曹丕明白了曹植这首诗的道理:如果自己杀了曹植便会被世人耻笑,可是心中的贪念却依然让他理智不清,于是他将曹植软禁了起来,最终,曹植在哥哥的软禁下忧郁而死. 本段作品赏析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 ,实在令人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 、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真实度 的真假向来为人所争议.其中郭沫若说的比较有理.他认为曹植的《 》:“过细考察起来,恐怕附会的成分要占多数.多因后人同情曹植而不满意曹丕,故造为这种小说.其实曹丕如果要杀曹植,何必以逼他作诗为借口?子建才捷,他又不是不知道.而且果真要杀他的话,诗作成了依然可以杀,何至于仅仅受了点讥刺而便‘深惭’?所以此诗的真实性实在比较少.然而就因为写了这首诗,曹植却维系了千载的同情,而曹丕也就膺受了千载的厌弃.这真是所谓‘身后是非谁管得’了.”但是他的说法也有人质疑,有人说,当初曹丕让 只是作为一个借口,想杀他他认为曹植肯定不能成功,但他没料到,曹植才华如此出众,当时,就连曹丕本人也被感动了些许,并且为了保住名声,以安天下,他才放过了曹植. 还有一种说法是:曹植犯错,曹丕有意放他一马,知道曹植有 的智力,所以就命他 , 本段人物简介 曹植 (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字子建.他是曹操之子. 妻卞氏所生第三子.曹植自幼颖慧,年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信.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 .然而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为太子.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 位,不久又称帝.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公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 曹植 黄初七年(226),曹丕病逝, 继位,即魏明帝. 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232年12月27日曹植逝世,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 ”. 诗歌是曹植文学活动的主要领域.前期与后期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前期诗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他贵介公子的优游生活,一类则反映他“生乎乱、长乎军”的时代感受.后期诗歌,主要抒发他在压制之下时而愤慨时而哀怨的心情,表现他不甘被弃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今存曹植比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曹植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特别是在 的创作上贡献尤大.首先,汉乐府古辞多以叙事为主,至《 》,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曹植发展了这种趋向,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 既能描写复杂的事态变化.又能表达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丰富了它的艺术功能. 曹植作为 的集大成者,对于后世的影响是不小的.在 南北朝时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曹植生前自编过作品选集《前录》78篇.死后,明帝曹□曾为之集录著作百余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30卷,又《 颂》1卷、《画赞》5卷.然而原集至北宋末散佚.今存南宋嘉定六年刻本《 》10卷,辑录诗、赋、文共 206篇.明代郭云鹏、汪士贤、张溥诸人各自所刻的《 集》,大率据南宋本稍加厘定而成.清代丁晏《曹集铨评》、朱绪曾《曹集考异》,又对各篇细加校订,并增补了不少佚文□句,为较全、较精的两个本子.近人黄节有《曹子建诗注》,古直有《曹植诗笺》,今人赵幼文有《曹植集校注》. 其实,曹植并未犯下什么大罪,只是有人告发他经常喝酒骂人,他竟把曹丕派出的使者扣押起来,并没有招兵买马,阴谋反叛的迹象和征兆.这算不上犯罪,杀之怕众不服,曹丕便想出个“ ”的办法,治罪其弟.所幸的是,出口成诗是曹植的拿手好戏,这“七步诗”便成了救命诗,曹丕不得不收回成命,降低曹植的官爵完了此事. 这首诗虽然救了曹植一命,但是,他的处境并没有得到根本好转,魏国仍是奉行对 严格限制的政策,曹植在 中慢慢死去. 纵观上下几千年历史,帝王子孙和睦相处、互忍互让、不争权夺利的实在少的可怜.春秋时期的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 ),秦朝的 与 ( ),唐朝的 ……这样兄弟相残的例子数不胜数. 