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首次全文注解《伤寒论》的是什么
- 注解伤寒论的注解伤寒论
- 《注解伤寒论》与《伤寒论条辨》在内容的排序上有何差异
- 伤寒论中辩太阳病脉症并治上第五注解
- 注解伤寒论1963梅花版怎么样
- 分三类简介注释 伤寒论 的著作
- 历代伤寒论的注解有哪些
- 第73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 首次全文注解伤寒论的是谁
首次全文注解《伤寒论》的是什么
首次全文注解《伤寒论》的是成无己。
成无己,聊摄人,约生于北宋嘉祐八年或治平元年(1064年),卒于金正隆元年或金正隆二年,享年九十余岁。成无己在50岁左右始开始注《伤寒论》,历时40年方成定稿即《注解伤寒论》,这是《伤寒论》成书千余年间首次全文注释《伤寒论》者,并成为明清以后医家研究《伤寒论》的唯一善本。
人物成就
在成氏之前,研究《伤寒论》者虽然已有孙思邈,在其同时代亦有朱肱、庞安时等人,但他们均未对《伤寒论》原文进行注解。为《伤寒论》作注,可以说前无古人,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这要求注者不仅要有丰富的医学实践经验,还要广泛地涉猎古今医书,做到胸中了然而无惑,且要有文字学、训诂学等小学功底,才能究旨穷经。
《注解伤寒论》是成无己专力钻研书数十年,以《内经》《难经》理论为依据,对《伤寒论》书进行了全面注释,是现存最早的《伤寒论》全注本,全书共10卷,二十二篇,成书于金皇统四年(公元1144年),这本书以王叔和整理的《伤寒论》为蓝本,依据《内经》《难经》之理论逐条阐释仲景原文,用以经注论、经论结合的方法,阐明学理,使《伤寒论》第一次获得理论上的说明。
注解伤寒论的注解伤寒论
夫前圣有作,后必有继而述之者,则其教乃得着于世矣。医之道源自炎黄,以至神之妙,始兴经方;继而伊芳尹以元圣之才,撰成汤液,俾黎庶之疾疚,咸遂蠲除,使万代之生灵,普蒙拯济;后汉张仲景,又广汤液为伤寒卒病论十数卷,然后医方大备,兹先圣后圣,若合符节。至晋太医令王叔和,以仲景之书,撰次成叙,得为完秩。(医统本作“帙”)昔人以仲景方一部为众方之祖,盖能继述先圣之所作,迄今千有余年,不坠于地者,又得王氏阐明之力也。伤寒论十卷,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寡闻浅见所能赜究。后虽有学人,又各自名家,未见发明。仆忝医业,自幼徂老,耽味仲景之书五十余年矣,虽粗得其门而近升乎堂,然未入于室,常为之慊然。昨者,解后(医统本作“邂逅”)聊摄成公,议论该博,术业精通,而有家学,注成伤寒十卷,出以示仆,其三百九十七法之内,分析异同,彰明隐奥,调陈脉理,区别阴阳,使表里以昭然,俾汗下而灼见;百一十二方之后,通明名号之由,彰显药性之主,十剂轻重之攸分,七精制用之斯见,别气味之所宜,明补泻之所适,又皆引内经,旁牵众说,方法之辨,莫不允当,实前贤所未言,后学所未识,是得仲景之深意者也。昔所谓慊然者,今悉达其奥矣!亲觌其书,诚难默默,不揆荒芜,聊序其略。
\x时甲子中秋日洛阳严器之序。\x
《注解伤寒论》与《伤寒论条辨》在内容的排序上有何差异
《伤寒论条辨》删掉了“伤寒例”,并将太阳病分为风伤卫、寒伤营、营卫俱伤三部分,其余二书按六经辨证顺序无大差异。
伤寒论中辩太阳病脉症并治上第五注解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 芍药三两(味苦酸,微寒)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役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者,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支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 芍药 甘草各十八铢 生姜一两三钱(切) 大枣四枚(劈) 麻黄十八铢(去节)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右七味,(口父) 咀。以五升水,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方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越婢一。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于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味甘平) 干姜二两(炮,味辛热)
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四两(味酸,微寒) 甘草四两(炙,甘平)
