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完贩女是什么意思
- 靖康之难,北宋“四大将门”从此灰飞烟灭
- 《金史》卷七十 列传第八(2)
- 《金史》卷三 本纪第三(2)
- 完颜晟的人物生平
- 如果岳飞没有死,而且朝廷支持,能否实现其“直捣黄龙”之壮志
- 宋代有哪些著名的将门家族
完贩女是什么意思
完颜活女,年十七从攻宁江州,力战创甚,扶出阵间。太祖凭高望见,问之,知是娄室子,亲抚慰赐药,叹曰:「此儿他日必为名将。」其攻济州,败敌八千。
与敌遇于信州,移刺本陷于阵,活女力战出之,敌遂北。败耶律佛顶等兵于渖州。及宗翰以兵袭奚王霞末,活女以兵三百,败敌二千。从攻乙室部,败之,破其二营。迭刺部族叛,率二谋克突入,大破之。
活女常从娄室围太原,宋将种师中以兵十万来援,活女击败之。大军至河,无船,不得渡。娄室遣活女循水上下,活女率军三百,自孟津而下,度其可渡,遂引军以济,大军于是皆继之。宋将郭京出兵数万,趋娄室营,活女从旁奋击,敌乱,遂破之。师还,破敌于平陆渡,得其船以济。又以兵破敌于张店原。时屯留、太平、翼城皆有重敌,并破之。又分兵取陕西,蒲州降,留活女镇之。攻凤翔,活女先登。睿宗定陕西,活女为都统,进攻泾州,败其兵。王开山以兵拒归路,邀战,再击,再败之,遂降京兆、凤翔诸县。
娄室薨,袭合扎猛安,代为黄龙府路万户。天眷二年,为元帅右都监,迁左监军。元帅府罢,改安化军节度使。历京兆尹,封广平郡王,以正隆例,改封代国公,进封隋国公,谥贞济。卒年六十一。
靖康之难,北宋“四大将门”从此灰飞烟灭
北宋“四大将门”,哪4家?
以前我讲过:府州折家、山西种家、陕西姚家、山西杨家。
北宋西军
在靖康之难以前,这4家中的3家组成了北宋最能打的“西军”骨干。为什么说是3家呢?
因为杨家在杨文广之后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接班人延续杨家的光辉,所以,到靖康之难的时候,杨家已经在西军中销声匿迹了。
此时,有一个小军阀正在冉冉升起完颜银术可简介,就是后来南宋官宣的“中兴四将”刘光世的父亲——刘延庆。不过这老小子打西夏还可以,但打女真就成了怂包一个,除了跑,什么都不会,这一点还遗传给了他的儿子刘光世。
可惜,曾经显赫一时、光耀西北的四大将门,在靖康之难短短的1年多时间内,全都灰飞烟灭。到底结局如何?请往下看:
1、杨家将
杨令公
抛开演义、小说不提,刚才说了,杨家在杨文广之后就已经在北宋的军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那个时候,王安石还没开始搞“熙宁变法”。
2、姚家将
第一次“东京保卫战”,姚古奉诏从陕西率军勤王。西军大批到达汴京后完颜银术可简介,女真“二太子”完颜宗望(斡离不)直接怂了,拿着宋钦宗的割地诏书就往黄河北岸撤。
这时,姚古的养子姚平仲奉命偷袭完颜宗望,结果行动计划被奸细出卖,姚平仲偷袭失败,全军覆没。
“太原保卫战”,姚古率军救援太原,结果被女真大、小“战神”完颜娄室和完颜银术可大败,救援太原失败,姚古被贬。
第二次“东京保卫战”,姚古之子姚友仲和完颜宗翰、完颜宗望大战于汴京四壁,最后被蠢货郭京害死于宣化门。
姚友仲
至此,姚家衰败。
3、种家将
第一次“东京保卫战”,种(音从)师道以75岁高龄重出江湖,其弟种师中率陕西军入援。结果种师中还没赶到汴京,完颜宗望就撤退了,种师中奉命驻守黄河沿岸。
“太原保卫战”,种师中奉命和姚古共解太原之围,结果姚古部败退,种师中孤军深入被完颜娄室的儿子完颜活女阵斩。
种师道随后因宋钦宗决议和金议和悲愤交加而死,种家到此惨淡收场。
种师道
4、折家将
折(音蛇)家是北宋资格最老的军事世家,靖康之难时已延续了7代(从北宋算起)。可惜,从这一代起,折家将就此没落。
第一次“东京保卫战”,折家第6代掌门人折可求奉命救援太原,折可求的侄子折彦质救援汴京。
结果折可求被完颜娄室败于太原附近,折彦质则和姚古、种师中等杀到汴京解第一次汴京之围。
“太原保卫战”,折可求、折彦质和姚古、种师中等分道救援太原,结果再败,太原失陷,折可求返回驻地,折彦质因表现英勇而升职。
折家将
结果第二次“东京保卫战”,折彦质未能守住河北和黄河渡口,被撤职流放。
而在陕西战场,折可求遭遇了大杀神完颜娄室,屡次败北,最后无奈投降。折家从此名誉扫地。
女真人对付地方军阀毫不手软,他们后来将折可求毒死,折家十几代人坚守的地方从此不再归他们所有。
明天继续......
