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伦和李白的故事

汪伦和李白的故事(李白和土豪汪伦的故事)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2-08 18:44:47 浏览2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李白和土豪汪伦的故事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的这首《赠汪伦》诗,因为编进了小学语文课本,在中国大地上,几乎无人不知。但是,如果问一下,诗中的这位主人公——“汪伦”,他的来龙去脉,他的履历事迹,恐怕就鲜有人说得上来了。

  因为,汪伦是一个普通人。

  关于汪伦其人,据《李白集校注》,另有《过汪氏别业二首》,据称也作《题泾川汪伦别业二章》,似可参证。然而,即使这首诗,也没有什么关于汪伦的细节介绍。只知这位汪伦可能很富有,也很好客,因此有条件邀请李白到他家小住。

  而且他还拥有别墅,可能在泾川的山清水秀处,正合诗人的雅兴。两人虽然初次见面,“畴昔未识君,知君好贤才”,由此可见,诗人与汪伦相当投契,一见如故。而且主人家的高规格接待,也让诗人感动。“我来感意气,捶炰列珍羞”,看来唐朝的“徽菜”就相当考究了。

  从诗句“相过醉金罍”,“吴籥送琼杯”来看,李白在汪氏别墅小憩,吃得开心,喝得好像更加开心。诗题下有校者注:“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伦之裔孙至今宝其诗。”

  汪伦善酝,他的家酿美酒,自然是上乘的佳醪,着实令好酒的诗人,迷恋陶醉。从两首诗中,“酒酣欲起舞,四座歌相催”,“酒酣益爽气,为乐不知秋”,两次同用“酒酣”一词,估计是诗人手不释杯的结果,老先生喝高了,来不及推敲,才犯了诗家的重复之忌。由此也证明“李白斗酒诗百篇”的那种米酒,在长安酒肆里出售的,由漂亮的胡姬斟进他杯子里的’,大概酒精度较低。如果是二锅头那样的烈性酒,一斗下肚,就该学阮步兵,作三月醉了。

  但这首李白的诗,却使诗中的汪伦,与诗一齐不朽。正如王勃那篇《滕王阁序》一样,一句“都督阎公之雅望”,那位洪州都督阎伯屿,也跟“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同被人吟诵朗读。历朝历代,在南昌任地方官者,可有一位被人记住,被人提起?

  一首好诗,一篇美文,能起到这样的效用,是出乎作者预料的。本是名不见经传的人,本是极一般的人——汪伦,却在李白的诗中,留下永久的名声。

  在清人袁枚的《随园诗话》中,关于对汪伦之约,有一段记载:“唐时汪伦者,泾川豪士也,闻李白将至,修书迎之,诡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欣然至。乃告云:‘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李大笑,款留数日。”

  因此,在车载斗量的当代作品中,要想读到李白这样情意真挚的,表现普通人的诗篇,恐怕是很不容易的了。

李白和汪伦的深厚友谊 李白与汪伦之间有着怎样深厚的友情

1、李白和汪伦之间的友情是从古至今世人皆知的。他们之间的友情就正如那首诗一样。是桃花潭中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情真意切吐心音,口占踏歌似酒淳!一曲赠汪伦,千秋友谊纯。疑猜悬未解,何妨情意深!

3、《赠汪伦》就摆在我们面前,可就是有人要问。其实,自这首诗诞生之后,这样的问题就不绝于耳,人人都想问,这个汪伦是谁?李白与汪伦究竟有着怎样深厚的友情?何以诗仙李白能为此人留下这么一首冠绝千古的七言绝句?

4、传说汪伦是一位官场退隐之人,性情恬淡,醉心泾州美景,遂移居泾州桃花潭边。汪伦仰慕李白已久,传闻李白来到安徽,便致书李白,称此地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这对于“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无疑是一种莫大的诱惑,李白便慕名而来。虽无书中所称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但汪伦之质朴热诚、他对太白发自内心的仰慕,感动了诗人。李白乘船离开时,汪伦恋恋不舍,踏节而歌,送行李白离去。而性情天真烂漫的李白感动不已,于是就诞生了这首仿佛随口而出、用语直白、比喻贴切、传诵千古的七绝。

李白和汪伦究竟是什么关系

李白的诗作,很多都是非常有名的,比如一首《赠汪伦》,就把“友情”写的十分深刻,时隔一千多年,也能感受到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感情之深,令人羡慕不已。不过,这个汪伦又到底是谁,他和李白之间有过怎样的故事,为什么李白会写出这样一首诗送给他呢?汪伦在历史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和李白又是如何结识,并产生了如此深厚的友谊呢?

