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从永字八法里探秘小楷八法!
`相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用几年的时间,专门写“永”字。他认为,这个字具备楷书的八法,写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写好。以后,王羲之的孙子智永又将这“永字八法”传给虞世南,再后来,经过很多书法家一直传了下来。
点画是构成字形结构最基本的元素,尽管点画在用笔的书写方法上,小楷与大楷并无多大的区别,但事实上小楷比大字要细微得多,如果没有一定的大楷基础,就很难体味到小楷用笔的精到和细微之处。小楷的点画在形态上是很富有变化的,相传钟繇小楷,点画各异,右军作字书,万字不同。为了便于初学者切实扼要的掌握此法,试图用比较通俗的语言作一些介绍。
一、点法
点在笔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若一点失所,则如美人之眇一目,势必就会破坏字形的结构美,况其它七法,发笔时皆从点起,点失势则画易失误,此最关紧要,小楷作点,以露锋居多,这又是小楷用笔的特点。
作点之法,其势要重,所谓重即落笔的速度要快,但落点要轻,所谓“每作一点,如高峰之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磕磕然是形容石头互相碰击的声音,言其势重,不是指下笔时实用力,凡作露锋之点,当于空中作逆势,尖锋入纸,顺势落笔,落笔后即迅速将笔毫铺开,此即王羲之所说“每作一点,皆悬管掉之,令其锋开,自然劲健也”。不可采用兜圈子的办法去填满笔形。
作点时笔力要深入,即收笔时用腕法轻提笔锋,然后借势向下顿挫一二下,再反揭收之,收笔的动作要快,这样水墨便能深入点内,力透纸背,《禁经》所谓点如利钻镂金是也。喻其有深入沉着之意。
二、横画
横画又称为勒,所谓勒有愈收愈紧之意,发笔时要逆入,收笔电动机回顾,行笔时要意有所顾,逆势涩进,《禁经》所谓“画如长锥之界石”喻其不可太光滑浮薄之意。
凡写长画,当于不平中求平,使其画势上平而下呈拱状,就象一只覆舟之样,切忌上平下亦平,则板刻之弊立见,柳宗元《八法颂》中说:“勒常患平”即是此意。
横画又要贵于变化,陈绎曾《翰林要诀》中说:“凡平画忌如算子,终篇展玩,不见横画,始是书法。”所谓不见横画即是指无平行齐头,板刻凝滞之笔。
三、竖画
凡写竖画,当于曲势中求挺拔,则见笔力。古人称竖画为努法,努有用力之意。李溥光《雪庵八法》中说:“努之为法,用弯行曲扭,如挺千斤之力。”这是一种富有弹性和力度的曲线之美,或向、或背、或背中有向,或向中有背,或势直而局部曲,最不可板滞,故柳宗元《八法颂》中说:“努过直则力败。”就是这个意思。
四、长撇
长撇,古人称之谓掠。冯班《钝吟书要》中说:“掠如蓖之掠发,此乃斜悬针而末锋飞起,宜出锋处送笔力到而匀,不可半途击出,则无力而瘦弱。”故作掠之法,颈部要细,腰部势微婉曲,宜肥劲有力,颜真卿《八法颂》说:“掠仿佛以宜肥。
“出锋时当以腕送,饱满尖锐,万不可作虚尖斜拂之状,柳宗元《八法颂》说:”掠左出而锋轻。“如是则一笔之中有轻重粗细的变化,富有节奏感,由于收笔时势微曲而末锋飞起,故有回顾之势,李溥光《雪庵八法》中说:”掠始作者,用肥健悠扬,而宜乎舒畅。“极其生动地形容掠法的笔调。
五、短撇
古人谓之啄法,啄者,如鸟之啄物,锐而且速,喻其用笔当迅速捷、爽利、明快。陈绎曾《翰林要诀》中说点首撇尾,左出微仰,如鸟喙之啄物。
六、挑法
挑法,古人称之谓“策法”,策者,鞭策之意,以鞭子策物,用力在策本,得力在策末,《书法三昧》中说:“策法,仰笔厉锋,轻抬而进,有如鞭策之势。”所谓即侧行貌,喻作挑时当带侧势。柳宗元《八法颂》中说:“策仰收而暗揭。
”暗揭就是空中作收势,由于写挑法时侧锋点入,锋尖上仰,已带偏侧之势,运笔时当边走边顿挫,边挫边提,至收笔时,锋已收归画中,故行笔不宜太快,快则势必形成偏锋浮薄之弊,正如《雪庵八法》中所说:“策始作者,用仰锋上揭,而贵乎迟留。”迟留才能有时间将锋调正。
七、捺法
作捺之法,一波三折,势宜开张。李溥光《雪庵八法》中说:“险横三过,而开揭其势力。”行笔宜抑扬顿挫,不徐不疾,从容不迫。收笔时,须笔战行右出,意即写捺角时笔画满捺,已带侧势,须用腕法带动笔锋,逐步衄挫,边走边提,将锋提到离纸之时。
唐太宗《笔法论》中说:“磔须战笔发外,得意徐乃出之。”所谓“得意”即收笔时能将笔锋收归画中。
八、钩法
钩法,古人谓之趯法,有跳跃之意,陈思《八法详说》中说:“趯须蹲锋得势而出,出则暗收。
”所谓蹲锋,即出钩之前先向下作一快速的按笔动作,如人跳高时跃起前的半蹲动作一样,所谓“得势而出”即指蹲锋后在恰到好处时迅速出钩,不可迟疑,若伫思稍息则神纵不坠矣,出钩时要力送到笔尖,钩要饱满,不可虚尖怯露。