本文作者《蜀山笔侠》,一个文章会“说话”的历史作者,专注于不同角度看历史,探索不一样的春秋。
《金史》卷七十 列传第八(2)
完颜忠本名迪古乃,字阿思魁。石土门之弟。太祖器重之,将举兵伐辽,而未决也,欲与,迪古乃计事,于是宗斡、宗干、完颜希尹皆从。居数日,少间,太祖与迪古乃冯肩而语曰:“我此来岂徒然也,有谋于汝,汝为我决之。辽名为大国,其实空虚,主骄而士怯,战阵无勇,可取也。吾欲举兵,杖义而西,君以为如何?”迪古乃曰:“以主公英武,士众乐为用。辽帝荒于畋猎,政令无常,易与也。”太祖然之。明年,太祖伐辽,使婆卢火来征兵,迪古乃以兵会师。收国元年十二月,上御辽主兵,次爻刺,迪古乃与银术哥守达鲁古路。二年,与斡鲁、蒲察会斡鲁古,讨高永昌,破其兵,东京降。遂与斡鲁古等御耶律捏里,败之于蒺藜山,拔显州,乾、惠等州降。
天辅二年,与娄室俱入见,上曰:“辽主近在中京,而敢辄来,各杖之三十。”太祖驻军草泺,迪古乃敢奉圣州,破其兵五千于鸡鸣山,奉圣州降。太祖入燕京,迪古乃出德胜口,以代石土门为耶懒路都勃堇。天会二年,以耶懒地蒲斥卤,迁其部于苏滨水,仍以术实勒之田益之。
熙宗即位,加太子太师。十四年,加保大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薨。天德二年,迪古乃配飨太祖庙廷。大定二年,追封金源郡王。
习室。康宗时,高丽筑九城于曷懒甸,习室从斡赛军。太祖攻宁江州,习室推锋力战,授猛安。后从斜也克中京,袭辽主于鸳鸯泺,略定山囗,败夏将李良辅兵,与娄室俱获辽帝于余睹谷。
宗翰伐宋,与银术可围守太原。明年,攻襄垣,下潞城,降西京,至汴。元帅府以怀、孟北阻太行,南濒河,控制险要,使习室统十二猛安军镇抚之。”于是,殄平寇盗,招集流亡,四境以安。天会五年,薨。熙宗时,赠特进。大定间,谥威敏。
世宗思太祖、太宗创业艰难,求当时群臣勋业最著者,图像于衍庆宫:辽王斜也、金源郡王撒改、辽王宗干、秦王宗翰、宋王宗望、梁王宗弼、金源郡王习不失、金源郡王斡鲁、金源郡王希尹、金源郡王娄室、楚王宗雄、鲁王阇母、金源郡王银术可、隋国公阿离合懑、金源郡王完颜忠、豫国公蒲家奴、金源郡王撒离喝、兖国公刘彦宗、特进斡鲁古、齐国公韩企先,并习室凡二十一人。
初,海陵罢诸路万户,置苏滨路节度使。世宗时,近臣奏请改苏滨为耶懒节度使,不忘旧功。上曰:“苏滨、耶懒二水相距千里,节度使治苏滨,不必败。石土门亲管猛安于孙袭封者,可改为耶懒猛安,以示不忘其初。”
思敬本名撒改,押懒河人,金源郡王神土懑之子,习失弟也。初名思恭,避显宗讳改焉。体貌雄伟,美须髯,纯直有材干。年十一,从其父谒见太祖。太祖在纳邻淀,方猎,因诏从猎,射黄羊获之,太祖赐以从马。
宗翰自太原伐宋,从其兄习室攻太原。宗翰取河南,思敬从完颜活女涉渡河,下洛阳、围汴皆有功。师还,隶辽王宗干麾下。太宗幸东京温汤,思敬权护卫,押卫卒百人从行。领谋克。从征术虎麟有功,遂充护卫。天眷二年,以捕宗磐、宗隽功,迁显武将军。
熙宗捕鱼混同江,网索绝,曹国王宗敏乘醉,鞭马入江,手引系网大绳,沉于水中。熙宗呼左右救之,仓卒莫有应者,思敬跃入水,引宗敏出。熙宗称叹,赏赉甚厚。擢右卫将军,袭押懒路万户,授世袭谋克。七年,召见,赐以袭衣、厩马、钱万贯。及归,复遣使赐弓剑。是年,入为工部尚书,改殿前都点检。无何,为吏部尚书。
天德初,为报谕宋国使。宋人以旧例,请观钱塘江潮,思敬不观,曰:“我国东有巨海,而江水有大于钱塘者。”竟不往。使还,拜尚书右丞,罢为真定尹。用廉,封河内郡王,徙封钜鹿。丁母忧,起复本官,改益都尹。正隆二年,例夺王爵,改庆阳尹。
大定二年,授西南路招讨使,封济国公,兼天德军节度使。俄为北路都统,佩金牌及银牌二。西北路招讨使唐括孛古底副之。将本路兵二千,会孛古底,视地形冲要,或于狗泺屯驻,伺契丹贼出没之地,置守御,远斥候,贼至则战,不以昼夜为限。诏孛古底曰:“尔兵少,思敬未至,不得先战。”仆散忠义败窝斡于陷泉,诏思敬选新马三千,备追袭。窝斡入于奚中,思敬为元帅右都监,以旧领军入奚地张哥宅,会大军讨之。败伪节度特末也,获二百余人。贼降将稍合住与其党神独斡,执窝斡并其母徐辇、妻子弟侄家属及金银牌印诣思敬降。思敬献俘于京师,赐金百两、银千两、重彩四十端、玉带、厩马、名鹰。拜右副元帅,经略南边,驻山东。罢为北京留守。复拜右副元帅,仍经略山东。
初,猛安谋克屯田山东,各随所受地土,散处州县。世宗不欲猛安谋克与民户难处,欲使相聚居之,遣户部郎中完颜让往元帅府议之。思敬与山东路总管徒单克宁议曰:“大军方进伐宋,宜以家属权寓州县,量留军众以为备御。俟边事宁息,猛安谋克各使聚居,则军民俱便。”还奏,上从之。其后遂以猛安谋克自为保聚,其田土与民田犬牙相入者,互易之。三年四月,召还京师,以为北京留守,赐金鞍、勒马。七年,召为平章政事。先是,省并猛安谋克,及海陵时无功授猛、克者,皆罢之,失职者甚众。思敬请量才用之,上从其请。
思敬前为真定尹,其子取部民女为妾。至是,其兄乞离异,其妾畏思敬在相位,不敢去。诏还其家。
九年,拜枢密使,上疏论五事:其一,女直人可依汉人以文理选试。其二,契丹人可分隶女直猛安。其三,盐泺官可罢去。其四,与猛安同勾当副千户官亦可罢。其五,亲王府官属以文资官拟注,教以女直语言文字。上皆从之。其后女直人试进士,夹谷衡、尼厖古鉴、徒单镒、完颜匡辈,皆由此致宰相,实思敬启之也。
久之,上谓思敬曰:“朕欲修《熙宗实录》,卿尝为侍从,必能记其事迹。”对曰:“熙宗时,内外皆得人,风雨时,年谷丰,盗贼息,百姓安,此其大概也,何必余事。”上大悦。世宗喜立事,故其微谏如此。大定十三年,薨。上辍朝,亲临丧,哭之恸。曰:“旧臣也。”赙赠加厚,葬礼悉从官给。
孙吾侃术特,大定二十四年,除明威将军,授速滨路宝邻山猛安。
赞曰:劾者让国世祖,以开帝业。撒改治国家,定社稷,尊立太祖,深谋远略,为一代宗臣,贤矣哉。习不失盖前人之愆,著勋五世。《易》曰“有子考无咎”,其此之谓乎。始祖与季弟异部而处,子孙俱为强宗,而取辽之策,卒定于迪古乃,岂天道阴有以相之邪。
