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描写夏天的古诗和赏析
- 李煜的乌夜啼应该怎样赏析
- “桐花万里路”是不是出自李白的诗 全文是什么
- 子夜吴歌夏歌全诗解释是什么
- 《子夜歌》赏析
- 求南朝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 夏歌》中“青荷盖渌水,芙蓉葩红鲜郎见欲采我,我心欲怀莲”的赏析
- 《子夜歌》李煜的,赏析的越详细越好!~~
- 子夜歌·其一原文、注释及赏析
- 李白的子夜四时歌的解释
描写夏天的古诗和赏析
《夏日田园杂兴》
作者宋朝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梅子已经变成金黄色,杏子也已长肥了。春天田野中金灿灿的菜花现在已经落去,只剩下稀稀落落的残朵;一眼望去,却是雪白的麦花。正午时分,太阳高高在上,篱笆影子随着太阳升高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四周静悄悄的,只有蜻蜓和蝴蝶飞过。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李煜的乌夜啼应该怎样赏析
乌夜啼一
【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后主这首写“离愁”之名作,艺术表现极其凄惋动人。由于此词写作年代难以考定,有人认为是后主降宋后所作,又有人认为是后主早年宫廷这作。其实,这两种说法对于我们今日读者鉴赏这首词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在于,李后主通过精美的有意味的艺术形式,把“离愁”这样一个抽象概念,变成了一种具有审美特征的象征意蕴。今天对我们来说,不论你是在离乡去国的天涯海角,还是在辞亲别友的黄昏清晨,只要你真正品尝和领悟了这首词的隐性意蕴,你都会深深地经受着灵魂的颤栗,感情上产生极大的共鸣。这就是本词的美学价值所在。
词上片写愁景,以凄惋笔触烘托环境;下片写离情,以暗喻手法寄托哀思。
“无言独上西楼”。这儿“无言”并非无言可诉,而是无人共其言而听之,是恨其共言之亲朋故旧不在身边。因而“独上”更显形单影只、茕茕一身之情境。“独上”既是“无言”的补充说明,又是它的深化揭示,两者互为因果。本来“无言”之恨已使人难堪,“独上”之举更令人惆怅。如此心态,登上“西楼”,他又能看见什么呢?他看见了两种意象。一是“月如钩”。如钩残月,凄冷幽光,正好与“西楼”上人的愁苦心境取得了“异质同构”。在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传统的历史积淀中,“残月”总是和忧郁结下不解之缘的。二是“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一句上承萧纲“夜月似秋霜”(《玄圃纳凉》),下启苏轼“缺月挂疏桐”(《卜算子》)。它们在审美意象的捕获上具有连贯性和继承性,都是人们某种离愁经验的艺术观照。梧桐本无所谓寂寞之情态,但诗人偏以“寂寞”而形容之,这是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借助于艺术通感,把梧桐想象成为一个历尽沧桑、淡于世情、甘居寂寞的老人,以衬托自己不耐寂寞的炽热心怀。可是残月的几缕清辉,飘洒在梧桐的疏影上,如钩的残月,象是梧桐老人手中的一把锁,把“清秋”锁在“深院”中了。也可说把“深院”锁进“清秋”里了。尽管“清秋”是一种时间存在,“深字”是一种空间存在,两者泾渭分明,但由于一个“锁”字的妙用,在艺术表现上产生了千钧之力,正是它把存在着的时空转换,在动态中焊接、交融在一起了,统统被“锁”在这不可名状的“寂寞”里,怎不使人诹愁满怀、感慨万千呢?