难得一见的《千里江山图卷》为何不被宋徽宗重视
政和三年闰四月八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从跋中可知,王希孟先前的画“未甚工”,不符合徽庙要求,“遂诲谕之,亲授其法”。希孟既经“诲谕”,领会“其法”,六个月内,创造出青绿山水长卷一件。徽庙虽然“嘉之”,但却不真心重视,既没用他特有的瘦金书为此图卷题签,也未为之命名,更不用说将之定为“神品”了。尤有甚者,皇帝居然还顺手就把此画赐给了蔡京,毫无爱惜保藏之意。而蔡京得赐之后的尾跋,主旨在彰显皇帝与他亲密无间的关系,对王画并无一字之褒贬。
七年后,宣和二年(1120)夏,蔡京主编的《宣和画谱》成书,收录由晋至宋画家两百三十一人,画六千三百九十六轴,根本没有提到王希孟。可见希孟此画,只是部分符合了徽庙对绘画技术要求:“写生”与“重彩”,至于全画在美学内容与“诗意”探讨上,均无法满足徽庙的特殊严苛要求,缺憾实多,置之徽庙创设“画学”内的名画及名画家中,并不显得特别突出。
《千里江山图卷〉前有宋理宗“缉熙殿宝”一印,显示此图曾入南宋内府;卷后接纸仅有元代高僧书法家李溥光大德七年(1303)的一则题跋。从元末到明末,王画并未受到鉴藏家及画论家的特别重视,题跋评论全无。清初梁清标入藏后,才为此画命名为《千里江山图》,到了1786年,乾隆皇帝才在画上题诗一首,内容俗陋庸鄙不堪,并无引用讨论价值。
希孟作此图时还年轻,画法恪遵唐代“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美学典范,对苏轼“论画求形似,见与儿童邻”的新典范,尚无体会。对徽宗创立“画学”,以“诗意”追求“画外之意”的美学用心,亦所知不多;仅在技术上,遵循徽宗“色不掩墨”的原则,将青绿重彩,重新施之于墨笔山水之上,突破了唐人的重彩画法,并有可喜的表现,受到嘉许。
自王维通过画“雪景”突破重彩写实流行的重围,提倡画道应以“水墨为上”,追求表现个人简净情思的意境,经过唐末五代诸山水画大家的努力,“水墨”已经无所不能,成为绘画主流,单以墨色,就可充分表现四季微妙的变化。三百多年后,时至北宋末,水墨山水画的创作语言及文法,已完全丰富成熟。让彩色重入水墨山水,只是徽宗绘画革新在技术上的一项尝试,并非绝对必要。我们看完成于王画之后的《清明上河图》,便又恢复到以水墨为本的画法,只在画卷中的杨树枝,设上浅淡的汁绿。由此可见,在徽宗、蔡京君臣心目中,对绘画技术嘉许,只是层次较低的嘉许,彼此随意收授王画,显示二人对此作,并未真正在意。
《千里江山图》的作者
《千里江山图》作者是北宋宫廷画家王希孟。
王希孟(1096—?),北宋宫廷画家。北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7年)为画院学生,后召入禁中文书库,初未甚工。
宋徽宗赵佶当时是图画院的老师,其慧眼独具:“孺子可教”,于是亲授其法。经赵佶亲授指点笔墨技法后,艺精进。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四月,王希孟用了半年时间,绘成《千里江山图》卷,时年18岁。不久英年早逝。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该作品以长卷形式,立足传统,画面细致入微,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图,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水磨长桥等静景穿插捕鱼、驶船、游玩、赶集等动景,动静结合恰到好处。
在该作品人物的刻画上,极其精细入微,意态栩栩如生,飞鸟用笔轻轻一点,具展翅翱翔之态。
《千里江山图》画卷,不仅代表着青绿山水发展的里程;而且,集北宋以来水墨山水之大成,并将创作者的情感付诸创作之中。《千里江山图》虽属于写意之作,但不乏工美佳作,表现了青年画家具有严谨的生活态度。《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宋代四大书法家哪个是僧人
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他们都不是僧人。
是僧人的书法家有:隋代的智永、智楷、智果等;唐代的怀素、高闲、海空、贯休、晚唐的亚栖等;宋代的大慧来果 、宋代的无准师范、圜悟克勤、南宋的虚堂治愚;元代的清拙正澄、中封明本、一山一宁、释溥光(李溥光)、了庵清欲等;明代的担当(唐名泰)、憨山德清(蔡澄印)、破山明(蹇海明)等;清代的八大山人(朱耷)、大愚(良宽,日本人)、弘仁(渐江)、髡残(石溪)、原济(石涛)等;近代的弘一法师(李叔同)等。