《金史》卷三 本纪第三(2)
八月癸卯,斡鲁以辽主至京师。甲辰,告于太祖庙。丙午,辽主延禧入见,降封海滨王。壬子,诏有司拣阅善射勇健之士以备宋。
九月壬午,广宁府献嘉禾。癸巳,保州路都孛堇加古撒曷有罪伏诛,以孛堇徒单乌烈代之。
十月甲辰,诏诸将伐宋。以谙班勃极烈杲兼领都元帅,移赉勃极烈宗翰兼左副元帅先锋,经略使完颜希尹为元帅右监军,左金吾上将军耶律余睹为元帅右都临,自西京入太原。六部路军帅挞懒为六部路都统,斜也副之,宗望为南京路都统,阇母副之,知枢密院事刘彦宗兼领汉军都统,自南京入燕山。诏建太祖庙于西京。召耶鲁赴京师教授女直字。戊申,有司言权南路军帅鹘实荅官吏贪纵,诏鞫之。壬子,天清节,宋、夏遣使来贺。丁巳,以阇母为南京路都统,埽喝副之,宗望为阇母、刘彦宗两军监战。壬戌,诏曰:“今大有年,无储蓄则何以备饥馑,其令牛一具赋粟一石,每谋克为一廪贮之。”宋易州戍将韩民毅以军降,处之蔚州。
十一月庚辰,以降封辽主为海滨王诏中外。辛卯,南路军帅司请禁契丹、奚、汉人挟兵器,诏勿禁。以张忠嗣权签南京中书枢密院事。
十二月庚子,宗翰下朔州。甲辰,宗望诸军及宋郭药师、张企徽、刘舜仁战于白河。大破之。蒲苋败宋兵于古北口。丙午,郭药师降,燕山州县悉平。戊申,宗翰克代州。乙卯,中山降。丙辰,宗望破宋兵五千于真定。戊午,宗翰围太原。耶律余睹破宋河东、陕西援兵于汾河北。甲子,宗望克信德府。
四年春正月丁卯朔,始朝日。降臣郭药师、董才皆赐姓完颜氏。戊辰,宗弼取汤阴,大抃攻下浚州,迪古补取黎阳。己巳,诸军渡河。庚午,取滑州。宗望使吴孝民等入汴,问宋取首谋平山者童贯、谭稹、詹度及张觉等。宋太上皇帝出奔。癸酉,诸军围汴。甲戌,宋使李棁来谢罪,且请修好。宗望许宋修好,约质,割三镇地,增岁币,载书称伯侄。戊寅,宋以康王构、少宰张邦昌为质。辛巳,宋上誓书、地图,称侄大宋皇帝、伯大金皇帝。癸未,诸军解围。
二月丁酉朔,夜,宋将姚平仲兵四十万来袭宗望营,败之。己亥,复进师围汴。宋使宇文虚中以书来,改以肃王枢为质,遣康王构归。师还。壬子,以滑、浚二州与宋。宗翰定威胜军,攻下隆德府。丁巳,次泽州。海滨王家奴诬其主欲亡去,诏诛其首恶,余并杖之。
三月癸未,银术可围太原,宗翰还西京。
四月癸卯,宗望使宗弼来奏捷。乙丑,耿守忠等大败宋兵于西都谷。
五月辛未,宋种师中以兵出井陉。癸酉,完颜活女败之于杀熊岭,斩师中于阵。是日,拔离速败宋姚古军于隆州谷。
六月丙申朔,高丽国王王楷奉表称藩。庚戌,宗望献所获三象。庚申,以宗望为右副元帅。
七月丙寅,遣高伯淑等宣谕高丽。壬申,出金牌,命孛堇大抃以所领渤海军八猛安为万户。戊子,以铁勒部长夺离剌不从其兄夔里本叛,赐马十一、豕百、钱五百万。萧仲恭使宋还,以所持宋帝与耶律余睹蜡书自陈。
八月庚子,诏左副元帅宗翰、右副元帅宗望伐宋。宋张灏率兵出汾州,拔离速击走之。刘臻以兵出寿阳,娄室破之。庚戌,宗翰发西京。辛亥,娄室等破宋张灏军于文水。癸丑,宗望发保州。是日,耶律铎破宋兵于雄州,那野等败宋兵于中山。甲寅,新城县进白乌。庚申,突拈取新乐。
九月丙寅,宗翰克太原,执经略使张孝纯。鹘沙虎取平遥、灵石、孝义、介休诸县。己巳,复以南京为平州。辛未,宗望破宋种师闵于井陉,取天威军,克真定,杀其守李邈。
十月,娄室克汾州,石州降。蒲察克平定军,辽州降。丁未,天清节,高丽、夏遣使来贺,中京进嘉禾。
十一月甲子,宗翰自太原趋汴。丙寅,宗望自真定趋汴。戊辰,宗翰下威胜军。癸酉,撒剌荅破天井关。乙亥,宗翰克隆德府。活女渡盟津。西京、永安军、郑州皆降。庚辰,宗翰克泽州。宗望诸军渡河,临河、大名二县、德清军、开德府皆下。丙戌,克怀州。是日,宗望至汴。
闰月壬辰朔,宋出兵拒战,宗望等击败之。癸巳,宗翰至汴。丙辰,克汴城。庚申,以高随充高丽生日使。辛酉,宋主桓出居青城。
十二月癸亥,宋主桓降,是日,归于汴城。庚辰,诏曰:“朕惟国家,四境虽远而兵革未息,田野虽广而畎亩未辟,百工略备而禄秩未均,方贡仅修而宾馆未赡。是皆出乎民力,苟不务本业而抑游手,欲上下皆足,其可得乎?其令所在长吏,敦劝农功。”
五年正月辛卯朔,高丽、夏遣使来贺。癸巳,宗翰、宗望使使以宋降表来上。乙未,知枢密院事刘彦宗上表,请复立赵氏,不听。丁巳,回鹘喝里可汗遣使入贡。
二月丙寅,诏降宋二帝为庶人。三月丁酉,立宋太宰张邦昌为大楚皇帝。割地赐夏国。四月乙酉,克陕府,取虢州。丙戌,以六部路都统挞懒为元帅左监军,南京路都统阇母为元帅左都监。宗翰、宗望以宋二帝归。己丑,诏曰:“合苏馆诸部与新附人民,其在降附之后同姓为婚者,离之。”五月庚寅朔,宋康王构即位于归德。宋杀张邦昌。娄室降解、绛、慈、显、石、河中、岢岚,宁化、保德、火山诸城。挞懒徇地山东,下密州。迪虎下单州,广信军降。
六月庚申,诏曰:“自河之北,今既分画,重念其民或见城邑有被残者,不无疑惧,遂命坚守。若即讨伐,生灵可愍。其申谕以理,招辑安全之。傥执不移,自当致讨。若诸军敢利于俘掠辄肆荡毁者,底于罚。”庚辰,右副元帅宗望薨。汉国王宗杰继薨。
七月甲午,赐宗翰券书,除反逆外,咸贳勿论。以石州戍将乌虎弃城丧师,杖之,削其宫。八月戊寅,以宋捷,遣耶律居谨等充宣庆使使高丽。丙戌,以宗辅为右副元帅。诏曰:“河北、河东郡县职员多阙,宜开贡举取士,以安新民。其南北进士,各以所业试之。”
九月丁未,诏曰:“内地诸路,每耕牛一具赋粟五斗,以备歉岁。”辛亥,赐元帅右监军完颜希尹、万户银术可券书,除赦所不原,余并勿论。阇母取河间,大败宋兵于莫州,雄州降。挞懒克祁州,永宁军、保州、顺安军皆降。
冬十月丁卯,沙州回鹘活剌散可汗遣使入贡。辛未,天清节,高丽、夏遣使来贺。宋二帝自燕徙居于中京。
十二月丙寅,右副元帅宗辅伐宋,徇地淄、青。乌林荅泰欲败宋将李成于淄州。赵州降。阿里刮徇地浚州,败敌兵,遂取滑州。乙亥,西南路都统斡鲁薨。己卯,赛里下汝州。
六年正月丙戌朔,高丽、夏遣使来贺。宗弼破宋郑宗孟军于青州。银术可取邓州。萨谋鲁入襄阳。拔离速入均州。马五取房州。癸巳,克青州。癸卯,阇母克潍州。丁未,迪古补败宋将赵子昉兵。撒离喝败宋于河上。甲寅,宋将马括兵次乐安,宗辅击败之,闻宋主在维扬,以农时还师。宗弼败宋兵于河上。