下片,“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离愁这个抽象概念,怎么会成了“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性存在呢?原来它根植于上片所着意渲染的时空存在之中,成为具有千丝万缕、千头万绪的“知觉统一体”。“剪不断”,在决断中显现无情于有情之后;“理还乱”,于缠绵时透示难理于可理之前。因为“离愁”作为心理学上显示主体性思维活动,它的心理定势就是“相思”。千丝万缕“剪不断”,千头万绪“理还乱”,因离别而思念的愁绪,这写法并非始于李煜。早在六朝民歌中就采用“丝”来谐“思”了。“昼夜理残丝,知欲早成匹”(《子夜夏歌》),“前丝断缠绵,意欲结交情”(《子夜歌》)。可见,这“剪不断,理还乱”六字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具有广阔的审美空间,它把诗人种种瞻前顾后、抚今思昔的希冀、缅怀、惆怅、失望、忧虑等复杂而微妙的思想感情,都十分含蓄而非常明确地包蕴在这个字里了,使之成为民族俗语中的千古名句。
最后“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一句,更是把这种“离愁”相思的审美情愫,推向交织着巨大弹性的艺术极致之境地。这表明这我国艺术鉴赏中极其重视味觉美感的审美机制功能。作为一种独特而真切的“离愁”感觉,它味在咸酸之外,别是一味,而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明人沈际飞说:“七情所至,浅尝者说破,深尝者说不破。破之浅,不破之深。‘别是’句妙”(《草堂诗余续集》)妙就妙在它是一种说不出滋味的“离愁”所特有的滋味。这种具有“七情所至”的确定内涵的“离愁”滋味,在艺术上是“说破”与“说不破”的对立统一,因而在审美上也是模糊性和明晰性在艺术整体上的一个集体成系统,它多义而宽泛,复杂而变动,是一种具有明确内涵的模糊集合体。但是,古往今来所有在日常生活经验里,心灵经历过“离愁”和经受过相思之苦煎熬的人们,往往会在胸膛里升腾起一种莫可名状、无法排遣的惆怅迷惘的情感,沉浸在对往事的追恋和对未来的憧憬之中。这首词构成了人类社会一种不可缺少的渲汇和铸冶“离愁”的“感情图式”,从而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
乌夜啼二
【南唐】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
相留醉,
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此词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起句“ 林花谢了春红 ”,即托出作者的伤春惜花之情;而续以“太匆匆”,则使这种伤春惜花之情得以强化。狼藉残红,春去匆匆;而作者的生命之春也早已匆匆而去,只留下伤残的春心和破碎的春梦。因此,“太匆匆”的感慨,固然是为林花凋谢之速而发,但其中不也糅合了人生苦短、来日无多的喟叹,包蕴了作者对生命流程的理性思考?“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一句点出林花匆匆谢去的原因是风雨侵龚,而作者生命之春的早逝不也是因为过多地栉风沐雨?所以,此句同样既是叹花,亦是自叹。“无奈”云云,充满不甘听凭外力摧残而又自恨无力改变生态环境的感怆。换头“胭脂泪”三句,转以拟人化的笔墨,表现作者与林花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这里,一边是生逢末世,运交华盖的失意人,一边是盛时不再、红消香断的解语花,二者恍然相对,不胜缱绻。“胭脂泪”,遥按上片“林花谢了春红”句,是从杜甫《曲江对雨》诗“林花著雨胭脂湿”变化而来。林花为风侵欺,红浥鲛肖(左应加鱼旁),状如胭脂。“胭脂泪”者,此之谓也。但花本无泪,实际上是惯于“以我观物”的作者移情于彼,使之人格化 —— 作者身历世变,泣血无泪,不亦色若胭脂。“相留醉”,一作“留人醉”,花固怜人,人亦惜花;泪眼相向之际,究竟是人留花抑或花留人,已惝恍难分。着一“醉”字,写出彼此如醉如痴、眷变难舍的情态,极为传神,而“几时重”则吁出了人与花共同的希冀和自知希冀无法实现的怅惘与迷茫。 结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一气呵成益见悲慨。“人生长恨”似乎不仅仅是抒写一已的失意情怀,而涵盖了整个人类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一种融汇和浓缩了无数痛苦的人生体验的浩叹。