1.汪伦是谁

汪伦在历史上并不十分有名,有关他的事迹也不多,只有一些族谱当中,记载了汪伦一些最基本的信息,比如籍贯、定居等,生平事迹基本上也算是一无所知。所以,如果一定要给汪伦贴一个标签的话,那应该就是“李白迷弟”了,他能够流传下来的事件只有一件,还是和他的偶像李白有关系的,那是什么事呢?

2.汪伦和李白

李白很有才华,很爱喝酒,这一点在他的作品当中可以说是展现无遗,人尽皆知,所有人都知道李白才华横溢又喜欢喝酒,作为迷弟的汪伦自然更是了解的一清二楚。迷弟的心愿是什么,当然是能够和偶像一起成为朋友,但是偶像毕竟是偶像,和普通人还是不一样的,如何才能让他注意到自己,进而成为朋友呢?汪伦当然有办法。

首先还是要感谢他自己,也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不然如何能入得了李白的眼?他写信邀请李白,说,您喜欢旅游,我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我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当然心动,直接奔着桃花潭就去了,虽然“十里桃花”只是潭水的名字,“万家酒店”也只是名叫“万家”的酒店,但是李白却没觉得受骗,大概也就是汪伦的真诚感动了他吧。

3.赠汪伦

李白在汪伦处住了一段时间,有美酒,有美景,临别之时还有名马锦缎相赠。李白经常各地出游,但是他本人又没有什么高官厚禄,能够进行这些活动,靠的就是自己家里和朋友们的资助。李白朋友多,很多都还是有头有脸或者家境富裕的人,像是汪伦,仰慕李白的才华,请他来白吃白喝还送那么多好礼物,这样的友情,现代怕是太少了。

李白当然也没闲着,一首《赠汪伦》流传千古,也让这个原本可能被历史湮没的人名流传了下来,记录下了这段光阴,更是承载着一份深厚的友谊。

赠汪伦的故事

《赠汪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

《赠汪伦》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扩展资料:

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与友人的真挚情意。

这首诗是李白即兴脱口吟出,自然入妙,因而历来为人传诵。然而,也因为它像生活一样自然,人们往往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诗的三四句,后代诗家还有一点评论,开头两句口语化的平直叙述,就说不出所以然来了。其实,结合上述背景来看,头两句也是写得极其成功的。

“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我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那声口语言简直是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

“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

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在山村僻野,本来就没有上层社会送往迎来那套繁琐礼节,看来,李白走时,汪伦不在家中。

当汪伦回来得知李白走了,立即携着酒赶到渡头饯别。不辞而别的李白固然洒脱不羁,不讲客套;踏歌欢送的汪伦,也是豪放热情,不作儿女沾巾之态。短短十四字就写出两人乐天派的性格和他们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

也许正因为两人思想性情契合,李白引为同调,很珍视汪伦的友情。情之所至,遂对着眼前风光绮丽的桃花潭水,深情地吟道

李白赠汪伦的由来,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唐朝泾州人汪伦很仰慕李白诗名,得到李白要来当地游历的消息,便写信邀请他,告诉他这里有好酒与桃花潭美景。李白欣然而至,在这里度过了愉快的几天,分别那天,汪伦带人在岸上踏步深情唱歌为已登舟的李白送行,李白十分感动挥毫写下了这千古名诗。

李白与汪伦之间,有着怎样深厚的友情

情真意切吐心音,口占踏歌似酒淳!

一曲赠汪伦,千秋友谊纯。

疑猜悬未解,何妨情意深!

《赠汪伦》就摆在我们面前,可就是有人要问。其实,自这首诗诞生之后,这样的问题就不绝于耳,人人都想问,这个汪伦是谁?李白与汪伦究竟有着怎样深厚的友情?何以诗仙李白能为此人留下这么一首冠绝千古的七言绝句?