二月乙卯朔,拔离速取唐州,癸亥,取蔡州。己巳,移剌古败宋将台宗隽等兵于大名。庚午,再破其军,获台宗隽及宋忠。甲戌,拔离速取陈州。癸未,克颖昌府。郑州叛入于宋,复取郑州。迁洛阳、襄阳、颖昌、汝、郑、均、房、唐、邓、陈、蔡之民于河北。宗翰复遣娄室攻下同、华、京兆、凤翔,擒宋经制使傅亮。阿邻破河中。斡鲁入冯翊。
三月壬辰,命南路军帅实古乃,籍节度使完颜慎思所领诸部及未置猛安谋克户来上。己酉,挞懒下恩州。五月戊戌,移沙土古思以本部来附。六月己未,诏求祖宗遗事。挞懒遣兵徇下磁州、信德府。真定贼自称元帅,秦王撒离喝讨平之。七月乙巳,宋主遣使奉表请和,诏进兵伐之。以宋二庶人赴上京。八月乙卯,娄室败宋兵于华州,讹特剌破敌于渭水,遂取下邽。丁丑,以宋二庶人素服见太祖庙,遂入见于乾元殿。封其父昏德公、子重昏侯。是日,告于太祖庙。以州郡职员名称及俸给因革诏中外。
九月辛丑,绳果等败宋兵于蒲城,甲申,又破敌于同州。乙丑,取丹州。十月丙寅,天清节,高丽、夏遣使来贺。癸酉,知枢密院事刘彦宗薨。丁丑,蒲察、娄室败宋兵于临真。戊寅,徙昏德公、重昏侯于韩州。庚辰,宗翰、宗辅会于濮,伐宋。
十一月庚寅,蒲察、娄室取延安府。壬辰,赈移懒路。乙未,取濮州,绥德军降。娄室再攻晋宁军,其守徐徽言固守,不能克。十二月丙辰,宗弼取开德府。丁卯,宗辅克大名府。鹘沙虎败宋兵于巩。
七年正月庚辰朔,高丽、夏遣使来贺。辛巳,吴国王阇母薨。甲午,以西京留守韩企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枢密院事。
二月戊辰,宋麟府路安抚使折可求以麟、府、丰三州降。己巳,娄室、塞里、鹘沙虎等破晋宁军,其守徐徽言据子城拒战。庚午,率众溃围走,擒之。使之拜,不拜。临之以兵,不动。命降将折可求谕之降,指可求大骂,出不逊语,遂杀之。其统制孙昂及士卒皆不屈,尽杀之。甲戌,诏禁医巫闾山辽代陵樵采。
三月己卯朔,日中有黑子。壬寅,诏军兴以来,良人被略为驱者,听其父母夫妻子赎之。尚书左仆射高桢罢。四月,蒲察、娄室取鄜、坊二州。五月乙卯,拔离速等袭宋主于扬州。九月丙午朔,日有食之。庚午,宗弼败宋兵于睢阳。辛未,降其城。是月,曹州降。十月丙子朔,京兆府降。丁丑,巩州降。庚寅,天清节,高丽、夏遣使来贺。丁酉,阿里、当海、大抃破敌于寿春。己亥,安抚使马世元以城降。甲辰,庐州降。十一月庚戌,徙曷苏馆都统司治宁州。乙卯,高丽遣使来贡。丙辰,宗弼取和州。壬戌,宗弼渡江,败宋副元帅杜充军于江宁。丁卯,守臣陈邦光以城降。
十二月丙戌,宗弼取湖州。丁亥,克杭州。阿里、蒲卢浑追宋主于明州。越州降。大抃败宋枢密使周望于秀州,又败宋兵于杭州东北。戊戌,阿里、蒲卢浑败宋兵于东关,遂济曹娥江。壬寅,败宋兵于高桥。宋主入于海。
完颜晟的人物生平
完颜晟是金世祖完颜劾里钵第四子,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同母弟,母为翼简皇后拏懒氏。生于辽太康元年(1075年)。初为金穆宗完颜盈歌的养子。
辽天庆五年(1115年),在女真族抗辽斗争初获胜利的基础上,与完颜宗翰、完颜希尹等力劝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朝,这既是首席大臣,又是储嗣,实际上是阿骨打的主要助手和继承人。
金天辅五年(1121年),奉诏知国政。凡军事、司法案件皆由吴乞买从宜处之,吴乞买理事持重,使金太祖征辽时无后顾之忧。 天辅七年(1123年),金太祖病逝,九月,吴乞买即帝位,是为金太宗,改元天会。完颜晟即位后,以弟完颜杲为谙班勃极烈,金太祖庶长子完颜宗干知国政,完颜宗翰、完颜宗望总理军事。
天会三年(1125年),辽天祚帝在逃亡途中,为完颜娄室率兵追获,后降封其为海滨王。辽朝既亡,西夏向金称臣。金在西部和西北部不再有后顾之忧。与此同时,交替使用武力和招降的手段,征服奚族和辽朝的残余势力,使占领区日趋巩固。随之加紧对宋用兵的准备。
同年十月,任命谙班勃极烈杲兼领都元帅,率军分两路南下伐宋。西路由左副元帅完颜宗翰统领,从云中(今山西大同)攻太原;东路由右副元帅完颜宗望统领,从平州(今河北卢龙),攻燕山府(今北京),北宋防守燕山府的郭药师投降,四年春正月,郭药师引导金军长驱渡黄河,然后诸路军共围汴京(今河南开封)。此时,宋徽宗赵佶传位于其子钦宗赵桓,急忙南逃。宋钦宗赵桓即位后,金兵大败宋勤王之兵,赵桓惧而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之地并增岁币,始求得金军退师。然而,各地战事仍在进行,完颜宗望败宋将姚平仲于孟阳,完颜宗翰攻下隆德府,完颜活女斩种师中于井陉,北宋战争处处失利。八月,金左副元帅完颜宗翰、右副元帅完颜宗望再次率军伐宋。九月,完颜宗翰攻下太原,完颜宗望占井陉、真定。十一月,完颜宗望渡黄河,再围汴京。闰十一月,完颜宗翰至汴后,数日即克汴城。
完颜宗翰遣使入城,请二帝至军前议和及商谈割地事宜,赵桓被迫赴青城(河南开封)金营,金人索金1000万锭、银2000万铤,缣帛2000万匹,马7000匹,皆归于金。宋又割两河地(黄河以北地)予金,遣使臣往谕两河各州县开城降。天会五年二月,金太宗诏降宋二帝为庶人。三月,立宋张邦昌为楚帝。金军退时,系虏宋二帝赵佶、赵桓及皇族等北还,北宋遂亡。此后,对南宋的战争连年不断。 天会五年(1127年)冬,完颜宗翰约诸将分征河南,右副元帅完颜宗辅率众征山东。同时,太宗下诏追击在扬州的宋高宗赵构。
天会六年(1128年),完颜宗翰遣完颜娄室攻取陕西。二月,金军至扬州,宋高宗仓卒渡长江,奔瓜州,五月逃至建康(今南京)。闰八月,金兵渐渐逼近,宋高宗赴镇江,十月至杭州。十一月,完颜宗弼率兵渡过长江,攻入建康府。宋高宗又自建康奔往杭州、越州、明州。在金军跟踪追击中,宋高宗望风泛海奔定海。完颜宗弼入海追300里,不及而还。不久,宋又收复建康。