“桐花万里路”是不是出自李白的诗 全文是什么
不是李白的诗,是李商隐。
【原文】
桐花万里路,连朝语不息。心似双丝网,结结复依依。
《子夜歌》
李商隐
桐花万里路,连朝语不息。
心似双丝网,结结复依依。
【释义】万里绽放的桐花飘满了整个春天,那清朗饱满,枝枝相连,串串相拥的花朵就像诉说不尽的绵绵情意,可以是手牵着手的亲近,也可以是万水千山的相和,开在这样的烟火人间竟是如此的贴合。
【赏析】子夜歌是一种中国古代的诗歌体裁,与《菩萨蛮令》词别名《子夜歌》者不同,属于乐府诗的一种,现存四十二首,收于《乐府诗集》中。以五言为形式,以爱情为题材,后来延伸出多种变曲。子夜歌描述四季的景象,按季节分为子夜春歌、子夜夏歌、子夜秋歌、子夜冬歌四种,多采用谐音手法抒情。
子夜吴歌夏歌全诗解释是什么
译文:
镜湖之大有三百余里,到处都开满了欲放的荷花。西施五月曾在此采莲,引得来观看的人挤满了若耶溪。西施回家不到一个月,便被选进了宫中。
原诗: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出处:唐·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诗歌赏析
这首诗讲的是西施若耶采莲的故事。西施采莲,在若耶溪里,不但有传说,而且合情理;至于泛舟三百镜湖之中,则是作者的想象了。但这一想象却有更改事实之嫌,因为如果是借镜湖湖水的清澈来表现西施“自鉴其美”,或者是借三百里的水程来表现拜倒西施的人的众多,那么下句“人看隘若耶”就显得多余了,这可能是李白百密一疏的笔误。
《子夜歌》赏析
【按】赏析文章我似乎更喜欢把训解字、词、句与理解全篇结合起来,是见识所限,还是能力所限?我看主要是后者。不过通过对字、词、句的训解,我越来越觉得民歌才是最美的艺术品了。其语言是一般文人作品很难达到的。
子夜歌
南北朝乐府民歌是继《诗经》民歌和汉乐府民歌之后比较集中出现的民间口头文学作品,它现实性较强,一般篇幅短小,抒情多于叙事,并且因南朝与北朝的分裂对峙而呈现出创作上的不同色彩和情调。正所谓“艳曲兴于南朝,胡言生于北俗”(《乐府诗集》)。《子夜吴歌》是南朝民歌中较有名的一组歌,相传其曲调最初为晋代一个名叫子夜的女子所作。宋人郭茂倩把它归入《清商曲·吴声歌曲》里。
《吴声歌曲》产生于江南吴地,中心地带是当时的首都建业(今南京)。《宋书·乐志》说:“吴歌杂曲,并出江东,晋宋以来,稍有增广。……始而徒歌,既而被之管弦。”《乐府诗集》卷四四更说:“盖自永嘉渡江之后,下及梁陈,咸都建业,吴声歌曲,起于此地。”建业是当时商业发达的繁荣城市。《吴声歌曲》是东晋以来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商业畅达,城市繁兴的产物。内容上大都表现男欢女爱,描写男女之间的真诚爱慕,字里行间洋溢着生命的热情和力量,质朴健康又真挚深刻。
《子夜歌》现存四十二首,几乎都是男女唱和赠答之词。他们倾吐思慕,歌唱爱情。这里选出其中两首。据今人余冠英先生研究,这两首原本都是男女赠答之词。
其一是女子的唱词。
“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望”,希望,愿望。“一”,相同,一致。这句是女子对当初与郎君相识情形的回忆。直成往事,语直心执。当时青年男女互相爱慕两颗心怀着相同的愿望相识了,炽热的恋情,热烈的情景,多么美好。是为一扬。然而在封建礼教及其宗风民俗的强大威力笼罩之下,男女之间的正当爱情经常受到阻拦和迫害。这一点同时期的《华山畿》说得更为明白,更为愤怒:“夜闻侬家论,不持侬与汝!”“懊恼不堪止,上床解腰绳,自经(同“刭”)屏风里。”这是多么残酷的现实!多少青年男女被迫用生命殉了爱情,更有多少青年男女被迫与情人分离,处在相思的痛苦之中。诗中的女主人公就是其中之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表达了这位女子被迫与情人分离,不能成婚的怨愤和痛苦。“丝”是南朝民歌常用的双关语,本指蚕丝,此与相思的“思”谐音。“理”“丝”当与“理思”谐音。“悟”,知道,明白。“匹”,也是双关语,本指布匹的匹,此与匹配的“匹”谐音。本来“两心望如一”,可以结为美满夫妻,然而却棒打鸳鸯,“一个这壁,一个那壁”。难怪这位女子心情痛苦烦乱。一个“理”字使这种痛苦烦乱之情跃然纸上。这两句在双关隐喻的同时又借其妙的比喻,意思是说,将理好的丝装在残破的织机上,怎么能织出成匹的布呢?是为一抑。
