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的鄙是什么意思
翻译: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贫穷的和尚吗?
【题目】:蜀鄙之僧
【注音】:shǔ bǐ zhi sēng
【释义】:蜀:四川;鄙:边境;僧:和尚。文中暗喻天资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条件。
出 处:《为学一首示子侄》
作 者:彭端淑
原文(《为学》)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译文:
天下的事不分简单容易,认真去做再难的事也能迎刃而解,不去做,那么再容易的事都会变的困难。人去做学问没有难易之分,去学就行。
四川边远的地方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很贫穷,其中一个很富裕。贫穷的和尚对富裕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普陀山)去,你看怎么样?”富裕的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贫穷的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富裕的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普陀山),尚且没有成功。你凭借着什么去!”
到了第二年,贫穷的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裕的和尚。富裕的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裕的和尚不能到达,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贫穷的和尚吗?
因此,天资聪明和敏捷,虽然可靠却也不可靠看,倘若仗恃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那就是自毁前程的人。愚笨和平庸,可能会限制人,却也限不住人,不被自己的愚笨平庸所局限而努力不倦地学习的人,那就是能成就自己的人。
顾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顾”在文言文中的用法不同、意义不同。
主要用法和意义:
一、动词。
1、回头;回头看。如:“荆轲顾笑武阳。”(荆轲回头冲武阳笑。)
2、视;看。如:“拔剑四顾心茫然。”
3、看望;拜访。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顾念;关心。如:“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5、回还;返回。如:“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
二、副词。
1、只是;不过。如:“吾每念,常痛於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2、但;却;反而。如:“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不敢加兵于赵者。”再如:“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的翻译 含义是什么这句话
1、含义:译文:一个人树立志向,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这个和尚么?
相关字词解释:顾:表示较强的转折副词,可译为反而,却。本句出处:《蜀鄙二僧》选自清代学者彭端淑的《为学》。
2、评析:需要凭借的东西越多,就越多地被这些外物所限制;而不需要依靠什么外在的东西来完成自己的计划,也便更大程度上地获得了行动的自由。当初不知电脑为何物时,人脑的记忆力强人,一旦发明了电脑,人们把信息一股脑地存在电脑里,又整天在那里担心,电脑什么时候会“卡壳”、“会生病”。物质的极大丰富所造成的表面自由,实际上正在远离生命原初的自由自在。
3、人穷志不短。蜀鄙的穷僧能只身到南海,凭是“志”。相反,人富了却能丧志,蜀鄙的富僧不就如此吗?看来,决定事物的,是内在因素,而不是客观条件。现实生活是,我们一定不要做那表面富有,头脑却空空的富僧,而要学习穷僧矢志不移、不畏艰难的精神。人不仅要树立志向,还要付出行在付出行动的同时,要凭主观能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什么意思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的意思是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这句话出自《为学一首示子侄》,收录于《白鹤堂集》,为清代彭端淑作品,作于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因彭端淑同族子侄很多,仅其祖父直系就达69人之众,但当时连一个文举人都没有,作者见状,甚为忧心,急而训之,所以才写出这篇文章来。
扩展资料:
《为学一首示子侄》着重论述做学问的道理,指出人的天赋才资并非决定学业有否成就的条件,只有通过主观努力,才能有所成就。先讲为学的难与易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而可相互转化,转化的条件在于人的主观努力:“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平庸与聪明的关系也可转化,如孔子的学说却由天赋不高的学生曾参相传。
接着讲了四川边境贫富两僧想去南海的故事,富者一直想雇船而不能实现,贫者苦行一年而返,说明天下无难事,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点出立志为学这一中心命题。结尾指出,自恃聪明而不学者必败,愚庸者能勤奋学习则必有成就。全篇采用以虚带实,就实论虚的写法,两僧对比,例证生动,观点鲜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为学一首示子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