天会八年(1130年)三月,完颜宗弼与宋韩世忠战于镇江,不利,不得渡江。完颜宗弼引军走建康,韩世忠与之再战江中,金人乘风纵火,韩世忠败绩。完颜宗弼得渡江,屯六合县。其后,金将主要战场移至陕西。完颜宗辅等在富平大败南宋名将张浚。旋即占领陕西五路。
天会九年(1131年),完颜宗弼进攻和尚原(今宝鸡西南),为南宋名将吴玠、吴璘击败,完颜宗弼中箭,仅以身免。是役,为宋金战争中金方最大的一次败仗。
天会十一年(1133年),宗弼再进兵,终取和尚原。又攻仙人关,则为吴玠所败。从此不敢再图蜀。完颜晟更派完颜宗辅、完颜昌权左右副元帅,与刘齐合兵渡淮河,南宋震恐,此时完颜晟病重,金兵引还。
金军的南下和杀掠行为,引起中原人民的激烈反抗,五马山、八字军等起义军等风起云涌。对此,以完颜晟为首的女真统治者,不断地调整政策,同时对许多义军施以镇压。 金太宗即位之初,尚沿用金太祖旧制。
天会二年(1124年),全部占领辽地后,仍令诸将遵守金太祖与宋订立的“海上盟约”,速将云州诸地交还宋朝。但完颜宗翰、完颜宗望等重要统帅与原辽朝旧臣,力陈割云州之利弊,金太宗才决意毁约,并萌发灭宋的意图。
天会四年(1126年)灭北宋,金统治区扩展到黄河流域,金朝的旧政策已不适应形势,因而首先采取在汉族地区恢复原有封建制度,进而推动金政权封建化进程的改革方针。如:天会元年十月,在燕云地区恢复科举制度,开科取士。灭北宋后,实行“南北选”,用辽制取辽人,宋制取宋人,入选的封建士大夫被任命为汉区新恢复的州县官员。
同时,金太宗对太祖原来实行“南北面官”的设想付诸实施并加以改革。天会四年,将元帅府发展为统辖中原地区最高军政机关,下设燕、云二枢密院,实行封建统治。不久,兼采辽宋制度,颁布以尚书省为首的三省制,逐步取代枢密院制。天会六年八月,以州郡职员名称及俸给因革诏中外,统一了原辽宋两地府州县官制。天会八年九月,立刘豫为傀儡皇帝,国号“齐”,管辖河南、山东、陕西,承用汉制度不变。
金太宗以完颜杲、完颜宗干、韩昉等人在中央议礼仪、兴库序,逐步建立健全各种封建行政机构。
天会二年(1124年)设大理寺,四年置宣徽院,五年设昭文馆,各种司、府、寺相继建立。天会八年(1130年)已出现六部中的礼部、吏部。
勃极烈制演变为国家最高军政决策机关和审议机关,其他职能则为各种封建机构所取代。天会十二年(1134年),以三省六部制度取代国论勃极烈制的条件基本成熟,但未及全面推行。金太宗在女真族及契丹、奚等北方民族中仍沿用女真奴隶制,并不断完善女真奴隶制经济。女真猛安谋克部民实行牛头地授田制度,每耒牛三头为一具,限民口二十五受田四顷四亩有奇。初授田大约无最高限额,纳税又无固定额,只是视国家需要随时而征之。天会三年,以岁稔,国家无储积以备女真部民之饥馑,诏令每一牛具地岁纳粟一石,由各谋克立廪贮之。五年,诏女真内地每一牛具赋粟五斗。在此前后规定官民占田无过四十具,既在经济上给女真等族以优惠地位,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猛安谋克贵族兼并土地。金代女真奴隶制土地制度最后形成,直至金中期女真奴隶制度崩溃时仍无大变化。 在结束对辽、北宋的战争之后,北方地区历经战争浩劫,户口稀少,各族人民因饥荒战乱,或自鬻为奴,或被掠为奴,国家财政收入受到很大影响。金太宗继金太祖赎免女真族完颜氏奴婢之后,在各族中实行更大范围的赎奴工作。
天会二年(1124年)正月诏勃堇完颜阿实赉:同姓之人(完颜氏)中自卖为奴尚有未复者,“其悉阅赎之”。四月,“诏赎上京路新迁宁江州户口卖身者六百余人”。
天会七年(1131)又诏金朝各地各族,军兴以来良民被掠为奴、为驱者听其家属赎之。并多次下诏和遣使各地敦劝农功,禁止内外官、宗室私役百姓。避役之民,以微直鬻身权贵之家者,悉出还本贯。权贵之家胁买贫民为奴者,一人偿十五人,诈买者一人偿二人,皆杖一百。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女真军功贵族扩大奴隶制的趋势,加强了朝廷权力。但对女真普通奴隶主则实行保护其奴隶制的政策。天会九年(1133年),金太宗下诏新徙戍边户,匮于衣食,有典质其亲属奴婢者,官为赎之。
到天会十年(1134年),勃极烈制度的职能已发生重大变化,谙班勃极烈杲亦于两年前病卒,人员需要补充。于是金太宗对勃极烈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和调整,按照汉制立皇储的原则,以太祖嫡长孙合刺(即完颜亶、熙宗。其父宗峻早逝)为谙班勃极烈,不预政事。完颜宗磐(太宗长子)为忽鲁勃极烈,宗干为左勃极烈、宗翰为右勃极烈。 其地位相当于尚书令,左、右仆射。
如果岳飞没有死,而且朝廷支持,能否实现其“直捣黄龙”之壮志
关于这件事的讨论,我们飞吧的成员已经进行了很久了。答案是如果岳帅为被迫害,而且赵构能够支持,以纯军事的情况判断,应该是可以直捣黄龙府的!!!理由如下:从金史看1140年岳飞的北伐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看看《金史 宗弼传》中的一些记载:
宗弼由黎阳趋汴,右监军撒离喝出河中趋陕西。宋岳飞、韩世忠分据河南州郡
要害,复出兵涉河东,驻岚、石、保德之境,以相牵制。宗弼遣孔彦舟下汴、郑两州,王伯龙取陈州,李成取洛阳,自率众取亳州及顺昌府,嵩、汝等州相次皆下。
时暑,宗弼还军于汴,岳飞等军皆退去,河南平,时天眷三年也。上使使劳问宗弼以下将士,凡有功军士三千,并加忠勇校尉。攻岚、石、保德皆克之。
所谓的天眷三年,即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也就是在这年,岳飞在郾城颍昌府两战中大败宗弼,后因宋高宗从中作梗,岳飞被迫停止北伐。很显然,这里和金史的记载,完全不相符,那我们相信谁好呢?