右二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之。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浸)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芒硝半斤(味咸苦,大寒)
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干姜一两半(味辛热)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辛,大热)
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
【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
【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证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燥,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注解伤寒论1963梅花版怎么样
好。
1、注解伤寒论1963梅花版的内容好,其中包含的各项资料记载全面,解释清晰。
2、注解伤寒论1963梅花版是最为精良的一版,校勘准确,句读清晰,成为几代中医人学习古籍的范本。
分三类简介注释 伤寒论 的著作
原文注释:按原文编排顺序进行注释,不进行改动。如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张志聪的《伤寒论》集注、陈修园的《伤寒论浅注》,当代南中医的《伤寒论译释》也属于此范畴。
考证注释:此类医家认为,王叔和编次顺序有误,因此重编原文,进行注释。如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喻昌的《尚论篇》、黄元御的《伤寒悬解》。
分类注释:从辨证论治角度进行阐发,将方剂、治法重新进行编次分类,进而注释。如柯琴的《伤寒来苏集》、尤在泾的《伤寒贯珠集》、徐大椿的《伤寒类方》。
所以当代又分为维护旧论派、错简重订派、辨证论治派三种分别对应。
历代伤寒论的注解有哪些
《伤寒论》之注释,起于金代成无己之《注解伤寒论》。此前《伤寒论》诸研究者,如宋·庞安时《伤寒总病论》等,严格而言,均非注释,故《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将其纳入“发挥”之列。
继成无己注本后,《伤寒论》的全注本较早的有:
明代方有执《伤寒论条辨》8卷(刊于1589年),
张遂辰《张卿子伤寒论》7卷(刊于明末),
清代喻昌《尚论篇》8卷(刊于1648年),
柯琴《伤寒来苏集》8卷(刊于1669年),
张志聪《伤寒论集注》(刊于1683年)等。
第73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伤寒汗出而渴者,亡津液胃燥,邪气渐传里也,五苓散以和表里。 若汗出不渴者,邪气不传里 ,但在表而表虚也,与茯苓甘草汤和表合卫。茯苓、甘草之甘,益津液而和卫;桂枝、生姜之辛,助阳气而解表。
清·吴谦《医宗金鉴》此申上条或渴而不烦,或烦而不渴者,以别其治也。伤寒发汗后,脉浮数,汗出烦渴,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今惟曰汗出者,省文也)。 渴而不烦,是饮盛于热 ,故亦以五苓散主之,利水以化津也。 若不烦且不渴者,是里无热也。 惟脉浮数汗出,小便不利,是荣卫不和也,故主以茯苓甘草汤和表以利水也。郑重光曰:伤寒本无汗,汗因发而出也。上条烦而渴,此条但渴不烦,里证较轻,治亦不殊;若更不渴,则内无燥,里病少而表证犹多也。故用桂枝汤之三,五苓散之一,示三表一里之意,易名曰茯苓甘草汤者,乃桂枝五苓之变制也。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 汗出下当有“心下悸”三字,看后条可知。不然汗出而渴,是白虎汤症; 汗后不渴而无他症,是病已瘥,可勿药矣。二方皆因心下有水气而设。渴者是津液已亡,故少用桂枝,多服暖水,微发其汗; 不渴者津液未亡,故仍用桂加减 ,更发其汗。上条言症而不及治。此条言方而症不详,当互文以会意也。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伤寒汗后,阳虚湿动,君相二火浮升,故作燥渴。 其渴者,湿邪较甚,故用五苓。不渴者,湿邪较轻 ,茯苓甘草汤,苓、桂、姜、甘,泻水而疏木,和中而培土,防其湿动而生水瘀也。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这一条以对比鉴别的方法,论述膀胱蓄水与胃脘停水证治之不同。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汗后太阳之气被伤,膀胱气化不利,水蓄下焦,津液不能输布上承,故必见口渴、小便不利之证,治应以五苓散。若汗后胃阳被伤,胃失腐熟之权,以致水停中焦,因其无关下焦气化,故口不渴而小便自利,治应以茯苓甘草汤温胃化饮,以安心下之悸。 