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长的意思 是什么

进退消长是什么意思?而卒莫消长也 长的意思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2-06 14:34:23 浏览5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进退消长是什么意思

你可以拆开理解 ,进退 消长 两个词有什么共同点,进退互为反义词,消长也是,所以进退消长意思就是比喻一种力量如果得到增长另一种力量就会减弱

而卒莫消长也 长的意思

取自: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意思:
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
出自:苏轼《前赤壁赋》。
《前赤壁赋》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的赋。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 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映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构思,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在中国文学上有着很高的文学地位,并对之后的赋、散文、诗产生了重大影响。
创作背景
《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遭御史弹劾,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曾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前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阴阳消长什么意思

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的量和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或消减的运动变化之中。
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双方应是长而不偏盛,消而不偏衰。若超过了这一限度,出现了阴阳的偏盛或偏衰,是为异常的消长变化。阴阳的消长,是指对立统一的阴阳双方的量和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消长变化之中.阴阳消长一般有两种不同的形式;此消彼长,这种消长的形式一般出现于阴阳的对立制约过程中,阴阳皆消长,这种一般出现于阴阳的互根互用的过程中.

消长关系是什么意思

消就是两者相互抵消,你可以当做减来理解,相长就是两者相互促进,可以当做加来理解.理解上可以当做减加这么理解,但是具体的没减加这么单纯.消长涉及到了一定的哲学.

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一、消长的含义是消减、消亡和生长、长进,是对立面的对应性变化。有个成语是此消彼长。
二、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是关于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作用的原理。
1、同一性的作用:
①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一位学者研究发现,有些独身女性在择偶中陷入误区,“浪漫的男人不可靠,可靠的男人不浪漫”。男女双方性格互补是美满婚姻的一个重要因素。
②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利用、相互促进。
战斗力是人和武器的结合,武器是双方可以利用的共同因素。夺取并利用对方的武器,就增强了自身的力量。
③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
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事物的发展就是向对立面的转化,战争中防御的一方转化为进攻的一方,失败的一方转化为胜利的一方。
2、斗争性的作用:
①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性推动双方力量消长,为质变创造条件;
抗日战争中,双方有进有退,中国人民的力量不断增长,日本一方的力量逐渐削弱,为抗战的最后胜利积累条件。
②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性导致矛盾解决,实现事物的质变。
苏联红军出兵东北,中国人民对日寇最后一战,抗日战争时期胜利结束。
总之,事物发展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