其实,如果我们认真分析一下宗弼传这段文字,就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一、既然说“宋岳飞、韩世忠分据河南州郡要害”,那么,宗弼要收复河南,肯定是要和岳飞和韩世忠正面交锋,要大败两者,夺去州郡要害,才能夺取河南全境。而岳飞和韩世忠都是当代名将,之前宗弼和韩世忠的交锋,《金史 宗弼》传里面写得淋漓尽致,唯恐不祥,而这次收复河南的交锋,更应该大书特书,看宗弼元帅如何大显神通,大败宋朝两大名将。可是,这个精彩的时刻,堂堂宗弼传居然欠奉,只是简单交待了“自率众取亳州及顺昌府,嵩、汝等州相次皆下”,实在让人失望呀。
二,宗弼元帅出征,手下应该名将如云吧?像当年的宗翰(粘罕),宗望(斡离不),手下就有完颜活女、拔离速、银可术、阇母、娄室、挞懒等名将,这些宿将,完颜活女曾败种师中、拔离速败姚古、阇母、娄室等平陕西,无一不是功绩赫赫;如今呢,却是孔彦舟、王伯龙、李成之流。他们是什么人?他们的身份,宋史上记载的很清楚,不过呢,还是先从金史的角度上说吧:
《金史 李成》传中记载:“李成,字伯友,雄州归信人。勇力绝伦,能挽弓三百斤。宋宣和初,试弓手,挽强异等。累官淮南招捉使。成乃聚众为盗,钞掠江南,宋遣兵破之,成遂归齐,累除知开德府,从大军伐宋。”
《金史 孔彦舟》传中记载“孔彦舟字巨济,相州林虑人。亡赖,不事生产,避罪之汴,占籍军中。坐事系狱,说守者解其缚,乘夜逾城遁去。已而杀人,亡命为盗。宋靖康初,应募,累官京东西路兵马钤辖。闻大军将至山东,遂率所部,劫杀居民,烧庐舍,掠财物,渡河南去。宋人复招之,以为沿江招捉使。彦舟暴横,不奉约束,宋人将以兵执之,彦舟走之齐,从刘麟伐宋,为行军都统,改行营左总管。”
很显然,孔和李两人,本来都是流寇,被宋朝各路官军打得大败,只好逃来金国。他们的战斗力和名声之差,由此可见,可堂堂的大金国,居然以他们为宝,当上堂堂的分路大将军,实在让人称奇啊!
三,“时暑,宗弼还军于汴”,嗯, 这话好生熟悉,这和水浒传中的“天子听罢,便叹道:‘寡人怎知此事!童贯回京时奏说:‘军士不服暑热,暂且收兵罢战。’高俅回京奏道:‘病患不能征进,权且罢战回京。’”这些话,好相似啊!
其实,从上面三点,我们至少可以得出几个结论:第一,宗弼应该在河南吃了败仗,否则不用如此为尊者讳。强调岳飞和韩世忠守州郡要害,却又不说明宗弼如何大破两人,从而收复河南。因为毕竟宗弼打了败仗,修史之人脸皮再厚,也最多只能语焉不详,而不能颠倒是非。但这样一来,问题又来了,就是宗弼吃了败仗,手下人马死伤惨重,怎么办?于是编出一个岳飞和韩世忠守州郡要害,这样他们就可以解释了,岳韩毕竟是名将,从他们手里夺取河南,是多么不容易,人马死伤多一点,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么。
其实,当时岳飞和韩世忠真在河南么?当然不是。大家必须相信赵构和秦大丞相的对“和平”的诚意。他们去接受河南陕西两处地方,小心翼翼之极,唯恐激怒金人,反悔不干了,他们怎么敢立即派大军进驻河南?再说,以他们一向疏于国防的做法,宗泽在世,死守东京,赵构尚且不派兵进驻河南州郡要害,何况是金宋刚刚签订“和平条约”,他们怎么会如此聪明,主动派岳飞和韩世忠进驻河南呢?
相反,当时的岳飞的确想借祗谒陵寝之机进驻河南,可赵构不让,他还为此特地下了诏给岳飞说:
“敕,具悉。朕以伊瀍顷隔于照临,陵寝久稽于汛扫,逮兹恢复之日,亟修谒欵之仪。卿概然陈情,请为朕往。虽王事固先于尽瘁,然将阃不可以久虚。殆难辍于抚绥,徒有怀于忠荩。寝寐于是,嘉叹不忘。已降指挥,止差将官一两员,部押壕寨人匠、军马共一千人,随士褭 、张焘前去,卿不须亲往。故兹诏示,想宜知悉。注:《金佗稡编》卷四, 《以将阃不可久虚不须亲自祗谒陵寝》
从上面的诏书我们可以看得清楚:赵构根本就不敢派大军进驻河南,连祗谒陵寝也只派一千军马,而东京留守刘锜迟迟未能动身。所以难怪宗弼大兵一出,河南陕西各州立失,宋朝根本就没有派什么大军进入河南。而《金史 宗弼传》的作假,也昭然于天下了。
第二,从宗弼的手下大将竟然多为流寇头目,我们可以得出一点:就是金国无人。事实上,在绍兴十年前后,都是宗弼一人在强撑大局,从两淮到中原,从中原到川陕,无不见到宗弼大元帅那勤劳忙碌的身影,屡败屡战,难怪《金史 宗弼》这样评价:“宗翰死,宗磐、宗隽、挞懒湛溺富贵,人人有自为之心,宗干独立,不能如之何,时无宗弼,金之国势亦曰殆哉。世宗尝有言曰:“宗翰之后,惟宗弼一人。”非虚言也。”堂堂的大金国,曾经有“兄弟子姓才皆良将,部落保伍技皆锐兵”之美誉的金兵金将,只靠宗弼一人,可见“金之国势亦曰殆哉”!