与第356条所载的茯苓甘草汤证合参,可知有心下悸。临床推按此类病人的上腹部,可听到振水音。 茯苓甘草汤由茯苓、桂枝、生姜、甘草组成,与前述苓桂术甘汤仅白术一药之差,但其主治却有所不同。 茯苓甘草汤证 为水渍入胃,阻遏清阳不伸,故以脘痞, 厥而心下悸为主证;苓桂术甘汤证 为心脾两虚,不能镇水于下,水气上冲,故以 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头眩、心悸为主证。 本方用生姜意在温胃通阳以散水邪,用时应注意生姜剂量,一般以12g至15g为宜。由于胃脘停水不易速消,故可连续多服几剂,或与健脾方药交替服用,才可使疗效提高并得以巩固。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论》这一段更简了,也是根据前一条说的,本来就是伤寒,无汗的伤寒证,那么经过发汗汗出,而渴者,也就是表不解而烦渴的,还是有小便不利,还得用这个,他这个五苓散主之呀,他就让你看头前,他这个书啊就是这样。假设要没有这些话,那么就是伤寒,汗出而渴,就用五苓散,那是错的,尤其底下这句话,不渴了,那么就喝茯苓甘草汤了,就更错了,就不可理解了。主要这一段给五苓散与茯苓甘草汤并提出来,让你鉴别,鉴别的方法就这两个方剂是渴、不渴的关系。那么这个五苓散证呢,你得根据头前这个说法,仍然有脉浮、小便不利而渴者,用五苓散。那么上证不渴的话,可以给茯苓甘草汤,是这么个意思。这个茯苓甘草汤啊也是桂枝甘草汤的加减方,加茯苓,加生姜。 这个茯苓量用得非常重了,这个二两是错的,在《玉函经》就是三两,顶少得搁三两,因为这个方剂在厥阴篇里头还有这么一段,他说的伤寒,厥而心下悸,应该给这个茯苓甘草汤 ,他说不然的话,水气入胃,必做利也,这个意思是什么意思呢?你看这个药物组织就看出来了,既有桂枝,又有生姜,这个水气冲逆,水往上合气冲的气,逆满心下而心下悸,心下就是胃口这块呀,这个水和气都往上来,甚至于人就要呕的,所以他心下悸,那么这个在这段都没明说,这个在这段的主要意思,就是 五苓散与茯苓甘草汤的鉴别点就是渴与不渴的问题。 我们用这个方剂,只是不渴就用它,是错的,主要得 心下悸,气冲、心下悸,或者有呕逆,这个生姜嘛,而小便不利,也得有小便不利,我们才能用茯苓甘草汤。 他不渴,不但没有猪苓,同时呢利尿的作用照五苓散差多了,他影响不到消渴的程度上。那么这个方剂呀也很常用, 茯苓甘草汤,一般由于里有停水失眠啊,这个方剂也挺好使,这个方剂加上这个龙骨、牡蛎,治心悸、失眠,我常用这个方子,挺好使挺好使。假设遇到顽固的失眠证,那么他有这个心下悸得厉害,用其他的药不行,你用这个药,每每见效。龙骨、牡蛎都可以搁 12 克,一样搁 12 克,很好使。这个茯苓可以加重,要是治失眠的话,茯苓起码要搁 4 两 ,4 两就多了,4 两就是 12 克,还可以加, 茯苓关于神经方面的证候 用得相当多。这两个方剂的比较啊,其他都类似五苓散证, 五苓散也有心下悸呀,也有茯苓嘛。那么同时五苓散治消渴,这个不渴。
子恒试注此条主要用于鉴别五苓散证和茯苓甘草汤证,条文过于简单,需要前后互参。五苓散证可互参71条,伤寒,发汗后,汗出而口渴,还当有小便不利的症状,是水蓄膀胱,膀胱气化失常,津液难以上承而致口渴,五苓散温阳化气利水。茯苓甘草汤证应互参第356条,356条的大致文意是“伤寒, 四肢厥冷,心下悸动不安,是心下有水饮, 阳气受阻,难以传达四肢而见厥, 水饮凌心而见心下悸,应当服用茯苓甘草汤 ,水得利,厥则治”。从条文分析,五苓散为水蓄膀胱,茯苓甘草汤为水停于胃,口渴与否是二者的主要鉴别点。柯琴等医家认为文中应有“心下悸”的表述,二方均可治疗心下悸动,实则《伤寒论》中并无五苓散治疗心下悸的条文, 治疗心下悸更多的还是苓桂剂。 从茯苓甘草汤的组成来看,与苓桂术甘汤、苓桂枣甘汤更为类似,仅有一味药物的差别。这一味药物的差别也主要体现在条文中所述的不同症状,茯苓甘草汤用“生姜”的作用除了利水之外,还因 生姜 有温散的作用,能通达阳气于四肢, 针对“厥”的症状 ;苓桂术甘汤中的“术”的作用,除了利水还有健脾之功;苓桂枣甘汤中的“大枣”除了补脾胃之虚,更是定悸的良药。你知道茯苓甘草汤为什么不叫茯苓桂枝生姜甘草汤吗?【互参条文】第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第356条: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味甘平) 桂枝二两(去皮,味辛热)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甘草一两(炙,味甘平)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首次全文注解伤寒论的是谁
成无已,金.聊摄人,首次全文逐条注解《伤寒论》,开《伤寒论》注释之先河,尚有《伤寒明理论》三卷,《伤寒药方论》一卷等著作。成氏注《伤寒论》一书,古今书目及引书著录多不同,究其原因,或许成氏注本,原来可能只名《伤寒论》,其他冠词及辍语,或系后人所知,故历代著录名称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