这种兄弟之间的争权夺利自相残杀现象是 的必然结果,在那权力即一切的 里, 的争夺权力似乎是很正常的.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少了多少兄弟相残的悲剧.然而,特权不除,“七步诗”还是免不了有人来作. 曹植的《七步诗》情采并茂,语言精练,用语浅显.原为六句:“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来《漫叟诗话》和《三国演义》把它改为四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的《七步诗》流传至今有两个版本,有的“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有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许多古诗书上为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而人教版书上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 魏朝 .字子桓, 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 代表者之一.是三国时代第一位皇帝,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统治.汉中平四年(187年)冬,曹丕生于谯.少有逸才,广泛阅读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年仅八岁,即能为文.多技艺,善骑射、好击剑.建安十六年(211年),为 、副丞相.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运用各种计谋,在 、 等大臣帮助下,在继承权的争夺中战胜了弟弟曹植,被立为王 . 三国志11的曹丕 延康元年(220年),魏武帝曹操去世, 曹丕继位为 、丞相、冀州牧,他积极调节曹氏与 之间的矛盾,果断采纳 的意见,确立 ,成功缓和了曹氏与 的关系,取得了他们的支持,为称帝奠定基础.当年十月,立刻逼迫 ,登基为大魏皇帝.定国号为大魏, 黄初,改雒阳为“洛阳”,定都于此.曹丕坚持大权独揽,设立中书省,其官员改由 充任,原由尚书郎担任的诏令文书起草之责转由中书省官员担任,机要之权渐移于中书省.下宦人为官者不得过诸署令,限制了 的权力;定令妇人不得预政,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提倡节俭、薄葬,预作《终制》.他推行 后,用人权从地方收归了中央,但也导致魏国的统治实权逐步被 垄断. 曹丕的一些措施体现了他在政治上的才能,然而在军事才华上他远不能和父亲曹操相比,几次率百万大军南下伐吴均无功而返,但曹丕在位期间坚守防御性战略,击退东吴入侵.后期则向北方开拓疆域,征服 鲜卑、 等部落,使得魏朝疆域远达蒙古高原和朝鲜半岛,这是曹丕军事上的重要建树. 曹丕文学有相当高的成就.是中国三国时代第一位杰出的伟大诗人.其《燕歌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 ;他的五言和乐府清绮动人;所著《典论·论文》,在 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题论文,所论的“文”是广义上的文章,也包括文学作品在内,涉及了文学批评中几个很重要的问题,虽不免有些粗略,但在文学批评史上起了开风气的作用. 本段创作背景 ,魏国曹操去世后,他的长子曹丕即位,而曹丕的弟弟曹植被封为丞相. 曹植很有才华,精通天文地理,说起朝中政事 且管治有方,因此在朝中很有威信,可谓是威震朝野啊!曹丕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的妒火 ,对曹植产生了怨恨之心,把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苦苦相逼.众臣在皇帝面前也说三道四,谣言惑众,什么朝中一日有曹植,宫内 ,如他日造反,图谋篡位,何不为宫中一大害?不如先下手为强,斩草除根,以免日后 . 本诗 曹丕听信了谗言,决定今日动手.正赶上一桩造反政事,曹丕认定曹植为主谋,正午时分,曹丕传弟弟曹植到池厅边相见,曹植一到,就被早埋伏好的卫队挥刀截下.见到曹丕,曹植道:“吾兄传我有何贵干?”众人道:“宫中造反一事,想必曹丞相听说了吧,吾登皇位你怀恨在心,这事是否你主使的?”曹植长叹一声,道:“吾兄疑我造反,谋你河山篡你朝位!这罪行可不敢担当,请吾兄 .”曹丕不好推辞,只得说:“好,看在你我兄弟的情谊,我命令你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不然,休怪我 了.”“好办好办,若我不能在七步内作诗一首,任凭你处置.”曹植 地说.“爽快!爽快!咱俩一言为定.” 曹丕说完,曹植便迈出了第一步,突然,他闻到了从远处飘来的阵阵煮豆的香味,灵感一来,借物抒情,在刚走到第六步时就作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原文)此诗作完,曹植对曹丕说:“我们虽有君臣之分,但毕竟是 ,何必苦苦相逼?手足相残?我无意与你权利相争,无论谁是君主,我都会忠贞不二地跟随,毫无怨言!明枪易挡暗箭难防.若你要杀我,轻而易举,何必大费周章,先父在 是不能瞑目的呀.”曹丕听了,被驳得无话可说.