第三,所谓的“时暑,宗弼还军于汴”,不错,金兵对宋的大部分攻势,都是集中在十月之后,怕暑似乎说得过去,然而金兵不是有“有四长……四长曰骑兵,曰坚忍,曰重甲,曰弓矢”么?坚忍的金兵,居然连夏天都忍受不了么?那建炎四年八月前后,金兵是如何拿下承州和楚州的?楚州是九月被破,而之前楚州已经被围百日,也就是说,金兵是在最热的六月攻打楚州的。假设金兵真的怕暑热,显然,这类兵马的战斗力有限。不要忘记了,十二世纪初,我国气候加剧了转寒的进程。公元1111年,位居江、浙之间拥有2200平方公里面积的太湖.不但全部结冰且冰坚实的足可通车。寒冷天气把太湖洞庭山出名的柑桔全部冻死!杭州降雪不仅比平常频繁,而延至暮春。公元113l一1260年,杭州平均终雪日竞迟至四月九日,比十二世纪以前最迟春雪日期差不多推迟了一个月。公元1153—1155年,靠近苏州的运河冬天常常结冰,船夫不得不经常以铁锤破冰开路。公元1170年南宋诗人范成大在十月二十日到北京,见西山偏野皆雪,遂赋诗记念。苏州附近的南运河冬天结冰,与北京附近的西山十月大雪,两者都是极为罕见的气象事件,显然,北方的气候整体下降,很难让人相信金兵会因为天气酷热而退兵。
当然,也有人认为,在绍兴十一年(1141年)正月,宗弼立即带大军攻打南宋,这说明宗弼的主力未曾被消灭,金国依旧拥有很大的力量。然而,就我认为,就是这次出兵,恰恰证明金国的力量已尽。
《金史 宗弼传》是这样记载的:上幸燕京,宗弼朝燕京,乞取江南,上从之。制诏都元帅宗弼比还军,与宰臣同入奏事。俄为尚书左丞相兼侍中,太保、都元帅、领行台如故。诏以燕京路隶尚书省,西京及山后诸部族隶元帅府。乃还军,遂伐江南。既渡淮,以书责让宋人,宋人答书乞加宽宥。宗弼令宋主遣信臣来禀议,宋主乞“先敛兵,许弊邑拜表阙下”,宗弼以便宜约以画淮水为界。上遣护卫将军撒改往军中劳之。
从这里,我们可以寻找到一些微妙的东西,首先,宗弼这次南征,真正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消灭南宋?宗弼毕竟是出色统帅,他不可能不知道,只派大军进攻两淮的后果是什么?当时,吴家军在川陕,岳家军在河南,韩家军在淮东,刘锜守顺昌,张俊和杨沂中在淮西,宗弼在把他们全部消灭前,想灭亡南宋是不可能的,万一金兵在两淮限于苦战,吴家军进攻关中,岳家军进攻中原,韩家军进军齐鲁,那后果是什么,宗弼想必非常清楚。再说,自建炎四年以来,宗弼和宋军多次苦战,已经吃到了苦头,他再好战,也不会如此鲁莽地定一战而取南宋。
而且,有趣的是,“既渡淮,以书责让宋人,宋人答书乞加宽宥”,这对好战的宗弼来说,还真是少有的事情,而且再“宋主乞‘先敛兵,许弊邑拜表阙下’,宗弼以便宜约以画淮水为界。’无论如何,宗弼如果真想灭亡南宋,这个转变也太快了吧?而且,在答应宋朝求和后,“上遣护卫将军撒改往军中劳之”,并无半分责怪宗弼擅自答应议和或者说他专权之举。所以,如果没有别的原因,我的推测是,这次宗弼的进军,只是为了以战求和!而不是说他有力量消灭南宋。而一向好战的宗弼选择以战求和,最大的原因就是金国力量枯竭,无力与南宋抗衡了。
《金史 郦琼》传有这样一段记载:“及宗弼问琼以江南成败,谁敢相拒者。琼曰:“江南军势怯弱,皆败亡之余,又无良帅,何以御我。颇闻秦桧当国用事。桧,老儒,所谓亡国之大夫,兢兢自守,惟颠覆是惧。吾以大军临之,彼之君臣,方且心破胆裂,将哀鸣不暇,盖伤弓之鸟可以虚弦下也。”既而江南果称臣,宗弼喜琼为知言。”
在这里,有个问题,既然南宋真如琼所说的不堪,宗弼应该轻松获胜才对,但事实上,宗弼只是跟宋朝议和,通过和议获取许多军事上得不到的利益。但为何宗弼还会“喜琼为知言”呢?我们需要注意这句“吾以大军临之,彼之君臣,方且心破胆裂,将哀鸣不暇,盖伤弓之鸟可以虚弦下也”,这句话的真正意思,不是只要金国大兵一出,南宋就会投降,而是在暗示宗弼可以以战求和,而结果“江南果称臣”,宗弼获得军事上得不到的利益,才会“喜”。
而在事实上,这次金兵的入侵也很奇怪,柘皋一战,精锐金国骑兵居然被王德和杨沂中他们所败。尽管王杨两人也算是名将,而且有刘锜帮助,但他们部下,是刚刚组建不久的禁军以及张俊的部下,并非精锐,(刘锜所部兵数极少,顺昌之战,能战者不过数千人)无论如何都比不上久历沙场岳韩吴三军,金兵居然被打败了,而且,尽管后期金兵反败为胜,也挫败了张俊所部,但刘锜所部依旧苦撑,韩世忠安然撤退,岳飞正加紧赶来,最终金兵是主动撤退,成败之数,由此可见了。
其实,当时不仅在南边战线,在西方和北方战线,金国也讨不了好。绍兴九年(1139)年,西夏乘折可求新丧,进攻府州,得府州。同年冬,海上义士张青自海上至辽东,称南师,攻占苏州(辽宁金县)。中原人被虏在辽者,纷纷起兵响应。金万户胡沙虎率骑兵北攻蒙古,粮尽而还。蒙古追击在上京(内蒙古巴林左旗南)西北之海岭打败金军。此外,从1142年宋奉金命攻高丽,无功。高丽降金,受册封中可以看出,在1140年前后,高丽也是不臣于金国了。由此可见,在当时,金国确实到了一个山穷水尽的地步,南宋这个时候不全力北伐,可谓错失良机了。
很多人认为金宋绍兴和议,是实力均衡下的条约。其实自绍兴和约签订以来,金国二十多年不再进攻南宋,非不为也,是不能也,无力也。金国是全民皆兵制,“加之地狭产薄,无事苦耕可给衣食,有事苦战可致俘获”(金史 兵志),对于他们来说,一旦征战,他们根本无法生产,只能靠俘获抢掠为活,所以对他们来说,最可怕的事情是连连征战而无所得,这样生产固然荒废,金兵也无以存活。