首先我们来看传统文论。古人认为“诗言志”,“诗言情”,并认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由此可见,“诗”是诗人内心情志(情感)的外化,可表现为语言文字,亦可表现为有节奏的音乐(歌曲),还可表现为随着音乐节奏而起的舞蹈。李汪交谊,有诗有乐有舞,其友情之真纯不可怀疑。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李汪交谊之事。传说汪伦是一位官场退隐之人,性情恬淡,醉心泾州美景,遂移居泾州桃花潭边。汪伦仰慕李白已久,传闻李白来到安徽,便致书李白,称此地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这对于“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无疑是一种莫大的诱惑,李白便慕名而来。虽无书中所称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但汪伦之质朴热诚、他对太白发自内心的仰慕,感动了诗人。李白乘船离开时,汪伦恋恋不舍,踏节而歌,送行李白离去。而性情天真烂漫的李白感动不已,于是就诞生了这首仿佛随口而出、用语直白、比喻贴切、传诵千古的七绝。

再次,我们要看看李白的个性与诗风。李白为人率性真诚,集中表现为一个字——真。李白的朋友圈也是各色人等,上自皇帝贵妃,中有杜甫高适,下至平民百姓,无论何人,李白都真诚率性而待。李白曾夫子自道自己作诗的风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而诗圣杜甫也推崇李白:“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无论为人之个性与作诗之风格,李白的名片就是一个“真”字。

读者可能知道李白描写杨贵妃美貌的“清平调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这样的诗句同样取譬精道,想落天外。而李白长安三载,同睹贵妃风彩恐怕也是只此一回。“清平调三首”同样也是赠诗,只不过是集中笔墨于贵妃之美貌罢了。

总而言之,从诗之成因、李汪交谊、李白个性与诗风,以及同类赠诗来看,李汪交谊虽然只此一回,但他们之间的友情是极为纯真而深厚的,是如桃花绚烂、潭水澄澈般纯净的。至于网文称李白只是随便敷衍而为,那是无知者对文学创作规律和李白为人之亵渎,还请读者诸君擦亮眼晴去甄别,千万不能人云亦云!

李白与汪伦的故事

李白与汪伦的故事

  李白与汪伦的故事大家知道吗?下面由我为大家精心收集的李白与汪伦的故事,供大家参考与借鉴~

  相传在唐朝安徽的泾州,有一个叫汪伦的人,他性格豪爽,喜欢结交名士,经常仗义钱财,慷慨解囊。当时,李白在诗坛名扬远航,汪伦很是佩服,希望能与李白结为朋友。可是,泾州名不见转,自己也只是一个小辈,要怎么才能请到李白呢?

  有一次,汪伦得到李白大师要到安徽游历的消息,决定写一封邀请函:“先生,您喜欢游历名山大川吗?这里有十里桃花;先生,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素爱喝酒,又听有如此美景,欣然应允,一见到汪伦,就拉着他去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汪伦笑了笑,说:“‘十里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但方圆十里没有一朵桃花;而‘万家’是我们这儿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有一万家酒店。”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说:“佩服,佩服!”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伦送了李白名马八匹、丝绸十捆。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正要离岸时,听见了岸上有人在踏歌。李白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附近的村民一起用脚打着节奏,口中吟诵一首首诗曲。李白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写下了动人的送别诗“《赠汪伦》”。

  李白与汪伦的泛泛之交

  ——用故事解释上一篇博文中为何说李白的《赠汪伦》诗不如龚自珍的那首赠友人的真诚而率性

  在上一篇博文中我提到:“龚自珍有首赠好友的诗,写得非常好,我觉得比李白的《赠汪伦》的感情要真诚而率性。”

  有位网友评论说:“朋友,与赠汪沦诗相比差远了。李白的送别诗总是浅言里面见深情,自古无人可及.无论是送孟浩然也好赠汪沦也好.你读读就知道,李白的.诗是小学生都能自己读懂而各大诗人千古盛赞的.就算最后的一句送我情如岭上云.尤要三思而知其义.怎么会比李白的要真诚而率性? ”

  首先,谢谢这位网友的点评。我所说的“真诚而率性”指的是龚自珍对他的这个朋友的情谊。李白的赠汪伦诗,从文学角度和通俗程度和影响及高度都是最好的。但你知道,他赠予的汪伦这个朋友并没有他诗中所体现的那样情谊深,他们不过是泛泛之交,但却为何踏歌送行,李白为何赠其如此情谊之诗?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知道这个故事,就觉得李白与汪沦的友情不是很纯的。也来说明一下我为何认为李白的《赠汪伦》不够真诚和率性。且看:

  李白在唐天宝年间755年,旅居南陵叔父家。泾川豪士汪伦素慕李白诗名,很想见他,但想想,李白这样大人物,怎能说来就会来呢?于是,汪伦想个主意,为李白写了封邀请信,骗李白说:“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还说可以负责李白的一切费用。每一条都直戳李白的软肋。

  李白当时正在安徽宣城游玩,看了汪伦的信很高兴,马上到了。到后就找汪伦喝酒看桃花,汪伦圆谎说:“离此十里有桃花渡,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不有一万家酒店。”

  李白听了大笑,既来之则安之,索性就在泾川玩一玩。汪伦对李白是上佳款待,有吃有酒,陪游。李白玩了几天特开心要走了,临别那天汪伦又赠他名马八匹官锦十段,并亲自送上船,还组织了一群美女在岸上,用脚踏着节奏唱送别歌。汪伦这仪式挺隆重,李白看了很感动,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自己连吃再拿的有些不好意思,于是就作了首特深情的诗作为答谢,诗名就叫做《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岩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而在中国文学史上,李白这首《赠汪伦》一向是赠别诗中的典范。事实上是汪伦手拉手把李白一直送上渡船,他的送别仪式搞得很热闹,美女踏歌,百姓相送。而李白走得也没多少伤感,关键是这两个人本来就非亲非友,没啥深交,属于三分钟的热度,李白这一走,他们的情谊也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李白一生豪侠,知己众多,写下了大量描写别情、友情的诗歌,这些诗就没《赠汪伦》那么假惺惺了。

  不妨看几首: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去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江夏别宋之悌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月,江猿啸晚风。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

  狂风吹我心,西桂咸阳树。

  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

  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当然,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读诗因人的喜好不同而各异,正如我用龚自珍的诗所赠的朋友,用词用字在这个朋友身上太恰当了,正合他的性格和为人,所以我很喜欢它,个人之见,请朋友们赐评。

  李白故事:泪别汪伦

  李白非常喜欢游览名山大川,他多次漫游长江南北,黄河上下。我们伟大祖国的版图上,几乎印满了李白的足迹。那些烂漫的山花发出一阵阵芳香,那些快乐的小鸟“啾啾”的叫着,大自然在李白的眼中充满了诗情画意,是一个千姿百态的世界。所以,他常常到各地去游玩。

  一天,他收到一个叫汪伦的人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上写着:“先生喜欢游玩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先生喜欢喝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请您来我们皖南泾县玩吧。”李白看了这封邀请信十分高兴,马上收拾行李就向泾县出发。

  可是到了泾县以后,李白朝四周张望了半天也没见到什么十里桃花,更别提万家酒店了。正在纳闷,一个村民打扮的人走上前来说:“李白先生,见到你真是太荣幸了。我就是汪伦。”汪伦接着便解释说:“我信里所说的十里桃花,是指十里之外有个桃花潭,而万家酒店呢,是说有一家姓万的人开的酒店。”李白听了,哈哈大笑。两个人就这样交上了好朋友。

  汪伦邀请李白在他家住一段时间,叫妻子做了好多乡喷喷的饭菜,还拿出了酿造多年的好酒热情地招待李白。他们边吃边聊,真是愉快极了。后来李白又到附近的几个朋友家住了几天。可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等着李白去办呢。

  所以待了几天后,李白决定要离开了。但为了不给汪伦添麻烦,李白并没有专门向汪伦告别,他准备悄悄地坐船回家了。谁知就在李白已经上了船而船正要开动的时候,汪伦赶到了。

  要知道如果再慢一步,就来不及了。李白听到汪伦和村里的乡亲们手拉着手一边唱着为他送行的歌,一边用脚踏出节奏。李白又惊又喜,他没想到汪伦会和这么多村民一起来河边送他,这些老百姓对他实在太好了。

  他只觉得心头一热,眼泪差点掉了下来。就这样,李白作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诗,诗名叫《赠汪伦》。诗的后两句写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意思是:“桃花潭的水就算有千尺那么深,也比不上汪伦来送我的情谊深呀。”

  这首送给汪伦的诗为什么会这么美好动人,为什么会流传这么广呢?因为它抒写了一位伟大的诗人与普通人之间纯真质朴的友情。这也是为什么千百年来李白能得到老百姓特殊喜爱的很重要的原因哦。

;