全诗仅匹句,由扬而抑,感情跌宕鲜明。又加以双关言语,巧妙的比喻,语言生动,委曲含蓄,入情入味,有力的表达了一对互相爱慕的青年不能结成婚姻的愿情和痛苦。
其二是一首答词,属男属女不大明显。
其唱词叙述男欢女爱之艰难不易。“崎岖相怨慕,始获风云通。玉床语石阙,悲思两心同。”正因为爱情阻力重重,不易获得,所以相见成欢便十分特别,不是喜而是悲。用悲写喜,更见其喜得之艰难。因此,这首答词便紧承唱词而来表达欢罢别离之后的痛苦心情。“今夕已欢别,合会在何时?”正因为相见不易,因而别后再见更是茫茫无期。这两句直抒胸臆,感情饱满,表现出欢罢别后的痛苦与怅惘之情。“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则是这种痛苦与孤独怅惘之情的具体描绘。“空局”,即“未有棋”。“悠”,思念。“悠然”,谐音“油燃”,扣上句“明灯”。“未有期”谐音“未有棋”,扣上句“空局”。双关隐语,隐曲有致。情人已去,明灯,照耀空荡荡的棋盘,主人思念已极,面对棋盘情思悠悠,茫然若失。这两句真可谓情景交融,意境凄凉,读后只觉主人茫然痛苦之状萦绕眼前。
这首民歌与上一首不同的是,前两句直道心事,茫然痛苦之情溢于言表。后两句双关隐语,制造意境,渲染出一种悲凉孤苦的气氛,从而使得主人的茫然痛苦之情更为形象,更为委婉。
这两首民歌的共同特点就是淳朴率直,情真意切,这也正是民歌不同于文人诗的地方,它为中国古代诗歌注入了新的血液。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集·门外文谈》中说:“如子夜歌之流,会给旧文学一种力量。”这是颇有道理的。
附:译诗
子夜歌
当初想与郎君相识的时候,
两颗心是多么合拍,
炽热的愿望又多么一致。
然而如今——
我将理好的丝装在残破的织机上,
怎么能织出成品的布呢?
其二
今晚欢罢别离,
相会更在何时?
明灯照耀空空的棋盘,
思念啊,茫茫无期。
(当时注:民歌风味尽矣!)
求南朝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 夏歌》中“青荷盖渌水,芙蓉葩红鲜郎见欲采我,我心欲怀莲”的赏析
此诗以物寓情,诗中借芙蓉之妍喻女主人公,阐述了女主人公希望情郎能够像怜惜芙蓉一般怜惜自己。莲谐音怜。南朝乐府多用此谐音
《子夜歌》李煜的,赏析的越详细越好!~~
本词牌又名《菩萨蛮》、《巫山一片云》。
赏析《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这首词是后唐被北宋灭亡之后,李煜在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所作抒写亡国哀思的作品。李后主经历过国破家亡、妻离子散、受尽羞辱后,由堂堂一国之君成为他人的阶下囚。他后期所作的这些词都是用自己泪与血铸成的。此词写描写了梦归故国和梦醒后的悲哀,字字句句都凝着血泪。国学大师王国维曾叹道:“家国不幸,诗家幸”。对于李后主,曾经的江山万里,佳丽无数,曾经的吟花弄月,一掷千金,曾经的呼风唤雨,天下仰望,此时繁华已去,往日的一切都已是镜中花,水中月,不能不令人仰天长叹,一代江山,别是容易见时难,词中道出世事弄人的无奈与悲凉。后主之词独开遗恨绵绵、句出天然、用词简朴而风骨峻永风格之先河,后人用豪华落尽见真醇来形容陶渊明的诗,而用豪华落尽四字来形容李后主的词我觉得恰如其分。人们都说纳兰容若的词很凄美,风格独树一帜,其实纳兰之词的风韵亦源于后主矣。