南宋腐败不假,但金国更加难以支持。因为金灭北宋,是落后生产力对先进生产力的胜利,是游牧民族对耕作民族的胜利,而不是什么封建王朝之间的战争!由于女真的入侵和破坏,中原生产力之倒退,是难以统计的。到金朝灭北宋30多年后,整个辖区总户只有300多万(参看王育民《金代户口问题析疑》,载《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4期)。发动攻宋战争之初,金朝辖区估计不过100多万户,以一户五口计算,大约仅五六百万口而已。(《金史》卷四十六《食货志•户口》。)而北宋灭亡之前,光河北一地,人口就不下千万!(《宋朝事实类苑》卷8引《魏王别录》载:庆历八年, 河北发生大水灾,韩琦竭力营救赈济。次年朝廷下诏嘉奖说:“河北都转运司奏,去年河北艰食,人户流亡,卿多方擘画,全活人命及七百万,并归本业。“《韩魏公集》卷13《家传》所载略同,只是数字比较含糊:“全活人命及五七百万。“当时河北户数,据欧阳修庆历五年言为705700户(注:《欧阳修全集•河北奏草》卷下《论河北财产上时相书》)。 若以700万人计,户均约9.9人;若取“五七百万“之中数600万人计, 户均约8.5人。实际上,受灾人口不可能是河北总人口, 也即河北人口及户均人口很可能比上述数字多些。)
在女真民族封建化之前,失陷的中原百姓绝对不会随便屈服于金国之下。而宋朝要获胜,关键就是要抢在女真完成封建化之前,收复失地。可惜,绍兴和议,加上自毁长城,杀害岳飞,让本来不应发生的南北分裂,终于成为现实了。
PS:根据邓广铭先生的考证,说岳飞误以当时的燕京城为黄龙城,所谓「直抵黄龙府」,实指燕京而言。在岳珂所的《金佗续编》当中,收集了岳家军中几个幕僚的随军杂记,其中有一段记载说,岳飞自述在做敢战士的时候曾经到过黄龙府,看到那城墙像小山一般高。而敢战士曾经到达的,只是辽国的燕京,所以岳飞所指的黄龙府,是燕京而已。而我这里的标题,也就按岳飞的说法了。请各位勿要误会。
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岳元帅的事迹,欢迎来飞吧:
这儿有数不清的好帖子!
宋代有哪些著名的将门家族
有宋一代真正能称得上将门世家(军事家族)的公认有四家:折(读作“shé”)家将、种家将、杨家将、姚家将。
一、折家将是历史上延续最长的将门之一,在宋朝将门世家里可称榜首,自北宋起共延续八代,近二百年,加上五代以前,则更为久远。
折姓罕见,一说折姓出自北方少数民族姓氏,为古代匈奴族折兰氏、鲜卑族折娄氏所改。一说东汉有折象,因其祖封折侯,因以为氏,聚居于陕晋边一带。但据《宋事实类苑》载,折氏虽源出党项族,但经过和汉人通婚,逐渐混血汉化。后折姓在宋代因得罪了朝廷,所以后来有许多改为“佘”姓。
杨家将里的佘太君,原名折赛花。就是折氏家族人。
二、种家将籍贯洛阳,是北宋中后期在抵御西夏、金人的侵略战争中崛起的名将世家。种家将前仆后继,满门忠烈,世人称之为“山西名将”。
第一代种家将起自种世衡。种世衡是宋初大儒种放的侄子,种放终身未娶,种世衡因种放的缘故,荫补(指因祖先功勋而补官)为官。但种世衡和种家将的崛起,靠的不是祖宗的功业。种世衡足智多谋,镇边期间常出奇计,屡破西夏兵。
种世衡有八个儿子:种诂、种诊、种谘、种咏、种谔、种说、种记、种谊,这是第二代种家将。种诂、种诊、种谔各统领种世衡之一部,世称“三种”,均为宋朝大将,颇有战功。
三、杨家将主要人物是杨业、杨延昭、杨文广三代。
杨业本名叫杨重贵(?—986年),又名杨继业,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官至云州观察使、判代州,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杨业的父亲杨信,曾任后汉的麟州刺史(今陕西神木),趁五代混乱的时候,占据麟州,自称刺史,由于时局的动荡,先后归附过后汉、后周。
杨继业战功卓著,所向无敌,号称杨无敌。
北汉灭亡以后,杨继业归降北宋。 后去代州为三交驻泊兵马部署,为潘美节制。辽军从雁门大举进攻,杨业从小路率领数百骑兵绕到辽军背后,与潘美的部队前后夹击辽军,杀死辽国节度使驸马侍中萧咄李,生擒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诲,缴获很多兵甲战马,因功升云州观察使。
四、姚家将中姚兕、姚平仲祖孙二人都是宋朝猛将,祖籍陕西三,姚家世代担任西部边境的大将。姚兕父亲姚宝战死于定川后,姚兕被拜为右班殿直,授环庆巡检。在与西夏军战斗中,曾一箭射杀其先锋,使敌军大败。
扩展资料:
曾经显赫一时、光耀西北的四大将门,在靖康之难短短的1年多时间内,全都灰飞烟灭。
杨家在杨文广之后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接班人延续杨家的光辉,所以,到靖康之难的时候,杨家已经在西军中销声匿迹了。
姚家将在第一次“东京保卫战”中,姚古奉诏从陕西率军勤王。姚古的养子姚平仲奉命偷袭完颜宗望,结果行动计划被奸细出卖,姚平仲偷袭失败,全军覆没。第二次“东京保卫战”,姚古之子姚友仲和完颜宗翰、完颜宗望大战于汴京四壁,最后被蠢货郭京害死于宣化门。至此,姚家衰败。
种家将在第一次“东京保卫战”中,种师道以75岁高龄重出江湖,其弟种师中率陕西军入援。“太原保卫战”种师中奉命和姚古共解太原之围,结果姚古部败退,种师中孤军深入被完颜娄室的儿子完颜活女阵斩。种师道随后因宋钦宗和金议和悲愤交加而死,种家到此惨淡收场。
折家将第一次“东京保卫战”中,折家第6代掌门人折可求被完颜娄室败于太原附近。“太原保卫战”,折可求、折彦质和姚古、种师中等分道救援太原,结果再败。第二次“东京保卫战”,折彦质未能守住河北和黄河渡口,被撤职流放。
在陕西战场,折可求遭遇了大杀神完颜娄室,屡次败北,最后无奈投降。折家从此名誉扫地。女真人对付地方军阀毫不手软,他们后来将折可求毒死,折家十几代人坚守的地方从此不再归他们所有。