豆在釜中泣的上一句是什么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萁在釜下燃
萁在釜下燃
1,煮豆燃豆萁 2,萁在釜下燃,
《七步诗》原文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
【作者】曹植 【朝代】三国·魏
译文对照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译文 :
煮豆来做豆羹,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补充资料:
赏析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前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曹植以“豆”自喻,一个“泣”字充分表达了受害者的悲伤与痛苦。
作者介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在山东聊城市莘县人,一说生于山东菏泽市鄄城。191年(初平二年)曹操为东郡太守,治所在东武阳(今聊城市莘县朝城镇),眷属随之,192年曹植就出生在这里。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
豆在釜中泣的上一句
豆在釜中泣上一句:
萁在釜下燃
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这两句话出自于曹植的《
七步诗
》
原为六句:“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后来《漫叟诗话》和《三国演义》把它改为四句:“煮豆燃
豆萁
,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意思是说:曹植的大哥想夺权篡位,而父亲这时生在
病中
,不能主持大政,而曹丕身为大哥,理应代替父亲。可是父亲一但归天,而父亲特别溺爱曹植,大哥生怕自己的皇位让弟弟夺去,便想找时机除掉这棵障碍草。正好有一天所有的大臣都在议事,曹丕就想在各大臣的面前让曹植出丑也好借机除掉他。于是他就对曹植说:听说弟弟被所有的人都封为才子,那么我也给你出一道题,命你在七步之内作出
一首诗
,如果作出不来,就别怪我这个做大哥的不顾手足之情(含义是要杀了他)。”曹植当时非常愤怒,而当他走到第七步时,曹丕以为他作不出来了,还没来得及说话,曹植就把诗读了出来,以就是上面的诗。
最后曹植离开了他的故乡(相传)。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诗名是什么
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人曹植的名篇——《七步诗》。
原意是“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菜做成的糊状食物。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豆子和豆茎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含义是
煮豆来做豆羹,过滤的豆子做成汁。豆杆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豆杆和豆子本是从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为什么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那么狠呢?
出处: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七步诗》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萁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别的众兄弟的残酷迫害。语气委婉而深沉,讽刺中有提醒和劝告。一方面反映了曹植的智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残酷。
这首诗之妙,在于巧妙设喻,寓意明畅。豆和豆秸是同一个根上长出来的,就像兄弟一样,豆秸烧焦了,却把锅内的豆煮得翻转“哭泣”,以此来比喻兄弟相残,十分贴切感人。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黄初元年(220年)正月,六十六岁的曹操病死,曹丕由世子荣升魏王。同年10月,汉献帝被迫禅让帝位,曹丕上位,称为魏文帝。由于争封太子这段经历让曹丕无法释怀,在称帝后,仍对曹植耿耿于怀。曹丕担心这位知识渊博、有政治野心的兄弟会威胁到自己的王位,并想办法除掉曹植。
曹植知道哥哥是故意陷害自己,但无法逃脱,只好在极度悲愤中七步之内应声成诗。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杀),应声便为诗……帝深有惭色。”
相煎何太急的完整诗是什么
“相煎何太急”完整的诗是: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译文:
煮豆来做豆羹,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出处:三国·魏·曹植《七步诗》
诗歌赏析
由于这首诗和由此而派生的故事凭借着《三国演义》流传太广,人们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细论此诗,倒也十分契合当时曹丕、曹植兄弟间的关系以及曹植才华横溢、出口成章的天赋。曹操在世时,由于立太子的反复,丕、植兄弟关系趋于紧张。曹不即位后,更加紧了对曹植的控制和迫害。
因而曹植虽然身为藩王,却不得随意行事,甚至连基本的人身自由都丧失了,这从《赠白马王彪》诸诗中也可以得到印征。
而此诗以豆与豆萁的关系比喻同胞兄弟,以燃豆萁煮豆汁比喻手足相残,通篇喻体,托意深刻,既写出受迫害者的愤慨和悲痛,又巧妙地对迫害者提出了控诉和忠告,具有一定程度的警醒作用,发人深省,从而使曹丕当时“深有渐色”。诗意亦在情理之中。
煮豆燃豆萁出自那首古诗啊
“煮豆燃豆萁”出自曹植的《七步诗》。
曹植是曹操的儿子,很有才华。曹丕称帝后,嫉妒弟弟曹植,欲处置曹植,就刁难曹植,让在七步内作一首诗。结果曹植真的就只走了七步就作出了这首《七步诗》。不过,流传下来的《七步诗》有多个版本。
版本一:
煮豆燃豆萁,
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版本二: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版本三:与版本二只差一个字,即第二句中的“菽”字成了“豉”。
版本四: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版本四出自《三国演义》,应该是罗贯中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