《唐书·乐志》曰:“《子夜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子夜歌作为一个词牌名自古有之,用来抒发愁苦之最的词牌。虽然后主之子夜歌用旧瓶装新酒,但经他神仙般的妙手佳厨所酿造出来的“美酒”不仅清醇可口,而且遗香历经千载万年仍芬芳袭人,令人荡气回肠,一吟三叹。细细咀嚼这首词,令人黯然伤神,悲从中来。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人的一生中怎么能够避免令人揪心的哀愁和无尽的怨恨呢?让人失魂落魄,遗恨万里的悲戚和昼夜难眠的思乡之情何时才是个尽头呢?前两句,诗人把自己曾几何时对家国的满腔眷恋思念和对残酷现实的无奈悲愤之情倾注于词里字间犹如决堤之洪水,一泻千里。这与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两句诗对家国的深深怀念之情有异曲同工之妙。
“故国梦重游,觉来双泪垂”,这两句词描写了词人在现实里不能回归故国,只能借助梦才能回归旧时熟悉的家园,并且不止一次梦回故国,而是重归,词人思乡的迫切心情不言而喻。然而当词人醒来时,魂牵萦绕的梦想已破灭,眼泪已迷住了双眼。这情景就像一位久别心爱恋人的少女一样,不知梦里有多少回与伊人月下相晤,执手相伴、相偎相依,然而醒来却是独守闺房,只能以泪洗脸。从小到大没出过远门的人可能感受不到此情此景,但是长期在异地他乡漂泊的游子们却能够切身体会到那种梦里游乡的真挚之情。
词的下半阙叙写词人由梦醒回到冰冷残酷的现实。那永远令人回味无穷,幽思难忘的是,在那桂菊飘香、碧空如洗、秋高气爽的季节里,牵着佳人的素手,在城楼上仰首远眺祖国的秀美河山。而如今有谁陪伴着自己在这高楼里观景忆乡呢?可是昔日的欢歌笑语,昔日的红颜知己,昔日的一切繁华景象皆化为虚无,令人回想起来犹如南柯一梦。下半阙虽然用字朴素、简洁,然令人辈曾感伤的哀愁却可以跟白居易笔下的唐明皇对美人已逝,香销天涯的思念相媲美。可是后主的思念不仅是对曾经相伴佳人的思念而且是对整个家国充满着无尽怀念之情。家国之思,亡国之痛已像水乳一样交织在一起,并融入了后主的血液里,夜以继日的奔腾着。曾经的秋睛望早已人去楼空,灰飞烟灰,多少楼台美景已经被雨打风吹过,消失在像剪不断的愁一样的烟雨中。
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也许不能深刻地体会到后主这首词的精髓,然而,我敢断言每逢末世之秋的有识之士们每当吟咏此词时,没有一个人不会潸然泪下,像元未之文天祥,明未之袁崇焕,及清未的有志之士。不是提倡大家要在末世之秋才来读这首词,我觉得后主在词中所留下的千古遗憾,今天我们应该帮他实现,我们应该珍惜自己所爱的人,热爱生我养我的这片热土。
被俘入宋以后,李后主已深刻地意识到人生难免痛苦,但他始终不明白,为什么独有自己这么不幸悲惨?是命运的捉弄还是自酿苦酒?他似乎没有思考,至少在词中,他对自己的人生痛苦,既不埋怨,也不控诉,又不忏悔,只是一味地呻吟。后主晚期的词作,就像是一杯杯浓浓的毫无杂质的苦酒。梦,常常是现实的替代性补偿,现实中无法回归故国,只好在梦中回归。然而美梦短暂而虚幻,一梦醒来,更加深了失落的痛楚。梦既不长,转而追忆欢乐的往事,而往事已成空,追忆过后又是深深的失望。后主真是好痛苦啊!
李后主词艺术上的一大特点,是善于写出心态的变化,而不仅仅是写瞬间的心绪。这首词就体现出这一特色。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概括出李煜此词的结构,这种结构也是他的心理流程的外化:痛定思痛——寻梦解脱——梦醒更痛——再思往事——又如梦境,重入苦海。在李煜入宋后期的词作中,我们常常能见到后主孤独的形象。前面《乌夜啼》曾写到“无言独上西楼”,后面的《良淘沙》也说“独自莫凭栏”,此词又是“高楼谁与上”。日常生活中李煜似乎总是形影相吊,踽踽独行。生活中的孤独无伴更会强化心灵深处的孤独感。我们不能凭空猜想他和小周后的关系和和谐,也不能把词中所写完全当作生活的真实,但后期词作中从未出现他早年爱得那么深切、那么得意的小周后的身影,又不能不令人怀疑他与小周后的感情发生了裂变。李煜后期的词中竟然一次也没有涉及与他朝夕相处的小周后,这实在是一个难以索解的谜。
开篇言愁,直抒胸臆。人生的遗恨何时才能完结?只有我如此悲痛,没有尽头,睡梦中回到故国,醒来却仍然要面对残酷的现实,不由得双泪暗洒。这也正是开篇所言愁、恨的原因。亡国后的日子孤单清冷,无人陪伴,谁还可以和我一起登高远眺,遥望故国呢?以前一起在晴朗的秋日登高望远的日子,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可是那种快乐的日子,再也回不来了,往事不过是一场春梦,美好但难以留住,醒来依旧是空,什么也抓不住,剩下的只是无穷无尽的回忆和痛苦,多么希望现在的悲苦也是一场梦,终有醒来的一天!只奈何,好梦易醒,噩梦却永远没有尽头。