发挥想象,讲讲汪伦和李白的故事

汪伦很有才学,但不愿做官,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他对李白所作的诗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知道李白喜欢喝酒,于是使用最好的糯米和高粱酿成酒,并长年窖在地下。有一回他听说李白到了安徽,想邀请李白前来作客,但又怕李白不肯来,于是想出一个妙计。他修书一封,送给李白。李白拆信一看,上面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已早听说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答应往访。见面后,李白说:“我是来观十里桃花,访万家酒店的。”汪伦笑道:“‘桃花’者,一潭之名也,并无桃花十里;‘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酒店万家。”此时李白方知“受骗上当”,但却哈哈大笑说:“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此后汪伦每日以美酒佳肴相待,两人甚是相投,成了好朋友。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赠汪伦》这首别具一格的七言绝句,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和汪伦的故事

唐天宝年间,汪伦听说大诗人李白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阳家,便写信邀请李白到家中做客。李白素好饮酒,又闻有如此美景,欣然应邀而至,却未见信中所言盛景。汪伦盛情款待,搬出用桃花潭水酿成的美酒与李白同饮。

汪伦留李白连住数日,每日以美酒相待,别时送名马八匹、官锦十端。李白在东园古渡乘舟欲往万村,登旱路去庐山,汪伦在古岸阁上设宴为李白饯行,并拍手踏脚,歌唱民间的《踏歌》相送。

扩展资料:

人物简介

汪伦,字文焕,一字凤林,歙州黟县(宣州太平县,今安徽黄山市黄山)人。唐开元间任泾县令,诗人,著名诗人李白好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故事后续

后来,汪伦卸任后,由于留恋桃花潭,特将其家由黟县前往泾县,在桃花潭畔定居下来,李白曾多次来安徽当涂,泾县等地,并游历泾县桃花潭。而当年李白兴起赠汪伦的那首诗却成为了千古名句,二人的友谊,更成为了一段佳话,流传了很久很久,直到今天。

古诗里的故事

今天的语文课上,我们学完了《别董大》这首诗后,做完课堂作业,老师还给我们讲了关于汪伦与李白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书上没有的。
故事内容是:在唐朝时,汪伦和李白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天,汪伦想,李白是个大诗人,又是我的好朋友,可从来没为我写过一首诗。于是,他把李白请到他家对他说:“朋友,请你为我做一首诗吧。”李白答应了,就在汪伦家住了下来。汪伦每天都拿出好酒好菜招待他,可奇怪了,李白却作不出诗来了。
一天,汪伦出去做事了,李白想,我在朋友这里这样大吃大喝,真不好意思,于是他决定回家。他走了一会儿后,汪伦回家发现李白不见了,就想:李白这样不辞而别,一定是我没有拿出最好的热情招待他,所以他不跟我道别就走了。对了,不是说李白喝酒后就能作出诗吗?于是,汪伦拿出两坛最好的酒挑着去追李白,他来到桃花潭边发现李白正要乘船回家。汪伦大喊:“喂——船家停一停!”这时,站在船头的李白望着赶来送行的朋友脱口而出《赠汪伦》这首诗: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伍老师的故事讲完后,我们都开心地笑了。接着老师又告诉我们《赠汪伦》这首诗和《别董大》一样,也是一首送别诗。我想,老师的知识真多呀!
读古诗编故事:孟郊思母
话说唐朝德宗年间,孟郊任江苏省溧阳县县尉.一天晚上,他正在书房里看书,看了一会儿,觉得有些累了,就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此时,窗外明月当空,晚风轻拂.他抬头眺望明月,一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回想自己几十年寒窗苦读,直到五十来岁才中了进士,做了一个小小的县尉.这几十年,老母亲为自己付出了多少心血啊!自己每次赴京赶考,出门前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总是忙前忙后,为自己准备行装.特别是这一次出门前一天的晚上,母亲坐在昏暗的油灯下,一针一针地为自己缝衣服.母亲一边缝,一边小声念叨着:“多缝几针,缝得密实一点儿,才结实、耐穿.出门在外要多保重身体,早点儿回来,别让娘在家惦记……”当时,听着母亲暖人心脾的话语,望着母亲布满皱纹的脸庞和如霜的白发,孟郊的心里一阵酸楚,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地感到,母爱是多么伟大啊,就像春天的阳光那么温暖.
孟郊想到这里,一股激情在胸中回荡.他返身回到书案前,挥毫写道: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