千里江山图的流传过程是什么样的
宋钦宗赵桓即位后,《千里江山图》被北宋内府收藏。
在南宋初年,宋高宗赵构随身携带此画南渡临安,此画归南宋内府收藏。
元代时,《千里江山图》为元代著名书画家李溥光和尚所收藏。
明末清初之际,《千里江山图》为当时著名的藏书家、文学家梁清标所得。
在乾隆年间,《千里江山画》收入宫中,开始在清代内府秘藏,并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御书房》。
此后,《千里江山图》一直收藏于清代内府,直至清代末期。
清代末年,《千里江山图》被清末皇室成员从宫中带出,几经流落,最后辗转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
千里江山图
书法的技法相当繁杂,被人们并列的“三锋”是哪三锋
毛笔的笔锋
毛笔是用笔毫醮墨来写字的,毛笔的笔锋同宣纸的接触面大小决定写出的笔画的粗与细,由此也就决定了写出字的大或小。
以楷书为例,毛笔大致可以分为小楷笔、中楷笔、大楷笔和样书提斗笔几种。小楷笔的笔毫一般长1厘米左右,中楷笔在1-3厘米,大楷笔在3-5厘米,提斗笔则可以达10厘米左右。
无论多么长的笔毫,均可分为三段:笔尖、笔肚和笔根,各占毛笔笔毫的三分之一。一般写字多用到笔尖,也就是三分之一以下部分,少数情况下可以用三分之一以上的笔肚写字,却很少用笔根的情况。当然也不是绝对的,草书有时会用到这个部位。现代流行书风下,很多书家喜欢用小笔写大字,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其实这是不讲究的作法,也是对毛笔的一种损伤性用法。
毛笔的“三锋”毛笔的“三锋”是书法理论中经常用到的词汇,即毛笔笔毫在运行过程中的三种状态——中锋、侧锋和偏锋。
元·李溥光 《永字八法·八法解》:“偏锋者不可使其笔正,正锋者不可使其笔偏。”这可能是古人书论中最早出现正锋和偏锋的概念。其实,在古人书论中是没有中锋和侧锋这两个概念的,而只有正锋和偏锋两种说法。按照这种分类,中锋和侧锋都属于正锋,是可以使用的笔法,而偏锋是病笔,是绝对不能使用的笔法。
同样也是元代的大书法家赵孟頫也说过一句著名的话:笔法千古不易。他所说的这个千古不易的笔法应该是正锋行笔。
真正把笔法分为中锋、侧锋和偏锋三类,我没有查到具体出处,但可以肯定是现代才有这种分类。这种分类其实就是把正锋细化为中锋和侧锋,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提法了。
所谓中锋,就是写字时毛笔的笔尖指向同笔画走向完全相反,铺开的笔毫完全在笔画的外延线之内,而且笔毫的中线同笔画的中线完全重合;
所谓侧锋,就是写字时毛笔的笔尖尽管也要同笔画走向完全相反,铺开的笔毫也要在笔画的外延线之内,但却有一定夹角,这样笔毫的中线也就同笔画的中线不完全重合了;
所谓偏锋,就是写字时毛笔的笔尖指向同笔画走向垂直,笔毫超出笔画的外延线,写出的笔画也就是扁平的,毫无质感。
如何正确运用中锋和侧锋?那么,如何判断并运用范帖中的中锋与侧锋呢?
首先,中锋与侧锋在形式感觉上不同,前者感觉饱满充实,后者感觉果敢凌厉,也有人据此而认为“中锋取其质,侧锋取其势”。大凡在一个字的结体甚或若干字群的章法中占主导地位的点画多出之以中锋,而在可以展示其姿势又无损于整体关系的点画则可随需要而出之以侧锋。另外,书写时中锋与侧锋的感觉也不一样。当觉得某种形状的点线用中锋书写十分别扭且难以临像时,如适时变换一下笔法,改用侧锋,很可能就会达到目的。
其次,在处理中锋与侧锋关系时,最主要的是相互转换与衔接问题。前面说过,在大多数情况下,一幅作品中中锋应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偶尔出现一两处侧锋后,还要在运笔中适时将笔锋重新调整为中锋运行状态。这对于点线连接迹象不明显的地方,可以利用重新起笔来解决。而在点线连接迹象比较明显的情况下,往往需要不间断地写完一组线条后方可住笔,这时如不能随时自如地变换笔锋,就无法与接下的中锋衔接。可是在这里又难以用重新起笔的办法来衔接,因为那样很容易破坏已形成的衔接关系,因此在这里就要依靠指间及腕部的运动,引导笔锋顺势起伏跌岩,一边写一边就把笔锋调整过来了。
第三,中锋与侧锋是不断变换的,在不间断书写时要学会灵活自如的过渡。这一点很重要,也是反映书家基本笔法的重要表面,尤其是行草书的创作,不可能每一个笔画都停下来通过舔笔的方式调整笔锋,只能在不停止书写的状态下在纸上调整。这就涉及纸上调锋的问题,是比较复杂也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