这阕词以思念故国为主旨,直白不假修饰,悲苦之情倾泻而出。起笔即言愁恨,可见内心之苦恨,难以抑制。独我,只有我。给人一种无人能解的凄惶和绝望。两个梦字,意义不同故不觉重复。第一个梦,是对往事的依恋和对现实的无奈。美好的过去只能长记于心,故国只能重逢于梦,却再也无法回去了。
后一个“梦”字,则表达了人生如梦的感慨和无奈。往事如梦,醒来成空。徒留伤感。但现实的苦痛却实实在在地存在,永远无法如梦般消失。这就让整首词,沉浸在一种极度无奈又空荡的气氛中。
子夜歌·其一原文、注释及赏析
原文:
子夜歌二首·其一
南北朝:萧衍
恃爱如欲进,含羞未肯前。
朱口发艳歌,玉指弄娇弦。
译文:
恃爱如欲进,含羞未肯前。
仗恃着恩爱想要前进,却带着羞怯不肯踏足。
朱口发艳歌,玉指弄娇弦。
嫣红的嘴唇唱出艳丽的歌曲,晶莹纤细的手指弹出美妙的乐章。
注释:
恃(shì)爱如欲进,含羞未肯前。
恃爱:仗恃着恩爱。如:若。好像。欲进:想要前进。未肯:不肯。
朱口发艳歌,玉指弄娇弦。
朱口:红唇的嘴。发:发出。唱出。艳歌:古乐府《艳歌行》的省称。玉指:白玉般的手指。弄:弄琴。拨弄。娇弦:娇柔的琴弦。
赏析:
这首诗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位表演弹唱的歌女。作者如同养鸟人欣赏笼鸟一样,正以一种得意的心情以及赞许的目光欣赏着她的演出。
一二句以形写神,以“如欲进”与“未肯前”描写歌女“恃爱”与“含羞”的神态:她凭仗着主人的宠爱,仿佛正要向听歌的主人走去;但她终于没有前进,原来她害羞了。这两句写的的歌女弹唱前的神情体态。她是坐着准备弹唱的.,实际上并不存在由于“恃爱”与“含羞”作出的“如欲进”与“未肯前”的表示。也许只是在调弦弹唱时向前略微欠一欠身子吧。诗人便故作多情,笔底澜翻,极尽夸张渲染之能事。
三四句继而正面写歌唱与弹奏,用大特写镜头展示口唱与指弹两个动作。注意演员的“口”与“指”,这原是一般人的欣赏习惯。出现在诗人眼前的是“朱口”与“玉指”,“口”是红润的,“指”是白净的。由此美的局部,令人联想起这是一位年轻貌美的歌者,同时从“朱”、“玉”这两个肯定性的修饰词中,也隐约透露出诗人对歌者的爱悦之情。歌称“艳歌”,弦名“娇弦”,则又进一步写出它弹唱的动人。一个“弄”字,包含了“轻拢慢捻抹复挑”种种纯熟的动作,亦传达出演奏者沉浸于曲调之中的热烈而又细腻的感情。
李白的子夜四时歌的解释
春歌
秦地有位罗敷女,曾在绿水边采桑。素手在青条上采来采去,在阳光下其红妆显得特别鲜艳。她宛转地拒绝了太守的纠缠,说:蚕儿已饥,我该赶快回去了,太守大人,且莫在此耽搁您宝斑的时间了。
夏歌
镜湖之大有三百余里,到处都开满了欲放的苛花。西施五月曾在此采莲,引得来观看的人挤满了若耶溪。西施回家不到一个月,便被选进了宫中。
秋歌
长安城上一片明月,干家万户都传来阵阵的捣衣之声。秋风吹不尽的是,思妇们对玉门关外的绵绵的思念之情。何日才能扫平胡虑,夫君从此不再远征。
冬歌
明晨驿使就要出发,思妇们连夜为远征的丈夫赶制棉衣。纤纤素手连抽针都冷得不行,更不说用那冰冷的剪刀来裁衣服了。妾将裁制好的衣物寄向远方,几时才能到达边关临洮?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六朝乐府的《清商曲·吴声歌曲》里有《子夜四时歌》,李白这组诗是沿用乐府旧题创作的新词,其创作的具体时间难以考证。
作品赏析
李白的《子夜四时歌四首》,每首六句,分咏春、夏、秋、冬四季。六朝乐府即有《子夜四时歌》,为李白所承,此体向作四句,内容多写女子思念情人的哀怨,作六句是李白的创造,尤具新意。
其语言的明转天然,形象的鲜明集中,音调的清越明亮,情感的委婉深厚,得力于民歌,真是“意愈浅愈深,词愈近愈远,篇不可以句摘,句不可以字求”(《诗薮·内编》卷二)的佳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子夜四时歌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